不少自由行旅客會透過旅行社預訂景點門票或活動套票,但部分個案出發後問題多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七個月接獲12宗投訴,涉及旅行社代售外遊體驗活動及景點門票貨不對辦。

 

導賞團無登記人資料

有投訴人以旅行社手機程式,預訂一個韓國導賞團活動,抵達後導遊發現名單中沒有她們的資料。投訴人致電回港與旅行社交涉,獲告知她們預訂的車未到,她們再等半小時後追問旅行社,旅行社聲稱導賞團已經出發。

旅行社售過期美術展門票

另一個投訴人原訂報名參加,列明由華語導遊帶領的曼谷市內一天團,最後導遊卻全程以英語導賞,陪同的家人完全聽不懂。亦有投訴人於旅遊網,購買澳門立體美術展的門票,收據列明限期至去年底,結果投訴人11月中參觀時,發現展覽已於11月初結束。

香港消委會提醒市民,付款前要先查核出售門票的旅行社是否屬持牌旅行社,消費者亦應先瀏覽景點或展覽的官方網站了解最新資訊,一旦在外地使用服務遇到困難,應立即聯絡代售旅行社,並妥善保存溝通及單據等紀錄,方便追討。消委會亦促請負責中介旅行社改善售後服務。


 

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首兩天到訪香港的內地客達47.5萬人次,人數破過去3年紀錄,按年升兩成三,其中自由行錄得按年增長兩成六。

本港多家傳媒報道,內地人趁假期到香港西貢、大嶼山等地露營,但人數太多,除在非指定區域紮營外,更遺下大量垃圾,嚴重破壞以環境優美見稱的西貢後花園,懷疑與內地非法代理公司舉辦所謂「香港生態遊」有關。

西貢大嶼山多地優美環境淪垃圾場

淪陷的地點包括西貢西灣、鹹田灣、塔門島等沙灘一帶,高峰期各有數百個帳幕同時紮營,多達九成露營人士來自內地,附近廣泛遺下被棄置帳篷,此外有大批膠樽、發泡膠、食品包裝、食物,引來不少蒼蠅。有導遊更帶著數十名拖著旅行箱的旅客在沙灘紮營,附近草叢很快就堆滿垃圾。 有棲息的流浪牛誤把膠袋當食物吃掉。

 

流浪牛在垃圾堆中找食物,部份更把膠袋一併吃掉。(網絡片段)
內地公司在網上宣傳五一香港沙灘露營團,但不屬於《持牌旅行代理商名冊》。(網絡圖片)

有媒體翻查網上以簡體字大打「香港生態遊」旗幟的廣告,發現不少內地代理公司名稱,並未列入旅遊事務署轄下旅行代理商註冊處的《持牌旅行代理商名冊》內,相信未經合法登記。

中新社:內地客訪港趨深度自然文化體驗

另外,《中新社》於五月一日刊登題為《內地訪港旅客口味轉變:從購物行到深度自然文化體驗》的文章,指內地客赴港自由行從開通至今已近15年,遊客在香港的玩法更趨多樣化、個性化,香港「水泥森林」和「購物天堂」以外的魅力,也逐漸被發掘出來。香港地形多樣,移步換景,硬件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園是港人的後花園,但過去知悉的遊客並不多,屬於小眾景點。今年5.1小長假期間,西貢大浪西灣等地的遠足徑及海灘成為旅遊熱點之一,大大小小的帳篷鱗次櫛比,遊客大讚景色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