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民銀行公告,將於下周四(25日)在香港招標發行50億元人民幣央票,期限6個月,起息日為3月29日,到期日為9月27日。


內地人民銀行表示,為維護銀行體系合理充裕,因此公開市場3月18日進行100億元(人民幣,下同)7天期逆回購操作。

此外,同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按此計算,單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表示,美國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屬市場預期之內。近日市場普遍關注美國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對當地通脹風險及經濟復甦步伐的影響。

金管局預料,相關發展將是影響利率變動及資金流向的重要因素。 香港方面,貨幣市場繼續保持有序運作,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港元拆息穩定。 金管局會繼續監察市場情況,按照聯繫匯率制度保持貨幣及金融穩定。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香港電影業,戲院多次被政府要求停開。在香港已營運36年的UA戲院,宣布全線結業。

 

 

UA 院線指,在經營壓力不斷增加,生存空間日益萎縮,即使致力開源節流掙扎求存,仍敵不過沉重的經濟壓力。UA Cinemas 形容,結業是沒有選擇下無奈的決定,並向長期支持公司的香港市民鄭重致歉。UA稱,戲院已啟動清盤程序。

聲明又感謝百多位員工在過去一段日子與公司共渡時艱,公司會即時向他們發放僱傭條例下的基本遣散費,並額外發放一筆特惠金予各人備用。聲明最後向 UA 的顧客、同事、合作夥伴傳媒、致謝,寄語大家珍重。

UA Cinemas星期一(8日)凌晨起據悉已停售翌日起的戲票,網民發現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均未能登入,紛紛擔憂是結業的先兆。UA公司通知員工,星期一(8日)不用上班。

 

 

九龍灣淘大商場UA戲院,去年中被恒隆地產代理入稟追討每月租金,鑼灣時代廣場的UA Cine Times亦被時代廣場有限公司入稟追討一個月租金,涉逾191萬港元。

UA院線共營運六間戲院,分別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旺角新世紀廣場、 九龍灣淘大花園商場、 九龍灣MegaBox商場、 青衣城及東涌東薈城。本屬UA旗下、位於K11 Musea的戲院,二月底起因租約停止營運, 由MCL接手營運。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視像方式,參與金銀業貿易場網上開市儀式。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投資市場受到考驗,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穩固,展現強勁動力。

 

林鄭月娥星期二(16日)早上在金銀業貿易場的開市儀式透過視像主禮,她指,金銀業貿易場積極尋求增長機會,推出更多黃金投資產品,推動貴金屬深港通,並發展廣州南沙黃金、白銀、珠寶小鎮項目,打造大灣區黃金白銀走廊,進一步加強中港黃金市場合作。她表示「牛年」代表生產和增值,希望貴金屬貿易在牛年有更多商機。

林鄭月娥又形容香港是「福地」,相信新一年香港能跨越各種考驗,開創明天。

 


海航科技(02086.HK)公布,間接控股股東海航集團的債權人海南銀行向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海航集團進行重整,法院於2月10日發出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重整申請。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為落實《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有關規定,促進二手住房市場信息透明,理性交易,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

深圳市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在調查分析基礎上,形成全市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定期透過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台等網絡平台發布。

官方發布二手樓參考價後,當地地產代理已按相關部門要求,即日起於所有宣傳平台,包括網站、手機程式、舖面櫥窗廣告、宣傳單、公司或經紀的各類社交媒體,均不能發布高於參考價的二手樓盤信息。

 

 

內地持續推出措施打壓樓市投機炒作,今年初開始,北京市嚴厲打擊惡意炒作和資金違規進入樓市,北京市政府表示首都房地產市場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投機炒房及渲染炒作,並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確保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有港媒引述消息報道,內地及香港的監管機構,包括人民銀行及金管局最快 2 月 5 日就「跨境理財通」簽訂諒解備忘錄(MOU)。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受控,跨境開戶存在困難,「理財通」正式開通時間仍有待決定。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表示,香港特區與整個中國資本市場可展開更多合作,包括A股期貨在香港交易、內地與香港間能盡快推出「跨境理財通」和「ETF通」等互聯互通措施。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指出,當局正為「理財通」進行準備工作,雖然受疫情影響,在處理具體操作等安排上具有挑戰,仍有信心能盡快推出具體方案。

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大灣區金融領域互聯互通指明方向。去年中,人行、香港及澳門金管局亦發布在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聯合公告。

報道透露,人行和金管局日內會就「跨境理財通」簽訂MOU。雖然雙方監管機構對「跨境理財通」運作框架及部分細節如額度、產品範圍與銷售要求等安排等,已有共識,惟仍要簽訂MOU以訂明彼此的權責和操作責任等,以便更深入洽談實施細節。此舉亦顯示「理財通」的進一步發展,開通並非無了期,令銀行更有信心。

遙距開戶初期難放行

「跨境理財通」的運作模式,客戶在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合資格投資產品、通過賬戶綁定實現閉環滙劃和封閉管理、資金滙劃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南北雙向擬各設總額度1500億元人民幣,個人額度為100萬元人民幣。惟在開戶方面,投資者必須最少一次親身到銀行,才可啟動戶口進行投資,隨後可利用網上或手機銀行進行投資活動。

 

 


受新冠疫情衝擊,去年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跌,惟中國去年外商直接投資(FDI)額達1630億美元創新高,超越美國的134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外資流入國。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論壇(UNCTAD)發表最新《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去年全球FDI較2019年1.5萬億美元劇減42%至8590億美元,較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後谷底再低逾三成,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導致。

已發展國家外商投資挫七成

其中,發展中經濟體與已發展經濟體差異明顯,前者按年僅降12%至6160億美元,使發展中國家FDI佔全球比重達至破紀錄的72%;已發展國家FDI期內重挫近七成至2290億美元。

美國去年FDI狂跌至1340億美元,失去長久以來的全球龍頭地位。按UNCTAD數據,中國FDI期內逆勢增長4%,達163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外資流入國。

該報告撰寫人、UNCTAD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接受內地官媒新華社訪問指出,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和全球經濟嚴重衰退背景下,中國經濟率先恢復增長,加上政府採取投資開放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使中國持續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

內地率先復甦 推政策穩外資

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布,按人民幣計算,中國去年FDI錄得9999.8億元,按年增長6.2%;折合1443.7億美元,按年增4.5%。去年首季中國FDI一度按年倒退12.8%,由於疫情曾在中國爆發,海外企業擔心中國供應鏈風險,令當時有關外資會否大規模撤走的討論升溫,有企業擱置在華擴張計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3月在國常會上強調,抓緊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

隨着國內疫情受控,中國FDI去年4月開始轉正,其後錄得連續9個月正增長。UNCTAD報告中表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去年恢復正增長2.3%,加上早期抗疫封鎖後的外資投資便利舉措,都有利穩定外資。

根據報告,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除中國FDI正增長,去年印度FDI亦按年增13%至570億美元,主要得益於數碼經濟持續發展,尤其是併購。去年整個新興亞洲FDI按年下滑4%至4760億美元,在全球各地區中降幅最小,其中東亞增長12%至2830億美元,部分因香港及中國內地金融資金流入增加40%所致。

展望2021年,UNCTAD判斷全球FDI會進一步疲弱,該機構發表的《全球投資報告2020》預測,今年FDI將下跌5%至10%,2022年有望開始復甦。


美國勞工部公布,上星期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2萬6000人至90萬人,少過市場預期的92萬5000人。

四星期平均申領人數增加2萬4000人,至84萬4800人。

持續申領人數為504萬4000人,低於市場預期的5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