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9988﹚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踏入第二階段銷售期,截至00時30分的實時商品成交額(GMV),已超過3,723億元人民幣。

阿里指,今年雙11的訂單創建峰值亦創下歷史新高,達每秒58.3萬筆,再度彰顯集團數字基礎設施的強大能力。

公司補充,在中國經濟和零售市場疫情後持續復蘇的大環境下,今年為期11天的購物季為商家打造重要的銷售窗口,有效帶動社會消費活力。


螞蟻集團暫緩原定星期四(5日)在滬港兩地同步上市計劃。內地官媒《經濟日報》評論指出,螞蟻暫緩上市彰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堅定決心,而近期圍繞金融監管與創新引發的議論,惹起監管部門關注。

螞蟻發聲明表示,為投資者帶來麻煩深表歉意,將按照中港兩地交易所規則,妥善處理好後續工作,有關IPO的下一步進展,會與上交所及監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並及時披露情況。

螞蟻原定星期三(5日)掛牌,但上交所星期二(3日)晚突公布,螞蟻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等高管被有關部門進行監管約談,以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可能導致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訊息披露要求,根據科創板規則,並徵詢保薦人意見,決定暫緩上市;其後於中港兩地交易所宣布暫緩上市計劃。

對於今次螞蟻暫停A﹑H股掛牌。港交所發言人表示,今天接獲螞蟻集團通知,其決定暫緩在上海及香港的上市,又表示不評論個別上市申請或發行人。

港交所發言人指出,香港仍然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IPO市場,香港交易所今年已經歡迎超過120家公司上市。同時指出中概股回歸、區域及本地的上市申請仍然活躍,期待並歡迎亞洲及國際的發行人及投資者參與我們的市場。

官媒《經濟日報》一篇署名為金觀平撰寫的文章,題為《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彰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堅定決心》,內容提到監管部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正是為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投資者利益、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作者更指,螞蟻集團當務之急是按監管部門的要求,「切實抓緊整改」。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9月私人樓宇售價指數為382.6,較8月上升0.4%,連跌兩個月後再現回升。而今年以來,樓價整體仍升0.7%,各類面積單位中,以面積753至1076方呎的中型單位升幅最大,報329.7,按月升0.89%。其次為面積431呎以下的細戶,報425.7,按月升0.6%。

至於面積1722方呎以上的豪宅,為310.2,按月下跌1.3%。


美國最大服裝零售集團Gap宣布,計劃在2023財政年度完結前,關閉約350間分店。

Gap擁有多個品牌,包括Gap、Old Navy、Banana Republic及Athleta等,集團在投資者會議上指出,經營模式將轉變為以網購,及商場以外分店的銷售為主,預期2023年度完結時佔總收入80%。

根據計劃,Gap與Banana Republic的30%分店,將於2023年度完結前結束營運;2021年年度完結前,75%將要結業的北美分店停止運作。至於歐洲分店網,集團將作出評估。

Gap相信,關閉店舖行動有助集團在2021年恢復盈利增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重挫航空業,國泰航空(00293)宣布企業重組計劃,國泰航空集團包括國泰港龍航空將整體削減約8500個職位,約佔集團總數3.5萬個職位的24%,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裁員。其中,未來數周將裁減約5300名駐香港員工,另有約600名非駐港員工可能受影響,但須視乎有關地區的監管規定而定。而集團旗下國泰港龍航空即時停止營運,全部2500名港龍員工會被辭退。整項重組成本涉及22億港元。國泰據報擬尋求由母公司及旗下香港快運接手營運港龍大部分航線。

 

國泰集團行政總裁鄧健榮解釋,集團每月現金消耗達15億至20億元,他指這是不能持續的現狀,必須果斷重組。他亦稱,國泰重組是選無可選、非不得已的決定,國泰港龍中止營運後,集團將可提升競爭力,成本效益更佳。他又指會以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申請營運港龍原有的大部分航線。

 

集團主席賀以禮星期三(21日)於網上發布會表示,國泰航空會同時吸收國泰港龍的機隊,當中包括空中巴士A321neo客機的訂單,亦指面對現時的嚴峻環境,結束國泰港龍35年的品牌後,不會再恢復營運國泰港龍。

 

國泰重組記者會:

https://youtu.be/GnYnwSCCgSc


內地公布上季(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 按年增長4.9%,國家統計局總結首三季GDP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改善,但認為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嚴峻,持續復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

內地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6.9%,比市場預期的增長5.8%為佳,增速較8月加快1.3個百分點,連升6個月。

按月比較,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今年首9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1.2%。 首9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0.8%,有43.65萬億元人民幣,增速略低過預期的0.9%,但扭轉1至8月的下跌0.3%。9月固定資產投資按月增長3.37%。

內地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3.3%,至35295億元人民幣,增幅好過市場預期,連升第二個月,其中除汽車以外零售總額增長2.4%,至31428億元人民幣。 總計今年首九個月,零售總額下跌7.2%,至27.3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按年增長9.7%,有逾8萬億元人民幣,較1至8月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5.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24.3%。 內地9月全國城鎮失業率5.4%,按月下降0.2個百分點,25至29歲失業率4.8%,低於整體失業率,按月持平。

國家統計局表示,首三季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但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多,持續復蘇向好基礎仍然需要鞏固,但對第四季復蘇有信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的潛力釋放,不光是擴大內需的基本戰略基點的體現,也會對整個世界經濟復蘇帶來好處。

國家統計局又指,下一步將擴大內需、深化改革開放、協助企業紓困解難,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港匯持續強勢,再度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一日內兩度入市,
在交易時段再接美元盤,向市場沽出11.63億港元,令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在本周五(9日)將增加至2707.32億港元。

 


高銀金融(00530)去年4月轉按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舉債,透過德銀安排的信託籌得101.9億港元。惟高銀早前遭債主追數,雖藉變賣啟德住宅地皮等資產及獲長實(01113)牽頭融資88億元,卻一直未傳出高銀「找數」的消息,最終債主決意放售高銀總部所在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企圖逼宮。萊坊獲接管人委託為獨家代理放售該廈,預計該物業售價逾120億元。

 

德銀就高銀子公司賜譽(直接持有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發行的68億元浮息優先抵押票據,於7月委任保華顧問董事總經理保國武和董事馬肇明為接管人,以接管賜譽各項資產。上月Debtwire引述消息人士稱,由於長實向高銀提供一筆過渡貸款,部分債權人答應讓高銀延期至9月中,以便就已於今年4月到期的近35億元夾層貸款進行再融資。

呎價1.4萬 市場憂乏承接

萊坊表示,獲接管人及經理人保國武和馬肇明委託為獨家代理,放售高銀金融國際中心,邀外界遞交意向書,截止日期為11月11日正午12時正。該物業現時出租率約76%,覆蓋地產、珠寶、零售服務、金融服務及屋宇裝備相關行業等國際和本地租戶。預計該物業售價逾120億元,即每方呎價約1.4萬元。九龍灣年初至今商廈交投淡靜,暫僅有約20宗成交,當中九成呎價低於1萬元。據代理透露,區內可供出售的甲級商廈如恩浩國際中心、億京中心及國際交易中心的二手叫價介乎每方呎1.1萬至1.35萬元。市場人士相信,倘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以每方呎1.4萬元放售,目前市況下較難獲承接。

商廈市道疲弱,按仲量聯行統計,九龍東在今年8月底的甲級商廈空置率高達13.6%,為各主要商業區中最高。而近期區內甲級商廈呎租已失守20元大關,個別更低過14元,與工廈相若。


中國商務部在9月19日發布第4號《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但未有列明甚麼公司會被納入清單內。而《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引述消息指出,匯豐銀行(00005.hk)和聯邦快遞(FedEx)很可能成為第一批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外資企業。受傳聞拖累,匯控(0005)星期一(21日)甫開市已創25年新低,再跌穿30元大關,最多跌4.36%,為8月3日後最大即市跌幅,低見29.6元,是1995年5月以來最低。

中國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  首批名單疑有匯豐及FedEX

在9月1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第4號《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下稱《規定》),性質與美國制裁所採用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相似。《環球時報》(Global Times)首席記者在社交網站Qingqing Chen引述《環球時報》文章指出:匯豐銀行及FedEX等外國公司可能成為第一批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外資企業,首批名單已擬好,若美國升級衝突,很快會發布。

官媒:《規定》清單包括向高通、思科、Apple進行制裁或停購波音飛機

《環球時報》的文章中提到,第4號《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的首批清單中,會包括向中國公司切斷供應的外國公司。

報道中表示,在5月時中國為反擊美國切斷對華為芯片的供應,已經準備把部分美國公司納入《規定》清單,包括向高通(Qualcomm)、思科(Cisco)、Apple進行制裁或發出限令,以及停止採購波音飛機。

《環球時報》早在2020年8月曾指出,FedEX、匯豐銀行兩間公司幫助美國打壓華為,有可能被納入《規定》清單。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回應,FedEX會否被納入清單會考慮4個因素,包括是否對中國企業採取限制性行為、損害中國國安等。

《環球時報》早前報道提到「不可靠實體清單」時,亦曾有提及國泰、亞馬遜(Amazon)、Facebook及Twitter,環球時報指因其均曾支持香港示威。

中國商務部提到將對危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外國企業,採取相應措施,又會禁止被列為不可靠實體的外國公司,在中國從事進出口活動及投資。

中國商務部:《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實體

被問到《規定》是否是中方針對美國近期對華為、微信、TikTok等中國企業的反制行動。中國商務部再表示,《規定》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實體,並有重新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希望美方能與中方相向而行,尊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協商。尊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協商。商務部又強調,《規定》只針對極少數違法的外國實體,不會任意擴大範圍,被列入清單的程序亦是透明。


匯豐香港宣布,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26項基本銀行服務收費,範圍涵蓋一般銀行服務、存款及提款、跨行及環球轉賬,以及匯款,為各階層客戶提供更廣泛的免費銀行服務,促進香港普及金融發展。

 

匯豐亞太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兼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欣格雷表示,該行大眾提供銀行服務,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要,希望透過進一步取消基本銀行服務收費,令大眾獲得更多元化的免費銀行服務,以處理日常理財所需,預計超過400萬名個人客戶將會受惠。

匯豐取消一系列銀行服務費用,包括外幣現鈔存款及提款、索取銀行報告及其他文件、補發存摺、匯豐環球轉賬服務,以及匯款等。是次取消收費除了方便客戶享用更全面的基本銀行服務外,亦有助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客戶紓緩部分壓力。

匯豐同時宣布即將推出「匯豐One」全新綜合理財戶口,提供一站式智能銀行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及與時並進的需要;該綜合理財戶口不設戶口最低結餘要求,並將會在銀行交易、數碼渠道、旅遊消費,以至財富管理等各方面,為客戶帶來全面提升的服務體驗。

傳匯豐兩天裁員數十人

另外,有本地報章引述匯豐資訊科技部員工透露,本周二(8日)資訊科技部裁員60人,周三(9日)再裁20人,當中包括來自零售銀行,私人銀行和保險部門的資訊科技全職員工。

匯控今年六月曾宣布重啟全球裁員3萬5千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