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股壇長毛」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上年公布過「50隻不能持有的港股」名單後,最終引發「細價股風暴」,他星期五(19日)再下一城,公布26隻不可沾手的股份﹙「The Huarong-CMB network: 26 stocks not to own」)。

David Webb的股份名單矛頭直指其董事長賴小民本月15日被雙開的中國華融,及中國內地民營銀行民生銀行。Webb以圖表展示華融系三大核心華融金控(00993)、華融投資(02277)及中國華融(02799)背後的神秘網絡,並列出26隻於聯交所與華融系相關的上市股份,不建議投資者持有。

David Webb列出26隻不能持有的港股名單:
中國華融(2799)
超人智能(8176)
港橋金融(2323)
華融投資(2277)
豐盛控股(0607)
卓爾(2098)
衍生集團(6893)
華融金控(0993)
興業太陽能(0750)
民生銀行(1988)
民銀資本(1141)
中國軟實力(0139)
未來世界(0572)
民眾金融(0279)
柏榮集團(8316)
綠地香港(0337)
弘達金融(1822)
平安證券(0231)
中新控股(8207)
成實外教育(1565)
首控集團(1269)
麥迪森(8057)
百德國際(2668)
新體育(0299)
中國金洋(1282)
藍鼎(0582)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而且低於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周五(19日)公布,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GDP)百分之6.5,升幅較第二季收窄0.2個百分點,為2009年首季以來的超過九年最低,同時亦低於市場預期的百分之6.6。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外貿形勢符合預期,甚至比預期好, 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影響並不明顯,明年經濟運行有條件保持平穩運行形勢,內地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在延續。他又指綜合來看,人民幤匯率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

他又指,內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緩,下行壓力加大,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內地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不過與此同時,內地提前完成新增就業全年目標,服務業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前三季度經濟穩的格局沒變, 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基礎,民間投資累計增速保持在百分之8以上的較快水平。

至於今年首三季經濟增長百分之6.7,符合市場預期。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加快至6.9%,大幅高於政府年初設定的目標,同時實現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經濟增長回升。


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度匯率報告,並一如外界預期,未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繼續將中國及其他五個國家列入觀察名單,又加強批評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模式。

美國財政部解釋,中國在近幾個季度並未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而是否進行實際干預為界定是否操縱的重要關鍵標準。美國財政部長姆欽對中國匯率政策缺乏透明度及近期人民幣下跌提出批評,他在聲明中稱,對實現更公平、更平衡的貿易構成巨大挑戰,美國將持續觀察和評估中國的匯率政策。

至於中國繼續被列入觀察名單,意味美國正警示名單中的國家,其匯率行為已令美國處於不公平的劣勢,並有可能促使財政部採取行動。

自美國財政部4月中發布上一份貨幣報告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下跌逾9%。

中國未構成匯率操縱國的三個條件

美國財政部發表的匯率報告,讓美國可宣布借操縱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的國家。報告的法律規定指,將一個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需滿足三個條件,包括持續干預外匯市場、對美國擁有相當規模的貿易順差及總體經常項目盈餘龐大。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報告指,中國雖然對美國貿易順差較大,但中國的總體經常項目盈餘不算龐大。一旦美國認定一個國家操縱匯率,將就其貿易做法進行談判,並可能會對該國採取關稅行動。

通過貨幣貶值將使出口產品價格下降,並使進口成本增加,有助提升並鞏固一個國家的貿易地位。中國央行上周末表態,中國不會進行競爭性貶值。

中國過去一直被認為,曾通過讓人民幣貶值降低出口價格,削弱國際競爭對手,並藉此扶持本土製造業。但自從2015年美國通過加強匯率行為審查的法律以來,中國已在很大程度上克制積極干預匯市的做法。

過去12個月來,中國既買入也賣出外匯。美國財政部估計,中國外匯凈購買額不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1%。

印度或半年內被剔除出匯率觀察名單

至於觀察名單上的另外五個國家,也未完全符合美國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全部三個條件:德國、韓國和日本沒有大規模干預匯市,瑞士干預了匯市,但對美國不存在巨額貿易順差。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稍為超出標準,雖然印度早前干預過美國匯市,但近六個月來基本未有再採取行動。美國財政部認為,印度目前僅滿足匯率操縱國的三個觸發條件之一,如果一直保持現狀,印度將在六個月內從觀察名單中剔除。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底參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簡稱G20)峰會,目前中美兩國政府正就會面做準備。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排名第七,較去年微跌一位,在「創新能力」維持排名二十六,報告指香港的競爭力表現與新加坡相似,但在創新、人力市場效率等範疇較遜色,其中香港勞工權益更只有零分。至於美國則時隔十年後,重奪全球競爭力首位。

報告針對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評分,評分指標主要分為四大類別,包括有利環境、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並加以細分至十二個支柱及九十八個指標,評分以一百分為滿分。

報告指,美國得分為85.6分,繼2008年金融海嘯後,重登上榜首,形容美國不但在勞動力市場支柱及金融系統支柱表現突出,商業活力的支柱同樣表現出色。

報告表明,香港在創新能力及勞工市場效率方面稍遜,至於創新能力則是香港最弱一環。

至於香港則獲82.3分,全球排名第七,較去年排名下跌一位,在亞洲排名第三。報告指,香港在宏觀經濟穩定及健康指標兩大支柱上表現最佳,高踞全球首位,其次為基礎設施、資訊及通訊科技採用、金融系統及產品市場。

報告形容,香港的競爭力與新加坡相若,惟創新能力及勞動力市場效率遜於新加坡,其中香港的創新能力全球排名第二十六。

綜合全球最具競爭力排名頭五位經濟體,依次為美國、新加坡、德國、瑞士及日本。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分別排行13及28,其中台灣更名列四個「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之一。


擁有逾8億用戶的中國電子支付平台「微信支付」(WeChat Pay)正式登陸美國市場,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國遊客。

當地星期二開始,內地遊客可利用手機在美國零售商店購物,無須使用美鈔或信用卡,預計大幅依賴中國遊客消費的零售商品牌將因此受惠。

微信支付將與電子贈禮平台Swych及通濟隆外幣兌換(Travelex)合作,提供名為Travelex Pay的服務,讓內地赴美遊客直接可以微信(WeChat)在美國購物。

Swych在美國目前有逾200間零售合作夥伴。


美國紐約股巿周三急挫,三大指數下跌3%至4%,美股九年牛市未來走勢的擔憂重燃。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巿報25598點,下跌831點,為八個月以來最大跌巿。納斯達克指數收巿報7422點,下跌315點。標普五百指數收巿報2785點,下跌94點。

今年主要帶動美股上升的科技股領跌,其中Netflix Inc. (NFLX)跌8.4%,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跌6.2%,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跌4.6%,三間公司周三市值共蒸發近1,200億美元。

尾盤市場加速拋售,跌勢更從科技股擴至其他類股;銀行股遭遇重挫,Caterpillar 等也在下跌。

美國有交易員和投資組合經理表示,周三交易基本有序,沒有出現電話被恐慌客戶打爆的情況。

分析相信,投資者轉投一些被認為抗跌能力較強的股票,例如公用事業類公司,使資金撤離科技及其他成長股的因素,包括最近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及美聯儲加息。

部分投資者認為,科技股經過數月不斷上漲後,只要回調時間不長,其實是好事。

回顧2018年大部分時間,科技股和成長型股票都令投資者獲利頗豐。即使近期有所下滑,但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仍累計升50%,Netflix升約70%,蘋果攀升近30%。在由美國科技巨頭組成的FAANG股票中,只有Facebook Inc. (FB)今年股價下跌。


中國表示,將提高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以保持外貿穩定增長,並在中美貿易爭端升級之際應對複雜的國際形勢。

國務院周一在例行會議上表示,從11月1日起,出口退稅率將從5%至15%,上調至6%至16%,但未具體說明涵蓋何種產品。

國務院又呼籲地方政府收縮棚戶區改造工作;棚改旨在促進小城市的住房銷售,支持經濟增長。

國務院表示,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難免影響內地經濟增長,加上內地黃金周假期期間亞太區大跌市,人民銀行宣布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央行稱,今次降准將總計釋放1.2萬億人民幣(約合1,747.2億美元)流動性。其中,4,500億人民幣(約合655.2億美元)將用於商業銀行償還本月到期的短期債務,另外7,500億人民幣會被投放到金融市場。中國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將從現時15.5%降至14.5%。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此舉是為急於提前應對貿易交鋒對經濟造成的任何潛在影響,並提振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

上證綜指自今年年初以來已下挫約15%,與此同時,人民幣兌美元自4月中旬以來已貶值逾9%。

今次已是央行年內第四次下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還推出過一些財政措施,如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及敦促地方政府增加基建開支。

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實施的最新一輪關稅上月起生效。特朗普政府還計劃明年年初把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從目前的10%上調至25%。

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今年經濟增速仍有望達到政府設定的6.5%左右目標水平,內地政府不大可能出台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


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加息四分一厘,符合市場預期,會後的公布又預計,年內可能會再加息一次。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金融管理局亦宣布跟隨,調高指標利率,多間香港銀行12年來首度上調最優惠利率(P),包括香港匯豐、恆生及渣打。

美國央行官員當地周三一致投票支持加息,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2%至2.25%,他們又暗示希望明年繼續加息,以確保強勁經濟保持平穩。

根據議息會議後的公佈,大部分官員預期今年還將再加息一次。

香港匯豐12年首加息

香港金融管理局隨後將貼現窗基本利率,加四分一厘至2.5厘。香港多間銀行包括匯豐、渣打等亦上調最優惠利率。

香港滙豐銀行宣布,周五(28日)起上調最優惠利率(P)12.5個點子,由5厘上調至5.125厘,為自2006年3月以來首次加息,另外,匯豐亦上調港元儲蓄存款戶口利率12.4個點子,由0.001厘上調至0.125厘。

至於渣打香港周五(28日)起,上調最優惠利率八分一厘,由5厘25上調至5.375厘,另外港元儲蓄存款利率則上調12.4個點子,由0.001厘上調至0.125厘。

港金管局:港加息步伐會循序漸進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指,銀行調整利息屬商業決定,而現時存款利率及最優惠利率都處於歷史低位,相信在美息正常化下,港息趨勢亦會跟隨,加息步伐會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