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將迎來回歸25周年,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有國家憲制政治層面強大支持、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加上澳門自身的雄厚財政及愛國愛澳力量支持,認為都是澳門的底氣,讓他可帶領未來政府和各界,落實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和幸福澳門四大願景。

岑浩輝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集中採訪活動中說,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他時明確指出,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是澳門取得更大成就的底氣。

岑浩輝說,一國兩制在澳門建設了25年,香港建設了27年,實踐證明無論在香港抑或澳門,尤其是澳門,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稱會與新施政團隊在澳門原有基礎上帶領發展澳門,進一步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更多獲得感,感受到一國兩制帶來的好處。

他又說,現屆政府提出2024至2028年經濟適度多元規劃是經過多年研究,非常完整和有針對性。新一屆政府會主動作為,設立一些產業基金等,帶領團隊和調動民間智慧發展澳門,創造一個有財政支持,符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產業投資環境。

 


香港立法會今早(12日)三讀通過《2024年應課稅品(修訂)條例草案》,針對進口價200港元以上的烈酒,200元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而200元以下部分以及進口價在200元或以下烈酒稅率維持不變。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重申港府從來沒有鼓勵飲酒,又指在雙層稅制下,目前香港市場絕大部分、約85%的烈酒進口稅率將維持不變,相信不會為市民飲用烈酒提供誘因。

 

 

新烈酒稅率在今年施政報告公布後即時生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已根據《公共收入保障條例》(第120章)第2條作出《2024年公共收入保障(酒稅)令》,有效期為4個月。

丘應樺稱降低烈酒的稅率,可促進香港的高端烈酒貿易,為經濟注入動力。

他表示,新稅率生效至今,已有酒商開始下調烈酒零售價、研究開拓更多烈酒相關業務,亦有外地的烈酒商積極研究來港投資發展等。他提到,上月初參加香港國際美酒展2024的烈酒商,特別是內地烈酒商,非常歡迎下調烈酒稅,認為對他們的生意有幫助。

丘應樺強調,政府一向針對性地壓抑酒精依賴、酗酒和暴飲等行為,也不鼓勵青年人接觸酒精飲品。當局在制訂調整烈酒稅的建議時,已充分平衡推動高端烈酒貿易、維持公共財政穩健和保障公眾健康等不同的政策考慮。

 


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及財政部等發布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通知,個人養老金制度及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範圍,周日(15日)起同步擴大到全國。

人社部表示, 在現有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的基礎上, 將國債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 將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 推動更多養老理財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 鼓勵金融機構研究開發符合長期養老需求的個人養老儲蓄、中低波動型或絕對收益策略基金產品等金融產品, 合理確定個人養老儲蓄的期限和利率。

另外, 增加可以提前領取的情況, 除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定居等情形外, 如果患重大疾病、領取失業保險金達到一定條件, 或者正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都可以申請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香港首次於東北水域的西貢赤洲島發現恐龍化石,經過一個半月發掘,發現約30塊含恐龍骨骼化石的岩石,發展局指所有外露恐龍化石已移走,將銷撤赤洲封閉令,同時提醒市民提醒市民赤洲位置偏遠,船隻靠岸有一定風險,呼籲市民不應冒險登島。

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人員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專家的指導和協助,及漁護署支援下,於十月下旬在赤洲展開發掘工作,發掘了約30塊含恐龍骨骼化石的岩石,當中所含的恐龍化石實際數量須待清修工作完成後才能確定。古脊椎所專家及香港古生物學家詳細檢查化石發現地點,確定所有外露化石已移走後,團隊在赤洲發掘恐龍骨骼化石的工作已完成。

古蹟辦與漁護署將聯同古脊椎所,以及香港、內地和其他地方的專家及研究機構合作,繼續推展恐龍化石清修及相關研究,鑑定赤洲恐龍的種類,以及探索香港遠古時期的古生態面貌。

 

 

專家早前估計化石屬於白堊紀時期,距今約1.45億年至6600萬年前,樣本為大型年長恐龍骨骼化石。

隨著赤洲考察和發掘工作完成,漁護署署長將於明日(12日)撤銷封閉船灣(擴建部分)郊野公園內的整個赤洲。


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交通工程之一的黃茅海跨海通道,經過四年半的工程及一年半的前期籌備,下午3時通車試營運。珠海至江門的行車時間,會由1個多小時縮短至30分鐘左右。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開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亦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起點位於珠海市平沙鎮,向西橫跨黃茅海水域,終於江門台山市斗山鎮,全長約31公里,跨海段長約14公里。

 

 

央視新聞報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將充份發揮港珠澳大橋西延線的功能,改變廣東西部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加速大灣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區域發展注入動力。


【消閒】跨境食玩買|美食消閒|深圳南山|
★奶茶界的Hermès「Charlie Town 紅茶公司」|
★「若來」女兒快閃店來啦!|
★「一個鍋」韓國料理店

 

「Charlie Town 紅茶公司」深圳首間奶茶界的 Hermès「愛馬仕」,從上海開到深圳灣萬象城了!「Charlie Town」對茶底十分挑剔講究,顧客還可選擇手沖、手煮、手作和特調等心儀的沖泡方式,奶茶超絲滑純正濃郁。品牌的克萊因藍色調和裝潢精緻又高級,快來一場精緻悠閒的「奢華之旅」吧!

若你也是潮玩愛好者,喜歡著若來女兒們,深圳「後海匯」的「若來快閃」滿足將你的快樂,在繁忙生活中找尋一抹夢幻與樂趣。

「一個鍋」韓國料理店,尋覓能讓味蕾瞬間穿越到韓國街頭的角落,落單一定要叫滿滿的「招牌辣醬雞爪」,「部隊火鍋」切勿錯過。「芝士泡菜雞蛋厚燒」「蟹籽紫菜手作飯糰」也很讚。份量很足,人均70元吃到飽還要打包呢!

 

Nichole 每逢周三,帶大家搜羅最特色既景點同美食!


中集安瑞科與香港中華煤氣近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氫能項目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進一步開發利用達成合作意向,之後將圍繞氫氣的提純、儲存及利用場景開展全面合作。

 

香港中華煤氣是香港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目前在香港經營超過3700公裏的地下管網,每年為超過200萬香港市民提供生活能源供應。為順應碳中和趨勢,香港中華煤氣正加速向綠色能源領域的轉型,尋求用清潔能源替代原有的煤氣能源向香港居民提供服務。

 

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現場

 

雙方將基於香港中華煤氣的富氫煤氣開展提氫與存儲技術,共同探索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並開拓在交通運輸、充電樁領域的應用,以及其它零碳場景供能和氣能營運方面的深度合作。

 

香港中華煤氣香港營運總裁鄭曉光表示,香港中華煤氣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之一,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近年來公司在持續深耕燃氣服務行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展電信、樓宇建設工程、新興能源開發與利用及降碳減排專案,隨著本次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希望和中集安瑞科一起推動香港氫能的發展,並期待未來更多的合作可能。

 

中華煤氣香港業務營運總裁鄭曉光在簽約儀式上致辭

 

目前,該戰略合作的首個落地項目已經確定為「香港科技園熱電聯產及氫燃料電池充電樁」項目。據香港特區政府提出《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香港計劃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並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使用煤作為日常發電燃料,並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比例,長遠期望達到「凈零發電」目標。其中,氫能是減少燃煤污染、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能源之一。

 

中集安瑞科副總裁方建平表示,通過與香港中華煤氣的合作,可以將公司先進的氫能儲運設備、氫能基礎設施等產品在香港及周邊地區的應用進行推廣,推動氫能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未來,在除氫能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應用推廣方面,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與此同時,基於本次合作,我們也期待著,可以在未來與香港中華煤氣一起拓展除香港以外的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集安瑞科副總裁方建平在簽約儀式上致辭

 

作為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關鍵裝備製造商與工程服務商,中集安瑞科正深度參與香港特區的碳中和進程。2023年11月,中集安瑞科向香港城巴有限公司交付了香港歷史上首個投入運營的加氫站及首輛用以載客的氫能巴士。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本星期三至星期六到北京述職,向國家領導人匯報香港經濟、社會和政治等方面的最新情況。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與行政長官私人秘書郭黃穎琦將隨行。

原訂於星期四上午於立法會舉行的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將取消。

李家超離港期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將於明日至星期五下午署理行政長官職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於星期五晚上至翌日署任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10日)在亞洲保險論壇2024上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邀請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建立專業自保保險公司。他重申,香港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風險管理中心,保險業監管局明年將審查基礎設施投資的資本要求,幫助保險公司實現資產多元化並支持大型項目。

 

李家超表示,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地緣政治動態變化和氣候變化加劇影響的宏觀環境下,保險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而香港在引領地區以至全球保險業發展發揮關鍵作用,並在開發解決方案方面走在前列。為應對臺風、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挑戰,香港已發行了五次巨災債券,累計籌集超過7億美元。

 

 

針對全球保險業所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秘書長Jonathan Dixon指出,全球保險業監管之間的聯系日益加深,應對氣候變化應該成為監管合作的重點。全球保險業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是自然災害不會有保護缺口,但這一主題超越了傳統保險監管的範疇,涉及更廣泛的公共政策目標,因此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將擴大與政策製定者和國際合作夥伴的接觸。

 

李家超進一步表示,技術創新將成為保險業增長的關鍵推動因素。香港通過保險科技沙盒以及開放API框架等措施,支持保險科技發展以及數字化轉型。同時,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也為保險業創新構建有利的監管環境,這些舉措使保險公司能夠嘗試新的業務模式,探索數字化產品,以及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企業級人工智能(AI)參與企業數量相較2023年增長25%,在AI上的投入增幅更高達250%。大模型在保險行業的應用,正由內部輔助辦公,逐漸向智能核保理賠、產品分析、銷售輔助等保險業務核心領域延伸,對行業發展產生了深層次影響。

 

對於保險業目前面臨的技術挑戰,日內瓦協會秘書長Jad Aris認為,AI已經滲透到保險行業價值鏈的全部環節,保險公司需要關註AI的透明度以及解釋能力,同時,AI回答中所帶來的偏見也是保險業應該關註且糾正的。為應對AI技術潛在的風險,目前保險行業已經采取多項措施來規範AI在保險領域的使用,包括製定與客戶和分銷渠道共享的原則,允許相關專家及外部機構提供治理建議,以及大力投資培訓工作人員使用AI的能力。

 

對於保險業的投資領域,百慕達金融管理局首席精算師Jeferino Dos Santos表示,多元化投資策略對保險行業至關重要。它促進了資本流動,增強了保險公司應對全球風險的能力,有助於維護風險管理與金融穩定。為加強金融韌性,構建監督體系和實施定期評估與調整機製是保險業發展的關鍵,這些措施能夠提升保險行業的穩定性與適應性,有效應對壽險領域不斷湧現的新挑戰。

 

Jonathan Dixon表示,目前有兩個保險行業主題需要重點關註,其中一個關於保險業如何應對利率波動,以確保充足的流動性。第二是需要關註壽險業中的結構性轉變,目前保險公司越來越多地將資本配置到另類資產中,跨境的資產密集型再保險使用越來越多。目前,該協會正在針對這兩個主題進行研究,以確保全球監管針對這些主題做出協調一致的反應。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於美方聲稱將對實施香港國安法的香港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時表示,中方將堅決反制。

她說,美國借涉港問題對中方官員濫施簽證限制,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有關規定,中方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方人員採取簽證限制。

毛寧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中方敦促美方切實尊重中國主權,尊重香港法治,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