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獄》談殯葬 

香港特區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謝展寰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呀~」

看過《破·地獄》的朋友,都會記得《客途秋恨》這一曲南音。這齣電影最近大受歡迎。電影以殯儀業為背景,提及在面對生離死別時如何讓死者安息、生者釋懷,並探討傳統與現代,以至現今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發人深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的其中一項職責是督導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環署) 為市民提供殯葬服務,所以這齣電影給我的感受特別深刻。

以人為本的殯葬服務

食環署近年不斷努力提高殯葬服務的儀式感及家庭連結感,提供人性化及貼心的服務,努力以人為本,希望做到讓逝者走得有尊嚴,還能讓在生者得到安慰和支持。例如,未滿24周的流產胎不能使用一般的殯葬服務,令到不少不幸流產的父母們在處置流產胎方面留下深深的遺憾。食環署於2022年特別開設本港首個未滿24周離世胎兒的火化設施,並取名為「永愛堂」,象徵父母、社會人士及政府對不幸流產胎兒永遠的關懷和愛護,亦冀望父母們能夠放下心結,向前生活。永愛堂設有供流產胎專用的小型火化裝置和悼念活動室,堂外設有倒影池和撒放骨灰的小花園,亦種植了不少樹木、植物,希望親屬在悼念流產胎兒時能紓緩情緒,減低傷痛。撒放骨灰後,家屬可自行選擇撰寫紙條留給逝世胎兒,並繫在花園旁邊的掛架上以作紀念。

此外,自今年4月起,食環署陸續於臨海的曾咀紀念花園推出可寫下對先人的思念及祝福的紙撒灰器和惜別花袋,以及用來投遞心意信箋的木雕藝術品「渡船」。「渡船」是本地木刻藝術家凌展騰先生創作的參與式藝術品,以環保及思念為主題,運用從環保署的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 [林·區]收集的塌樹廢物及其他園林廢物製作而成。這個藝術品以船為喻,紀念使用綠色殯葬的逝者,並給至親一個離別後的過渡空間。船身掛上數個富香港特色的思念信箱,標註了不同的撒灰地點(包括塔門以東、東龍洲以東、西博寮海峽以南)、紀念花園及「永遠懷念」,讓家屬投遞心意信箋,由食環署代為火化。這些創新舉措讓對逝者的思念和祝福得以延續。

為了方便市民了解各種後事安排資訊,食環署在最近推出了「身後事安排」專題網站,幫助市民為離世摯愛安排後事,引領家庭可簡便妥善安排每一個相關步驟。

食環署也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例如廣受歡迎的「人生學堂」推廣活動,與各合作夥伴齊心協力加強宣傳,進行公眾教育和推廣。「人生學堂」從不同角度向市民介紹如何做好生前身後規劃,探討什麼是預設照顧計畫(包括遺囑、身後事安排等)、癌症支援、在居處離世和喪親者支援等,並設有生前身後服務機構攤位及展覽等,鼓勵市民採取更環保及可持續方式處理骨灰,以及預早做好生前規劃,確保人生有個完美的句號。

綠色殯葬 愛在延續

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選擇綠色殯葬,將骨灰撒入紀念花園或大海。回歸自然是讓生命以最自然的方式延續,融入大地,滋潤新生,亦是對生命的致敬和尊重。

綠色殯葬服務申請簡單、環保簡約、費用低廉及免卻未來需辦理龕位續期,達到「去者善終,留者善別」。現時食環署轄下設有13個紀念花園,遍佈港九新界,讓市民可立紀念牌匾及隨時追悼先人,而預計在2025年落成啟用的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亦設有紀念花園。食環署每周亦提供免費渡輪服務,供家人親友前往本港指定海域上撒灰。根據數據顯示,綠色殯葬的使用率從2014的8.4%增至今年截至10月的逾18%,創下歷年最高。我相信,隨著社會的推進,綠色殯葬將會越來越普及。

 

供海上撒灰的渡輪。

 

電影中文哥說及對離世妻子的感情亦令人動容。「放手」又何嘗不是愛的表現?這讓我想起一對採納綠色殯葬方式送別摯愛的年老夫婦的故事。現年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和他的妻子在少年時期相識,戰後重逢,共度餘生。他們常常在鑽石山散步,曾約定無論誰先離世,將另一半的骨灰撒在雞蛋花樹下,讓愛回歸自然。老先生認為,與其把妻子的骨灰放困在骨灰龕位中,不如讓她安息在雞蛋花樹下,紀念花園的環境清爽又美麗,還可以恩澤大地。

如今,老先生除了像念舊老派的文哥一樣,每天在家中向亡妻上香、還會不時回到紀念花園,在風聲和鳥聲的陪伴下,向妻子送上親手編織的花環。老先生分享說,他每次都慢慢走向那棵約定的雞蛋花樹,那感覺就像他在慢慢地走近他的妻子。他用妻子的骨灰製成的戒指,也象徵著她的永遠陪伴,這份愛將永遠留在他心中,恆久不變。

屯門曾咀紀念花園。

擁抱生命與死亡

「死亡」,一向是大家避諱的一個議題,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我鼓勵大家提早為自己的生命做好規劃,以開明的態度與家人分享後事的意願。這樣,家人在處理後事安排時就不會手足無措,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拗。如果大家支持綠色殯葬,可以登記「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手續簡單且費用全免,方便家人在自己他日離世時,能按照你的意願辦理後事,讓你無憂無慮地享受金色晚年。我自己也已經完成了登記。

正如《破·地獄》中最後的感悟,死亡不應該是禁忌,相反,我們應該「從死看生、及早預備、活在當下」。這種觀點不僅讓我們更好地預備和面對生命的終點,也讓我們在當下的每一天活得更有意義。

 


周吉佩(吉吉)處男個唱昨晚(30日)舉行,他在台上感謝太太在他人生最落泊時出現:「她扶起我!」他亦感激亡父鼓勵,令他堅持追逐歌唱夢,並哽咽說:「你個仔沒有令到你失望。」

 

周吉佩的《第三人生演唱會》昨晚於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無綫助理總經理(藝員管理及發展)樂易玲、藝人馮盈盈、冼靖峰、吳業坤及一班《中年好聲音》歌手生等亦前來捧場。

 

麥美恩前來捧場。(蘇震揚攝)
吳業坤到場支持周吉佩。(蘇震揚攝)

 

吉吉以紅色西裝現身,邊彈結他邊唱《活着VIVA》及《我是憤怒》等歌曲為演唱會揭開序幕。他其後脫去外套大騷麒麟臂,笑言自己操得好辛苦。對於今次演唱會主題,他解釋「第三人生」指圓內心的夢,並指其父教他有夢便要追:「夾Band是種子,寫歌係養分,千祈不要在人老了的時候帶住問號,有夢想時就要好好去追,這個是我阿爸教的!」他又感觸地指一直努力在夢想和現實中角力,而《中年好聲音》令他覺得一直的堅持也是值得的。

 

周吉佩邊彈結他邊唱《活着VIVA》。(蘇震揚攝)
周吉佩大騷麒麟臂。(蘇震揚攝)

 

吉吉唱畢《第二次初戀》後,笑指有人問吉太是否他的初戀,他笑說:「她是我第五個,不過個feel有初戀感覺,但現在沒有,現在初戀是個女。」她在台上多謝太太在他人生最落泊時出現:「她扶起我,她說她有三個小朋友,其中一個就是我,多謝她將我養到肥肥白白。」及後唱出《你是我唯一的》送給到場支持的太太。

 

周吉佩為太太送上情歌。(蘇震揚攝)

 

之後他又多謝已離世多年的父親,他哽咽說:「雖然已離開了20年,但我知你一路在身邊守護我,我在他身上學識好多事,就算有幾大的問題都要笑住面對,希望爸爸今日睇到,你個仔沒有令到你失望。」接着他唱出《留給這世上我最愛的人》和《真情流露》。

 

周吉佩首度開個人演唱會。(蘇震揚攝)

 

尹光鍾柔美任嘉賓

此外,尹光為擔任嘉賓,兩人合唱《Dear Myself》,吉吉指尹光不放棄及追夢切合自己演唱會主題。尹光指雖然已年屆80歲 ,但年齡不是問題,最重要是心境健康,又笑言自己捱了54年才得到一個獎項。

 

尹光叫周吉佩加油努力。(蘇震揚攝)

 

到encore環節上,另一嘉賓鍾柔美(Yumi)與吉吉大跳洗腦歌《APT. 》,吉吉讚Yumi是一個很勤力的人,又笑言:「我生得你出。」又謂希望女兒將來以她做學習對象。而在演唱會完結時,吉吉宣布將會有Part 2演唱會。

 

鍾柔美任周吉佩個唱嘉寫賓。(蘇震揚攝)

 

吉吉完騷後接受訪問,他表示完成個唱感開心:「因為是人生第一次個人演唱會,我以為自己會好激動同爆喊,但都比較平靜。(今次只是騷手臂?)這麼快脫晒,下次脫褲都不掂。」提到日前與太太簡單慶祝結婚10周年,完騷後會與太太補祝,他笑說:「我是儀式感的人,覺得結婚周年是兩個人的事,小朋友行開先。」

至於與子女及一班兒童合唱團在台上合唱《青春頌》及《第三人生》,他謂是配合個唱主題:「你見有尹光有Yumi,他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傳承落去給小朋友,他們希望和正面想法。(仔女有冇抗拒?)兩個起初都唔願意,仔仔還好,但男因為男生歌,對女來說有難度,但好都好努力練歌詞。我跟她說今日是爸爸考試,一齊練習同爸爸一齊考試。」

 

吉吉與兒童合唱團合唱,更大放紙飛機。(蘇震揚攝)

 

講到請來尹光及Yumi任嘉賓,吉吉坦言將個唱主題告訴尹光,對方覺得好有意義便一口答應。而與Yumi 在台上大跳《APT.》,吉吉指事前只夾了兩次,今次第三次在台上演出,亦是最有活力的一次。不過他指跳舞不是自己強項,暫不會向跳舞方面發展。

周吉佩指跳唱不是自己的強項。(蘇震揚攝)

泰國曼谷市中心的全新地標「壹曼谷」(One Bangkok)邀請遊客們在節日季節中共赴曼谷,享受世界級的藝術裝置以及令人難忘的節慶活動,共享節日的喜悅與活力。

 

Pine Pagoda

 

無論資深藝術愛好者還是初入藝術殿堂的新手,都能在「壹曼谷」藝術迴廊有所收穫。「壹曼谷」將藝術視為一種通用的語言,將其融入發展的每一個方面,致力於打造一個勃勃發展的文化生系系,激發無限創意靈感。「壹曼谷」藝術迴廊以「共存」為主題,在2公里長的步道上展出超過 20 件永久藝術作品擺設,並將各種藝術專案、作品和活動巧妙地融合、串聯,交織成豐富的藝術文化體驗。

 

「壹曼谷」公共藝術收藏空間將日常空間轉化為激發創意靈感的邂逅之所,展品包括雕塑、繪畫、數碼藝術和城市傢俱,其中就有世界著名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的《S 曲線》(S-Curve)和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的《是,不是》(It is, It isn’t.)。為獲得更更豐富和全面的體驗,參觀者還可以選擇使用免費的語音導覽,提供泰語和英語講解選擇,深入解讀每件藝術作品。

 

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是,不是》

 

旅客們還可以在無線電之家展覽中回溯曼谷的豐富歷史。這裡曾是泰國第一個無線電報站的所在地,毗鄰壹曼谷的無線路(Wireless Road) 也因此取名。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實物、遺址出土文物以及專業的文物保護技術介紹,展覽帶領參觀者深入瞭解泰國無線電報歷史。

 

除此之外,這裡舉行的盛大慶典亮點包括:

  • 松塔奇觀: 一棵高達 28 米的巨型節日樹,其設計靈感源自鄭王廟(Wat Arun Ratchawararam)的建築之美,融合泰國傳統元素,營造獨特的文化節日體驗。
    星願之旅: 穿越以泰國和西方民間傳說為靈感的星願通道,遙對繁星許下美好祝願,領賞壹曼谷大道上璀璨奪目的燈光藝術展示。

 

  • 鏡中奇緣:One Love, One Bangkok: 泰國知名當代藝術家 Yoon Phannapast Taychamaythakool 的作品曾榮登紐約古馳藝術牆,並與 Bang & Olufsen、耐克、雪花秀和 Instagram 等全球品牌展開過合作。此次,她以其標誌性風格創作 14 個迷人的櫥窗展示,講述有關暹羅貓及其寓意的動人故事。

 

  • 節日巡遊: 在每周五、周六和周日的迷人巡遊中沈浸於節日氛圍,巡遊將在平安夜的頌歌中達到高潮。

 

  • 與聖誕老人共度奇妙時刻:2024 年12月7日至22日以及25日,每周六、日,在 Parade 廣場與聖誕老人合影留念,捕捉難忘的節日回憶。

 

  • 市集: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5日,在壹曼谷公園、Parade 廣場和 The Storeys 廣場的傳統節日市集上,任意挑選心儀的禮物。

 

  • 公園的曼妙旋律: 即日起至2024年12月8日,每周五、六、日,每天兩場,欣賞 Coco Lashaun、Chatt Harit、Nurse & Her Jazz Cats、Johnnifer、Zoe & The Fabulous Four Jazz Quartet、Ardawan、 Bitter Brothers 和 Rikolatte 等知名爵士藝術家的現場表演。

 

聖誕巡遊

 

在涼爽乾燥的曼谷熱帶冬季,不妨來壹曼谷公園體驗迷人的戶外節日慶典。一邊品嘗象牌啤酒、雙獅朗姆酒和各種饕餮美食,一邊放鬆身心,沈浸於美妙的年末節日狂歡中。


1997年釀成17死13傷的香港尖沙咀寶勒巷卡拉OK縱火案轟動一時,其中一名52歲男疑兇陳惠良潛逃多年後近日在內地落網,日前移交香港。

涉案的52歲男疑犯今晚(29日)被黑布蒙頭、鎖上手銬及腰纏鐵鏈,在多名警員押解下返回現場重組案情,期間將探員提供的膠樽掉在地上,模擬投擲汽油彈。

警方說男疑犯案發時25歲,潛逃27年後星期三(27日)在內地被捕,周四(28日)經深圳灣口岸移交香港,又稱有證據顯示他在案中有重大參與成分,將會被落案起訴。至於行動細節,警方說由於內地仍有一位在逃人士,不便透露。

另一名在逃疑犯陳福清,案發時19歲,警方繼續懸紅40萬元通緝,籲市民如有消息,可與警方聯絡。警方說仍在積極跟進,希望將他緝拿歸案,又指雖然案件已過了27年,但調查工作不受時間及地域所限。

案中已被捕的5人,4人謀殺罪成被判處終身監禁,1人誤殺罪成判監11年。

案發於1997年1月25日凌晨約3時59分,尖沙咀寶勒巷6至8號盈豐商業大廈內「新一代卡拉OK」發生三級大火,警方經調查後揭發起因與黑社會成員「媾女私怨」有關,當年僅22歲、黑幫新義安綽號「上帝」蔡錦輝,與同黨「阿飛」董勝飛,案發前數日前在卡拉OK消遣期間出言調戲女侍應,其後與卡拉OK職員、屬另一黑幫和勝和的「睇場」爭執,被對方打傷。「上帝」和「阿飛」氣憤難平,向大佬柳應達(綽號「肥仔德」)求助,肥仔德曾兩次帶同黨持牛肉刀上門尋仇,均遇上警察在附近巡查告吹。其後有人提議擲汽油彈恫嚇對方,起火當日凌晨,「阿飛」、陳福清(綽號「亞清」)等人,在油站購買電油及樽裝啤酒自製汽油彈,再聯同陳惠良(綽號「眉眉」)前往寶勒巷,在卡拉OK正門連擲數個汽油彈後逃去。

警方當年調查後鎖定7名疑犯身份,並先後拘捕主謀等5名男子,餘下兩人一直在逃,警方多年來懸紅40萬元追緝兩人。


游學修日前於中國台灣《第6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失落影帝,他今日(29日)出席舞台劇記者會時,對於成績僅次張志勇排第二坦言「已經好好」,亦替同片獲得影后的鍾雪瑩感到開心。

 

剛出席完中國台灣《金馬獎》的游學修,今日出席舞台劇《試鏡》記者會,全劇只有游學修和蘇子情對戲,故此近日展開的圍讀階段,大家都為劇中的台詞、演繹方式進行討論階段。

 

游學修與蘇子情合作舞台劇。

 

談到他在劇中飾演導演角色,與來試鏡的女演員蘇子情,產生微妙的關係,兩人在戲中不單止言語間角力,甚至有埋身的戲份。游學修被問到戲中情慾戲份,他謂︰「這個劇本好複雜,我同子情有好多對話、好多層次,消耗亦好大,排戲時,真的要看導演想我怎樣做。(會否有裸露?)不會好露多,上次演舞台劇《我們很快樂》,那次已經除淨底褲,會不會衝破?真的要睇導演。」至於蘇子情被問到裸露的程度,她說︰「尺度上要隨住劇本,現在未正式排戲,其實可以發生得好舒服。」

 

游學修

 

至於游學修在金馬獎男主角角逐中,僅次於影帝張志勇,票數排第二,他笑言︰「驚死人不知,其實第一次入圍,有這樣成績已經好好。」至於當晚揭曉女主角是鍾雪瑩時,阿修表示︰「我大叫了出來,大家都好戥她開心,但她好犀利,好平靜,只是話好肚餓同眼瞓。」


台灣的賴清德明日出訪南太平洋三個友邦國,將過境美國的夏威夷和關島趁機竄訪。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被問及中方是否直接告知美國不要允許賴清德在夏威夷和關島轉機,她回應美國想要維護台海和平,關鍵要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明確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毛寧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 任何理由竄訪美國,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形式,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子及其分裂行徑,強調北京當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內政的決心, 堅定不移。

 


香港特區政府在金鐘政府總部舉行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80多間企業簽署「一般意向書」。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日趨激烈,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加速重構,香港要駕馭變數、贏得著數,社會各界需要強化改革創新的意識,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簽署「一般意向書」的香港發展商,包括恒基兆業、長江實業集團、新鴻基地產、信和集團、會德豐集團、鷹君集團、信德集團、太古地產、新世界發展、華潤置地、九龍建業、瑞安集團等。

參與的內地企業,包括中國中鐵國際集團、中國銀行(香港)、中國光大銀行香港分行、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中國南方電網、中國海外發展。

至於第二部分簽署「企業之間就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有關項目的參與書」,涉及32份協議,投資總額達1000億港元。

 


新世界發展及新世界百貨中國一度停牌,以待公布內幕消息。兩隻股份午後急挫,停牌前分別跌約6%及近7%。

新世界停牌前報6.43元,跌0.41元,跌幅百分之6; 新世界百貨中國停牌前報0.285元,跌2仙,跌幅百分之6.6。至於同系的周大福最新報7.14元,升3仙,升幅百分之0.4。

彭博較早時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任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僅兩個月、接替鄭志剛的馬紹祥將會離職,由其他人選接任。

馬紹祥曾擔任香港發展局前局長,2017年6月離任後,先後在新創建及新世界發展出任高層職務。


國防部宣布,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今日(29日)在日本海相關空域,進行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今早9時35分至下午1時53分,5架中國軍機和6架俄羅斯軍機,進入南韓東部和南部海域防空識別區後離開,未侵犯南韓領空; 參謀本部又說,在中俄軍機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前捕捉到相關跡象,出動空軍戰機採取戰術措施,以防發生突發情況。

韓聯社報道,中俄兩國軍機自2019年起聯合軍演等為由,每年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1至2次。對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當時中俄兩國表示,正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經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十二月起恢復並擴展實施赴港個人遊「一簽多行」。明年起,在珠海市實施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政策,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施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政策。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熱烈歡迎,認為措施可以大大增加訪港人數,進一步為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注入新動能。特首李家超感激中央政府加速推進、落實措施,「帶給特區好消息」。

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市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可申請辦理赴香港個人旅遊「一簽多行」簽注,一年內可無限次往來香港地區,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過七天。

而自2025年1月1日起,珠海市戶籍居民可以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簽注。在一年內的每周可前往澳門一次,每次在澳門逗留不超過七天。

至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1月1日起亦可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簽注,一年內無限次往來澳門地區,每次在澳門逗留不超過七天。

深圳市、珠海市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符合條件的居民或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交申請。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說,根據公布的統計數字,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安排,合資格獲「一簽多行」簽注的深圳居民將增至過千萬。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謝中央一直關愛和支持香港,重視和考慮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不斷推出多項惠港措施。《施政報告》提出向中央政府請求進一步深化內地居民來港簽注安排,包括恢復深圳「一簽多行」。李家超感激中央政府有關部委積極研究,加速推進,在短時間內落實措施,帶給特區好消息。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對措施表示歡迎和衷心感謝,認為中央政府為赴港旅遊的深圳居民提供更大的方便,拉近兩地人民交流的距離,有助吸引更多深圳居民來港旅遊。

為確保新安排在星期日順利實施,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28日)主持跨部門會議,統籌和指示各部門全方位做好準備,互相配合,確保口岸、旅遊設施及公共交通網絡等運作暢順,讓旅客有良好體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旅遊發展局會在深圳加強宣傳香港,並啟動網上平台宣傳,吸引更多深圳旅客訪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