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立法會今天(19日)以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發表聲明形容,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又一具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誌香港特區有效落實《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憲制責任,築牢香港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的「防護牆」,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相信香港由治及興的前景更光明。

聲明指,香港特區立法會審議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是部順民意、保安全、護發展的法律,也是廣大愛國愛港市民期盼26年多的法律。在特區政府宣布啟動立法之際,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發聲支持立法。公眾諮詢階段超過98.6%意見支持立法。 之所以能凝聚強大的社會共識,就是因為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前後的對比讓香港社會深刻認識到,安全與發展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國安才能家好。回想起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港獨」猖獗、「黑暴」肆虐、「攬炒」橫行,以致百業凋敝、社會動盪不安,又談何發展經濟、保障民生?香港國安法為香港由亂到治並健步走向由治及興奠定堅實基礎,但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挑戰依然複雜嚴峻,與香港國安法實施配套的製度機制還須進一步健全。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勢在必行。

 

聲明認為,香港國安條例草案順利通過彰顯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愛國者治港」新氣象。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堅決扛起「第一責任人」的重任,堅持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紮實推進立法工作,認真起草法案文本,積極開展公眾諮詢,舉行近30場座談會,有效 回應社會關切、澄清各種誤解。立法會依法嚴肅審議法案,嚴格遵循法定程序,過程公開透明、嚴謹有序、高質高效,展現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協力履行憲制責任的嶄新氣象。

聲明表示,香港國安條例是兼顧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人權自由的好法律。條例的通過,與已實施的香港國安法有機銜接,補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存在的短板漏洞,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從而確保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為香港長治久安及維持長期繁榮穩定保駕護航。條例充分保障香港居民根據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特區的相關規定享有的權利和自由,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特別是普通法國家同類立法最新成果及有益經驗,與國際通行做法及規則接軌。事實將證明,在補齊國安制度短板之後,一個安全穩定、發展可期的香港必將更加人財兩旺、魅力四射。

聲明強調,香港國安條例草案的順利通過,讓香港能夠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在高水平安全保障下,香港定能抓住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香港機遇,在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

 


香港立法會晚上近7時全票三讀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89名在席議員全票通過草案,當中包括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突破慣例參與投票。梁君彥在會後解釋,23條立法拖欠國家將近27年,關乎國家及香港安全福祉,今次全體議員辛苦審議,一致贊成,認為值得自己投票,值得有一張完美的成績表。

梁君彥又表示,條例獲得通過,代表香港踏入新一頁,維護國家安全機制得以完善,確保今後在更安定的社會環境下,締造更繁榮的香港。他指審議過程公開透明,過程高質、高效、認真,顯示行政、立法關係的良性互動,審議質素達致新高度、新標準,為日後的法案審議起良好示範作用。

( 大千視界HK 攝)

香港立法會全票三讀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後,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立法會發言表示,審議過程以「早一日得一日」完成立法為目標,高質高效,體現「愛國者治港」最高價值,讓特區光榮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神聖任務,讓香港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力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共同創造一個更繁盛、更美好的家園。

李家超又稱,《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符合三個原則,體現三個重要目標及有四個特點。他表示三個原則已寫入條文,包括「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根據《基本法》和兩個國際公約適用於特區所規定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以及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應當按法治原則堅持積極防範,依法制止和懲治。

至於三個重要目標,包括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建立健全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以及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保障特區居民和在特區的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確保特區內的財產和投資受法律保護,保持特區的繁榮和穩定。

四個特點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以及香港其他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律互相銜接、兼容和互補;條例借鑑其他普通法地區的經驗,但最終按香港實際情況予以落實;條文按現行《普通法》慣常用語編寫,詳細清晰,容易明白;以及完善過時及不足的法律。

李家超感謝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領導整個立法會,支持訂立《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必要性和急切性,確保審議全面按程序有序進行,又感謝法案委員會及內務委員會各委員。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發言後見傳媒,指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安全和穩定的環境會使香港更吸引企業、更吸引投資。(蘇震場攝)

香港特區立法會今日(19日)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稱「香港國安條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表示,順利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一步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實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全國人民期盼已久的共同願望,在新時代新征程「一國兩制」事業發展進程上具重要里程碑意義。 港澳辦又指,香港國安條例的制定實施,必將進一步築牢香港發展的安全根基,推動香港加速實現由治及興。

 

港澳辦刊發全文如下:

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以下簡稱「香港國安條例」),順利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一步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實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期盼已久的共同願望,在新時代新征程「一國兩制」事業發展進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我們對此完全支持和熱烈祝賀。國安才能港安,國安才能家安。保國家安全,就是保「一國兩制」,就是保香港繁榮穩定,就是保外來投資者的利益,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體居民的人權和根本福祉。香港國安條例的製定實施,必將進一步築牢香港發展的安全根基,推動香港加速實現由治及興。

一、香港特區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充分彰顯愛國愛港新氣象

國家安全關乎國家核心利益,在任何國家都是頭等大事。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屬於中央事權,中央通過香港基本法第23條授權並要求特區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然而香港特區成立後,由於反中亂港勢力和外部敵對勢力不斷「污名化」「妖魔化」阻撓破壞,該項立法遲遲未能完成,成為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一大漏洞和執行基本法的一大缺陷。特別是2019年「修例風波」中「港獨」猖獗、「黑暴」肆虐、「攬炒」橫行,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採取製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等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使香港發展重回正軌。香港社會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 沒有國家安全,「一國兩制」和香港繁榮穩定都無從談起。在香港國安條例制定過程中,香港特區各方面展現出充分的自覺、高度的認同和堅定的意志,支持立法成為全社會的主旋律。

——特區政府敢於擔當、善成善成。李家超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2024年完成23條立法。特區政府有條不紊展開嚴謹紮實的準備工作。今年1月,特區政府啟動立法的公眾諮詢,發布長達80多頁的諮詢文件,詳盡介紹了立法的目的、原則、方式和要點,並通過舉辦諮詢會等多種形式,認真聽取各方意見 建議,及時解疑釋惑。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後,特區政府官員深入細緻回答議員提出的上千條問題,對各個條款作出具體清晰的解釋說明,同時認真聽取議員意見,積極研究吸納,充分展現了責任擔當和科學、專業的精神。

——立法機關盡責、嚴謹專業。立法會主席代表全體議員發表聲明承諾忠實履行職責,全力做好審議工作。議員們紛紛表示深感責任重大、無上光榮。在公眾諮詢期,立法會成立小組委員會同步進行研究,做好必要準備。收到政府提交的條例草案後,立法會依法定程序成立法案委員會逐條審議。議員們逐字逐句釐清細節,務求清晰準確、精益求精;對關鍵條文反覆討論、字斟句酌,既進一步優化了草案,也使公眾對立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審議過程全程直播、公開透明,議員與官員理性交流、良性互動,確保了審議的高質量,受到廣泛好評。

——社會各界全力支持、積極參與。從各主要政團、社團到各主要商會、專業團體,涵蓋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各群體的數百個代表性團體組織紛紛發聲支持立法。大家一致表示,這項立法「欠帳太久」,應盡快完成。公眾諮詢階段,社會各界踴躍表達意見,積極建言獻策。特區政府共收到1,3489份意見,其中支持及提出正面意見的1,3,297份,佔總數的98.58%。不少專業人士也發揮自身優勢,將「法言法文」轉化為通俗話語向市民解說,增進了社會對立法的了解。外國商會和企業也以不同方式表示,立法將使營商環境更穩定和明朗,對此理解和支持。

二、香港國安條例順利通過,為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提供更堅實的制度保障

香港國安條例開宗明義明確,制定本條例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準確、堅定不移移徹「一國兩制」方針,建立健全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和活動,保障特區居民和在特區的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確保特區內的財產和投資受法律保護,保持特區的繁榮和穩定。立法會審議通過的香港國安條例平衡兼顧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權利自由及經濟發展,充分實現了立法目的。

——全面有效維護國家安全。香港國安條例與已實施的香港國安法有機銜接,補齊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的短板,共同構築起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實屏障。香港國安法規定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區仍須全面履行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5·28」決定和香港國安法對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要求,通過本地 立法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具體制度和機制。香港國安條例對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作出了規管,並適應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實際需要完善了相關制度機制,使香港特區能夠全面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 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充分尊重並保障人權。香港國安條例打擊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者,保護的是絕大多數人的人權自由。條例明確將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重要原則,保護基本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特區的相關規定繼續有效 。 這項立法精神實實在、具體細緻地貫穿、體現在條例的每一個部分。條例內容十分清晰,明確界定罪行要素,清楚劃分罪與非罪,規定了罪刑法定,無罪推定,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則,並對特定罪行設定了明確的排除事項和免責辯護。執法機關行使權力必須符合法定條件、遵循嚴格程序並接受司法監督。 這些規定充分保護了公眾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

——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貫穿香港國安條例全文的宗旨是,既保安全,又保發展。弁言明確規定,本立法除了維護國家安全,還「必須保障特區居民和在特區的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確保特區內的財產和投資受法律保護,保持特區的繁榮和穩定」。所有條文都為此而訂立,既是保安全之法,也是保發展之法,更好統籌了發展與安全。條例的適用範圍非常明確,只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不針對正常商業交易和國際交往,也不針對一般的商業糾紛和刑事案件。立法充分考慮了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運作和拓展暢通便捷國際聯繫的需要,確保條例的實施不影響商業諮詢、市場調查等活動的正常開展和資訊的自由流通。條例在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也為香港營造了更穩定、更可預期的營商和發展環境,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更有信心在香港投資、營商、生活,使香港繼續成為「 幹事創業的天堂、成就夢想的地方」。

香港國安條例採用普通法制度下常用的法律草擬方式和習慣訂立,充分吸收香港社會熟悉的現行法律規定,並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特別是普通法國家同類立法最新成果和有益經驗,與國際通行做法及規則接軌,是一部香港居民和外來投資者易於理解和遵守的法律,必將對維護國家安全、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三、在高水準安全保障下,香港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及高水準開放,並加快由治及興的鏗鏘步伐

香港國安條例的通過與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重塑區議會制度一道,構築起「一國兩制」下特區維護安全穩定、促進良政善治的制度體系。在立法過程中,香港社會普遍表達出完成立法後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強烈意願。這願望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一國兩制」方針長期不變。習近平主席去年12月18日聽取行政長官述職報告時再次強調,中央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長期不變。 這是擲地有聲的鄭重宣示。無論是製定實施香港國安法,或是支持香港特區製定香港國安條例,都是為了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為了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為了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不會改變,生活方式不會改變,普通法制度不會改變,「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隨著實踐的深入推進,「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將不斷顯現。

——香港的獨特地位與優勢更為鞏固。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一直是全球最自由、最開放的獨立經濟體,參與260多個國際協議和3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獨特地位和優勢突出。 有了香港國安法和香港國安條例,法治的確定性和社會的穩定性進一步增強,香港可以更好聚焦發展,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將得到充分釋放。 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將持續鞏固,世界一流的法治和營商環境將不斷提升,香港的開放度、自由度將越來越高,聯通性、包容性將越來越強, 香港將更能成為中國與世界交往合作的重要橋樑紐帶。

——「愛國者治港」強大效能日益彰顯。從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到重塑區議會制度,從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順利舉行到新一屆特區政府組建,再到新一屆區議會產生,「愛國者治港 」原則全面落實,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積極履行當家人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立法會不斷提高議政能力水平並與行政機關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履行職責,區議會用心用情服務市民 ,香港呈現出良政善治的嶄新面貌。 在香港國安法和香港國安條例的強大保障下,「愛國者治港」局面將更加穩固,建設更加美好香港的強大合力將進一步匯聚。

——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中央一直把香港視為「掌上明珠」,750多萬港人和14億內地居民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同胞,「香港有求、祖國必應」。 在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中央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中央有關部門近期接連推出深化內陸與香港金融合作、增加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等政策措施,更多挺港惠港政策措施將陸續有來。 更重要的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紮實推進,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為香港源源 不斷注入強勁發展動能。 香港前景廣闊、風光無限。

香港特區國家安全立法的歷程再次證明,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正義的事業是不可戰勝的,任何反動勢力都阻擋不了「一國兩制」事業前進的步伐。 隨著香港國安條例的製定實施,香港發展的安全根基必將進一步築牢,香港由治及興的進程必將進一步加快。 香港一定能夠實現更好發展、創造更大輝煌,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發揮更大作用,不斷譜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嶄新篇章!

 


香港立法會今早九時臨時加開會議,恢復二讀《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並在下午4時許二讀通過,進入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於會上就草案內容提出91項修正案,至下午6時半左右進入三讀,並於近七時獲在席89人全票三讀通過,當中包括破例投票的立法會主席梁君彥。

 


馬浚偉過檔新城出任首席營運總監以來,公司頻頻有新發展動作,上月曾預告五年內會拍三部電影的馬浚偉,繼日前公布首次成立藝人經理人及項目部門後,成功促成新城與香港泰吉影業簽署備忘錄,未來會共同製作本土電影,並將港產片推廣至大陸、台灣、澳門及香港特區兩岸四地。

身兼香港電影導演會及香港影業協會成員的馬浚偉透露,公司會以新城動力名義首度開拍電影,希望為香港電影業注入新動力。他坦言即使自己「有心有意」製作本土電影,但仍很需要既資深且具雄厚實力和資源的電影公司合作。

馬浚偉透露早於20年前因電影與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藍太」)結下不解之緣,多次合作留下不少美麗回憶:「很感恩得到藍太的認同跟新城結盟,為未來香港電影業作出更多貢獻,拍攝更多港產片,為香港電影業共同出一分力。」

 

馬浚偉希望為香港電影業出一分力。

 

 

 

藍太作為德高望重的電影發行人及製片人,擁有豐富的海外發行經驗。
香港泰吉影業1972年由台灣著名電影製片人藍天虹創立,90年代進入內地巿場,至2009年,主力從事對外投資及合作拍攝電影業務,泰吉影業集團擁有的經典華語電影IP已多達500多部,製作包括《倩女幽魂》、《畫皮》及《新霸王花》等出色作品。

 

香港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開心跟新城動力合作。

 

新城廣播首席營運總監馬浚偉,與香港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參與「新城動力與香港泰吉影業合作協議備忘簽署」儀式,資深電影製片人郭小峰及新城廣播總經理(商務及巿場拓展)梁耀宗見證。

香港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則盛讚馬浚偉唱歌、演戲樣樣出色:「很開心跟新城動力合作,大家一齊努力!」

 

藍太表示丈夫藍先生亦不時將馬浚偉掛在口邊,又盛讚他唱歌、演戲樣樣出色。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與香港泰吉影業成功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全力合作開拍本土電影推廣至兩岸四地。

 

 

 

 


香港立法會今日(19日)加開會議,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經過超過7個小時辯論,下午4時許二讀表決通過草案。


有內地人近日透過小紅書爆料,稱自己遊覽大英博物館時擬購買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的紀念水瓶,詎料拆開包裝後,赫然發現裡面竟然是一隻寫上簡體字的藍色舊水瓶,懷疑是被內地人偷龍轉鳳。他斥責小偷行為不可取之餘,批評把紀念瓶掉包的做法「真的很噁心」,內容被廣傳後,網民紛紛加入狠批。

 

被偷龍轉鳳後遺下的舊水瓶,外面包上藍色瓶套,寫上「錦州銀行新撫支行」字樣,還附有電話和位於撫順市新撫區的地址,相片懷疑攝自大英博物館紀念品店。至於被盜走的原裝貨品,為羅塞塔石碑紀念品水瓶,官網標價為11.99英鎊,折合約為120港幣,網購顯示狀態為「缺貨」。

事主在小紅書的發文,先以標題呼籲「不要在大英博物館商店偷東西」,他斥責偷東西的行為,稱也許對商店影響不大,「但是偷換東西又恰好被人買到,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就來大英博物館一次,買點紀念品回去發現了都沒法退換。」發文者痛罵「設想一下別人開開心心買了紀念品回去打開盒子,發現是別人用過的髒杯子是什麼心情?」他還表示 ,杯子(瓶子)本身也沒有很貴,「不論如何請不要這麼做了,真的很惡(噁)心」。貼文事後已被刪除。

 

 

 

大多網友譴責有關行為,其中有人更充當起網絡偵探,嘗試推敲小偷身份「東北人!」「這杯子一看就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用的。」也有人幽默說「三百年後錦州銀行新撫支行的杯子 逃出大英博物館」。

然而,也有部分聲音提出,英國歷史上曾掠奪過不少中國文物,因此他們借此盜竊事件諷刺英國。惟有網友批評,認為不應以愛國的名義進行不正當行為。

自2001年底起, 大英博物館全面取消憑購買門票入場的安排,改為向全部訪客免費開放逾60個展廳。缺乏門票收入下,取而代之主要依靠政府撥款、捐助及自身售賣紀念品等衍生的收入維持。文創產品成為紀念品店主軸,從複製品、精品、收藏品,到老少鹹宜的日用文具、配飾、鑰匙圈等,當中也不乏食品。而事主擬購買的水瓶以羅塞塔石碑為設計主題,是大英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之一,羅塞塔石碑成為後世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鑰匙,當中所組成的文字,最初被古埃及應用於宗教文本。


中環一名少女今日(18日)下午疑因衝燈過馬路,被巴士撞至頭破血流,重創送院救治。

19歲女子於德輔道中19號對開過路,期間遭一部722號城巴撞到,頭、腳等身體多處重創骨折。網上圖片所見,意外後城巴車頭一角擋風玻璃被撞至凹陷破裂,有熱心途人上前協助急救,並報警求助。女子於救護員到場時仍有意識,被送往瑪麗醫院救治,其後傷勢轉趨穩定。

 


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壓倒性得票率獲繼續連任,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祝賀。普京發表勝選講話時談及台灣問題,表示毫無疑問,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提到試圖拿台灣問題製造挑釁,註定會徹底失敗。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中方高度讚賞普京的有關表態。他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