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客機的艙門及窗在半空飛脫後,當局早前下令停飛及檢查所有同型號客機。涉事飛機製造商美國波音公司首次公開承認責任,行政總裁大衛·卡爾霍恩針對新一輪停飛風波表示,公司需要「承認錯誤」,稱會與監管機構合作,以確保同樣情況「永遠不會再次發生」。

 

《華爾街日報》9日報道,卡爾霍恩當天對員工發表事故發生後的首次講話,承認波音方面在事故中存在一定責任。「我們將這樣處理此事:首先,承認我們的錯誤。我們將在每一步都以100%、完全透明的方式處理此事。」他表示,波音將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合作,找出事故原因。

彭博社稱,卡爾霍恩是在其召集的一次全體會議上發表有關言論。卡爾霍恩早前告知員工,會議將重點討論公司對上周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艙門脫落事故的回應,並加強波音「對安全、品質、誠信和透明度的關注和承諾」。

除卡爾霍恩,波音行政總裁兼商用機部門負責人斯坦·迪爾、首席航空安全官邁克·德萊尼等,在其華盛頓州倫頓工廠向現場工人發表講話。會議通過網路向其他地區員工直播,波音也主動發佈卡爾霍恩的講話摘要,並向《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提供會議音訊。

波音CEO大衛·卡爾霍恩(資料圖) 圖片來源:東方IC

 

據報道,卡爾霍恩讚揚了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對突發事故的應對,並告訴員工,波音將確保「下一次飛上天空的每一架飛機都是安全的」。他在演講中回憶起自己看到飛機受損機身的照片時的心情稱:「我有孩子,我有孫子,你也有……這件事很重要,每個細節都很重要。」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卡爾霍恩沒有具體說明他指的是什麼錯誤,其他發言的高管也提醒員工不要對此妄加猜測。當該媒體就此問詢時,波音公司拒絕詳細說明。

現年66歲的卡爾霍恩於2020年初「臨危受命」,接任波音行政總裁一職。波音當時正值發生兩宗涉及737 MAX系列飛機的致命空難後,遭全球停飛並暫停生產、「星際客機」飛船試飛失利等不利事件,企業「安全文化」和監管標準飽受質疑,時任行政總裁鄧尼斯·米倫伯格因對當時的停飛危機處理不當被趕下台。

波音如今再面臨停飛危機。上周五(5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從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起飛後,機艙側面一道門塞脫落。飛機緊急降落,未造成人員傷亡。飛機製造商有時會根據航空公司要求的配置,用門塞代替緊急出口。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6日下令暫時停飛超170多架由美國航司運營或在美國境內運營的波音737 MAX 9型客機,以對該機型進行安全檢查。此後,歐盟、英國的航空安全監管機構,以及巴拿馬航空、墨西哥航空、土耳其航空等航空公司,也先後宣佈停飛同型號飛機。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A)周一(8日)表示,在執行FAA規定的緊急檢查時,在其擁有的多架同款客機上發現了鬆動的螺栓。美聯航未公開鬆動螺栓的具體數量,但一位元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該航司發現「接近10架」(closer to 10 than 5)飛機的鬆動部件用於固定某些737 MAX上代替緊急出口的門塞。

受阿拉斯加航空事件影響,當地時間8日美股開市,波音股價即下瀉9.3%,收盤時仍挫8%。9日,波音再跌1.4%收市。

 

 

波音和NTSB方面均正就事故原因進行調查。NTSB官員8日稱,要確認艙門脫落是否系製造缺陷導致還為時過早,但透露,他們發現出現事故的737 MAX上用於防止門塞脫離擋板的四個螺栓不見了,尚不確定這些螺栓是否一開始就沒被安裝。波音商用機部門負責人迪爾9日表示,該公司不清楚最近發現的缺陷是否與事故有任何聯繫。

彭博社10日提到,包括波音公司最大的兩位元客戶——愛爾蘭裡安航空和阿聯酋航空——在內的航空公司負責人日前紛紛公開表示,波音公司需要提高其品質標準。「他們的品質控製問題由來已久,這只是另一種表現形式。」裡安航空CEO邁克爾·奧利裡本周在迪拜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他們現在已經開始行動了,但這並沒有什麼幫助。」

「737 MAX讓波音聲譽再次受損」,《華爾街日報》9日以此為題的專欄文章指出,波音的737 MAX機型已成為商業航空史上名聲最差的噴氣式飛機機型之一,如今似乎更難擺脫其壞名聲;即使最新的問題只是出現在某一架飛機上,相關製造商也會因受到更嚴格審查而付出代價。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印尼獅子航空公司和衣索比亞航空公司航班分別發生空難,總計346人遇難,失事飛機均為波音737 MAX 8型客機。波音737 MAX客機隨後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停飛近兩年。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自禁飛令解除以來,一系列製造問題促使波音推遲增產計劃。就在去年12月,波音警告稱方向舵系統可能存在螺栓鬆動的問題。去年夏天,由於機身上的鑽孔錯誤,波音的生產一度暫停。

文章認為,品牌聲譽受損也可能讓新客戶望而卻步,航空公司可能會開始更看重久經考驗的舊機型,放棄那些容易出問題的新機型。例如,中國自2017年以來就沒有訂購過MAX飛機。去年7月,中國三大航空集團(南航、國航、東航)「一口氣」訂購292架飛機,被認為對波音造成巨大衝擊。

彭博引述美國銀行分析師羅恩·愛潑斯坦上周末的分析稱:「我們認為,最近的事件確實削弱了圍繞737 MAX專營權建立起來的脆弱信心。在我們看來,波音需要小心謹慎地走過這個潛在的聲譽雷區。」

另據路透社,曾在FAA和NTSB任職的美國前空難調查員傑夫·古澤蒂則對波音更為尖銳地發問:「你還需要經歷多少次生產缺陷和品質紕漏,才會真正開始考慮如何對整個流程進行仔細檢查並解決所有問題?」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地下鐵路班次呈飽和的情況並非香港獨有,南韓首爾地鐵率先推出「無座椅車廂」,期望舒緩早上繁忙時段擁擠的窘境。當地網民反應兩極,香港網民紛紛把討論焦點集中在讓座爭議上,不少人贊成引進措施,期望港鐵仿傚。

 

韓聯社報道,從1月10日起,首爾地鐵4號線開始會試營運「無座椅地鐵」,其中一節車廂會拆除所有座椅,增加站立位置,以便容納更多乘客。

地鐵運營商表示,為保證安全,已在相關車廂增設扶手和吊環。今後將結合試行成效,決定是否擴大無座椅車廂的實施範圍。

不論南韓或香港本地網民對安排意見兩極,其中有南韓網民笑稱「乘客都走到其他車廂,所以才不會擁擠吧」、「有病吧?搞了條奴隸線」,有人更貼出乘客自備座椅搭地鐵的相片,表示這可能是未來趨勢。

公共交通工具不時發生讓座爭執,部分更演變成衝突,把關愛座形容為「批鬥座」的香港網民,不少人贊同新安排,認為可減少讓座爭議,但亦有人認為車廂有如「運豬車」,感覺不良好。


 

歌手菊梓喬宣布離開無綫旗下唱片公司後,今晚即現身為HOY TV的賀年節目進行錄影。她透露有唱片公司向她招手,指前途和「錢」途都是重要的因素,又希望盡快推新作品,擔心被遺忘。

 

菊梓喬(Hana)昨日(10日)於社交媒體上發表感言,以「感謝2555天終於來到這一天」的字句,宣布與TMG (前名:星夢娛樂)的七年合約圓滿結束。儘管早前家中跌倒導致骨折,但她今晚(11日)身穿大露背裝,撐住拐杖堅持出席,HOY TV春節特備節目《龍騰灣區歡樂年》的彩排與錄影。

 

菊梓喬宣布離開 TMG。(菊梓喬 IG 圖片)

 

Hana坦承與星夢分道揚鑣,令她感到萬分不捨。問到為何不續約,她解釋是經理人公司的決定,但她明確表示,目前所屬的創富文化與星夢娛樂之間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關係,不排未來再度合作的可能性。Hana現已着手規劃未來,她透露已創作了數首新歌,期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面對多家唱片公司的邀約,問到考慮因素,她說:「前途。(定錢途?)Both,前和錢都好緊。(魚唔過塘唔肥?)我想荷包肥囉!」 她指自己對音樂仲好有熱誠,並強調了發行新作品的迫切性,以免被樂壇遺忘。

 

菊梓喬負傷仍堅持節目錄影。

 

問到是否覺得前公司投放資源到其他歌手度,Hana謂本身合約結束,都做過好多好音樂,都幾圓滿。她表示:「希望能夠繼續在音樂領域發光發熱,並期望能夠保持熱情,繼續製作優質音樂。」在談及自己的音樂路線時,她指出,雖然以往以悲情歌曲聞名,但新的歌曲風格將會根據作品的品質來決定,並不會刻意追求跳唱風格,以免嚇親樂迷。

 

菊梓喬(後排左一)與有線高層及一眾參與演出的歌手藝人合照。

 

對於首次以獨立歌手身份亮相HOY TV,問到是否向發掘她,現為有線寬頻銷售及市場總監的何哲圖(Herman)報恩,Hana表示對Herman的工作邀請表示感激:「報恩?佢向我報恩,哈哈!(他拯救你?)大家拯救大家啦!」Herman稱自Hana做新人時合作無間,今次合作是一次性質,又指她的歌曲在內地很受歡迎,讚Hana是值得栽培和支持的藝人。至於可會簽下Hana,他表示將交由經理人處理。而有線寬頻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杜之克也對於Hana不顧傷痛參與節目錄製表示感謝。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接受德國傳媒訪問,說應該透過和平對話,而非武力備戰去處理兩岸關係,並強調在兩岸問題上,必須相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馬英九在台灣選領導人前夕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強調今次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他歸咎民進黨及賴清德令兩岸當前形勢緊張,又說自己過去領導台灣的八年間,兩岸關係相對穩定,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從未達到軍事行動程度。

馬英九強調,應以和平方式與大陸對話,而不是用抵禦戰爭的策略思維。

馬英九:「因為無論台灣如何自衛,都永遠無法抵禦與大陸的戰鬥,永遠不可能獲勝,他們太強大了,比我們更強,所以我們不應使用武力的方式來緩和緊張關係。我不認為美國會直接介入,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因為如果介入,並與大陸發生面對面衝突,那可能導致核戰。」

馬英九認為,一般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存在誤解,但在他領導台灣期間,九二共識是兩岸間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礎,不單毋須考慮戰爭問題,更擴大各方面和平接觸,可能是最好方式處理兩岸關係。

馬英九:「就兩岸關係而言,你必須相信他(習近平)。他們當然希望統一,這是肯定的,但他(習近平)也很清楚,統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花很多年時間,並且必須得到人民同意。」

對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新年賀詞提到,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馬英九說,若果透過民主程序和平統一,相信台灣民眾可能有興趣接受。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函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下稱「高才通計劃」)約4.7萬宗申請獲批,當中有4萬宗已獲發簽證,實際來港人數達約3萬人。

孫玉函1月7日表示,「高才通計劃」相當成功。在他看來,香港最大的吸引力是擁有「一國兩製」的優勢,只有製度上歡迎更多人才,人才自然會來。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首屆理事會會長尚海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高才通計劃』稱得上是香港回歸以來最成功的人才引進計劃之一。」

尚海龍給出一組數據,他稱,在「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下,2018年(疫情以及修例風波前)共有10150名非本地畢業生獲批准留港或回港工作;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計劃」)在2006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間,共有約9100名內地人才通過此計劃來港。對比之下,「高才通」的人才引進成果尤其矚目。

展望2024,香港人才引進計劃仍面臨諸多難題,包括如何將來港人士發展成為長期留港人才。思路研究會研究總監王昊指,接下來香港特區政府應密切留意高才通計劃下的人才動向,並進一步檢討未來有關措施如何調整。

揀選製門檻製

近年來,香港面臨較為嚴峻的人口流失問題。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第2季至2022年第2季期間,有大約14萬勞動人口流失,其中25至39歲的人群流失量最高,約78000人。

在此背景下,如何搶人才、留人才成為了政策關鍵。2022年12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推出「高才通計劃」,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及高學歷的高端人才到香港,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

「高才通計劃」申請資格主要分為A、B、C三類。A類為在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的人士;B類為獲合資格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並在申請前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C類為在申請前五年內獲合資格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但工作經驗少於三年的人士,此類申請受年度配額限製,並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在受訪專家看來,伴隨著「高才通」計劃的誕生,香港人才引進計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早前的「揀選製」變為「門檻製」。

尚海龍認為,優才計劃屬於「揀選制」。「『高才通計劃』則屬門檻製,只要符合上述A、B、C的其中一類申請資格,申請人就可以進行申請,香港特區政府人員也會迅速進行審批。」

優才計劃採取計分制,甄選程序頗為複雜,比如相關諮詢委員會需要考慮香港的社會經濟需要、各申請人所屬界別及其他相關因素,向入境處處長建議如何分配每次甄選程式中的名額。

記者發現,「高才通計劃」審批流程高效。小齊稱,「我們在2023年10月底開始申請高才通B類,中間補交一次小孩身份證,12月初獲批。」意味從申請到獲批,用時僅一個多月。作為比較,通過優才計劃獲得簽證的黎小姐,從申請到獲批約花費了約九個月時間。

運行了一年左右,「高才通計劃」吸引各行業優秀人才申請。香港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1月,「高才通計劃」收到約6萬宗申請,申請者主要是科創、金融和貿易行業人才。

王昊指事實上,2022年底香港啟動「高才通」計劃之時,全球主要經濟體也在基本恢復自由往來。他稱,這一時期,從申請人數、來港人數看,香港各項人才引進計劃數字都比較可觀。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1月,香港各項吸納人才措施共收到逾20萬宗申請,約是2022年申請的四倍,超過12萬宗獲批。

王昊認為,2023年的人才引進已經一定程度上超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訂下的年度目標,即每年輸入不少於35000名計劃長期留港的人才。

來港後

包括「高才通計劃」、優才計劃在內的人才引進計劃為香港招納各種人才,但如何讓來港人才長期留港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2023年10月,黎小姐通過優才計劃拿到簽證,從事ESG工作的她目前頻繁往返於深圳、香港兩地。

為何選擇到香港?「香港ESG業務發展更成熟,和國際更接軌。我之前長期在北京、上海工作,涉及領域多為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而香港ESG更多的是市場導向、商業導向,我對這個抱有期待,這是我申請優才來港的初衷。」黎小姐說。

對於黎小姐而言,香港有其吸引力,包括多元化的環境、高水平的法治程度等等。在黎小姐眼中,通過香港這個「超級連絡人」,她既可以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也可以觸達世界。

到香港後,黎小姐繼續躬耕於ESG領域,對香港的ESG「玩法」欲欲躍試。「在香港,ESG領域的客戶來源、市場需求、管理工具是怎樣的,我都很感興趣,同時我也希望對接上香港的高校資源,產業和研究兩手抓。」

但據黎小姐觀察,到香港後存在落差特別是職業落差的人不在少數。「香港特區政府通過各項人才引進計劃招攬了大量人才,但暫未給到企業足夠的激勵或補貼措施,幫助企業創造出更多匹配人才經歷的工作崗位。若到香港後找不到與自己專業、能力、教育背景相匹配的工作機會,入港人才會面臨很大的落差,也可能考慮暫緩來港。」

與此同時,生活成本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數。目前已經通過「高才通計劃」拿到簽證,但仍在考慮是否真正去香港的小齊稱,之前在教育領域工作,對香港的教育資源會更加關注。

在小齊眼中,香港的國際教育資源可以幫助孩子日後出國深造。但現在,內地教育資源也足夠支持孩子出國;另一方面,家庭是否能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聽說在香港,三面下床的臥室已經很奢侈」。

在申請流程上,受訪物件也回饋存在不足。黎小姐向記者舉例稱,來港之前需要內地原雇主簽署一份「赴港同意書」,對於部分仍在觀望來港時間的申請人而言,這可能被公司視作「發出離職信號」並影響工作開展。她建議,「香港特區政府能否探索一種新機製,既盡可能保障內地以及香港勞動市場的共同利益,也能保證兩地勞動市場的互聯互通,同時在手續上充分考慮到原雇主的顧慮。」

到香港後,相關單位也並未主動為黎小姐提供額外的支援,需要她自行探索。在黎小姐看來,「香港特區政府對於來港人才的證件續簽、社會融入等問題應該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以及確切幫助。」

面對此類需求,去年10月,香港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正式成立,專責為來港人才提供支援、製訂人才招攬策略以及跟進人才入境後的發展和需要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幫助各地人才融入香港,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也貢獻諸多力量。「小到電話卡,大到開辦企業等等,我們都做了大量的支持性工作。」尚海龍告訴記者,由於來港人士千人千面,他們的服務也涵蓋各式內容,包括創業交流、子女在港插班就讀、就醫管道、續簽資訊、交友聯誼等等。

人才策略不能一刀切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明確,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搶人才、留人才。

2023年11月1日起,「高才通計劃」大學名單擴大,合資格大學名單增加8間頂尖內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間,意在吸納更多人才到香港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新增8間院校中,5間為QS世界大學排名酒店及休閒管理範疇位列前五名、專門提供酒店課程的大學和院校,包括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瑞士酒店管理大學、理諾士國際酒店管理學院、格裡昂高等教育學院、海牙酒店管理大學。

在尚海龍看來,這一安排不僅有利於幫助香港招納專業類人才,也契合香港本身的酒店服務業發展。

思路研究會一份人力供應研究報告亦指出,人才策略不能「一刀切」,要依據香港發展路向,充分審視創新科技、金融、法律服務等重點及優勢行業,還有安老、建築、運輸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基礎行業的人力供應情況,細緻評估各行業人才與勞工缺口,以及對不同類型人力的需求結構,然後按照不同類型人力的特點,結合香港實際情況推出更具針對性的措施。

細化人才策略之外,香港還在擴人才方面不斷「開源」。目前,香港開放了越南人才來港就業的簽證政策,並放寬越南人商務和旅遊「一簽多行」來港的申請門檻。同時,香港亦會開放老撾及尼泊爾人才來港就業、受訓和就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

去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公佈「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詳情,希望進一步豐富人才庫以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

同時,香港推出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紓緩技術行業的人手短缺壓力。據悉,職業訓練局2024/2025 學年起入學的指定全日製高級文憑課程外地學生,畢業後可留港一年,尋找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此安排會試行兩年再作檢討。

對於高才通計劃,受訪專家同樣認為仍需觀察再作調整。「『高才通』目前取得了開門紅,但2024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即驗證來港人士是否真的願意長期留港,需要以此判斷這個人才引進計劃成功與否。」尚海龍表示。

王昊也向記者強調,衡量人才引進計劃的成效是否理想,要從申請人數、實際來港人數、長期留港人數以及來港人才是否真的發揮了他們的作用等多方面進行評估。

「高才通計劃啟動不久,目前來看運行比較順暢,有關數字也比較可觀。但是從中長期看,政府應該密切留意及評估政策的實際效果,定時作出檢討及調整。特別是人才動向,包括各類人才入境之後,是不是很快就離港了;『高才通』首次簽證的有效期是兩年,兩年後這些人才選擇續簽留港還是選擇離港,若繼續留港從事的是什麼工作等等,都要密切關注。」王昊建議。

「只有雙向奔赴,人才引進計劃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尚海龍表示。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面對逾千億港元的財政赤字,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下月將發表《財政預算案》,表明會檢討多項政府收費,消息指包括調整公立醫院急症室費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檢討急症室收費的方向不會「一刀切」加價,而是「可加可減」,意即被分類為最緊急的危殆及危急病人,收費可低於現水平的180港元,同時確保他們「零等待」,至於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收費,會提升至貼近家庭醫生水平,防止服務被濫用。

盧寵茂說,現時本港面對人手及醫療資源等問題,是時機檢討收費,收費多年未調整,從成本角度考慮「脫節」,但檢討收費的過程中亦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以及資源分配的優次,以防濫用。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急症室被濫用情況一直為人所詬病,被指影響真正急需醫療服務的市民。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

 

盧寵茂引述前線員工反映,有人因「生暗瘡」、「腳痕」等理由到急症室,希望透過加價令這些人士明白急症室並非用來處理輕症。他指出,如果因收費太低引起濫用,可能令急症室醫生對前景失望,加劇流失,亦打擊醫護士氣及專科培訓。

至於其他公立醫院收費,盧寵茂說,肯定是一次過檢討。他又指,部分經濟能力較差的市民,未必願意參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會在這方面下工夫,提升有關市民的參與,再於普通科門診調整服務。


國泰航空自去年12月中起頻頻取消大量航班的情況持續,國泰發表聲明,承認聖誕節和新年期間,低估了所需候命機師數目。國泰又表示,為確保農曆新年旅遊高峰期間航班如常運作,已完成1至2月取消每天平均12班(或約6對)航班的程序,並就最新安排通知受影響顧客。

 

 

國泰營運及航空服務總裁麥皓雲於聲明中解釋,1月的機師值勤表早於12月中已編定,候命機師不足的問題延續至1月。為確保航務運作穩定,國泰須取消本月首兩周部分航班,其中以1月7日為最多(共27班或14對航班取消),其後將陸續減少。

為確保已預訂農暦新年機票的顧客可按計劃順利出行,國泰亦已預先取消2月的部分航班,盡力減輕事件對顧客帶來的影響。顧客可透過國泰官網及流動應用程式中的「自助訂位管理服務」功能,檢視已訂航班資訊。

麥皓雲就近期航班調動向受影響顧客誠摯致歉,承認聖誕節和新年期間,低估了所需候命機師數目,並稱團隊一直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盡可能減低事件對顧客帶來的影響。他並感謝機組運作支援團隊、機場團隊和機師,在這段期間的努力。

麥皓雲續稱,今次航班臨時改動不單有負顧客對國泰航空的期望,也遠遠不符自訂的標準,正親自率領一個工作小組跟進及徹查事件起因,並落實改善方案,以期為香港市民提供可靠而優質的服務。

民航處認為,國泰連日取消多個航班,情況極不理想,日前公布已與國泰管理層會面,表達高度關注,並要求國泰1月底前提交報告,解釋事件的成因、航班安排處理手法等,以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民航處敦促國泰做好人手及各項配置,以確保為乘客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特別是接下來農曆新年旺季的出行需求。民航處亦要求國泰及早通知乘客相關安排。

國泰表示,在1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出行的受影響顧客,逾96%獲安排轉乘距離原定起飛時間24小時內的替代航班;當中93% 轉乘其他國泰航班,而其餘顧客則獲安排轉乘夥伴航空公司的航班。

 


台灣男神彭于晏出席新片首映禮時,表示希望今年可以「脫單」,但現時專注電影,又沒有定下擇偶條件,笑指這個年紀不會有選擇。

 

由華文影像(北京)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影《潛行》,今晚(9日)舉行慈善首映,一眾演員如劉德華(華仔)、林家棟、彭于晏(Eddie)、劉雅瑟等紅星齊齊現身,現場粉絲擠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談到內地票房已突破三億大關,華仔笑着說:「希望香港也能有好成績,而林家棟則認為口碑比數字還重要」。至於會不會在香港也搞謝票活動?劉德華表示要看發行公司怎麼安排,但他透露本月11號就有一場了。

 

(左起)劉德華、劉雅瑟、林家棟、彭于晏一同出席首映禮。

 

提到內地的粉絲反應,華仔說大家都很喜歡這部電影,還特地指了指旁邊的彭于晏,開玩笑說有他這個「靚仔」加持,又是演技擔當,實在太完美了。

 

劉德華望電影在香港有樂成績。

 

近日被內地主持祝早日脫單的彭于晏,坦言今年希望可以找到另一半,他幽默回應:「目標明確就能脫單,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專心宣傳電影。至於是否有女友,他只是笑而不答,專注宣傳去了。」他指一切隨緣,並沒有定下擇偶條件,還笑說這個年紀不要有太多選擇,最緊要談得來:「這行好難結識異性,除非離開這行才可認識女生。問到可會喜歡運動型女生,他說:「運動對健康身體好,鍾意滑雪都好。」他更即時為自己招親,相當搞笑。

 

彭于晏話要專注宣傳電影。

 

本月13日生日的劉雅瑟則打算約朋友去泉州放鬆,她認為生日當然要好好休息,開工就沒那麼開心了。她表示,生日的願望就是希望一切平安、快樂。越南來的粉絲還特別送花給她,甚至還在銅鑼灣的電子屏幕上買廣告為她慶生,真是夠意思!

 

劉雅瑟
一眾演員到戲院與觀眾影架合照。

 


美國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客機的艙門及窗在半空飛脫,有同機乘客憶述事件時表示,目擊艙門前的15歲少年上衣被氣流扯走。被捲走的乘客物品包括iPhone手機,華盛頓州有人在路邊灌木叢拾獲相關iPhone,手機熒幕完好,仍在顯示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寄存的行李收據,手機尚餘44%電力及處於飛航模式。除部分相信屬於乘客的隨身物品,脫落的「嵌入式艙門」經過兩天後被尋獲。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主席霍門迪表示,客機甩門後連駕駛艙門也被猛烈吸力扯開,令副機師失去耳機,難以與地面溝通,空中服務員嘗試三次才能成功重關駕駛艙門。

再有乘客憶述阿拉斯加航空波音737 MAX 9客機飛行途中艙門飛脫的經過,巴特利特坐在甩門前三排,稱突然聽到巨響,隨後原本坐在涉事艙門同一排中間位置的15歲少年沒有穿上衣,對方其後坐到巴特利特旁邊。「他的衣服被扯走,當艙門因氣壓問題飛脫,全有賴他繫上安全帶固定在座位上救他一命。他坐在我旁邊,我看到他的皮膚泛紅,身上還有些傷口。」

巴特利特稱,氣流湧入風很大,引擎聲亦很吵耳,於是她用手機打字跟少年溝通,確認少年沒大礙,只不時詢問同行媽媽在哪裏。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在波特蘭一間民居的後院尋回飛脫的艙門,並送到華盛頓的實驗室進一步檢查。當局早前下令停飛及檢查所有波音737 MAX 9客機,約涉及171架。阿拉斯加航空表示,初步檢查發現部分飛機的艙門有硬件鬆動。

消息亦指,另一間有用MAX 9客機的聯合航空亦發現多架飛機艙門有安裝問題,包括螺絲鬆動,技術團隊正在處理,以確保飛機可安全復飛。


冀提振夜經濟的「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舉辦數月以來成功帶動市面人流增加。行政長官李家超公布,全港18區本月至5月,會以「日夜都繽紛」為主題舉辦不同特色活動,包括市集及嘉年華等,展現地區特色,宏揚傳統文化。

 

李家超今早(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他解釋構思時表示,各區議會將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協助推展項目。他提到各區巿集或嘉年華會設不同主題,呈現地區特色和文化,同時會引入嶄新元素,例如每年農曆新年都吸引大批市民慕名前往林村許願廣場的大埔,將設「許願夜市」和「發光寶碟」、深水埗會有「激光劍」及Cosplay、九龍城4月會響應泰國潑水節,提供泰式美食、歌舞及泰拳比賽等文化體驗。而各區均會邀請商戶和食肆提供優惠,吸引市民消費。李家超相信各區會繼續醞釀不同活動,做到百花齊放,振興地區經濟。

李家超又指香港今年1月至4月將陸續舉辦40多項大型活動,包括美職聯球隊國際邁亞密下月訪港、農曆新年期間舉辦賀歲盃賽事、3月有國際時裝展等。

 

香港房委會商場投入政府「夜繽紛」系列活動,分別舉辦中秋節暨慶祝國慶日推廣活動,位於東九龍油塘的旗艦商場「大本型」地下中庭粉飾佈置一番。 (政府新聞處)

 

新一屆區議會元旦日宣誓就任,李家超表示,很高興18區區議會就任一個多星期,已開展新氣象及新面貌,並順利召開首次大會。他認為,區議會已回歸香港《基本法》下要求的非政權性區域諮詢及服務性質,為地區利益服務,不再泛政治化,專注務實,區議員亦積極發言,為推動地區經濟、解決地區問題,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區議會與關愛隊歲晚合作  向有需要人士送暖

李家超認為,今屆區議會背景更多元化及更全面,不乏青年,亦有來自不同界別、行業,體現均衡參與,形容經重塑後的區議會「有質素」,期待區議員盡快展現成績,為社區帶來改善,用實際行動回報居民。

他透露,區議會與各區關愛隊會在農曆新年前合作,推出一系列行動,為地區有需要人士和長者送上關懷與支援。

對於元朗瑞華區關愛隊的承辦團體日前宣布終止服務,成為首支退出的關愛隊,李家超表示,關愛隊是確保為地區居民提供最佳服務的重要團隊,當局希望參與的人士都堅定和有熱誠,全心全意提供服務,否則或許並非合適人選,當局亦不希望這些人士加入關愛隊。

(文:林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