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漸長出現肌肉嚴重流失的「肌少症」,容易因肌肉量減少增加跌倒風險,全港每7名65歲以上長者就有一人患病。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透過整合基因數據,繪製出首個人類肌肉細胞衰老圖譜,發現一種治療HIV病毒的藥物有助延緩肌肉衰老,有望日後在臨床上幫助肌少症患者。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王添欣表示,肌少症在長者中普遍出現,80 歲以上長者更是每兩人便有一人患病。由於肌力退化等因素,可能增加如長者的跌倒風險,也有文獻指出,肌少症可增加死亡風險一倍。王添欣認為,不少長者意識自己的情況,加上外觀上不易看出,故認為目前香港實際確診數字或被低估。

中大醫學院近日發表研究,藉分析獨立單個細胞,嘗試找出骨骼細胞衰老機制,發現當中名為「SASP 因子」的活性分子分泌會導致正常細胞衰老。團隊以此作為延伸,發現現存用作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小分子藥物Maravoric,在「小鼠實驗」中,有效改善老年小鼠的肌肉狀態。

患者以為年紀大無力 至膝痛檢查才確診

77歲鄧女士三年前因膝痛入院求醫,檢查後確診患肌少症,她形容這個病雖然肉眼不見,但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小。她解釋最初以為自己年紀大,導致上落樓梯較困難、缺乏力氣,連扭毛巾、開飲品(瓶蓋)幾乎也做不到,要在便利店要求別人代辦。

除鄧女士,香港65歲或以上的人士有七分一機會患上肌少症,患者由於肌肉量減少,較常人更容易跌倒及骨折,坊間無藥物可供治療,患者一般只能靠物理治療及補充營養。

衰老其實是細胞慢性發炎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王華婷解釋,衰老其實是種慢性炎症,長者的細胞其實也出現慢性發炎,這亦是導致衰老、肌肉流失的原因之一。

中大今次研究透過收集十名男性肌肉樣本,透過整合衰老基因數據,繪製出首個人類老化肌肉的細胞衰老圖譜,發現一旦衰老細胞中的「SASP 因子」上升,其他肌肉幹細胞也會受衰老訊號影響,促進慢性發炎,導致肌少症加快發展。

團隊針對CCR5等肌肉幹細胞研究中,發現治療HIV病毒的小分子藥物 Maravoric,能阻隔「SASP 因子」誘發的細胞互動,抑制肌肉衰老。通過動物實驗,證實服用該高劑量藥物三個月後,肌肉功能顯著提升,未有明顯副作用,團隊相信可以為肌少症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王華婷解釋 Maravoric藥物原理時指,HIV患者細胞上有CCR5的受體,讓病毒入侵身體,這藥會就過程進行封鎖。由於是已研發的藥物,其副作用早已被測試過,安全性較高。

研究團隊指,藥物經相關部門審批後,最快明年首階段會邀請70至80名肌少症病人進行臨床測試,隨後再增加研究人數。團隊亦同意由於目前只在動物實驗中試用過藥物,考慮到安全性等因素,臨床研究仍需時準備,目前沒有確切時間表。

 


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台灣光復80周年,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出席一個相關活動時,透過分享祖父丘逢甲抗日保台的故事,希望台灣同胞銘記抗日歷史,捍衛光復台灣、回歸祖國的勝利成果,堅守民族大義,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促進國家統一,共同實現民族復興。

 

澳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橫琴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心和全球中華文化產業發展協會主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圖片、書畫、史料展及學術研討會」開幕儀式,今日(20日)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張宗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等多人出席參與。

毋忘祖父丘逢甲號召全台同胞守住中國土地

丘應樺在致辭中分享祖父丘逢甲抗日保台的故事時,提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心有不甘的丘逢甲不惜咬破手指,以血為墨,上書朝廷要求廢約再戰,並號召全台同胞奮起反抗,守住屬於中國的土地。當日軍攻佔台北後南下新竹,丘逢甲更擔任全台義軍統領,組織義軍與日軍血戰20個晝夜,惜因彈盡援絕,無奈離台退返大陸。

丘逢甲離開台灣前以詩詞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其中撰寫的《離台詩》有這樣一句:「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思念着故鄉台灣的丘逢甲,想起被日本奴役的台灣同胞,懷着悲痛心情撰寫《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

「之後,祖父在大陸創辦新學,培養人才,並支持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協助營救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勝利後,促成廣東和平光復,並作為廣東三個代表之一,到南京籌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丘應樺說。

 

 

父親與伯父續繼承「強國復台」遺志

丘應樺又稱,父親丘瓚及伯父丘念台,同樣繼承了祖父「強國復台」的遺志:曾任國民黨少校參謀的丘瓚,於抗戰時期英勇抗日;而丘念台則在局部抗戰時期「二次出關,三次出塞」,支持東北義勇軍抗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丘念台創辦抗日救亡團體「東區服務隊」宣傳抗日、建立戰時學校、搜集日軍情報等工作。抗戰勝利後,丘念台到台灣組織「台灣光復致敬團」,發起回到祖國拜祭先賢,表達台灣同胞對台灣回歸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的情懷。至晚年,丘念台仍繼續為瓦解「台獨」分裂勢力而努力。

 

 

抗日英烈保衛台灣 歷史證明同為中國領土

「由乙未戰爭到台灣光復的50年間,台灣同胞寧死不屈,為維護國家主權,與日本拚命搏鬥,65萬人因此壯烈犧牲。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5萬名台灣同胞前赴後繼,奔赴大陸戰場,與日軍決一死戰。」丘應樺娓娓道來。

丘應樺並形容,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是3,565萬抗日英烈以鮮血換來的偉大勝利。其中台灣光復的歷史,恰恰證明台灣是中國領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同根同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他期望今次活動,能讓台灣同胞看到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歷史真相,「照亮2,300萬台灣同胞回家的路」。丘應樺又以「一國兩制」在香港和澳門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例子,說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

丘應樺又說,希望台灣同胞銘記抗日歷史,捍衛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勝利成果,堅守民族大義,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的干涉,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促進國家統一,共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今年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今日(20日)推出相關紀念網頁,列出政府及各界今年下旬至明年舉辦的連串包括官方紀念儀式、展覽、遺蹟導賞、研討會、專題講座、抗戰電影欣賞、書展,以及文藝晚會等紀念活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表示,為讓市民更深刻、更全面地認識抗戰歷史和抗戰勝利的重大意義,提升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特區政府將舉辦形式多樣的紀念和教育活動,同時適當協調及支持民間舉辦的紀念活動。

 

 

官方紀念儀式於9月3日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緬懷先烈和死難同胞。政府另會舉辦兩個大型專題展覽,分別是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由8月27日至12月15日舉行的「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及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聯同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由9月29日至2026年7月8日舉行的「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

此外,香港電影資料館將聯同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於9月30日至9月20日期間舉辦「抗戰影像回眸」電影欣賞會,免費選映《里斯本丸沉沒》等六部以抗戰為題的電影。

各項活動可瀏覽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網頁www.80avictory.gov.hk

 


香港失業率升至3.7%,高於市場預期。

政府統計處公布5至7月,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為3.7%,高於4至6月的3.5%,亦高於市場預期的3.5%。期內失業人數增加8,800人至14.5萬人。

不少主要經濟行業失業率上升,以地基及上蓋工程業、餐飲服務活動業、零售業,以及地產業有較明顯升幅,同期清潔及同類活動業、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以及社會工作活動業失業率則錄得下跌。

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雖然失業率較上一個三個月期間輕微上升,但留意同期總就業人數增加,失業人數上升,部分因為應屆畢業生和離校人士投入勞動市場。孫玉菡稱,香港經濟持續增長,應可帶動職位增加,為應屆畢業生及離校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政府多項推動經濟增長、提振消費和吸引投資的措施,料為整體勞工需求提供支持。


 

《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在香港上映後五天票房已突破3,000萬,創下香港史上日本電影最高開畫票房紀錄,不過近日卻爆出有觀眾在元朗一間戲院公然盜錄,戲院職員僅要求偷拍者刪除相關影片,未有向執法部門求助,引起網民不滿。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帖指昨日(18日)在元朗YOHO百老匯戲院欣賞《鬼滅》時發現盜錄者,有關場次為下午4時55分。他表示,當時「全套戲我不停聽到,好似call機聲」,他正打算「完場鬧佢一鑊」,誰料發現該發出「call機聲」人士正在盜錄。

樓主拍下現場情況,片段顯示一名戴鴨舌帽男子,手持迷你運動攝影機,正肆無忌憚地拍攝電影,身旁其他觀眾似乎未有留意。

網民稱近日屢遇盜錄者
樓主在帖文中表示:「成個電影業俾你搞彎哂,最嬲係有人檢舉咗佢,職員淨係叫佢del片,事後其實佢啲片喺哂佢手機。」他對於職員竟然沒有報警而放生該名盜錄者感到憤怒:「猗窩座(《鬼滅》角色)嗰幕明明好感人,就係佢突然喺到『登登』聲!成個氣氛彎哂!我好嬲!」帖文引發熱議,有網民指出:「(該盜錄者)擺明就唔care畀其他人知。」

部分網民陸續分享近日在戲院中同樣遇上盜錄者的經歷,「果日我都見到個係柴灣偷拍,掟咗(佢)5-6次爆谷,(佢)郁都唔郁繼續偷拍cls」,「尋日(同一戲院)10:00場又係有條柒頭,一開場就狂影+狂錄。」

他們異口同聲表示,職員發現後只要求有關人士刪片了事,並無報警。

 


24歲香港男子在台東綠島駕電單車時,連人帶車墮海,他事後自行上岸,無明顯傷勢下拒絕送院。

事發周日(17日)下午5時左右,海巡署東部分署第一三岸巡隊獲報,綠島中寮漁港有電單車落海,趕抵現場時發現一名來自香港的24歲男遊客因不黯地形,導致騎電單車時落海。

涉事電單車事後沉入海底,電單車由海巡人員以纜繩固定後拖上岸,在旁民眾加入協助。當電單車被拉上岸一刻,在場圍觀民眾更歡呼及拍掌。當局證實港口無受污染。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身穿西裝到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多名歐洲領導人舉行多方會晤。他形容是美烏最成功的一次會晤,並表示已準備好無條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領土問題應留待俄烏領袖解決。

澤連斯基當地周一(18日)身穿恤衫及西裝外套抵達白宮,特朗普親自迎接。特朗普表示,若會談順利,可舉行美俄烏三國領袖會面。他重申俄烏戰事必須結束,歐洲國家若希望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美國願意提供協助,亦不排除部署美軍到烏克蘭。特朗普同時提到,俄烏雙方停火不是和平協議的先決條件,指可於戰鬥時達成和平協議。

澤連斯基:對烏安全保證或在10天內擬定
澤連斯基會晤後說,烏克蘭確信戰爭終會結束,關鍵不在於戰鬥暫停,而在於擁有安全保障的真正和平,烏克蘭不再堅持將停火作為繼續談判的先決條件,他已準備好無條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安全保障是結束戰爭的起點,美國明確表態將協調各方並提供支持,同時美國也將作為烏克蘭安全保障的參與國,體現美方的政治意願與決策。對基輔的安全保證可能會在10天內擬定,相信更多細節會在未來一星期到10日內以某種方式正式文件出現。

兩人會後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和芬蘭總統斯圖布(Alexander Stubb)舉行多邊會談,期間特朗普中斷與歐洲領導人的會晤致電普京,雙方進行40分鐘通話。特朗普指,將開始安排普京與澤連斯基的雙邊會晤,隨後將舉行由特朗普、普京和澤連斯基參與的三方會談。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特澤會」時,發言人毛寧稱,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的努力。


海南自貿港封關:制度型開放重塑區域經濟格局

一方

海南自貿港 12 月 18 日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事件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作為中國唯一以 「境內關外」 模式運作的特殊經濟區域,海南正通過製度創新與政策協同,構建起全球要素自由流動的開放高地,其深遠影響將輻射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版圖。

一、關稅制度重構:從 「正面清單」 到 「負面清單」 的開放躍遷
封關運作後,海南自貿港將實施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關稅新政,這一變革徹底打破傳統貿易監管模式。通過將 「零關稅」 商品範圍從現行的 1900 個稅目擴大至約 6600 個稅目,覆蓋 74% 的商品品類,海南正以 「非禁即入」 的原則重構貿易規則。這種制度設計不僅大幅降低企業進口成本,更通過取消舊機電產品進口許可證、允許保稅維修等突破性舉措,為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提供全鏈條支持。例如,明陽智慧能源集團在海南投資超百億元布局深海裝備製造,正是看中封關後零部件進口成本降低帶來的競爭力提升。

與內地市場的 「二線管住」 機制形成鮮明對比,海南自貿港內商品流通將實現 「零關稅自由流轉」。財政部明確,封關後企業進口的零關稅商品及其加工製成品可在享惠主體間自由流通,無需補繳稅款。政策的創新直接推動產業鏈向縱深延伸:馬來西亞企業可將原材料運抵海南加工增值,再通過 「二線」 進入內地市場,享受加工增值 30% 以內免關稅的政策紅利。這種 「境內關外」 的獨特優勢,正吸引全球企業將海南定位為亞太供應鏈的關鍵節點。

二、要素流動革命:85 國免簽激活全域開放動能
作為自貿港政策體系的核心支撐,85 個國家人員免簽入境政策正在重塑海南的國際交往格局。自 2018 年實施 59 國免簽以來,海南入境外國旅客中免簽比例已達 89.9%,2025 年一季度免簽入境外國人同比激增 69.3%。這種便利化措施不僅直接拉動旅遊業 —— 端午假期海南出入境客流同比增長 44.3%,更催生會展經濟、醫療旅遊等新業態。瑞士索諾瓦集團在博鰲樂城先行區設立子公司,正是看中免簽政策帶來的國際專家流動便利,以及藥品器械 「零關稅」 準入的制度優勢。

更深層次的變革發生在資金流與數據流領域。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的建立,使企業可在境內外賬戶間實現資金自由劃轉;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管理則為數字經濟發展掃清障礙。這種 「四位一體」 的要素流動便利化,正在吸引跨國公司將區域總部遷至海南。安永報告顯示,海南自貿港已成為亞太地區跨境服務貿易開放度最高的區域之一,2025 年上半年外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 15.64%,投資來源國增至 176 個。

三、產業生態升級:四大主導產業的聚變效應
封關運作正加速海南四大主導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旅遊業方面,離島免稅與有稅零售並軌的 「落地免稅」 政策,將推動海南成為全球消費精品集散中心。DFS 集團計劃在封關後擴大海南布局,目標是打造 「全球時尚品牌進入中國的首站」。現代服務業領域,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的實施,使海南在金融、教育等 20 多個領域實現外資準入全國最寬鬆,鄧白氏等數據科技企業借此建立全球供應鏈評價平台,服務境內超 2.1 萬間企業。

高新技術產業的突破尤為顯著。依托 「加工增值免關稅」 政策,海南正成為深海裝備、商業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試驗田。明陽集團在三亞建設國際運營總部,計劃將海南作為衛星製造出口的樞紐;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高密度發射能力,吸引航天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集聚,形成 「研發 – 製造 – 應用」 的完整生態。熱帶特色農業則通過 RCEP 框架下的關稅減免,將海南熱帶水果、花卉出口至東盟市場,2025 年上半年對東盟農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 62.3%。

四、區域合作新範式:RCEP 與自貿港的疊加效應
作為 RCEP 成員國中唯一的自貿港,海南正通過政策協同打造 「雙循環」 戰略支點。2025 年上半年,海南對 RCEP 成員國進出口額突破千億元,其中對東盟增長 62.3%。這種增長不僅源於關稅減免 —— 海南泉溢食品出口日本的凍海鰻魚塊關稅降幅達 37.1%,更得益於制度型開放帶來的規則對接。例如,海南與東盟國家在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領域的標準互認,使企業可同時享受 RCEP 原產地累積規則和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綜合稅負降低 20% 以上。

更深層的變革在於單邊開放的示範效應。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建議,海南可對標 CPTPP 規則,對東盟、中東等重點區域實行全面單邊開放,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前沿陣地。這種 「以開放促改革」 的路徑,正重塑亞太地區的經貿合作邏輯。

五、風險防控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之道
在擴大開放的同時,海南始終堅持風險可控原則。通過建立進口徵稅商品目錄、禁止限制進出口貨物清單等制度,海南在開放與安全間尋求動態平衡。例如,對涉及國家安全的商品實施 「二線」 精準監管,既保障內地市場穩定,又避免過度干預市場自由。生態保護方面,海南將清潔能源佔比提升至 80%,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 59.6%居全國首位,這種 「綠色開放」 模式為全球自貿港建設提供新範式。

海南自貿港的封關運作,絕非簡單的地理隔離,而是通過制度型開放構建的 「政策飛地」。當零關稅政策遇見 RCEP 規則,當免簽便利疊加數字自由流動,海南正在創造一種全新的開放型經濟形態。這種變革不僅將重塑中國對外開放格局,更將為全球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 「中國方案」,在逆全球化浪潮中點亮開放合作的燈塔。


專屬自保再迎新 力拓香港風險管理市場

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  許正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憑藉稅務優惠、專業人才、龐大市場網絡及完善金融基建等優勢,持續推動保險市場的穩健發展。現時香港共有約160家獲授權的保險公司,以及三間以香港作爲集團監管基地的國際保險集團。2024年度的毛保費總額達6,378億港元,其中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更比2023年上升21.4%。此外,2024年數據顯示,香港保險密度高踞亞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險滲透率更達18.2%,冠絕全球。如此亮眼的成績,不僅彰顯香港市民高度的風險保障意識,更印證本地保險市場發展成熟,能為各類商業活動提供全方位的風險管理方案。

香港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位處亞洲心臟地帶,毗鄰內地市場及其他亞洲國家。此外,香港具備四通八達的商業網絡、世界級的專業服務配套,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持續吸引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來港拓展國際業務或管理跨境項目,利用香港作為亞太區頂尖保險樞紐的核心地位,設立專屬自保公司以全面掌握海外投資項目的風險狀況,有效分散及管控大型基建投資所衍生的各類風險,提升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效能,並將香港作為他們布局全球風險管理版圖的重要戰略據點。

專屬自保是指企業設立自己的保險子公司來承保風險,與傳統外部商業保險比較,提供更大的自主權、成本節約及符合需求的定製方案。全球風險水平上升且日益複雜多變,除傳統風險如物業保險或員工補償外,企業亦需管理新興風險,例如網絡安全、供應鏈管理及氣候相關事件等,專屬自保的優勢也就更為明顯。財庫局及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一直銳意加大力度發展此市場,為香港在長期保險業務的強勁基礎上帶來多元增長機遇,令市場結構更健康均衡。

繼今年5月滙豐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Wayfoong (Asia) Limited於香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保監局剛於上周宣布正式授權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專屬自保公司 – 上海汽車集團保險有限公司 – 在香港營運。目前,香港共有6間專屬自保公司,其中2間為今年新增,反映來港成立專屬自保公司的需求持續強勁,亦標誌著市場對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信心大增。事實上,從企業的角度,其愈早研究及落實專屬自保公司的設立,將容許保費及資本有更長時間作內部滾存和增值,建立更豐厚的基礎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

為持續吸引跨國保險集團及專屬自保機構來港落戶,特區政府與保監局一直致力鞏固香港的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為國際大型企業提供全面的保險方案,助力企業完善全球風險管理策略。特區政府近年已積極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包括為專屬自保保險業務提供50%利得稅優惠,使香港在稅務優惠方面較其他亞洲市場更具競爭力。保監局亦向專屬自保公司提供多項監管便利措施,包括簡化資本規定、豁免委任核證精算師,以及豁免須在香港維持資產的規定。這些舉措在維持國際監管標準的同時,也為專屬自保公司創造了極具吸引力的條件。此外,香港匯聚了保險、法律、精算及風險管理等各領域的專業人才,配合成熟的金融生態系統,使專屬自保公司能有效管理其集團在全球各地的風險。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及保監局會繼續致力為保險業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其中包括持續主動接觸有潛力成立專屬自保公司的香港、內地及國際企業,介紹相關業務的優勢、以及其法律和監管框架。重點工作還有提升風險為本資本制度的競爭力、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保險市場高質量發展,以及積極向國際市場推廣香港保險業優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日本人氣動畫《鬼滅之刃》電影三部結局中的《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自上周四(14日)於港澳兩地開畫,吸引部分內地人來港觀影。截至昨天(17日),首周末的四天票房錄得28,041,011萬港元,直逼上集《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總票房3,229萬港元佳績。

《鬼滅之刃》開畫票房首日票房達730萬,打破《哪吒2》667萬的香港最高開畫票房紀錄。

 

《鬼滅之刃》為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的人氣作品,2016年2月於《週刊少年Jump》開始連載,漫畫單行本總發行量高達1.5億冊。2019年改編拍成電視動畫《竈門炭治郎立志篇》,隨後陸續推出《遊郭篇》、《刀匠村篇》及《柱訓練篇》;首部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2020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