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創階段新高:調控智慧與市場韌性的雙向平衡

一方

7 月 22 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迎來新的波動節點,升值 62 個基點至 7.1460,創下 2024 年 11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變化背後,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市場態勢 —— 盡管美元指數出現階段性反彈,人民幣中間價卻走出獨立行情,展現出穩中偏強的特征。這種走勢不僅是匯率數字的變化,更折射出央行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下,對匯率調控的精準把握與政策態度。

南華期貨分析師周驥指出,這種 「美元漲、中間價更漲」 的非常規現象,為市場預期註入了穩定力量。在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中,這種調控方式有效平衡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或貶值預期,避免了情緒過度波動對市場秩序的沖擊。

從政策傳導機製來看,當前央行的調控模式更趨向於 「預期引導 + 隱性幹預」 的復合框架。一方面,通過中間價定價規則中逆周期因子的隱性運用,借助價差管理實現貶值壓力的平滑釋放,既尊重市場規律,又防止匯率出現劇烈波動;另一方面,通過官方表態等方式構建政策信號傳導機製,強化市場對 「匯率均衡水平」 的認知,讓市場主體形成對匯率合理性的穩定預期。這種調控方式既避免了直接幹預對市場功能的扭曲,又防範了匯率超調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體現了市場化與宏觀審慎管理的有機結合。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進一步印證了市場的理性狀態。今年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雖有逆差,但從月度變化來看,呈現出從逆差到平衡再到順差的積極轉變,企業和個人的交易行為總體有序。衡量結匯意願和購匯意願的指標也顯示,市場並未出現明顯的單邊傾向,反映出市場主體對匯率波動的適應能力在增強。

東方金誠分析師王青表示,從結匯率、售匯率等多項指標來看,當前市場對人民幣既沒有顯著的升值預期,也沒有強烈的貶值預期,這種雙向平衡的狀態,為匯率穩定奠定了重要基礎。

展望下半年,匯率波動性可能有所加大,中美經貿等外部因素的變化可能帶來階段性影響。但穩匯率仍是宏觀政策的重要目標,外匯市場調控工具箱的豐富性,以及國際收支整體平衡的格局,將為市場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強調,三大有利因素將支持外匯市場繼續平穩運行。首先是經濟基本面的穩健,國內經濟保持穩中向好,內需對增長的貢獻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持續推進,為匯率穩定提供堅實基礎;其次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持續擴大,經貿合作遍布全球,金融市場雙向投融資渠道不斷拓寬,促進跨境資金均衡流動;最後是外匯市場韌性的增強,匯率市場化形成機製不斷完善,企業匯率風險中性意識提高,政策工具儲備充足,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顯著提升。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不僅依賴於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更得益於調控機製的成熟與市場韌性的增強。這種平衡之道,既尊重市場規律,又守住金融穩定底線,為中國經濟在全球波動中穩健前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曾憑電影《濁水漂流》演出「木仔」一角,入圍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33歲香港男演員柯煒林,上月底於社交平台透露患肺腺癌第四期,正接受標靶藥治療,令人關注其病況。今天(11日)柯煒林在Ig限時動態貼片,見到他被夾手指量血壓,並寫道:「我打算將所有診所同醫院當去迪士尼咁玩。」展現樂觀面對的一面,但同時被外界誤會以為入院,他隨後再出po急澄清:「我無入院,今日係覆診見醫生,抽血做檢查。我上個Post意思係:我會將每次入診所或者入醫院都當入遊樂場嘅心態去面對。」

柯煒林順道報告近況:「而家剩係食標靶藥做治療,行得走得食得瞓得,已經唔會咳,可以唞大啖氣,舒服咗好多,把聲仲未完全返嚟,但都逐漸逐漸好緊。副作用開始嚟,不過handle到,係有時候會好眼瞓。」

至於心情方面,柯煒林表示:「有時好好,有時好差,一時堅強﹑一時脆弱,其實同你一樣,就係咩情緒都有,仲學緊同舊麻煩嘢共存,會笑,會喊,更懂得感受,感覺之後做戲會用得著。總之唔使太擔心,我有你哋係背後撐住,我無事。」

 

 


港九多間超市售賣的塑膠樽裝可樂及七喜疑被人惡意混入尿液,一名9歲男童上月購買飲用後感不適,即日到醫院求醫後出院,一名六旬男子涉嫌與案件有關被警方拘捕。

被人惡意混入尿液的可樂及七喜,分別來自港島及九龍共六間大型超市貨架上被發現,生產商調查期間發現9枝汽水飲品出現異常後報警。

男童飲用後不適的汽水,上月18日從旺角彌敦道一間超市購入,他飲用時發現強烈尿味,送往廣華醫院經治理後出院。

 

 

截至七月底,警方接報過去一年於深水埗、旺角及灣仔多間超市發現有加系塑膠樽裝可口可樂和七喜疑被人加入尿液。由於案件性質嚴重,警方高度重視案件,翻查大量閉路電視片段後鎖定疑犯身份,上周六(9日)突擊搜查疑犯位於深水埗的住所,發現一枝尿液及6枝未開封汽水。初步調查相信有人早前於超市內有不愉快經歷,心萌報復之念而犯案。

香港過往出現多宗飲品下毒等「加料」案,當中以90年代轟動「柳記豪」迷魂黨搶劫案最轟動,由當年任警隊、現為特首的李家超破案。

1994年7月至1995年2月間,綽號「柳記豪」的前懲教署職員郭育豪於屯門等多區便利店,將迷藥「十字架」注入紙包檸檬茶後放置於雪櫃,待受害人飲用後神志不清,再尾隨搶掠及套取銀行卡密碼取款。郭氏半年內犯案逾20宗,涉及搶劫及禁錮,受害人多為年輕女性。1995年3月,郭因勒索失敗被捕,被判囚14年。

 

 

 


 

香港天文台預料,強烈熱帶風暴「楊柳」會在未來一兩日逐漸增強,並向偏西方向移動,大致移向中國台灣一帶。隨後的路徑及強度仍存在變數,較大機會移向福建至廣東東部沿岸一帶。與其相關的不穩定天氣,會在本周中後期影響中國東南部。內地中央氣象台指,「楊柳」可最多增強至強颱風級別。

香港天文台預測,「楊柳」在本周三(13日)會以颱風級別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其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30公里,當天將掠過台東及台南,本周四(14日)會在距離香港約400公里,於廣東汕頭至福建漳州之間登陸。

由於「楊柳」前緣下沉氣流令氣溫上升,料香港星期三日間天氣酷熱,氣溫高達34度,星期四及星期五天氣開始變得不穩定,會有幾陣驟雨及狂風雷暴。


加沙戰事延宕22個月,已造成逾6.1萬名加沙民眾死亡。以軍昨晚(10日)的空襲擊中加沙城希法醫院附近一個帳篷,導致半島電視台五名記者身亡。以色列國防軍事後承認發動今次空襲,並聲稱記者之一Anas al-Sharif「曾擔任哈馬斯(Hamas)恐怖小組的頭目,並負責推進針對以色列平民和以色列國防軍部隊的火箭攻擊」。

半島電視台報道,該台記者阿納斯·謝里夫和其4名同事在以色列對加沙的襲擊中遇難。

希法醫院負責人穆罕默德·阿布·薩爾米亞說,5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軍的襲擊中喪生,包括半島電視台記者和攝影師。巴勒斯坦民防部門消息人士稱,以軍襲擊時直接瞄準記者在希法醫院前搭設的帳篷,有人「被炸成碎片」。

以稱謝里夫與哈馬斯有關聯

以色列國防軍隨後發表聲明,承認他們在對加沙城發動的一次襲擊中打死阿納斯·謝里夫,並稱他「偽裝成半島電視台記者」,與哈馬斯有關聯。

聲明稱,阿納斯·謝里夫是哈馬斯「一個行動小組頭目」,並參與向以色列士兵和公民發射火箭彈。

聲明還稱,發現的一些文件顯示,阿納斯·謝里夫與哈馬斯有聯繫。這些文件包括「人員名冊、恐怖分子培訓課程清單、電話簿和工資文件」。

但半島電視台在報道中引述加沙地帶作家兼分析師穆罕默德·謝哈達的話,「沒有證據表明謝里夫參與任何敵對行動」。

遇難記者曾留遺言:他們讓我噤聲

身亡前不久,謝里夫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段短片,顯示加沙的夜空被轟炸照亮,爆炸聲不絕於耳。「無情的轟炸。」他寫道,「兩個小時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城的侵略愈演愈烈。」

謝里夫家屬在謝里夫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布其遺言說:「這是我的遺囑,也是我最後的留言。如果這些話傳到你耳中,那就說明以色列已經成功殺了我,並讓我噤聲。」

巴以衝突已致加沙地帶237名記者死亡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半島電視台持續抨擊以軍行動。以政府指責半島電視台偏袒哈馬斯並煽動針對以色列的行動,於2024年5月關停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在以色列的分支機構,並禁止其頻道在以播放。

加沙地帶媒體辦公室11日凌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以軍的空襲行為。聲明表示,截至目前,加沙地帶因以軍軍事行動死亡的記者數量已達237人,呼籲相關國際組織對該行為予以譴責,採取措施確保巴勒斯坦記者和媒體機構得到充分保護,並追求以方相關人員責任。

 

 


內地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免簽入境中國的外國人達1364萬人次,按年增53.9%。

移民管理局官員在記者會表示,上半年出台實施東盟國家旅遊團入境雲南西雙版納免簽政策,新增印尼為中國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移民管理局積極會同相關主管部門推進外籍人員支付、 住宿、交通等便利化,有效促進了中外人員往來和經貿合作。

去年12月,移民管理局全面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外國人過境免簽停留時間延長到10天。

截至今年7月17日,中國已與29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 對46個國家單方面免簽。


香港海洋公園機動遊戲「狂野龍捲風」發生故障在半空停頓,17人分別被困一個多小時後獲救,無人受傷。

事發於晚上6點幾,「狂野龍捲風」運作時出現故障訊號,園方啟動安全制動系統,暫停運作。 被困者包括9男8女,年齡介乎14至28歲,警方及消防接報到場,由昨晚約7點半開始,消防員陸續協助乘客返回地面。至晚上約8點,全部乘客已獲救並安全離開,無人受傷。

「狂野龍捲風」位於香港海洋公園高峰樂園,2019年底啟用。 海洋公園表示,會全面檢查維修及重複測試涉事機動遊戲。

2021年3月,「狂野龍捲風」亦曾經故障,當時有10多名乘客被困半空大約5至6分鐘。


曾憑電影《濁水漂流》演出「木仔」一角,入圍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33歲香港男演員柯煒林,上月底於社交平台透露患肺腺癌第四期,正接受標靶藥治療,要辭演舞台劇《笨蕉大劇院》,角色暫由余家溢代演。然而昨晚(8日)首演,柯煒林於謝幕時驚喜現身,全場掌聲雷動。

台上柯煒林精神飽滿,笑容滿面露出招牌小酒窩,向台下觀眾鞠躬致意,獲全場歡呼拍掌打氣。他跟觀眾打招呼及鞠躬致謝:「多謝你哋一直以嚟嘅關心同鼓勵,唔好意思,我呢個衰仔要令大家擔心。」當台下觀眾喊出「加油」,Will忍不住講笑:「呢個咪冇睇我啲Post囉,我都話唔要聽加油㗎,我要聽嘅係咩呀?——1、2、3!」他一喊「USH」,台下即時回應:「我愛你!」氣氛溫馨感人。

柯煒林續指:「我好榮幸,第一個參與嘅舞台劇,就係是同呢一班台前幕後咁正嘅人合作,因為無論喺我發生咗啲小毛病之前定之後,佢哋都好照顧我,劇場真係一個好魔幻嘅地方。」他向觀眾承諾:「放心,我冇事。我會照顧好自己嘅身體,然之後再喺呢度表演畀大家睇。」全場報以熱烈掌聲。他再問觀眾:「你哋會等我㗎嘛?」聽到觀眾的熱情回應後,即擺出大心心手勢致謝回禮。

林海峰又鼓勵現場觀眾為Will送上祝福,觀眾即時大聲呼喊支持,Will攤開雙手接收觀眾窩心的祝福,如雷的歡呼聲令Will不禁掩面抹淚,演員們亦送上擁抱給予鼓勵。


日經指數突破 41 000 點

美日貿易協議重塑市場格局

汽車產業鏈成最大贏家

一方

 

當地 7 月 22 日,美日兩國宣布達成 「史上最大規模」 貿易協議,徹底改寫太平洋兩岸的經貿版圖。受消息提振,東京股市上演狂歡式勁升 —— 日經 225 指數單日飆升 3.9%,一舉突破 41 000 點大關,創下自 2024 年 7 月以來的歷史新高。豐田、本田等汽車巨頭股價集體飆升,帶動整個產業鏈重獲生機,但協議背後的政治博弈與經濟代價,正引發資本市場的雙重焦慮。

這場拉鋸數月的談判最終以 「15% 關稅 + 5500 億美元投資」 的組合落地。據特朗普在 「真實社交」 平台披露的協議框架,美國將原本威脅的 25% 對日關稅下調至 15%,其中汽車關稅由基礎稅率 2.5% 疊加新增 12.5% 構成,鋼鐵、鋁關稅則維持 50% 不變。作為交換,日承諾向美投資 5500 億美元,涵蓋半導體、能源、汽車等關鍵領域,且美方將獲得其中 90% 的投資利潤。這史無前例的資本讓渡條款,被國際觀察家稱為 「新殖民式協議」。在農產品市場開放方面,日本同意在現行 「最低準入製度」 下擴大美國大米進口比例。盡管日本首相石破茂強調 「不會犧牲日本農業」,但農林水產省內部評估顯示,美國大米可能在五年內占據日本市場 10% 的份額,直接衝擊本土稻農利益。

協議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日本汽車產業。作為日本對美出口的 「壓艙石」,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在 2024 年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 28.3%,其中 137 萬輛整車直接從日本本土出口至美國。早前特朗普威脅的 25% 關稅曾令行業陷入恐慌 —— 豐田內部預測,這稅率將導致 2025 年利潤減少 8%,日產甚至啟動生產線轉移計劃。協議公布後,資本市場迅速做出反應:豐田股價飆升 15%,本田、三菱升超 12%,馬自達、斯巴魯更升近 18%。索尼金融集團分析師 Hiroshi Watanabe 指,汽車板塊自 4 月起已消化 25% 關稅預期,稅率下修帶來的盈利修復預期成為股價催化劑。不過,15% 的關稅仍比原基礎稅率高出五倍,車企需通過供應鏈優化、技術升級等方式消化成本壓力。

與股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債券市場的劇烈動蕩。協議公布當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近 5%達 1.595%,創下 2008 年 10 月以來的新高。澳新銀行分析師 Carol Kong 警告,5500 億美元投資承諾可能導致大規模資本外流,長期將削弱日元匯率並推高國債收益率。貨幣政策層面,日本央行的加息預期顯著升溫。花旗數據顯示,隨著貿易不確定性消退,2025 年底前加息概率升至75%,而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已釋放信號,稱將 「按經濟數據推進加息進程」。這一政策轉向可能加劇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與汽車產業的復蘇形成對沖效應。

協議達成之際,日本首相石破茂正深陷政治危機。三天前,其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席位,支持率跌至冰點,自民黨內要求其辭職的聲浪此起彼伏。為挽救頹勢,石破茂將協議包裝為 「經濟救亡方案」—— 早前因關稅威脅,日本 6 月對美汽車出口暴跌 26.7%,央行已將 2025 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 0.6%。然而,這份協議未能扭轉政治頹勢。7 月 23 日,石破茂宣布將八月底前正式辭職,承認 「未能實現國民期待」。分析人士指,協議的不平等條款與資本外流風險,或將成為其政治生涯的 「滑鐵盧」。

協議的長期影響更令人擔憂。國際在線分析指,日本單方面讓渡投資利潤、開放農產品市場等條款,可能加劇產業空心化,同時擴大貿易逆差。歷史經驗顯示,1985 年《廣島協議》後的日元升值與資本外流,曾導致日本經濟陷入 「失去的三十年」。今次協議被部分學者視為 「新廣島協議」,日本能否在經濟主權與安全保障間找到平衡,將成為考驗其戰略自主性的關鍵。

隨著石破茂時代落幕,日本政治經濟格局將面臨新一輪洗牌。美日協議帶來的短期市場提振,能否轉化為可持續的增長動能,仍需時間檢驗。而這場博弈背後的權力邏輯,再次凸顯了全球經濟秩序中 「規則製定者」 與 「被動接受者」 的深層矛盾。


抗戰電影《南京照相館》內地上映十天,總票房已破15億,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周三(6日)出席《南京照相館》北美首映禮致辭時表示,《南京照相館》上映以來口碑票房雙豐收,引發強烈情感共鳴,「時刻提醒我們以史為鑑、開創未來」。

謝鋒在致辭中表示,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全體中華兒女以頑強意志、英勇鬥爭和巨大犧牲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彪炳史冊的歷史貢獻。任何歪曲二戰歷史真相的圖謀,14億多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任何開歷史倒車的行徑,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民都不會答應。

謝鋒指,《南京照相館》在中國上映以來,口碑票房雙豐收,以歷史真相的厚重份量、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引發強烈情感共鳴。電影跨越時空,映照出歷史深處最黑暗的角落,也折射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輝,時刻提醒著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寶貴,「提醒我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資深傳媒人黃傑平表示,《南京照相館》提醒海內外所有華僑華人,要深刻認識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黃傑平說,日本右翼勢力仍在否認這些歷史事實,呼籲將該影片譯製成不同語言,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歷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