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表示,印度今日(7日)凌晨向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及巴控克什米爾共六處地點發射導彈,巴方稱襲擊已造成最少8死、35人受傷、2人失蹤。巴基斯坦隨後發動反擊,指擊落5架印度飛機,關押部分印度士兵,並宣布關閉領空48小時;中國外交部對印度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採取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內地五一黃金周長假近日結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露,香港迎來110萬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2%。當中,內地旅客增加兩成,非內地旅客增長三成。其中,又以5月2日單日內地旅客人數最多,達26.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成。李家超形容這次黃金周為「丁財兩旺」。

有關內地遊客近年流行採用「特種兵」方式來港旅遊,如在快餐店過夜而非入住酒店的現象,李家超表示旅客分為高端和非高端,香港應持開放態度歡迎各類旅客。只歡迎某一類旅客將對香港形象不利,應建立包容及照顧不同旅客的氛圍,提升旅遊氣氛,有助整體旅遊效益和經濟效益。

他同時指,將要求文體旅遊局總結經驗,向政務司司長領導小組匯報,針對人流壓力點、旅客新常態喜好等進行資料分析,以研究開發新旅遊配套服務。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這次五一黃金周,內地旅客訪港達疫後新高,反映出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他強調每個旅客都是重要的消費者,不論長途或短途、不論消費多寡,都對香港旅遊業和經濟帶來支持。林建岳認為,香港應善待來港的每位旅客,留下良好印象,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好客之都」形象,為旅遊業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旅發局將繼續促進文體旅遊融合發展,開拓更多旅遊新項目,提升香港旅遊魅力,吸引更多旅客來港。


 

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帶旺訪澳人流,澳門特區政府治安警察局6日公布,5月1日至5日期間,澳門共375.4萬人次出入境各口岸,其中入境訪澳旅客逾85萬人次,日均達17萬人次,按年增40.8%,高於旅遊局預期。

訪澳旅客主要經關閘口岸入境,其次為港珠澳大橋和橫琴口岸等。

澳門治安警稱上周五(2日)刷新多項出入境紀錄,其中通關客流超過83.7萬人次;入境旅客佔逾22.1萬人次。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上月下旬曾預計內地五一黃金周5天假期,日均來澳旅客量介乎12.7萬至14萬人次,總數約63萬至70萬人次。


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香港入境處公布,過去5天(5月1至5日)合共約有91.96萬人次內地旅客入境香港,較去年同期增兩成,多於入境處預期,亦創下疫情以來新高。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引述本地零售業指,珠寶、海味、化妝品等生意額增約四成。至於新地(00016)旗下沙田新城市廣場,黃金周人流及生意額分別按年升一成及一成二。

 

李家超今日(6日)表示,剛過去的一連5天五一黃金周假期有約110萬名旅客訪港,較去年同期增22%,其中非內地旅客增長約30%,內地旅客增約20%。其中以5月2日最多內地客來港,達26.7萬人次,按年升約四成,非內地訪客同日亦升44%。

李家超稱,過去數天香港不同景點、打卡點都充斥大量旅客,多個旅遊點及設施大受歡迎,多個行業生意增加,形容為「丁財兩旺」。

 

五一期間,落馬州口岸逼滿人。

 

 

零售業代表:市道有升有跌

不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今早(6日)在電台節目受訪時,認為整體零售市道有升有跌,只是升的幅度相對較多。她解釋去年五一期間天氣惡劣;又指復活節假期較少內地旅客,加上不少港人外遊,反觀今年五一假期有更多港人留港消費,均有助帶動周末生意額。

謝邱安儀引述協會會員一致認為,五天黃金周僅首兩天零售情況理想,第三天以後生意回落不少,業界目前可以「跑數」的時間不長,形容整體仍然經營困難。營業額增加的銷售種類,包括化妝品及個人護理,至於下跌類別包括服裝及電子產品;她又表示現時外來旅客經常「窮遊」,即使單價未算很高,旅客也會看重性價比。

酒店業代表:假期末訂房回落三成 部分跌近半

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說,五一黃金周旅客人數上升,帶動酒店業生意,假期首3天整體營業額按年升一至兩成;其中上周五是訂房高峰,大部分旺區酒店爆滿,惟臨近黃金周尾聲,周日訂房開始回落兩至三成,有商業區酒店入住率更下跌近半。

至於新地(00016)旗下沙田新城市廣場,新地代理租務部副總經理許嘉雯表示,黃金周期間商場與泡泡瑪特(09992)合作,以其人氣角色聯乘迪士尼角色,設置打卡位吸人流,再加上年度購物慶典感謝祭及消費印花賞,有助刺激遊客及各區市民到訪及消費,五天假期帶動人流及生意額按年分別升一成及一成二,以餐飲、超市百貨等產品最受惠。


內地五一黃金周結束,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五天假期內全國國內出遊3億1400萬人次,按年增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億6900萬元人民幣,按年增8%,按此推算,國內遊客人均銷費574.11元人民幣,按年增1.5%,增幅高於清明假期及春節長假的0.4%及1%。

入境旅遊持續復甦,南韓、澳洲、英國、俄羅斯、越南、日本等為主要入境旅遊客源地,佔外國遊客總數57.4%,出境旅遊持續火熱,日本、南韓、新加坡、澳洲、柬埔寨、俄羅斯等為主要出境旅遊目的地。

文旅部表示,指導各地文旅部門及有關行業協會推出惠民消費券、景區門票減免促銷、旅遊直通車等一系列惠民舉措,各地聯動交通、住宿、金融等企業,豐富消費惠民措施和優質產品,在合作平台發放旅遊購物電子消費券包。


內地《財新網》報道,五一檔期電影市場表現低迷,期間內容供應數量增加、放映場次大致持平,惟票價略為下跌、觀影人次也減少。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期間,全國電影票房收入7億4700萬元人民幣,按年下跌五成一。 貓眼專業版數據指,檔期總觀影人次1889萬7000,按年跌五成,放映總場次減少2.4%至232萬場,平均票價由40.4元降至39.5元人民幣。

五一檔期共有11部電影,較去年同期多三部。阿里影業有份發行的《水餃皇后》以票房1.91億元居首位,寰宇影片發行《獵金遊戲》排第二,票房1.34億元,宮崎駿動畫電影《幽靈公主》票房6,949.1萬元位列第三。


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決賽,今晚(6日)深夜於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由郭嘉明及龔子珊分別獲男女子組冠軍。郭嘉明對上一次奪冠已是2019年,今次重奪冠軍寶座,成為十屆包山王。


美對華 104% 關稅生效首日

中美經貿何去何從?

一方

北京時間 4 月 9 日中午,美國所謂 「對等關稅」 政策正式落地生效,對中國累積高達 104% 的關稅。這舉措自特朗普簽署以來,在全球市場和美國國內都引發軒然大波,中美間交鋒激烈,中方也堅決採取反制措施。那麽,下一步中美談判將走向何方?中國又該如何增加談判籌碼?在製造業大省、外貿大省廣東,企業又應怎樣應對這場經貿風波?南方 + 連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治理創新學院院長趙龍躍、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 「對等關稅」 實施首日深入探討。​

「對等關稅」 是特朗普推行 「美國優先」 議程、實現所謂 「公平貿易」、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工具。特朗普對美國長期處於巨額貿易逆差表示不滿,認為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高關稅是不公平貿易。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美國前 15 大貿易夥伴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大都高於美國。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簽署文件決定徵收 「對等關稅」,讓美國與貿易夥伴彼此徵收的關稅稅率相等。​

從發展歷程來看,2025 年 2 月 10 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 25% 的關稅,並提及對晶片、汽車、藥品等產品徵收 「對等關稅」。隨後一系列相關政策陸續出台,至 4 月 9 日,美國對中國累積 104% 的關稅正式生效。中國也迅速回應,4 月 4 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雙邊經貿合作本已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緊密格局。中美建交 46 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長 270 多倍,雙向投資存量超 2600 億美元,超過 7 萬間美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對華出口支撐了美國內 93 萬個就業崗位。即便面對貿易摩擦和外部干擾,2024 年中美貿易額仍達 6882.8 億美元,逆勢增長 3.7% 。然而,美國系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如不斷升級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水平,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討論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加嚴對華雙向投資限製等,嚴重破壞中美經貿合作,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對於中美談判的未來走向,專家認為,中國在談判中應保持堅定立場,同時可從多方面增加談判籌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治理創新學院院長趙龍躍表示,中國龐大市場是重要優勢,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有巨大需求,是中方談判的有力支撐。此外,中國在新興技術領域的發展成果,如 5G、新能源等,也可成為談判中的關鍵因素。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提到,中國可以聯合其他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的國家,形成合力,共同應對美國不合理的貿易政策,以此增加在談判桌上話語權。​

在廣東,眾多外貿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學者趙龍躍建議企業,一方面要積極開拓新市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東南亞、歐洲等地區市場潛力巨大,企業可加大對這些地區的市場開拓力度。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有效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指出,企業還可以加強與國內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構建更穩定的國內供應鏈體系,降低外部貿易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

美國的 「對等關稅」 政策給中美經貿關系帶來了巨大衝擊,但中美經貿合作的韌性和潛力依然存在。未來談判中,中國有足夠的籌碼維護自身利益,而廣東企業也可通過多種途徑積極應對挑戰,在複雜國際經貿環境中尋找新發展機遇。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不僅關乎兩國經濟發展,也將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瘋狂關稅措施延伸至荷里活,他周日(4日)透過社交平台發文表示,美國電影業正「快速消亡」,指控其他國家從美國「偷走」電影製作能力,宣布將向境外製作電影徵收100%關稅,惟沒有說明實施細節,亦未有提及影視產業中的電視劇,他並強調希望電影「再次在美國製造」。

特朗普於貼文中批評,外國電影除了「打擊美國經濟」,更涉及「訊息傳播」與「政治宣傳」。他又認為荷里活如同美國很多其他行業一樣「被摧毀」,指「其他國家對此正共同努力,因此這是國家安全威脅」。他已授權美國商務部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即時啟動程序,對所有外國製作電影徵收100%關稅。他寫:「我們希望電影再度是MADE IN AMERICA(美國製造)!」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其後於社交平台X證實「正在處理」相關要求,惟未透露具體實施細節,亦未明言是否包括美國或外國製作公司於海外製作的電影。

美國電影協會資料顯示,2023年美國電影貿易順差高達153億美元,而與所有海外主要市場均保持順差。

澳洲內政部長伯克(Tony Burke)表示,已與官方機構澳洲電影(Screen Australia)負責人討論過特朗普提出的關稅舉措,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澳洲政府將毋庸置疑明確支持澳洲電影產業的權利。

新西蘭總理勒克森(Christopher Luxon)稱,正等待關稅進一步細節,顯然新西蘭將是電影產業的大力支持者和擁護者。新西蘭早前披露,電影製作每年為其帶來35億紐幣收益,當中三分一來自美國。


在港提供嬰幼兒疫苗接種等服務的仁滙醫務集團疑似停運,消委會指暫時接獲157宗投訴,涉款逾100萬,至於消息指警方接獲7名市民求助,涉及金額約六萬多,案件暫被列作「消費糾紛」或「雜項案件」。

截至下午四時,消委會接獲的仁滙醫務集團投訴個案中,最高金額的一宗涉及1萬7千多元。消委會對事件深表關注,已嘗試聯絡有關商戶跟進,促請對方盡快交待。

衞生署則指,該機構現時並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的持牌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