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為香港引入可無創治肝癌的Histotripsy系統,李嘉誠基金會昨(3日)宣布與淡馬錫信託基金會向新加坡兩所醫院送贈Histotripsy系統,臨牀試驗計劃料今年內展開。近月擬向貝萊德牽頭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掀起風波的長和,其創辦人兼李嘉誠基金會創辦人李嘉誠於記者會透過預錄影片「現身」,可見他精神飽滿、間中臉露笑容。
一連三日的清明節長假期今日(8日)展開,深圳市口岸辦預計,假期間每天平均出入境人數95萬人次,其中今天將是出入境高峰,預計單日客流量達103萬人次。
當局預計,羅湖、福田及深圳灣口岸,是承擔假期出入境客流的主力口岸,旅客人群較為密集,假期每日平均客流,將分別達到25萬、23萬和16萬人次,呼籲旅客盡量避開出入境高峰時段。
羅湖邊檢預料,今日(8日)上午8點至下午3點,以及下午4點至晚上8點,是入境高峰。 而周日出境高峰,會是上午8點至中午12點,以及下午4點至晚上11點。 當局呼籲旅客合理安排行程,盡量避開出入境客流高峰期。
另外,港珠澳大橋今日起一連三天,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通行費,預料三地跨境出行需求將大幅增加,當局呼籲自駕旅客合理安排出行時間,避免高峰時段出行。
特斯拉警告:特朗普貿易戰或成報復目標
股價大跌背後危機
一方
近日,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一系列進口產品加徵關稅,貿易戰不斷升級,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發出警告。在本周一封日期為 3 月 11 日的信中,特斯拉向美國政府直言,公司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潛在報復行動的影響,消息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
特斯拉在信中明確指出:「當其他國家對美國的貿易行動做出回應,美國出口商天然地會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美國以往的貿易行為已立即引起目標國家的反應,包括提高對這些國家進口的電動汽車的關稅。」 該信件被納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評估華府貿易行為對美國企業影響的公眾意見中,此前由英國《金融時報》率先報道。
這警告並非空穴來風。特斯拉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盡管一直積極推進供應鏈本地化,但某些零部件很難或根本無法在美國本土採購。一旦其他國家因美國貿易行動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特斯拉的製造成本必然會大幅上升。成本的增加不僅會壓縮利潤空間,還將直接降低特斯拉汽車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特斯拉若失去價格優勢,其市場份額很可能會被競爭對手蠶食。
值得註意的是,特斯拉發出警告之際,公司自身正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其股價表現便是一個明顯的信號。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跌幅已經超過 40%。在 3 月 10 日(當地時間周一),特斯拉股價更是遭遇重挫,一天就跌去超過 15%,創下近 5 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市值一夜蒸發 1300 億美元,數值超過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市值的總和,同時也拖累了納斯達克指數當日下跌 4% 。
特斯拉股價暴跌背後,貿易戰潛在影響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從市場層面來看,其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大幅下滑。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今年 1 月,特斯拉在歐洲的汽車銷量同比下降 45%,而同期歐洲整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超過 37%。特斯拉銷量的下滑與多重因素有關,包括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的崛起,以及傳統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激烈競爭。此外,特斯拉去年全球銷量首次出現年度下降,也讓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前景產生擔憂。
從特斯拉與特朗普政府的關係角度看,情況也較為復雜。此前,特朗普欽定馬斯克擔任新設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負責人,推動美國聯邦政府 「大瘦身」。然而,馬斯克這一角色被投資者認為分散了其管理自己公司的精力,包括特斯拉、SpaceX、X 和 xAI 等。馬斯克 3 月 10 日接受Fox商業頻道訪問時也坦言,目前經營其他業務 「非常困難」。這種精力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市場對特斯拉的信心。
另外,特斯拉並不是唯一一間因關稅面臨風險的馬斯克旗下公司。上個月,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宣布取消與馬斯克旗下 SpaceX 衛星互聯網公司 Starlink 的合同,以回應關稅。一系列事件都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正在對馬斯克的商業帝國產生連鎖反應。
代表豐田、寶馬等美國海外汽車製造商的貿易組織 Autos Drive America 也發出類似警告,稱徵收廣泛的關稅將擾亂美國汽車裝配廠的生產。該組織指出,汽車製造商無法在一夜之間轉移其供應鏈,成本上漲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向消費者提供的車型減少以及美國生產線關閉,從而導致整個供應鏈可能出現失業。
特斯拉此次對特朗普貿易戰的警告,不僅揭示了自身面臨的潛在危機,也反映出眾多美國企業對當前貿易政策的擔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貿易戰沒有真正的贏家,美國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未來,特斯拉股價能否止跌回升,公司又將如何應對貿易戰風險和市場競爭挑戰,值得持續關注。
(文章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美國貿易戰正式開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貿易夥伴,不要就美國對他們採取的關稅措施,作出任何報復行動,否則只會令情勢升溫。中國國家商務部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宣佈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 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四(3日)回應指,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中國外交部則稱美方打着對等幌子,對多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嚴重違反世貿規則,中方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與各國磋商解決貿易分歧。對於對等關稅名單內將台灣列為「國家」,中國大陸駐美國大使謝鋒發文強調,絕對不給台獨留有空間。
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很多貿易夥伴已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發言人指,歷史證明提高關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既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布廳周四下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何亞東再回應指,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基於所謂的232調查採取有關的關稅措施,美方再次以國家安全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很多貿易夥伴都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他指出,全球汽車產業高度依賴跨國產供鏈,美方措施人為割裂美國與其他地區的產供鏈關係,既無助於所謂國家安全,也幫助不了美國的國內產業,只會突顯美方措施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主義底色。他又指,中美兩國經貿部門一直保持溝通,中方願與美方就兩國經貿領域重要問題交流,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磋商解決貿易分歧。至於中國是否計劃在本月9日前與美方就關稅問題談判,他未正面回應。他另批評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稱中國在圭亞那建設的公路質量很糟糕的言論是抹黑,否認是華企承建。對於有美媒指美國政府禁止在華公務人員與中國公民戀愛,他則建議問美方可能更合適。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表示,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利益,但英國已準備好面對所有可能的結果,而且不排除任何可能的發展,英國將持續推進與美國具建設性的協商。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批評美國徵收對等關稅,不是朋友的行為,但澳洲不會作出報復。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就指美國做法錯誤,對雙方都不利,將盡力跟美國達成協議,避免掀起貿易戰。
巴西國會通過「經濟互惠法」,允許行政部門對貿易壁壘做出回應。韓國代行總統職權的總理韓德洙(Han Duck Soo)指示要全力應對,積極與美國溝通協商,並為汽車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制定援助政策。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地星期三,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一成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美國一些最大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包括向中國進口貨品徵收三成四關稅;向歐盟徵收的關稅是兩成;而向英國和巴西就徵收一成關稅。新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及澳門,條文指出是要防止透過轉運避稅。總統特朗普又簽署行政命令,取消來自內地及香港的小額包裹豁免關稅待遇,表示不擔心關稅措施令美國陷入經濟衰退。
對等關稅中,非洲萊索托被徵收的稅率最高,達到五成,對越南和柬埔寨產品,分別徵稅高達四成六及四成九。至於日本、南韓、印度,分別被徵稅兩成四,兩成半及兩成六;多個美國貿易夥伴早前已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回應。
對等關稅國家名單中,未有提及美國兩個最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和墨西哥。
特朗普並展示聲稱在美國計算下,多國對美國徵收的綜合關稅,及美國相應開徵的關稅稅率,包括向中國加徵三成四關稅,新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及澳門。
特朗普形容新措施是「仁慈」對等關稅,象徵美國工業重生,將重現美國的黃金時代。特朗普又指,不擔心關稅措施令美國陷入經濟衰退。
另外為堵塞漏洞,阻止違禁品以小額包裹方式,寄到美國避過檢查,特朗普同日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下月2日起取消來自內地及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新規定下,價值800美元或以下、即折合約6,226港元的小額包裹,需繳交相當於貨品總值三成的關稅,或每件貨品徵收25美元,而6月1日起更會提高至每件貨品徵收50美元。
至於美國向進口汽車徵收兩成半關稅措施,則於周四起生效。而向進口汽車零件徵收兩成半關稅措施,則於下月3日起生效。
香港火炭上月中的黑幫斬殺案,綽號「蛤蟆東」的52歲黑幫男子譚偉東,遭人狂斬多刀身亡。其中一名刀手於泰國落網,他返港被控以謀殺罪,被押解至沙田、旺角等地重組案情。
警方早前拘捕2男1女,其中策劃血案、與死者有金錢糾紛的黑幫姓黃父子主謀(76歲及47歲),包括綽號「紋身泰」及「謙叔」,已獲准保釋,相信兩人為數萬元錢債糾紛策劃襲擊。其中一名男刀手在泰國芭堤雅落網。

25歲男刀手張國英,任拳擊教練,有黑社會新義安背景。據知警方得知張男逃到泰國後,要求泰國警方協助。藏匿芭堤雅的男刀手3月27日,被遭撤銷居留許可及驅逐出境,4月1日由香港警方陪同,由泰國返抵香港,隨即在香港國際機場被捕。
警方今日(4月2日)下午押解該男疑犯到案發地點重組案情, 之後再將他帶到相信是犯案後的匿藏地點、旺角花園街建興大廈的單位重組案情,用假人重演疑犯從後用刀襲擊死者的經過。
警方說,目前仍在追捕3名潛逃到內地的涉案人士,其中另一名行兇刀手及負責駕駛掛假牌的士的車手,因偷越邊境被內地公安拘捕,正與內地執法機關商討移交程序;同時追查協助把風的男疑犯行蹤。
案發於3月16日下午約5時25分,姓譚(52歲)男子在麗禾里與穗禾路交界,遭兩名刀手追斬後重傷倒地;兇徒登上一輛的士逃去。譚男由救護車送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搶救後,傍晚6時08分證實不治。據了解,死者綽號「蛤蟆東」有黑社會背景,曾為荃灣和勝和人馬,近年「過底」至14K,跟隨北角肥標,活躍於火炭一帶。

緬甸中部7.7級強震,死亡人數增至超過2,800人,4,600多人受傷,370多人失蹤。
地震發生第六天,雖然黃金救援72小時已過,繼續有生還者獲救。 其中香港和內地救援隊,在曼德勒進行聯合搜索期間,發現一名生還者,合力將他救出,並協助將傷者送上救護車。 新華社報道,中國救援隊下午5時多,在一間酒店救援點救出一名男員工,他被困超過120小時,獲救時生命體徵良好,他亦是中國救援隊伍救出的第9名生還者。
日本外務省就宣布,將向緬甸提供600萬美元緊急資金,協助災民; 至於日本政府派出的醫護援助隊,已啟程前往緬甸。
而在泰國曼谷倒塌30層高新建的審計局辦公大樓,救援人員掃描瓦礫後,偵測到70多個人體影像,救援人員正嘗試救出受困者,但由於欠缺大樓的完整藍圖,加上牆壁厚實,增加救援的難度。

國務院今日(2 日)任命警務處副處長周一鳴為警務處處長。新任「一哥」周一鳴今日(2日)宣誓就任後見記者,說未來有三大重點工作,首要是維護國家安全,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第二是推動智慧警政,善用科技推動警隊行動效率;第三是鞏固團隊文化,深化警隊人員的共同價值觀和歸屬感。被問如何評估香港目前的國家安全風險,周一鳴說雖然現在社會看似平靜,但並非沒有暗湧,稱有很多人以不同方式「軟對抗」,未來會鞏固市民對於國家安全的理解。
周一鳴表示,對能接任警務處處長一職感到光榮和榮幸,他感謝行政長官提名和國務院任命。他並感謝前任處長蕭澤頤,多謝他過去幾年帶領警隊跨過不同挑戰,另外他亦感謝警隊同事、家人和朋友支持。他談及過去幾年香港整體社會情況保持穩定,治安情況維持平穩得來不易,有賴正規警察、文職及輔警的付出及默默耕耘。
他說,未來會延續歷任警務處處長的專業精神,承先啟後,帶領警隊提升能力。
稱很多人不同方式嘗試煽動他人
提到未來有三大重點工作,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周一鳴被問如何評估本港國安風險、有無變化,對於早前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稱社會有「軟對抗」,他有無例子及如何應對。周回應稱,國安法實施是「定海神針」,令整體社會穩定,雖然目前社會平靜,「但你話係咪真係完全冇暗湧呢,我可以話俾你聽唔係,始終暗湧處處」,「軟對抗,好多人用緊唔同方式、唔同方法,具體例子我唔需要去逐一解釋,但大家可以留意到,社會上仍然有好多人以不同機遇下,嘗試透過媒體、文化藝術項目等等,嘗試煽動其他人」。他強調未來會鞏固國家安全,加深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理解。
另外,美國政府宣布制裁多名政府官員,包括蕭澤頤及兩名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趙詠蘭和王忠巡,周一鳴形容美國制裁是「野蠻行為」,希望恫嚇公職人員,特別是警隊,希望打壓警隊不再在國家安全上付出心機,他認為這更加證明警隊所做的是成功和有效。他說會帶領警隊「無畏無懼面對挑戰」。
日本東京是港人的熱門旅遊勝地,但近日有港女哭訴預訂壽司之神分店後,因遲到小時被拒之門外,認為付全費卻「一口沒吃上」,與餐廳周旋過程中,更形容對方「態度惡劣」,受盡委屈。港女聲淚俱下,短片一出瞬即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港女遲到半小時被餐廳取消預約 委屈怒控「是犯了天條?」
事主近日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接連發佈兩條短片,哭訴她在東京享用米芝蓮二星餐廳「數寄屋橋次郎六本木店」(Sukiyabashi Jiro Roppongiten)時的遭遇。該餐廳由「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次子小野隆士主理,以頂級壽司聞名,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且預約時需全額付款。
據事主短片中描述,她聲稱因當日「遲了起床」,加上餐廳隔涉「搵唔到路」,導致遲到半小時未能如約抵達餐廳。但由於使用的日本電話卡只有網絡功能,故未能提前致電通知餐廳。抵達後,餐廳以遲到為由拒絕她入座及拒絕提供服務,並表示預付的1,200港元餐費將不獲退還,令她當場委屈掉淚。
三度與店家周旋 改期第二日再食又畀$2000?
事主描述當時的情況時控訴「餐廳態度勁差」。她來來回回進出了餐廳3次詢問,對方多次要求她離開,使用語句如「go back go back(回去回去)」以及「rules,please understand(規矩,請明白)」。她感到「勁委屈」,並質疑餐廳是否「將遲到視為犯天條」、「作奸犯科」。經過多次溝通後,餐廳最終同意讓她改到次日晚上用餐。
然而,第二天的用餐經歷令事主更加惱火。她原以為僅需支付差價即可用餐,但結賬時才得知需再次支付全額餐費38,000日圓(約1,971港元),令她大感後悔,再度拍片訴苦:「這是日本法例容許的嗎?」
網民熱烈討論「影衰港人觀感」
事主經歷迅速引起網民熱議,意見分化兩極。一部分網民對事主表示同情,認為餐廳制度過於嚴苛:「fine dining no show(高級餐廳失約)照扣錢好正常,但遲到拒絕入座並照收錢係唔合理」,甚至有網民認為餐廳應退還部分餐費以示「互相尊重」。
然而,更多網民站在餐廳一方,認為事主應遵守規則。一位網民指出:「呢間餐廳嘅預約網站其實有寫明遲到十分鐘直接當取消預約扣全款」,並提醒事主應提前了解規則,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另有批評者直言:「不懂為甚麼自己的問題要在這裏哭哭啼啼的」,強調國際高端餐廳對時間和規矩的重視。亦有網民調侃:「遲到了你還畫了全妝?」質疑事主的時間管理觀念。更有網民揚言事主應刪除短片,「出國旅遊仲要代表緊香港人,咁樣喺人地鋪頭又遲到又喊着唔肯走,一陣影衰埋餐廳師傅同職員對香港人嘅觀感⋯⋯」。
緬甸7.9級地震,官方公佈死亡人數增至2,056人,3,900人受傷,270多人失蹤。 緬甸全國由昨日起至星期日定為全國哀悼周,悼念死難者。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確認,地震造成中國公民3死14傷。 國際救援隊繼續在各災區搜救被埋在石屎瓦礫堆內的人,香港特區救援隊繼續在曼特勒災區搜救。身處當地的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表示,當地大規模樓宇倒塌、道路裂開,形容情況非常惡劣。他又表示,抵達曼特勒後曾面對3次餘震,救援隊在其中兩次餘震發生時要作緊急撤離部署。雖然暫未尋獲生還者,但會繼續根據求助報告搜救,希望盡早救出被困人士。
特區救援隊抵達曼特勒災區基地後,與國家救援隊舉行會議,之後出發參與搜救,特區救援隊至今出動27次,到26個地點搜救。
趙汝珏表示,特區救援隊聯同國家搜救隊早上進行聯合行動,到一個本身11層樓高的酒店倒塌現場搜救,地震後瓦碎堆積高度只餘約3至4層樓高。現場災區範圍大,要與不同隊伍協作搜救。
特區救援隊曾參與土耳其地震的搜救工作。趙汝珏表示,土耳其地震時適逢嚴寒天氣,氣溫處於零下,今次緬甸正值高溫,日間氣溫逾40度,晚上30多度,影響到行動及休息。他表示,緬甸目前網絡通訊非常差,在汲取土耳其行動經驗後,購置多種設備及儀器,包括位移探測儀及衞星電話等,以加強救援隊間,或救援隊與基地之間的通訊。
趙汝珏表示在香港出發時已帶備9噸物資,包括救援裝備及7日食水和食物,在領事館、商會和居民協助下,目前物資充裕,可以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