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裁員 外媒:ESG 女高管職位被砍

                                                                                                                   一方

 

 

在全球金融行業格局持續調整的大背景下,匯豐銀行的裁員行動正以一種令人咋舌的態勢推進。進入 2025 年 3 月,匯豐今年以來的裁員節奏緊湊,幾乎未曾停歇。而近期一則消息更是引發軒然大波:外媒爆料聲稱,匯豐此次裁員手段頗為 「潑辣」,竟將一位正處於產假中的女高管職位直接砍掉,無疑成為間接裁員的典型案例。

被裁撤職位的高管 Farnam Bidgoli,在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堪稱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她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擁有國際關係學士學位,之後又在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深造,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自 2017 年 8 月投身匯豐銀行以來,她一路深耕,擔任過多個關鍵職務,如匯豐銀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可持續債券負責人等,目前則是匯豐銀行董事總經理、全球 ESG 解決方案的掌舵人。

對於匯豐銀行變相裁員的舉動,輿論場上觀點各異。有人驚嘆於其手段的強硬,認為如此直接的操作在企業人事變動中實屬少見;但也有網友從行業發展角度分析,覺得這或許是匯豐擠泡沫、回歸金融本質的表現。甚至有人直言,匯豐設立的 ESG 相關崗位過於「虛浮」,調侃稱在實際工作中,ESG 除了一些諸如撤掉打印機、調整空調設置這類表面動作外,似乎難見顯著成效。

事實上,自 2025 年春節以來,匯豐的這波裁員行動就已吸引全網的目光。回溯到 1 月 29 日,《金石雜談》曾報道,匯豐銀行在蛇年伊始便開啟裁員大幕,且涉及的人員基本集中在投行部門。當時市場傳言今次裁員規模達數百人之多。報道還指出,匯豐計劃關閉其在歐洲、英國和美洲的公司顧問和投資銀行業務,不過會保留在香港和迪拜的全部投行業務,部分銀行家被允許遷往這些地區繼續工作。

緊接著在 2 月 14 日,外媒再度傳出重磅消息,匯豐將在投資銀行部門啟動新一輪裁員,且這一輪裁員將率先從亞洲地區拉開帷幕,並最終波及全球員工。盡管當時受影響員工的具體數量尚未明確,但據透露,市場部門已率先進行裁員,而整個投行部門有更廣泛的裁員計劃,早在 2 月 17 日便已箭在弦上。消息人士還稱,今輪裁員將持續數周至數月,主要目的是消除重覆工作流程、簡化營運體系。就在 2 月 17 日,《金石雜談》在社區平台曝光一份 「死亡名單」,多位董事總經理以及副總裁級、高級別分析師紛紛 「中槍」。另有媒體爆料,匯豐控股計劃在香港裁減近 40 名投資銀行家,其中不乏 4 名董事總經理。

匯豐的裁員並非始於今日。早在 2020 年,時任匯豐控股首席執行官祈耀年就曾發內部郵件,宣布計劃在三年時間內將員工從 23.5 萬人裁減至近 20 萬人,意味全球範圍內將裁員 3.5 萬人,雖然最終任期內實際裁員數千人,但已彰顯出其大規模精簡人員的決心。

步入 2024 年,匯豐控股更是開啟了大刀闊斧的精簡計劃與架構重組。2024 年 9 月,艾橋智接替祈耀年擔任行政總裁,有報道稱,艾橋智考慮效仿競爭對手渣打、花旗,壓減中層管理層級。據知情人士透露,作為討論內容的一部分,匯豐可能削減全球各地的國家負責人數量,並且艾橋智上任後,對向他匯報工作的高層和職位也進行了相應調整。10 月底,匯豐明確表示 2025 年簡化架構後,高層職位數量將會減少,集團行政決策機構也從 18 人組成的集團行政委員會改為 12 人的集團營運委員會。在此期間,匯豐中東、北非及土耳其地區行政總裁穆兆景和匯豐歐洲行政總裁鮑康年為尋求個人發展,於 2024 年底離任;集團傳訊及品牌總監 Steve John 在效力 5 年後也決定離職;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行政總裁高國揚,則轉任重點客戶群組主管。

到了 11 月中旬,匯豐被曝採取競爭上崗計劃,要求數百名經理重新申請公司新成立的企業及機構理財部門職位。知情人士稱,面試工作當時已在進行中,主要是讓來自商業銀行部門以及環球銀行和市場部門的高級職員,競爭合並後的 CIB 部門職位。隨著這一流程的推進,匯豐在未來數周內開始解僱數百名董事總經理和其他高級銀行家。12 月,匯豐控股新成立的全球批發銀行業務主管 Michael Roberts 表示,匯豐計劃 「非常迅速」 地完成正在進行的重組,並可能在未來幾周內宣布第一輪裁員。彭博報道指出,今次裁員將集中在高層職位。另據 efc 報道,HSBC 為削減 30 億美元成本,計劃裁掉 40% 以上的高級管理層,其中包括讓一些高管重新申請自己原本的職位。此次裁員波及範圍極廣,將覆蓋整個管理層,涉及約 175 名高管,預計至少有 70 人可能被迫離開。

從匯豐對 ESG 女高管的裁員,到一系列大規模裁員動作,背後反映出其戰略調整的迫切需求。而從行業層面來看,ESG 在銀行業的發展未來充滿變數。一方面,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ESG 理念在金融領域的滲透將持續深入。從政策導向而言,各國政府紛紛出台相關政策,鼓勵金融機構踐行 ESG 理念,加大對綠色金融、社會責任等領域的投入。例如,中國在 2024 年發布多項政策推動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提升企業在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責任意識,這將促使銀行業在 ESG 業務上不斷探索創新,開發更多與綠色產業、普惠金融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但另一方面,像匯豐此次對 ESG 崗位的裁撤,也突顯出銀行業在發展 ESG 業務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ESG 業務短期內難以看到顯著的經濟效益回報,投入產出比失衡,這對於追求盈利的銀行來說是巨大挑戰。並且,當前 ESG 標準在全球尚未統一,不同地區、不同機構的理解和執行存在差異,導致銀行在開展 ESG 業務時面臨標準不清晰、操作難度大等問題。不過,長遠來看,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技術的進步以及社會對可持續發展認知的深化,ESG 有望在銀行業發揮更大價值,成為推動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只是在前行道路上,仍需克服諸多障礙,經歷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探索期 。

 

(文章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緬甸中部3月28日發生7.9級強震,鄰國泰國災情同樣嚴重,曼谷多幢建築搖晃、出現裂縫,甚至有興建中的大樓倒塌,其中曼谷通羅區(Thonglor)連接豪宅大樓間的天空步道(Sky Bridge)在強震中斷開,一名韓籍男子竟在震後,跳過斷裂的空中走廊到另一端,險象環生只為趕回家中營救妻子女兒,宛如電影般情節。

泰媒《khaosod》報道,勇跳斷橋的韓籍男子是泰國女網紅寶尤莉(Bowyuri)的丈夫權永俊(Kwon Young-jun 音譯)。地震發生時,他正在「Park Origin Thonglor」C棟52樓的健身房運動,察覺震動後,立即奔向空中走廊,想折返B棟救出妻女,沒想到連接兩棟的走廊竟斷開,他不顧危險一躍而過到對面樓,場面被拍下有如電影情節。

寶尤莉在fb發文表示:「老公在地震時只想著要趕快回家,找我跟女兒,甚至忘了跳到另一棟大樓有多危險!看到影片時我的心都涼了,還好老公平安無事,只有手臂些微擦傷,他在危急時刻的舉動讓我好感動!」


緬甸7.9級強震發生已近三天,最少1700人死亡,軍政府宣布今日至下月6日為全國哀悼日,對地震遇難者下半旗致哀。內地官媒報道,證實三名中國公民遇難。救援黃金72小時過去,各方繼續搜救,中方救援隊先後救出6名倖存者。

中國救援隊分隊長岳馨說,中國救援隊按優先級別評估,被選派往天空公寓建築群搜救區,現場損毀嚴重,下層呈疊餅式坍塌,搜救過程中更遇到兩、三次餘震。救援人員定位時需採取視像監控及人工敲擊詢問等方式,再開闢救人綠色通道,對隊員意志力及體能是極大挑戰。

另外,中方決定向緬方提供一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首批物資今早赴運。

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聲明指,地震破壞範圍很大,人道救援需求不斷增加。 隨著氣溫上升及幾周後季候風季節到來,急需穩定受災社區。

緬甸反政府武裝組織 「克倫民族聯盟」宣佈,由星期日開始的兩星期內,他們指揮下的反政府武裝,將暫停對軍政府部隊的軍事行動,但同時指責軍政府,在國家遭受地震重創之際,仍然空襲組織控制的村莊。

緬甸自強震以來發生過30多次餘震,強度介乎2.8級到7.5級。

至於同樣深受地震影響的泰國,救援人員繼續在一座興建中、在地震後倒塌的建築物現場,搜索相信被埋在瓦礫下、至今仍然下落未明的70多人。曼谷市長表示,儀器檢測到瓦礫下多處仍有微弱的生命跡象,相信當中可能還有人活著,警方已派出搜救犬確定他們的位置,強調即使過了拯救關鍵72小時,搜救行動仍會繼續,救援人員未有放棄。

 

 


日本知名連鎖牛肉飯餐廳Sukiya,近日接連被投訴在食物中發現鼠屍與蟑螂等異物,陷入前所未有的食品安全風波,宣布全國約1900間分店從3月31日起停業4天,加強衛生。

 

公司發聲明表示,接獲顧客投訴,昨日在東京一間分店用膳時,發現食物中有昆蟲,涉及的分店在即日下午暫停營業, 並採取滅蟲等措施。 SUKIYA正調查涉事分店,公司向顧客表示歉意。

 

今年一月,SUKIYA在鳥取縣的一間分店,曾被食客發現味噌湯內有老鼠屍體。


緬甸大地震波及多個鄰近國家,其中在泰國首都曼谷,新興建的審計局辦公大樓,在地震發生時瞬間倒塌,亦有高樓大廈的天秤塌下,共造成至少10人死亡,超過100人失蹤。

泰國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廷,以及曼谷市長西提潘到翟道翟,亦即地震中整座倒塌的30層審計局新辦公大樓視察。 被問到曼谷有多幢大樓正在興建,為何只是涉事大樓倒塌,西提潘指問題值得研究,目前倒塌原因未明,要詳細調查,並從今次事件中汲取教訓。

曼谷市政府至今收到約2000宗建築物受損報告,當局會展開初步安全檢查。

總理佩通坦就表示,曼谷一座興建中的大樓倒塌,市內其他建築物,未有遭受到類似程度的影響,她又形容,泰國已經「恢復正常」。 佩通坦又到過醫院探望地震中的傷者,以及視察列車運行情況。


泰國曼谷市倒塌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位於翟度翟(Chatuchak),從公路角度見到高樓在短短幾秒內倒塌。(網絡截圖)

 

泰國曼谷市倒塌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位於翟度翟(Chatuchak),從公路角度見到高樓在短短幾秒內倒塌。(網絡截圖)

 

泰國曼谷市倒塌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位於翟度翟(Chatuchak),從公路角度見到高樓在短短幾秒內倒塌。(網絡截圖)

 

泰國曼谷市倒塌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位於翟度翟(Chatuchak),從公路角度見到高樓在短短幾秒內倒塌。(網絡截圖)
泰國有公寓的高層露天泳池有大量池水外溢到街上,場面壯觀。

 

緬甸中部發生7.9級強烈地震,遠至內地雲南都有震感。港人旅遊熱點之一、鄰國泰國曼谷市的翟度翟(Chatuchak),有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倒塌,當地官員指事發時有約300人在地盤施工,當地下午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地震香港時間下午2時許發生,香港天文台深測到,震央位於緬甸中部密鐵拉以東約16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外電報道,緬甸最大城市仰光震感強烈,有跨江鐵橋倒塌,官方未公佈傷亡及損毀情況。亞洲多地也感受到強烈震感,包括泰國全國、中國雲南、越南河內等。

在鄰國泰國首都曼谷感受到強烈震動,持續數分鐘,倒塌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主樓高137米,主要包括辦公樓、會議廳、停車樓各一幢,總建築面積約9.6萬平方米,辦公大樓主樓去年4月封頂。

網上片段顯示,民眾逃離高層建築物,湧到街上。

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地震強度為7.9級,震源深度30公里。

 

 

 


國際餐飲外送平台 Deliveroo 宣布撤出香港市場

香港外賣市場風雲變幻

一方

 

在香港外賣市場的激烈競爭浪潮中,國際餐飲外送平台 Deliveroo(戶戶送)今日做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決定 —— 宣布將在與當地競爭對手 foodpanda 達成協議後,於 4 月正式撤出香港市場。這一消息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香港餐飲外賣行業激起了層層漣漪。

Deliveroo 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方面已經提名了清盤人,旨在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管理並結束其在香港的業務以及處理剩餘資產。自公告發布後,平台仍將持續運營至 4 月 7 日,以便為用戶和商家提供一個相對平穩的過渡階段。該平台指出,公司一直致力於嚴謹的資本配置,但由於香港市場存在著一些特定的動態因素,經過董事會的審慎評估,認為繼續在香港開展業務不符合股東的利益。

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香港外賣市場近年來可謂是硝煙彌漫。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消費者對便捷餐飲需求的不斷增長,外賣行業迅速崛起,吸引了眾多參與者。Deliveroo 進入香港市場時,本懷揣著在這片商業熱土上分一杯羹的美好願景,然而卻遭遇了強勁的競爭對手。其中,foodpanda 在香港市場深耕多年,已經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豐富的運營經驗。它與眾多本地餐廳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美食選擇。同時,foodpanda 還通過不斷優化配送服務、推出各種優惠活動等方式,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市場中的地位。

除了 foodpanda,還有其他本土外賣平台也在市場中佔據著一定的份額。這些平台更了解香港消費者的口味偏好和消費習慣,能夠提供更加貼合本地需求的服務。它們在價格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也各有特色,給 Deliveroo 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下,Deliveroo 想要突出重圍並非易事。

再從成本因素來分析,香港的運營成本相對較高。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以及營銷費用等,都給外賣平台帶來了沉重的負擔。Deliveroo 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市場推廣、技術研發和配送團隊建設等方面,但由於市場份額有限,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導致盈利空間被不斷壓縮。長此以往,繼續在香港市場運營對於公司來說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財務風險,這也是董事會做出撤出決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 Deliveroo 與 foodpanda 達成的協議,Deliveroo 現有的客戶和外送員將全部轉至 foodpanda 平台。這對於 foodpanda 來說,無疑是一次擴大市場份額的絕佳機會。它可以借助 Deliveroo 的用戶資源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夠吸收更多優秀的外送員,優化配送服務。對於消費者而言,雖然 Deliveroo 即將退出市場,但他們仍然可以通過 foodpanda 等平台享受到外賣服務,不過市場選擇相對減少。而對於外送員來說,轉至 foodpanda 後,需要適應新的平台規則和運營模式,但也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訂單機會。

Deliveroo 撤出香港市場,是香港外賣市場競爭激烈和成本壓力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事件也反映出香港外賣市場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未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變化,其他外賣平台之間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各平台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成本結構,以適應市場的需求,才能在這片競爭的紅海中立足。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規範外賣市場的秩序,保障消費者和從業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香港外賣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會開幕式上表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約為5%左右,具備增長潛力和條件支撐,並有強而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旨在全力完成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丁薛祥指出,民營經濟將迎來更好的法治環境,歡迎各國企業來中國投資興業。他強調將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速落地,並相信在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領域也將在中國蓬勃發展。

丁薛祥指出,中國經濟運行保持穩定,並表示今年首兩個月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各項指標增速皆高於去年同期水平。他宣布將實施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積極穩外貿、穩外資,並加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的健康發展。

同時他呼籲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決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強科技創新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共享,並呼籲亞洲守護和平穩定,讓亞洲持續成為「和平的亞洲、穩定的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