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年前一滴樹脂深埋於土,現於當世煥發新生。白堊紀的一隻蜥蜴,捕食瞬間被定格在一塊珍貴的琥珀內,一億年後於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公開展出,也是《捕獵者》琥珀全球首次曝光。

攜HONN收藏系列中最古老的藏品,北歐琥珀高奢珠寶品牌Honn Fine Jewelry( 福吉美瑞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onn」)今年首次參展進博會。288平方米的展台將以「先天地生」為主題,分成「有」、「物」、「混」、「成」四個展區,展現遠古瑰寶從無到有、從遠古到現代的演變歷史,還將結合地質學、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寶石學等多學科知識,展示古今大自然⻤斧神工的琥珀藝術作品,向大眾講述琥珀的形成、分佈、分類、文化、藝術等有關科學和人文知識。

 

展台設計效果圖  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 供圖

 

展台設計效果圖

 

琥珀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白堊紀「化石」之一,凝固了目前已知最豐富的遠古生物群,是人類探索萬物奧秘的自然媒介。Honn攜帶的琥珀藏品系列中,包含了保存最完整的珠寶及白堊紀古脊椎動物琥珀《億年回眸》(43.8*14.8mm)、古老稀缺的白堊紀植物琥珀《神樹》(112*92mm)、極其難得完整的白堊紀蜥蜴捕食琥珀《捕獵者》(74.9*57mm)等30多款藝術瑰寶。

 

展品《捕獵者》(74.9*57mm)

 

其中,《捕獵者》琥珀內部珍藏了一隻恐龍時代的脊椎類爬行古生物——白堊紀蜥蜴,其強大的力量和極高的敏捷度,使其在琥珀中完美保存的機會極為罕見。然而,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這只史前蜥蜴的展示方式。首次曝光於世的這只白堊紀蜥蜴,在琥珀中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捕獵的動態瞬間呈現。 這一不可思議的珍貴場景,在時間的長河中被永恆凝固。

 

展品《神樹》(112*92mm)

 

展品《億年回眸》(43.8*14.8mm)
琥珀展品《海·陸·空》

 

Honn參展的其它琥珀藏品也是亮點紛呈,《神樹》乃白堊紀植物琥珀,因神似中國三星堆青銅神樹而得名;《億年回眸》是Honn收藏系列中保存最完整的珠寶級白堊紀古脊椎動物琥珀;《海陸空》罕見地在同一塊琥珀中出現白堊紀史前馬陸(水棲)、史前蠍子(陸生)、史前豆娘(飛行)三種不同生活環境的史前生物;《一珀一世界》是該系列中最完美的白堊紀蜥蜴與昆蟲琥珀;《力量》是最大、形態保存最完整的蠍子琥珀,這個品種的鼇蠍已經在白堊紀滅絕;《復活的恐龍》則是最清晰的白堊紀古脊椎動物骨骼琥珀之一,其包裹體包括白堊紀恐龍羽毛及疑似某種白堊紀恐龍後腿骨骼;《蜘蛛家族》是系列中唯一一塊包含白堊紀完整蜘蛛族群的琥珀,對於史前蜘蛛來說,體型越大意味著越有可能從樹脂的黏附中掙脫,如此含有大型蜘蛛的琥珀極為稀有;《發財樹》和《白堊紀之窗》均為白堊紀時期已滅絕的植物琥珀;《妙羽》琥珀留下的則是白堊紀已滅絕的恐龍紅色羽毛的美妙身影。

 

蠍子琥珀展品《力量》

 

恐龍骨架琥珀展品《復活的恐龍》

 

螺類琥珀展品《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此外,展品中還有白堊紀稀有蝴蝶琥珀《飛躍未來》、白堊紀蜻蜓琥珀《靜·空》、最大最完整的白堊紀螺類琥珀《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蕨類植物活化石琥珀《史前蕨類》、唯一一塊完整保留白堊紀紅色楓葉的《楓葉》琥珀、保存最完整的白堊紀花朵琥珀《永生花》等。

Honn作為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整個琥珀產業的代表,近20年來積累了幾乎全球最頂級的琥珀,尤其是珍稀的白堊紀琥珀。

Honn珠寶中國區總負責人吳婷透露,此次進博會展示具有特殊的歷史和文化意義,既為世界呈現出地球歷史的珍貴見證,同時也突顯了琥珀作為無價之寶的珍貴程度。

 

《外灘之光》是專為本屆進博會定製的琥珀展品。

 

她還特別提到,《琥珀之路》與《外灘之光》也是本次進博會的參展亮點,Honn使用可迴圈的琥珀材料打造的《琥珀之路》,將遠古時代的自然瞬間串聯,在方寸之間呈現生生不息;《外灘之光》則是專為本屆進博會定製,以寶光四溢的光澤映襯外灘夜景的璀璨,期待通過進博會的舞台,見證中瑞兩國文化在「四葉草」融匯交融,喚醒人們對時間藝術、珠寶藝術、人文藝術的共鳴。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內地的士司機濫收車資屢見不鮮,有網民舉報,稱同時在上海截兩輛不同的士,並乘搭相同行程,埋單收費竟相差33元人民幣,更上載片段作為佐證。

網友爆料,5人上海乘坐兩輛計程車價格相差33元。

 

爆料網民把相關片段上載抖音,片段中他質問司機:「為什麼我們70多元,他們45元?你車子是和別人不一樣對不對?」司機問至啞口無言,無奈說也收45元。片段被發佈後,引起網友熱議。

上海交通委執法總隊透露,舉報人等5人周三(25日)18時33分許,從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士候客點,乘坐車牌:滬DX1988的計程車,前往浦東綠地鉑驪酒店,到達目的地後,計價器顯示金額為78元。而同行朋友乘坐的另一輛計程車,在相同時間和線路的情況下,計價器顯示金額為45元。舉報人現場提出質疑,最終實際付款45元。隨後,舉報人將該計程車司機涉嫌違規行為,在相關社交平台上進行了曝光。

經查,涉案計程車司機顧正海在本次業務營運過程中,為達到多收取費用的目的,違規使用計價器舞弊裝置,情節嚴重。目前,上海市交通委交通執法總隊依據《上海市計程車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款,擬吊銷駕駛員顧某客運服務的營運資格。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重慶市大足區多位公辦教師報料反映,當地民辦學校大足城南教育集團,仍有250多名公辦教師長期任教。當地疑似虛設公立學校——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這些公辦教師的編製都在這裡,實際上,這所公立學校並無單獨的實體,與民辦學校混合編班、混合教學。公辦教師為何能長期在民辦學校任教?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市大足城南教育集團(民辦學校)旗下由城南創新小學、城南初級中學、城南高級中學、城南東序初中、城南東序小學等學校組成。多位在該集團各校區教書的老師對記者表示,他們是公辦編製教師,有的老師是從其他公立學校調派來的,已在這裡教書超過十年,有的是近幾年通過大足區公開招考公辦教師,直接分配來的。

一位通過公開招考在此學校教書的公辦教師崔靜(化名)說,國家明文要求嚴禁公辦教師在民辦學校長期任教,不知為何在大足城南教育集團沒有落地。

崔靜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政策在我們學校沒有實施。考公招就是想到公辦學校,我來了之後才知道這是個私立學校。」

多位在城南教育集團任教的公辦老師告訴記者,他們的基本工資由當地財政來保障,績效部分則由城南教育集團來發放。

2019年12月,中央編辦明確指出,嚴禁公辦學校在編教師長期到民辦學校任教。之後,教育部等多部門陸續印發檔,對規範和治理「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簡稱「公參民」)問題作出部署,並且明確了整改期限:2022年秋季開學前完成整改。

 

大足區城南中學校撤銷公告。   

 

《大足日報》在2020年11月20日發佈過一則公告:核心內容是撤銷重慶市大足城南中學校(公辦),收回教職工編製246名。原重慶市大足城南中學校(公辦)教職工244名全部劃轉至重慶市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大足城南中學校即為城南教育集團,但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在哪裡呢?

公辦教師楊銳(化名)告訴記者,城南實驗學校並沒有實體。他的編製雖已轉劃至城南實驗學校,但實際還在大足城南教育集團任教。

楊銳說:「公告之後,一切沒有任何變化。城南實驗學校只是一個空頭學校,沒有實體,公辦老師們還在私立教育集團上課,高中也有,小學也有,各個校區都有。」

楊銳還表示,原大足城南中學校(大足城南教育集團)的所有公辦教師編製都在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不光教師編製,部分學生學籍也在城南實驗學校,但實際上這些學生都在城南教育集團各校區上課。

楊銳繼續說道:「一部分學生掛在民辦的城南中學校,一部分的學籍材料掛在城南實驗學校。老百姓包括家長、學生,很多都不知道城南實驗學校,更別說在哪了。」

老師們提供的一份統計名單顯示,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各校區的公辦編製教師共計255名。多位公辦教師表示,他們的編製現在所在的城南實驗學校並沒有獨立的辦學場所,牌子也是掛在城南教育集團初中部裡面。

公辦教師鄭傑(化名)說:「實際上就是一塊牌子!沒有單獨的班,沒有單獨的教師。班在哪裡,我們都曉不得。它把有些學生(名字)分到城南實驗學校,有些分到城南教育集團,但實際上都在一起上課,沒有單獨的老師教。因為它的班全部是和私立學校混在一起的,老師也是混在一起的。那所學校根本就不存在。」

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的公開地址實際為大足城南高級中學(大足城南教育集團高中部)。

 

 

城南實驗學校到底在哪?

據大足區政府官網,城南實驗學校業務範圍包括小學、初中,位於大足區棠香街道冉家店村5組150號,現有在職教師258人。學校下設辦公室、教務處等7個職能科室。但記者找到的冉家店村5組150號,正是城南教育集團的高中部。

記者問道:「冉家店村5組150號,是這吧?」

該校工作人員表示:「對。我們這是高級中學,總部在初中部,城南實驗學校的牌子是掛在我們初中部的。教育集團有公辦有民辦,實際是混在一起的,我們這裡有編製的老師,只是把初中的編製用在高中了。實際上他們是初中編製,但是在高中任教。」

據記者實際走訪的多位元老師稱,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的牌子掛在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大足城南中學校)初中部。

 

記者在校外不遠處偶遇一位來此開會的初中部老師。她也表示,可以把城南實驗學校理解為「虛擬存在」的。

記者又來到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初中部,看到門口掛有大足城南中學總校、大足城南初級中學兩塊牌子,卻不見城南實驗學校的牌子。

記者:這個地方是城南實驗學校嗎?

門口工作人員:都在一起的。

記者:學校裡面有掛這個牌子嗎?

門口工作人員:有這個牌子。

記者:公辦的和民辦的在一塊?

門口工作人員:在一起,都是一樣的。只是老師方面,為了政策上的問題,實際上是一所學校。

公辦的城南實驗學校和民辦的城南教育集團,究竟是什麼關係?記者又致電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官網公佈的辦公電話。

工作人員:城南實驗學校是我們學校,但是沒有小學,它是我們學校的高中部。

記者:它不是有小學、初中嗎?

工作人員:沒有,我們是私立的。

據大足區政府官網,城南實驗學校只有小學和初中,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並沒有高中。

城南實驗學校為何沒有獨立校址?

公辦學校為何會設在民辦學校裡?無獨立教學場所,無獨立師資,大足區設立城南實驗學校的初衷是什麼?

2019年9月,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公辦中小學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通知》,要求公辦中小學不得新參與舉辦民辦學校。對於已經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公辦中小學不得新增派管理幹部和教師。所有公辦和民辦學校必須獨立招生。在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中,公辦學校不得以「幫扶」的名義參與民辦學校的管理。

到了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門發佈《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和公辦學校不得向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增派具有事業編製的教職工。已經派出的,分階段分步驟有序引導退出。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再次明確: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並於2022年秋季開學前完成整改。

大足城南教育集團的公辦教師為何至今沒有撤出?大足區教委人事科科長鄒洪亮稱,城南教育集團不在「公參民」的問題整改之列,屬於政府購買服務。

鄒洪亮說:「它是個集團,集團裡有公辦學校。公辦和民辦組成了教育集團,只是說集團內部師資可以調整。它是政府購買服務,現在全國都在推進集團化辦學,也有些地方是公辦和民辦組成教育集團,叫師資統籌調劑。」

城南實驗學校為何沒有獨立校址?鄒洪亮對此並未正面回應。

鄒洪亮:有它的校址。

記者:它的校址就是城南教育集團的高中部。

鄒洪亮:好了,現在我有點事情了……

記者向重慶市教委多個處室諮詢,均被告知大足城南教育集團不在「公參民」治理的範圍內。

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相關人員稱:「大足城南中學校(大足城南教育集團)是純正的民辦學校,沒有公辦學校參與進去。有公辦老師在裡面,這個就需要民辦教育統一做規定,規範民辦教育學校如何發展。目前,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問題不屬於『公參民』的治理,屬於民辦學校規範發展、規範管理。」

大足區財政每年撥付數千萬?

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截圖來自大足區政府官網)。

 

記者在大足區政府官網查詢發現,2021年至2023年,當地每年均有數千萬財政撥款用於城南實驗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僅2021年度,就獲得財政撥款6660.03萬元。按照老師們的說法,城南實驗學校並未獨立運行,而是與民辦學校混在一起編班教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基本教育教學設施和獨立的專任教師隊伍。」

但重慶市教委民辦教育處相關人員卻表示:「大足城南中學校實際上承擔了公辦義務教育的培養任務,它是和大足區教委或政府簽的協議。現在不提倡新派公辦教師在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去上課,已經派了的要有規劃合理地退出。」

按照當地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的說法,城南教育集團是所謂「純正的民辦學校」,那麼,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厘清:既然是民辦學校,為什麼有兩百多名公辦教師在其中任教?大足區財政每年撥付數千萬元到公辦的城南實驗學校,這個學校的辦學地點在哪兒?學生在哪兒?

多位元教育系統權威人士表示,大足區的做法與國家相關政策不符,利用集團化辦學佔用公辦教師編製,甚至新設立公辦學校,把人員編製放在其中。大足區的這兩所學校為何能如此「公私不分」?記者將繼續關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家文物局公布,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是首次在南海千米級海底發現的大型古代沉船遺址,地點位於海南本島與西沙群島北礁之間約1500米深的南海海底。

 

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文物局10月19日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考古中國 」重大專案重要進展,通報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漳州聖盃嶼元代沉船遺址,威海甲午沉艦遺址三項重要考古成果。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主持會議。

會議展示我國水下考古領域的重要發現。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是我國首次在1500米深海發現的明代沉船遺址,通過海洋物理探測、載人潛水器水下調查以及三維影像和鐳射掃描記錄等,確認兩處沉船的保存狀況,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套),實證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也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漳州聖盃嶼元代沉船遺址通過科技創新、設備改良實現了低能見度下水下考古精細化發掘,極大提升了我國水下考古發掘技術水平,沉船、船貨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關文物的發現,重現了元代龍泉青瓷外銷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對於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史等具有重要價值。

甲午沉艦系列考古工作探索總結一套實踐可行的近現代沉艦考古與保護工作方法,在威海灣陸續發現定遠、靖遠和來遠三艦,出水刻有「來遠  」艦名的銀勺和寫有「來遠  」水手姓名的身份木牌,以及大量武器彈藥、生活用品等,填補了我國大型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工作空白,對於推進甲午海戰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也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實物教材。

 

 

今次通報的3項水下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集中體現我國近年來在深海考古、古代沉船考古、近現代沉艦考古的重要進展,對於推進水下考古技術研發與突破、甲午海戰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以及展現「一帶一路  」文明交流互鑒等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  」重大專案框架下,持續推進水下考古多學科、跨學科合作,創新理念技術方法,拓展研究領域,提升我國水下考古的國際影響力。

與會專家對3項重要成果進行點評。國家文物局有關司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中國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近期成功將多基因編輯豬皮,移植到一名嚴重燒傷的患者身上,並取得良好效果。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19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對外宣佈:在中國科學院竇科峰院士指導下,該院異種移植臨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將多基因編輯豬皮移植給一例特重度燒傷患者,並取得良好效果,推動異種移植研究向臨床邁出重要一步。

10月19日,國內首例多基因編輯豬-特重度燒傷患者皮膚移植媒體見面會上,西京醫院党小榮院長、張智軍政委為手術團隊成員獻花。

 

特重度燒傷救治一直是世界醫學難題,採用同種異體皮膚對燒傷創面進行臨時覆蓋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但其來源嚴重受限。國內外學者也曾嘗試用普通豬皮進行覆蓋,但極易出現急性排斥反應,難以達到治療效果。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降低人體免疫系統對豬皮的排斥反應,提高特重度燒傷救治成功率是當下燒傷領域的熱點和難點。

2022年,該院開展國際首例多基因編輯豬-猴多器官多組織同期聯合移植術,期間同步實施豬猴皮膚移植術,證實了多基因編輯豬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建立了基因編輯豬皮深低溫凍存與復蘇技術體系,為臨床應用做好了準備。

2023年6月,一名全身火焰燒傷面積90%,Ⅲ度燒傷面積50%的患者被送至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進行抗休克、生命支持、抗感染等對症治療後,生命指標趨於平穩。經過多學科研判、患者及家屬同意、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7次全院大會診,救治團隊最終製定了「多基因編輯豬皮聯合自體皮片移植  」等系列救治方案,基因編輯豬來自於合作單位成都中科奧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基因編輯豬皮聯合自體皮片移植手術。

 

7月3日,在燒傷與皮膚外科主任韓軍濤的指導下,副主任楊薛康等主刀進行雙上肢切痂、多基因編輯豬皮聯合自體皮片移植手術,將自體皮片製成點狀,散在移植到上肢燒傷創面,隨後覆蓋約6%體表面積的基因編輯豬皮。

術後,移植的基因編輯豬皮存活良好,無明顯排斥反應。50天后,患者自體皮片擴展成片,覆蓋的豬皮脫落,創面全部癒合,開始加強功能康復訓練。在此期間,團隊先後為患者進行「雙下肢削痂植皮  」「軀幹清創植皮  」「殘餘創面補充植皮  」手術,幫助其平穩渡過休克關、感染關、修復關,最終患者創面全部癒合。

 

竇科峰院士、燒傷與皮膚外科主任韓軍濤、肝膽胰脾外科主任陶開山、燒傷與皮膚外科副主任楊薛康等查看患者創面恢復情況。

 

8月23日,患者血液及局部皮膚標本,同時送兩家協力廠商機構進行基因組測序、PCR等檢測,檢測結果均提示,患者血液及皮膚中未發現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護理人員精心照料患者飲食起居。

 

據韓軍濤介紹,多基因編輯豬皮移植,臨床效果超出預期,進一步證實基因編輯豬皮有望替代異體皮膚,成為特重度燒傷患者臨床救治的新選擇。同時,基因編輯豬皮重複切取與再生、皮膚長效儲存等技術的開展,將加速醫院異種皮膚戰略儲備庫的構建,有望早日解決成批燒傷患者創面覆蓋難題。

「此次治療,為重度燒傷患者臨床救治提供了新思路,進一步拓展證實異種移植應用於醫學救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異種移植研究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作為解決同種組織器官短缺難題的潛在方案之一,異種移植未來具有廣闊臨床應用前景,西京醫院將在該領域持續深耕。  」竇科峰院士說。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持續高息、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下,作為香港主要產業之一的房地產業亦持續低迷。香港特區政府下周三(10月25日)將公佈施政報告,頒佈十多年的「印花稅  」政策如何調整,引起外界關注和熱議。

「最近香港樓市成交量和價格下挫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由於加息原因,香港樓市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後期趨近回落,住宅成交量也隨之出現萎縮。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時表示,據政府土地註冊處和戴德梁行研究部的資料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的私人住宅成交量為9174宗,按季度大幅減少25%,同比下跌21%。而首三季度私人住宅成交量則為35000多宗,比2022年同期減少約3%。

價格方面,萊坊7月最新公佈《全球樓價指數》顯示,今年首季全球56個主要市場的樓價按年平均升3.6%,其中39個市場錄得升幅,17個按年回落。當中香港樓價同比下跌10.3%,樓價按年變幅排名全球第54位。

 高息、經濟不景氣等影響樓市

「環球經濟不景氣及高息環境影響樓價。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稱,雖然疫情後隔離措施等取消,但經濟表現均不如預期,造成市民買樓入市持觀望態度。

同時,他還指,美國自去年3月進入加息週期以來,已經累計加幅超過500個基點,聯邦利率上調到最新5.25%至5.50%,在聯繫匯率下(聯繫匯率制自1983年10月17日在香港實施,使港元匯率穩定在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區間內。),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利率等也直線上升,嚴重影響市民購置物業的借貸成本。

資料顯示,以貸款額100萬元(港元,下同)計算,低息時期實際利率低至1.44厘(H+1.3%,H指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目前由於拆息高升,已改以封頂息為實際利率,而P(最優惠利率按揭)已升至5.875厘,滙豐近期調整至P-1.75%,實際利率高達4.125厘,每月利息累計增幅近3厘。

土地市場與樓市息息相關,由於樓市走弱,開發商買地步伐隨之放緩。據10月香港特區政府賣地記者會上公佈的資料顯示,第三季度,香港特區政府預計私人住宅供應量有3200個單位,其中僅一幅位於大嶼山的住宅地招標,提供約110個單位,較7月至9月的1740個單位大跌93.7%,或成為2011年政府主動按季推地以來的新低。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表示,今次財政年度首兩個季度只售出兩幅官地,連補地價項目,估計暫只有約156億元賣地收入,未及今年度目標的850億元。

「有可能因為『減辣 』刺激投資者入市買樓,需求上升後,供給方的發展商或考慮買地,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解釋,今年將至年底,政府賣地收入距離目標還差694億元,距離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事實上,今年度的賣地目標較往年已經大幅減少,如2021至2022年度賣地收入目標為976億元。

「辣招  」是否過時眾說紛紜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為抑制樓市過熱,於2010年首度推出「辣招 」,但由於出招後樓價續升,所以政府再出招遏市。辣招稅包括:從價印花稅(Ad Valorem Stamp Duty,AVD)、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及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SSD)。

具體分為三類,包括:從價印花稅,前身為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DSD),於2016年把「辣  」度提高,目前買家購買第二個或以上住宅物業須繳付15%從價印花稅,較基本印花稅上限(4.25%)高出超過2.5倍;買家印花稅,針對外地(非香港永久居民)買家及公司名義買家的在購買住宅物業時,除了15%從價印花稅,還須另外繳付15% 買家印花稅,即總稅率達30%;購買一個1000萬元物業要交稅300萬元;額外印花稅,業主若在購買住宅物業後半年內賣出,須繳付20% 額外印花稅;假若持有期為半年至一年、一年至三年,額外印花稅稅率分別為15%和10%。該政策目的是希望杜絕「短炒  」行為,業主只要持有物業滿三年,便不受額外印花稅影響。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資料顯示,樓價指數由2010年11月(辣招首度推出後)的163.7點,持續上升至2021年9月份的歷史高位398.1點,期間升幅高達約1.43倍。而近兩年香港房地產持續向下,截至8月已下跌至339.2點,樓價較高位累計下跌15%。

麥萃才稱,今年香港樓價調整約10%,雖然單看過往幾年範圍內調整是較大,但若與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等時期相比,就屬於正常調整時期。但他也提到,雖然樓價的變化不大,但樓市成交量卻出現了大幅降低。

「『辣招 』還未推出前,二手房的交易量每年可超10萬宗,而現在則回落至僅有3-4萬宗。  」陳海潮說,今年二手房交易量預計將低於3萬宗,或創下1996年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新低。

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指,9月整體物業註冊量下滑至3893宗,按月跌16.5%,創下去年底以來9個月新低。住宅註冊量萎縮至2862宗,其中二手物業僅2088宗,較8月(2766宗)跌24.5%,創下自2018年以來5年新低。

針對香港樓市疲軟的現狀,市場上「減辣 」呼聲越來越高,香港特區政府早前也釋放信號。陳茂波9月曾指,目前香港樓市與當年推出「辣招  」時比較情況有所不同,特區政府會密切注意情況。

市場對於「減辣  」也是有所期待的。美聯物業於10月中旬曾通過網路進行施政報告前夕的香港本地市民租買意向調查,共收回359份有效問卷,被訪者有約51%為業主。

調查顯示,施政報告公佈前,在所有正在租樓住的人士中,有意於未來6個月「由租轉買  」的有13.7%,若施政報告發佈「減辣  」措施實現,有意「由租轉買  」的比例升至27.9%。

對於具體「減辣 」的措施,調查指,最影響被訪者租買決定的是撤銷或減免從價印花稅佔29.2%,其次是撤銷或減免額外印花稅佔17.8%。由於被訪者多為香港永久居民,撤銷或減免買家印花稅對市民租買決定的影響最小佔14.5%。

鄧淑賢表示,特區政府早前設立樓市「辣招 」,是為防止炒樓的現象發生,保護本地剛需市民的需求,穩定樓市。經歷了三年的疫情,雖然經濟狀況目前已有所改善,但經濟復蘇的步伐遠不如市場預期。樓價和海外買家的數量都有所回落,全年樓價回落了15%左右,而根據特區政府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交易情況,海外買家的交易宗數僅佔整體的約0.8%,遠低於2022年平均每個月的4.5%,可以看出目前「減辣  」的必要性。

而在麥萃才看來,每個政策設立都有其目的。額外印花稅主要是防止「炒樓  」的行為,導致樓價上升,從而影響剛需的業主買不到樓。對於此項印花稅環顧全球主要的城市都有設立,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倡「減辣  」買家印花稅留人才

為吸引人才,多方都認為應該調整「辣招  」中的買家印花稅。按照現行的方法,以一個樓價1000萬元的住宅物業為例,非本地永久居民需要繳付樓價合計30%的印花稅,共涉及300萬元的稅款。

但是若為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購買同價格的住宅物業,只需支付樓價3.75%的新從價印花稅,即37.5萬元。而當非永久居民轉為永久居民後,只需承擔與永居一樣的3.75%印花稅,之前多繳的錢,扣除37.5萬元後剩下的稅額可申請退回,即退回262.5萬元稅款。

陳海潮和鄧淑賢都建議,可進一步優化,如外來的合資格專才,現在如果在港置業的話,買家印花稅建議用「先免後征  」方式,買樓不用即時繳交15%買家印花稅,如在7年期間離開香港,則再徵收稅款的差額。

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吸引專才來港置業,不但可以留住人才,更可以促進香港樓市的良性發展。

陳海潮認為,從價印花稅都應該減免,目前香港的租賃和買賣市場完全背道而馳,租樓市場供遠小於求,租金不斷攀升,而樓價不斷下跌。如果能減免從價印花稅,就可以增強投資者入市買樓的意願,緩解租盤缺乏的現狀,從而有利於租樓市場平穩發展。

差估署資料顯示,香港今年8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85.4,創2020年1月以來最高,環比升幅擴大至1.4%,升幅高於7月的1%,連升7個月累計升幅約6.8%。

8月租金同比升幅亦擴大至3.3%,今年首8個月租金累計升幅擴大至5.6%。期內,中小型及大型單位租金分別累計升約5.7%及約5.3%。

「減辣的幅度可以加大,三個印花稅最好可以大刀闊斧地撤銷,希望市場有明顯的回暖。  」陳海潮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單單只是小修小補的話,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樓市可能起色不大。

他預計若「減辣  」措施推出,主要刺激樓市交易量回暖,料短期交易量將上升約兩成。但目前受高息環境影響,未來幾個月亦有可能繼續加息,樓價方面,預計只能止住跌勢。

鄧淑賢指,市場普遍認為加息仍未見頂,即使特區政府後續提出減辣措施,將會有部分潛在買家入市,但樓價仍會持續波動一段時間。預計全年成交跌幅與樓價跌勢相同,同比持平至下跌5%。

莊太量則認為,設立與取消「辣招  」都需要原因,特區政府政策均有各自的目標,若減辣並不代表釋放任何信號,而是為了房地產良性發展,穩定樓市。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新一輪衝突造成的傷亡人數持續增加,截至18日下午,雙方逾4,900人死亡。

巴勒斯坦衛生部門表示,截至當地時間18日14時,今輪以巴衝突已造成巴方3540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帶3478人死亡,超過12000人受傷;約旦河西岸62人死亡,超過1300人受傷。

《耶路撒冷郵報》引述以色列衛生部資料,截至18日下午,以色列已有逾1400人死亡,逾4475人受傷。

巴勒斯坦官員稱本輪衝突已致加沙地帶超1300名兒童死亡

阿拉伯電視台當地18日報道,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馬立基表示,目前加沙地帶已有超過1300名兒童在今輪以巴衝突中死亡。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當地18日,接受天空新聞阿語頻道採訪時表示,由於醫療物資和燃料耗盡,以「災難性」形容加沙地帶的衛生狀況,目前當地醫院已經無力再提供醫療服務。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內地多地醫院近期肺炎支原體感染(又稱「支原體肺炎」、「肺炎支原體肺炎」)個案大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多以兒童為主,河南鄭州有醫院兒科病床加床過百張,與此同時,「支原體肺炎」近日成為內地熱門搜尋字眼,阿奇黴素等抗生素藥物需求增加引發關注。藥品是否短缺?生產企業有何回應?

 

部分藥店兒童用藥暫時缺貨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印發《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其中明確提到,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

在藥物治療方面,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為MPP的首選治療,包括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紅黴素、羅紅黴素和乙醯吉他黴素。

近期,有消息稱,阿奇黴素等藥物在部分線下藥店和診所存在季節性的需求上漲,那麼阿奇黴素是否有缺貨現象?

記者搜尋多間電商平台,發現不同城市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羅紅黴素等藥品仍有貨可供購買。

線下方面,有部分線下藥店兒童用藥暫時缺貨。以北京為例,記者走訪北京多間藥房諮詢阿奇黴素備貨情況,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店內藥物供應有保障,也有部分藥店稱,目前店內的成人用阿奇黴素類藥品有貨,但兒童用阿奇黴素暫時無貨。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目前有600多條阿奇黴素生產批文,涉及幹混懸劑、片劑、注射液等,生產企業涉及西安利君、石藥歐意、哈爾濱三聯藥業、華北製藥等。

近兩日,多間上市公司也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回應阿奇黴素生產等問題。

京新藥業表示,公司目前在產在銷品種中包括阿奇黴素;海辰藥業表示,公司適用於支原體肺炎的產品主要為注射用阿奇黴素;葵花藥業表示,公司在銷產品中包括羅紅黴素、阿奇黴素相關產品,具體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特一藥業也回應稱,公司的紅黴素腸溶片、依託紅黴素片、羅紅黴素膠囊、阿奇黴素片、阿奇黴素顆粒等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適用於治療支原體肺炎;蒲地藍消炎片、咽炎片、複方魚腥草片、穿心蓮片等適用於治療咽喉痛;退燒藥方面,公司有對乙醯氨基酚片、布洛芬片、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止咳化痰方面的有止咳寶片、小兒止咳糖漿、小兒咳喘靈顆粒、羧甲司坦片。上述藥品公司目前均在正常生產、銷售,以滿足市場需求。

專家: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不過,由於阿奇黴素等藥物為處方藥,消費者在購買及用藥時也應留意,多間線下藥店工作人員提醒,購買上述藥品前要確認是否有過敏史。

另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介紹,支原體肺炎的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其中,咳嗽初起是陣發性乾咳,進展中會有咯痰。有人會出現胸痛、咽痛、頭痛等症狀,少數人出現紫紺、呼吸困難等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目前,一線治療藥物主要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常用的有阿奇黴素、紅黴素、克拉黴素等。抗生素類藥物屬於處方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在臨床上,有的兒童出現耐藥現象,治療效果不太好。研究顯示,在支原體感染或肺炎治療上,耐藥者和不耐藥者並沒有太大差異。主要差異是耐藥者的退熱時間延後、病程較長,但重症的比例差別不明顯。

對於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徐保平建議,主要是遠離病原體,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必須去時可以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另外,學齡兒童患支原體肺炎後不要帶病上學,要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雲南省彌勒市佛城商都發生電梯墜落事故,造成至少3人死亡,17人受傷。

附近商家透露,墜落電梯所在的大樓共分4層;當地政府的通報,稱出事電梯當時共搭載20個人,事故原因仍在調查,具體情況以後續官方通報為準。

「彌勒發佈」微信公眾號消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8日通報:

10月18日12時許,彌勒市佛城商都發生電梯墜落事件。事件發生後,彌勒市迅速組織力量對所有傷患進行救治。截至目前,3人搶救無效死亡,4人重傷、13人輕傷。傷者救治工作正在全力開展,事件原因正在調查中。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寶級鋼琴大師劉詩昆的47歲妻子,人稱琵琶公主的孫穎,星期二(17日)於社交平台朋友圈公開喜訊,再宣布誕下一子。

 

人稱琵琶公主的孫穎於朋友圈正式公開喜訊。
鋼琴大師劉詩昆與二胎兒子劉天天溫馨同框。

 

孫穎於社交平台朋友圈公開喜訊,寫道:「歡迎我們家庭的新成員,7.3磅的Tim Tim Lau劉天天(劉蓓蓓的天秤弟弟,小名添添)來到美麗的人世間。」

照片中可見新生兒劉天天安靜地躺在嬰兒床上,眼睛顯得炯炯有神,皮膚光滑細嫩。

 

劉天天皮肤白皙,大眼睛萌化众人。

而劉天天的姐姐劉蓓蓓,也在與媽媽視訊的過程中濕了眼眶,是因為弟弟的誕生而喜極而泣,也是因為體貼媽媽而真情流露。

 

女儿刘蓓蓓与妈妈孙颖视频感动落泪。

劉詩昆大師兩夫婦三年之內擁有了兩位可愛的寶貝,絕對是天大的喜事!

琵琶公主孫穎與丈夫鋼琴大師劉詩昆。

不僅如此,早在七月份,大師遠赴俄羅斯莫斯科為四年一度舉行的「第17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擔任評委,並獲邀在開幕式上演出,反響熱烈,引起全世界華人的愛國共鳴。

大師遠赴俄羅斯莫斯科,獲邀在開幕式上演出。

 

又在八月份,劉詩昆大師在美國紐約獲頒第40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8月12日晚在紐約舉行。劉詩昆在致辭時說,他願繼續用音樂為加強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作貢獻。

 

大師在美國紐約獲頒第40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

 

一年之內公佈了那麼多喜訊,八旬的鋼琴大師劉詩昆的晚年生活實在令眾人稱羨!而兩位千金少爺在一出生就有豐厚的財力在背後做支撐,被提供最好的生長環境,想必兩位孩子長大以後,會成為妥妥的名流名媛。至於能否遺傳到父母劉詩昆大師與妻子孫穎的音樂天分和達到父親的音樂成就,實在是令眾人期待!

2023年劉大師生日宴一家三口溫馨合照,現又再添新成員!
劉天天在嬰兒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