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01810)花了三年打造、首款電動車小米SU7正式上市,吸引不少人親臨門市試駕。小米汽車表示,不少門店單日有近1萬人次到訪。被認為是死對頭的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卻唱反調,稱發現店內「人不多,隨時可以看」。

圖片來源:@楊學良Victor

楊學良4月1日在微博稱,曾到過杭州市蕭山區銀泰百貨的小米之家,觀摩剛上市的小米SU7,認為「人不多」。有網友公開質疑,楊學良專挑周一中午客流較少的時段去門店,「試圖說明小米SU7沒人氣」。楊學良反駁回應稱,「自己沒有說(小米)沒人氣,而是人不多,不用排隊。」

亦有網友表示楊學良拍照畫面偏色,建議「去小米之家換台手機」。楊學良則反駁稱是用華為手機拍攝。

有網友曬出無錫小米汽車門店人流火爆的照片,楊學良則回應稱下個月去無錫出差時會去探訪。

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小米SU7 3月28日上市,三款車型售價介乎21.59萬至29.99萬人民幣。相若價位的純電動車市場競爭對手眾多,其中包括吉利集團旗下吉利銀河E8、極氪007和極氪001。

對此

無錫小米門店圍觀小米汽車的人流 圖片來源:@愛喝茶的粥

fans創始人孫少軍曾發布微博稱,在去年年末極氪007上市后,進極氪門店看車的客戶都會提及小米,不過「只是提一嘴,這類客戶觀望情緒非常重」。

小米汽車上市發布會

小米SU7上市前的38日,楊學良曾轉發微博評論稱:「以後大家盡量不要把我們的新車跟小米SU7關聯起來,更不要對立起來,要樂見別人成功。」「最近車圈的輿情的發酵和走勢讓我困惑和擔憂,大家要理性建設性的批判,要給人餘地,極端的群嘲和負能量不利於中國品牌的發展,把競爭交給市場,把選擇交給客戶,不要讓是非成為主旋律。」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曾在小米SU7上市發布會上表示:「小米SU7是我們3年的心血之作。如果做得好,想請大家為我們點個贊,如果覺得不好,就直接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會認真聽取,迅速改進。懇請各位,如果吐槽還請口下留情。給大家鞠躬了。」

楊學良探店小米汽車當天,極氪007後驅增強版正式上市,售價為20.99萬元,比小米SU7起售價低6000元,拉開了第二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帷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美聯物業董事陳光明表示,「撤辣」後新盤銷售情況熾熱,預期香港全月一手交投約4500宗,是自199811月以來新高。

香港新開售樓盤市場自「撤辣」後情況火熱,開發商與物業公司推出多項優惠促銷政策。

以恆基地產開發的「利奧坊」項目為例,美聯物業推出總價值約45000港幣的「出租物業保險優惠」,贈送給在購房後3個月內成功經美聯物業租出單位的業主,以提高樓盤的投資吸引力。

今年228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樓市全面「撤辣」,即取消購置住宅的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以及新住宅印花稅。自此,在香港推行14年之久、旨在打擊短期炒房、抑製投資需求的樓市「辣招」全面撤銷。

恆基物業代理董事及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對新樓槃的銷售情況充滿信心,他指出計劃於本周五晚發售的「利奧坊」現在已吸引500名購房者預約認購。對恆基地產來說,銷售數據更加可觀,近期成交量已接近1000單。

在本輪樓市「小陽春」中,來自內地的「新香港人」群體獲得了市場的特別關注。近年來特區政府先後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高才通)」、「輸入內地人才(專才)」,「優秀人才入境(優才)」等多項計劃,共有超過10萬人獲批,其中大部分來自內地。

活躍的兩地交流推動香港樓市復蘇,韓家輝表示:「自香港全面復常之后,香港與內地交流密切,為樓市帶來機遇。預期『撤辣』后最初兩個月會有較多來自內地買家的成交。」

特區政府於2023年年底重啟「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並在202431日起開放申請,吸引「投資移民」來到香港。韓家輝預計,該計劃將帶來更多新買家。他指出,3000萬港幣的投資雖然不包括住宅投資,但大量的資金流入對香港房地產行業亦有正面作用。另外新來港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將對住宅銷售帶來提振作用。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除了投資目的的購房,香港本地以自住為目的的房產添購也有增多。「我相信未來幾個月的成交量都會維持高位,樓價也會趨於平穩。考慮到香港樓市的需求轉變以及經濟向好,下半年樓價預計將會有明顯增幅。」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新聞

 


馬浚偉過檔新城出任首席營運總監以來,公司頻頻有新發展動作,上月曾預告五年內會拍三部電影的馬浚偉,繼日前公布首次成立藝人經理人及項目部門後,成功促成新城與香港泰吉影業簽署備忘錄,未來會共同製作本土電影,並將港產片推廣至大陸、台灣、澳門及香港特區兩岸四地。

身兼香港電影導演會及香港影業協會成員的馬浚偉透露,公司會以新城動力名義首度開拍電影,希望為香港電影業注入新動力。他坦言即使自己「有心有意」製作本土電影,但仍很需要既資深且具雄厚實力和資源的電影公司合作。

馬浚偉透露早於20年前因電影與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藍太」)結下不解之緣,多次合作留下不少美麗回憶:「很感恩得到藍太的認同跟新城結盟,為未來香港電影業作出更多貢獻,拍攝更多港產片,為香港電影業共同出一分力。」

 

馬浚偉希望為香港電影業出一分力。

 

 

 

藍太作為德高望重的電影發行人及製片人,擁有豐富的海外發行經驗。
香港泰吉影業1972年由台灣著名電影製片人藍天虹創立,90年代進入內地巿場,至2009年,主力從事對外投資及合作拍攝電影業務,泰吉影業集團擁有的經典華語電影IP已多達500多部,製作包括《倩女幽魂》、《畫皮》及《新霸王花》等出色作品。

 

香港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開心跟新城動力合作。

 

新城廣播首席營運總監馬浚偉,與香港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參與「新城動力與香港泰吉影業合作協議備忘簽署」儀式,資深電影製片人郭小峰及新城廣播總經理(商務及巿場拓展)梁耀宗見證。

香港泰吉影業總裁藍凱莎玲則盛讚馬浚偉唱歌、演戲樣樣出色:「很開心跟新城動力合作,大家一齊努力!」

 

藍太表示丈夫藍先生亦不時將馬浚偉掛在口邊,又盛讚他唱歌、演戲樣樣出色。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與香港泰吉影業成功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全力合作開拍本土電影推廣至兩岸四地。

 

 

 

 


天津東麗區津漢公路與經三路交口西側,早上6時35分發生旅遊車追尾撞向公車交通事故,導致1人死亡,37人輕傷。

 

事故發生後,兩輛車起火猛烈燃燒,公安、應急、消防、衛健等部門到達現場救助傷者。目前傷者已在醫院就診,無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的中學校園欺凌案演變成悲劇,長期被三名同班同學霸凌的13歲初中生「小光」,慘被人用鐵鍬活活打死後,藏屍於荒廢的菜棚內,三名嫌疑人被拘捕。

近日網傳「3名初中生霸淩同學並將其殺害」的消息引起關注。網傳資訊顯示,邯鄲市肥鄉區一名化名「小光」的初中生,長期遭三名同班同學的霸淩,至3月10日下午5點左右將被他們殺害,屍體掩埋在北營村南側的廢棄蔬菜大棚內。肥鄉區張莊村委會書記13日,證實,網傳資訊屬實,記者致電肥鄉區公安局舊店派出所,工作人員稱:「案件正處理中。」

 

 

 

 

受害人父親表示,小光3月10日下午1點左右告訴奶奶,打算跟同學出去玩。至下午1點58分,家人由於外出,爺爺曾給小光打電話,詢問是否需要為其留門,小光當時曾接聽電話。下午5點,再致電小光,手機已被關機,家人遍尋不獲,至晚上十點多決定報案。

警方通過監控發現,與小光同行還有另外3名男同學。警員與村書記向該三名學生查回,三人均異口同聲表示未見過小光。

 

 

「當時心裡就已經感覺要出事了,我趕緊把孩子電話卡補辦回來,並查詢微信記錄,發現孩子微信曾給其中一名學生轉過幾百塊錢,我立馬把這個情況告訴警方。」王先生告訴記者,在監控視頻和轉帳記錄的證據下,三名學生才和盤托出小光屍體已被埋於北營村南的廢棄蔬菜大棚內。

「他舅舅在現場看孩子遺體時發現,孩子的臉被鐵鍬鏟得面目全非。」王先生悲憤地表示,3名十三四歲學生,竟能如此心狠手辣,不僅涉嫌殺害自己兒子,還將遺體進行掩埋,毀屍滅跡。

「過完年開學,還沒有一個星期,孩子就……」王先生哽咽著,憶述小光平常是一名非常聽話、脾氣好、性格好的孩子,在家會自己洗衣做飯收拾家務,非常讓人省心。王先生還表示,早前孩子就曾表示不願上學,「以為孩子貪玩,並沒有當回事,後來才知道孩子在學校受到霸淩。」

3月13日,記者多次撥打小光所在學校電話,惟無人接聽。肥鄉區張莊村委會書記證實,涉案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抓獲。肥鄉區公安局舊店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案件正在處理中」。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浙江台州市一名曾自行到店鋪紋身的17歲少年,參加服兵役體檢時被拒,家長投訴至消保委,經調解後紋身店竟獲賠償1.3萬人民幣,獲選為年度省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網圖)

 

台州三門縣消保委去年接獲涉案人父母投訴,聲稱當時未滿18歲兒子前年7月在紋文身店紋身後,去年參加服兵役體檢時因身上有紋身被拒,投訴人認為,商家未經監護人同意,擅自向未滿18周歲未成年人紋身,令其無法參軍,應承擔相應責任。消保委調解時,紋身店回應指,投訴人兒子紋身時個子高大,看起來像成年人,反指母親作為監護人,體檢前未發現兒子紋身,自身也應承擔責任。

三門縣消保委認為,案中17周歲的在學少年,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紋身應該先徵得法定監護人同意,家長有權要求商戶賠償。經調解,雙方達成一致,由被訴方賠償一萬三千元人民幣。

三門縣消保委提醒,未成年人紋身除影響身體健康,還可能使其在求學、參軍、就業中受阻,侵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權、發展權、受保護權、社會參與權等。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等立法原則和精神,社會應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給未成年人以特殊保護。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3月6日,由三亞飛往北京的南方航空CZ8805次航班,因疑似有乘客向飛機投擲硬幣,導致飛機延誤。3月7日,南航方面向央廣網記者證實,此事屬實,涉事旅客目前已被機場公安帶走調查。

航旅縱橫App顯示,CZ8805次航班原計劃於3月6日上午10時從三亞鳳凰機場起飛,13時40分到達北京大興機場。該航班實際起飛時間為當日下午2時17分,5時36分抵達北京。南方航空客服介紹,當時機務人員發現有旅客往飛機投擲硬幣,此次航班延誤屬「公共安全」問題。

「找到硬幣後,為保障飛行安全,機務人員對飛機做了全面安全檢查,確定沒有安全隱患才起飛,比計劃時間延誤了246分鐘。」南方航空客服告訴央廣網記者。

近年來飛機投幣事件屢有發生。2023年10月29日,南方航空CZ3121次航班機務人員在機腹附近區域發現兩枚硬幣,航班因此延誤3個多小時,涉事旅客同樣被移送至公安機關;2017年6月27日,一名80歲老太扔硬幣求平安,導致南航上海飛廣州航班延誤5個多小時,近150名旅客滯留浦東;2019年2月17日,安慶飛往昆明的航班,一男子朝發動機投擲硬幣致航班取消,該男子被行政拘留10日,被判決賠償航空公司12萬餘元。

廣州白雲機場提醒(央廣網發 穀雨 攝)

向飛機投擲硬幣,當事者除了要面臨被警方拘留的處罰外,還可能被航空公司索賠。據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硬幣如果被吸入發動機核心部位,很可能會與發動機高速轉動的葉片發生碰撞,極易導致發動機失速,甚至停止運轉,從而釀成慘劇。相關工作人員知道有硬幣進入飛機發動機後,必須停飛檢查。如果不知道硬幣的數量和位置,或者硬幣的位置太靠近內側,只能拆除發動機部分零件進行檢查操作,這個過程產生的費用可能會有幾萬元。

南航特別提醒,旅客乘坐飛機時務必遵守民航法律法規,禁止做出危害航空安全的行為。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IQ博士》、《龍珠》等漫畫的作者鳥山明,上周五(3月1日)逝世,享年68歲。他個人的工作室社交平台證實,指鳥山明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離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對鳥山明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他的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日本集英社旗下《週刊少年Jump》等五間雜誌編輯部周五(3月8日)聯合公布鳥山明的死訊,指鳥山明創作的漫畫已超越國界,廣受全世界閱讀與喜愛。他所創造的迷人角色和無可匹敵的設計感,對許多漫畫藝術家和創作者產生很大影響。雜誌編輯部仝人謹對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感謝,並祈禱他的靈魂安息。

鳥山明個人的工作室BIRD STUDIO發佈訃告,指鳥山明是因「急性硬膜下血腫」於3月1日逝世。

鳥山明的友人透露,他2月時因腦腫瘤開刀,生前把心思全放在《Sand Land: The Series》的改編動畫工作上,希望親眼看到動畫播出,惜心願難圓。

不過有日媒分析報道,「急性硬膜下血腫」多由外傷導致,包括頭部受撞擊、交通事故、劇烈運動等對頭部造成傷害,令覆蓋大腦的硬腦膜與大腦表層間出現急出血,死亡率達六成。

鳥山明1955年於名古屋出生,代表作包含《龍珠》、《IQ 博士》等在全球享有盛譽。他曾任職設計師,及後向雜誌社投稿漫畫,1978年先於《週刊少年 JUMP》以短篇《Wonder Island》出道,1980年推出《IQ 博士》,翌年發行動畫,讓他一炮而紅。

鳥山明1984年至1995年在《週刊少年Jump》發表《龍珠》,讓他攀上漫畫界高峰榮登國寶級漫畫家,隨後《龍珠》被製作成動畫,成功將作品打入國際市場,帶動往後數十年龐大的日本漫畫及動畫產業起飛。

《龍珠》已被翻譯24種語言發行並在全球40國販售,截至2020年單行本累計發行量逾2.6億本。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鳥山明是著名漫畫家,他的作品在中國也深受歡迎,不少中國網友也對他的去世表示哀悼。中方期待也相信,日本會有更多有識之士積極投身中日文化交流和兩國友好事業。

 


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外反對呼聲,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質疑和反對。有憤怒的日本民眾通過集體訴訟方式,把政府和東電公司告上法庭。部分民眾作為原告,當地3月4日在福島地方法院參加法庭首次辯論。開庭前,他們舉行集會,表達捍衛自身權益的決心。

為數百人的原告團參加者前往集會,希望今後對於反對核污染水排海,不僅是停留於口號,而是切切實實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日本知名律師海渡雄一,與其餘幾名律師牽頭發起訴訟,原告已超過360人,他指核污水排海從法律層面已經造成侵權。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律師海渡雄一解釋,法律根據在於對漁民而言,有進行漁業活動的權利,享有漁業權、漁民人格權。而對於普通市民,享有平靜生活的權利。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表示,僅在福島縣內就有超過六成人反對排放,儘管漁民們一直呼籲政府遵守承諾,但最終打破承諾,核污染水還是排放入海,因此政府做法的正當性不存在,我希望能通過訴訟證明這一點。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表明立場,稱無論如何都要先停止排放核污染水。

海渡雄一指出,今次訴訟只有一個訴求,就是要求停止核污染水排海。海渡律師認為,儘管訴訟程式可能持續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但原告團希望能夠以此得到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長期關注。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律師海渡雄一稱,無論放射性水平有多低,都不應該排放到海中,這是國際共識。希望這次訴訟能成為所有日本國民思考的機會,思考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是否有權違反這國際共識。

儘管一直以來,日本政府和東電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公關宣傳,宣稱核污染水排海所謂的「安全性」。但是原告團認為,圍繞核污染水排海的擔憂根本無法消除,他們將通過長期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的正當權利。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這不僅僅是福島縣的問題,而是污染地球海洋的行為。福島縣和福島縣民有責任進行阻止,因此我加入了這個行動。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不僅僅是我個人成為原告就夠了,還需要我們的社區一起討論,培養這樣的意識。我們必須保護地球,保護我們居住地的環境。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越南最大金融詐騙案當地3月5日,在胡志明市開庭審理,越南女首富、房地產商萬盛發集團創始人張美蘭等近90名被告,被控參與侵吞120億美元資產。如果事件屬實,可能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欺詐案之一」。

張美蘭曾一直是越南金融界的核心人物,於1992年創立萬盛發集團,從事房地產、金融、餐飲、酒店等業務。2022年10月,張美蘭被越南警方逮捕,她被指控涉嫌貪污財產、行賄和違反信用機構貸款規定。

越南最高人民檢察院還以貪污財產、受賄、濫用職權、違反銀行業務經營規定等多項罪名對其餘85名被告提起訴訟,其中包括原西貢商業股份銀行、原越南國家銀行、原越南政府監察總署、原越南審計署人員。

 

3月5日,越南女首富張美蘭在胡志明市法院出庭受審 圖源:視覺中國

 

公訴書稱,張美蘭和同案犯合謀,在2012年至2022年期間通過欺詐手段在西貢商業股份銀行安排了2500多筆貸款,向萬盛發集團及相關公司提供超過1000萬億越南盾的貸款,佔到西貢商業股份銀行在此期間發放貸款總額的93%。

調查人員認定,張美蘭對西貢商業股份銀行造成超過498萬億越南盾的損失。其中,在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間,張美蘭挪用了西貢商業股份銀行約304萬億越南盾(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0億元)。該銀行至今未能支付該筆款項,還產生超過129萬億越南盾的利息。

公訴書指出,張美蘭創立的萬盛發集團由1000家子公司和合資公司組成,由其家人和親屬管理。雖然張美蘭沒有在西貢商業股份銀行任職,但她是該銀行最主要的股東,持有85%至91.5%的股份。

此外,張美蘭還被指控涉嫌向越南國家銀行督察組行賄,以掩蓋、隱瞞她和西貢商業股份銀行的違法行為。

涉及案件的86名被告中,70人被捕,11人取保候審,5人在逃。一審預計將持續到4月29日,如果罪名成立,張美蘭最高可能面臨死刑。《日經亞洲》指出,根據越南法律,如果罪犯能夠歸還至少四分之三的金額並積極配合調查,刑期可能減至無期徒刑。

路透社稱,自越南開展反腐敗運動以來,越南許多官員已遭到逮捕或被迫辭職,原常務副總理范平明和原副總理武德儋遭到罷免,原國家主席阮春福也因政府腐敗問題辭職。但對張美蘭案件的審判是「規模空前的」,預計將有數千人被傳喚,200多名律師參與訴訟。這不僅是越南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起金融欺詐案,也可能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欺詐案之一。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