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島西南錨地一艘貨輪,星期二(8日)早上十一時許起火,冒出大量濃煙,多名船員墮海,其中1死4傷,共22人獲救,火勢持續四小時後受控。
起火的貨輪事後冒出黑煙及火光,船身傾側。

現場一度傳出懷疑爆炸聲,火勢猛烈。起火的貨輪事後冒出黑煙及火光,船身傾側。火勢持續四小時,當局指火勢於下午三時四十二分受控。

香港消防處接報到場後,在11時46分將火警升為二級,至下午1時41分升為三級。初步相信有二十多人在船上,其中22人獲救,傷者陸續被送往南區水警基地後,再分流至不同醫院救治。據悉,大部分船員均屬越南籍及新加坡籍。

香港警方和消防正調查起火原因。

 


荃灣關門口街往楊屋道方向、近悅來酒店附近,星期二(8日)早上十時許有水管爆裂,道路淹浸大量湧出的水,一度需暫時封閉,駛經車輛需慢駛,路經的巴士需改道。

大量夾雜黃泥的污水流入附近商場,職員忙於清理,部分商店需要暫停營業。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星期一(7日)起一連四天訪華,是一年內的第四次,期間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北韓朝中社及中國官媒新華社星期二(8日)報道,金正恩是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訪問中國,報道非常簡短,沒有提及其他細節,為中朝首次在北韓領導人訪華期間公布相關消息。

分析指北韓美國領袖或第二次會晤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指,金正恩訪華正值中美關係緊張及雙方經貿代表磋商,與此同時,美國星期一(7日)派遣一艘導彈驅逐艦在南海爭議島嶼附近航行,引起北京指責。

分析又認為,金正恩去年的訪華時機,正值金正恩與美國和南韓外交斡旋的關鍵時刻,其中一次的訪問時間,發生在金正恩與特朗普的新加坡峰會前夕,外界紛紛猜測特朗普和金正恩可能會舉行第二次峰會。而金正恩發表新年賀詞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Twitter貼文稱,熱切期盼與金正恩進行第二次會晤。

金正恩新年賀詞允停製核武

金正恩在1月1日的新年賀詞中展示新的和平姿態,表示北韓將不再製造、試驗或擴散核武器,令重啟美朝無核化談判帶來新契機。不過,金正恩同時要求美國解除經濟制裁,呼籲引入更多外國投資和貿易。金正恩還表示,如果美國不取消經濟制裁,北韓不得不為守護國家自主權而探索一條「新路。有分析人士則認為,有關賀詞是北韓向美國伸出的橄欖枝。

北韓不滿美拒放寬制裁

北韓早前表示對美國處理陷入僵局的無核化談判的方式不滿。北韓一直依賴中國經濟和外交支持,但不滿中國試圖藉助援助控制平壤。

北韓早前又揚言,若美方不放寬制裁,將恢復發展核武力量,但華府以北韓未有採取切實步驟放棄核武的情況下拒絕放寬。北韓則堅稱已做出重大讓步,表示美國需要採取措施回應。

金正恩和特朗普去年六月在新加坡的一次會議上同意解決朝鮮核武器問題,但自此再未有取得明顯進展。

(美國《華爾街日報》)


美軍一艘導彈驅逐艦星期一(7日)駛近南海西沙群島,中方提出嚴正交涉。

美國印度太平洋艦隊發言人表示,執行任務的是美國海軍隸屬於第七艦隊的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DDG 85)。美方又形容行動是執行「航行自由」,目的是為不滿中國「過度的海洋主張」。

美國海軍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坎貝爾號」,曾闖入日本海爭議海域。
美國海軍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坎貝爾號」,曾闖入日本海爭議海域。

外交部同日回應,稱美國海軍軍艦未經中方允許,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中方隨即派出軍艦軍機依法對美艦實施查證識別,予以警告驅離並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外交部並指責美艦有關行為違反中國法律和相關國際法,侵犯中國主權,破壞有關海域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有關行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此類挑釁行動。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


1.為紓緩香港島北各主要幹道交通擠塞情況,連接港島東西的中環灣仔繞道,1月20日起分階段通車。香港署理運輸署副署長彭偉成星期一(7日)表示,會於繞道通車後,研究在中區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希望進一步減輕中區商業區的交通擠塞。耗資360億港元、興建歷時九年的中環灣仔繞道,全長4.5公里,當中3.7公里為隧道,香港政府估計繞道通車後,由中環到北角東區走廊只需約五分鐘車程。

2.對於香港信貸資料公司環聯資訊系統,早前被傳媒揭發存在保安漏洞外洩個人資料,環聯香港就事件致歉。有立法會議員關注環聯的監管問題,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均稱,暫時無意將信貸查閱機構,納入金融機構條例直接規管。

3.踏入香港公立醫院的冬季服務高峰期,所有公立醫院的內科病床爆滿,佔用率全部逾100%,其中以位於九龍東的將軍澳醫院情況最嚴峻,內科病床佔用率達133%。截至1月7日(星期一)凌晨,整體內科病床佔用率達115%,而急症室首次求診人次為5910,其中948人需轉往內科病房,比以往非服務高峰期人數高約一成。

4.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楊鳴章上周四(1月3日)病逝後,天主教香港教區星期一(7日)宣布,由湯漢樞機出任「教區宗座署理」,在主教出缺期間治理香港天主教教區。湯漢樞機前年二月曾就中梵關係撰文,強調國家要求主教人選符合愛國標準,與天主教教義並無衝突,並形容教廷與北京的對話是「人間對話的典範」,堪比天主與人類對話。

5.日本政府1月7日(星期一)起,會向所有離境的旅客及國民徵收一千日圓離境稅,即相當於約七十港元,在機票及船票上一併收取。預料新稅會為政府每年增加五百億日圓稅收,將用於促進旅遊業的措施,吸引更多外國人訪日。

6.在北京,中美代表星期一(7日)開始展開為期兩天的副部長級貿易談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磋商仍在進行,暫時無資料可通報。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前表示,對中美貿易談判感到樂觀。由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率領的工作組抵北京後,星期一(7日)早上九時許前往國家商務部,與中方工作組展開經貿磋商。

7.日本北部持續下大雪,位於北海道的新千歲機場,星期日(6日)有17班航班要取消,數百班航班延誤,約40名旅客要滯留機場。當地航空公司預計,包括前往日本東京、大阪等城市的航班爆滿情況,最快星期二才有所改善。

8.第76屆金球獎頒獎禮,韓裔女星吳珊卓憑劇集《嗜血嬌娃》奪得最佳女主角,為金球獎首名亞裔視后。


踏入冬季服務高峰期,香港所有公立醫院內科病床爆滿,佔用率全部逾100%,其中「重災區」、位於九龍東的將軍澳醫院,內科病床佔有率達133%。

香港天氣乍暖還寒,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本月2日宣布香港進入流感高峰期,香港公立醫院的內科病床佔有率繼續上升,截至1月7日凌晨,整體內科病床佔用率達115%,而急症室首次求診人次為5910,其中948人需轉往內科病房,比以往非服務高峰期人數高約一成。

爆滿醫院主要位於九龍區

香港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公院整體內科病床佔用率,達百分之115。

全港全部十五間提供內科病房住院服務的公立醫院均告「爆滿」,其中將軍澳醫院佔用率達133%,至於伊利沙伯、明愛、聯合及博愛醫院,佔用率均超過120%,大部分嚴重爆滿的醫院屬於九龍區。

私家診所方面,情況同樣嚴峻,記者致電查詢,部分私家醫生診所需輪候逾五小時。

港醫管局續加強感染控制  籲市民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為應對香港冬季流感季節,香港醫管局發言人指,香港的公立醫院已實施更嚴謹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加強流感病毒檢測服務,提供一星期七天的流感快速測試服務,以便加快為病人安排合適的臨床治療及作出相應的床位調動安排;另外,面對求診病人,醫護人員會按既定臨床指引,即病人發熱、外遊紀錄、職業、接觸史及是否涉及群組個案作風險評估,對出現流感病徵的病人採取所需感染控制措施;而所有醫護人員及訪客進入臨床範圍,都規定必須戴上外科口罩。

發言人又指,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安全和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方法,呼籲仍未接種的市民盡快接種,以有效預防流感及相關併發症。

港醫管局表示,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密切監察流感最新發展,並因應情況更新相關措施。


中美星期一(7日)開始展開為期兩天的副部長級貿易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前表示,對中美貿易談判感到樂觀,又指內地經濟轉差令中國更想達成協議,解決兩國的貿易爭端。有分析預料,今次談判並非旨在取得實質性進展,而是為下一輪更高級別談判做準備。

由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率領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上周日(6日)抵達北京。格里什與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關係密切,而萊特希澤則是對中國立場最為強硬的「鷹派」官員。

美國副貿易代表格裡什(左)率領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6日抵達北京一間酒店。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抵達北京。

今次赴京的美國貿易代表團以副部長級為主,涵蓋農業部、商務部、能源部及財政部等代表。代表團成員包括: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瑪律帕斯(David Malpass)、美國貿易代表署首席農業談判代表杜德(Gregg Doud)、美國農業部負責貿易和對外農業事務的副部長麥金尼(Ted McKinney)、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的副部長卡普蘭(Gilbert Kaplan),以及美國能源部負責化石能源事務的助理部長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inberg)。

分析料談判未必對經貿有實質進展

有專家分析稱,今次談判是為接下來的重量級談判做準備。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拉迪(Nicholas Lardy)認為,美方代表團成員以副部長為主,意味談判的目的是為未來更高級別的會談奠定基礎,而並非要在談判中取得實質性進展。

曾擔任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顧問的國際貿易律師霍里克(Gary Horlick)認為目前談判階段,特朗普政府不需要派出最高級別的官員。

霍里克分析指,代表團成員涵蓋在這個階段應有的專業水準,認為人選非常合適。他又表示,農業是關鍵的談判之一,而杜德擔任美國首席農業談判代表非常適合。

歐亞集團亞洲區主任、前美國財政部官員希爾森(Michael Hirson)稱,考慮到市場的敏感性,雙方可能都希望傳達一種有進展的資訊,而實際進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他們是否會宣佈舉行下一輪更高級別的實質性談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20國集團峰會期間就貿易「休戰」達成共識,決定暫時停止施加新關稅90天,希望通過談判在2019年3月2日的最後期限之前達成協議。

(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美國《商業內幕》/彭博通訊社)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四十三集:香港玩具業(三)

鳴謝:香港玩具協會


守護香港175載

香港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較早前,美國有線電視頻道(CNN)有一篇題為「香港比其他地方優勝的十個方面」(“10 things Hong Kong does better than anywhere else”)的報道,內容羅列香港與別不同的十大優點,包括良好法治、簡單稅制及低稅率、生活便利、宜居城市和建設、文化特色等範疇。文章的第一句是「你怎能不愛香港?」(How can you not love Hong Kong?)

該篇文章開宗明義指出香港治安良好。無可否認,多年來,香港的良好法治管治是建基於高效專業的執法水平。而香港的司法獨立在亞洲排名第一。

2017年香港整體罪案不但較前一年下跌7.6%,更是1975年以來(即42年來)的新低。以每十萬人口計算的罪案率,更加是1971年以來(即46年來)的最低。2018年本港首十一個月總體罪案50122宗,較2017年同期下跌2.9%。「世界正義工程」(World Justice Project)發表《2017-18全球法治指數》,香港在秩序與治安位列全球第四,令香港人引以為傲。

香港作為全球罪案率最低的城市之一,警隊在維持治安及社會秩序方面的優越表現有目共睹,警隊擔當重要的執法者角色,更是功不可沒。

今年是警隊成立175周年,是值得紀念的大日子,警隊的服務與時俱進,並發展為今天專業高效的紀律部隊。

警隊自1844年成立以來,由一支規模細小的隊伍演變為既現代化又高瞻遠矚的執法機構,現時正規警察、輔警及文職人員之人數多達36500多名。

警隊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過往十年,成功獲聘為見習督察的申請人均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而成功獲聘為警員並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申請人則由2007年的15%上升至去年的22%。投考人士涉及不同範疇的專業或學科,包括法律系、環球工商管理、新聞系、犯罪學等。

每年投考警察的競爭相當激烈。過去三年(2016至2018年),每年平均有超過7200人投考督察,及超過11000人投考警員,即投考見習督察平均40人爭一位,投考警員則平均10人爭一位。

投考人士當中,除了優秀的本地和海外大專院校的畢業生之外,亦有不少非華裔人士。自2011年,警隊已招聘超過70名非華裔見習督察和警員。我相信本星期六(1月12日)舉行的冬季招募日,必定吸引大量有志加入警隊的青年。

政府致力推動男女平等,警隊也不例外。現時,女警的總數約為5000人,佔整體警隊人數17.2%,是世界上各主要城市的警察隊伍中,女警人數比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其中,女性督察級人數由1990年的13%增至2018年的29.8%,女性警司級人數更由1990年的2.8%大幅增至24.5%。警隊由1949年聘用首位女性副督察開始,至2017年委任首位女副處長,女警的地位不斷提升,印證「巾幗不讓鬚眉」。

警隊肩負維持治安及撲滅罪行的重任,要確保人員可以從容並以專業態度應對日常工作以及處理任何特發事故,就必須有一套完善及兼具有前瞻性的入職訓練及在職培訓系統。

警隊於2006年重整培訓架構,在優化架構下,成立香港警察學院(警察學院),取代舊有的訓練部,致力策略性發展警察培訓工作,目標成為世界上卓越領先的警察培訓中心之一。警察學院現時轄下設有總部及三所學校,分別為基礎訓練學校、專業發展學校和專項研修學校,為人員提供精研而全面的培訓發展課程。

早於2010年,警務處開始成為首個開辦資歷架構認可課程的政府部門,現時有11個已獲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當中與加拿大警察學院合辦的「國際警務行政人員發展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Executive Development in Policing Programme,簡稱為「IEDPP)」),為兩地的警務管理級別人員提供培訓,更獲評審局評定為資歷架構第六級,即與碩士學位相同級別,為警察學院創下新里程碑。

警察學院更於2017年與英國劍橋大學首度合辦「應用犯罪學與警務管理研究碩士課程」,為現時和未來的執法領袖專設為期兩年的兼讀制課程。

為拓展溝通平台,拉近與市民的距離,警隊善用網絡及社交媒體,在 2015年推出「香港警隊Facebook」專頁及2016年推出「香港警隊Instagram」,以輕鬆有趣方式推廣警隊活動和宣揚滅罪信息。

最近,警隊與消防處破天荒合作拍攝短片,讓人氣角色「任何仁」分別在各自的Facebook專頁亮相,為市民提供除夕倒數的安全小貼士。

香港的良好法治管治和安全城市的美譽得來不易,亦非理所當然,而是建基於高效的執法水平。紀律部隊除了警務處、還包括入境處、海關、消防處、懲教署和政府飛行服務隊,六萬多名卓越優秀的紀律部隊同事克盡厥職,在不同崗位上竭誠服務市民,締造安居樂業的好環境,實在讓我們深感驕傲。

本星期六(1月12日),我將會出席「警隊175周年大匯演暨警民同樂日」,為連串慶祝活動揭開序幕,就讓我們一同向守護香港優秀的警隊致以崇高敬意。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打尖」是廣東話,意思是「插隊」、「加塞」。公共場所該排隊卻打尖插隊,這種行為不論在內地還是在香港都會惹眾怒。多年前一個大雨天,程老漢在香港粉嶺港鐵站外的公交車站見到一個香港本地老伯為避雨而打尖搶上公交大巴,就挨了幾個排隊乘客好一通粗口伺候。有乘客說,你歲數大你要優先上車可以,但你要問過我們。程老漢當時真的很替那位老伯難過,覺得罵老伯的那些人很過分。

內地人也很反對插隊,如果大家都排隊的話,你可休想插隊。20年前,程老漢在北京居住,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車站基本上就是戰場,必須身手敏捷才擠得上車。插隊根本不可能,因為高峰期根本就沒隊,你唯一可做的是練就一身擠車好功夫。後來程老漢不得不學了開車,解決通勤問題。

內地人在港插隊的情況屢見不鮮,引起途人不滿,甚至需報警處理,這類情況不時被網民拍攝下來及放上短片網YouTube。

一般而言,香港人在香港都會乖乖排隊。同樣是中國人,爲什麽香港人就那麼乖?兩個原因:一是如今香港的公共交通資源充足,這趟車上不了,下一趟車很快就到,不像20年前的北京城,下一趟車可能要等到地老天荒才來。二是香港人比較早就接受了排隊上車的訓練。程老漢曾看到過香港舊紀錄片的一個鏡頭: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公交車站,一個警察揮著警棍打那企圖打尖上車的乘客。

文明的言行不是與生俱來,得靠訓練。2019年新年伊始,一位「普通話阿姐」就在香港接受了一次訓練。

香港一位女網友1月1日早晨在社交媒體發帖說,當天凌晨2:56,她在荃灣搭小巴回家,見一位「普通話阿姐」打尖上了小巴,司機和全車其他乘客都要求她下車,她卻賴著不走。僵持之下,一名乘客將她手機奪去,放到小巴外的地面上,迫使她下車去取手機,司機趁勢迅速關門開車一溜煙跑了。

(Facebook專頁:哈弟Hadee-我由乜乜徒步到乜乜)

這事還有續集。

3日凌晨,這位女網友又發了帖,說她剛又遇到那位阿姐,「佢今日好乖有排隊」。更絕的是,「又撞返同一個司機」,司機好Nice:「喂,阿姐。」阿姐驚慌:「我有排隊!」司機無奈:「我知,我見到」。阿姐:「我真的有排隊!」司機:「我係想叫你唔使嘟卡,上次你畀咗錢,我諗住今次唔收錢喇,我唔係話你唔排隊呀!」

老話說,「爛泥扶不上牆」。這位阿姐不是爛泥,一次培訓就學會排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