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打尖」是廣東話,意思是「插隊」、「加塞」。公共場所該排隊卻打尖插隊,這種行為不論在內地還是在香港都會惹眾怒。多年前一個大雨天,程老漢在香港粉嶺港鐵站外的公交車站見到一個香港本地老伯為避雨而打尖搶上公交大巴,就挨了幾個排隊乘客好一通粗口伺候。有乘客說,你歲數大你要優先上車可以,但你要問過我們。程老漢當時真的很替那位老伯難過,覺得罵老伯的那些人很過分。

內地人也很反對插隊,如果大家都排隊的話,你可休想插隊。20年前,程老漢在北京居住,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車站基本上就是戰場,必須身手敏捷才擠得上車。插隊根本不可能,因為高峰期根本就沒隊,你唯一可做的是練就一身擠車好功夫。後來程老漢不得不學了開車,解決通勤問題。

內地人在港插隊的情況屢見不鮮,引起途人不滿,甚至需報警處理,這類情況不時被網民拍攝下來及放上短片網YouTube。

一般而言,香港人在香港都會乖乖排隊。同樣是中國人,爲什麽香港人就那麼乖?兩個原因:一是如今香港的公共交通資源充足,這趟車上不了,下一趟車很快就到,不像20年前的北京城,下一趟車可能要等到地老天荒才來。二是香港人比較早就接受了排隊上車的訓練。程老漢曾看到過香港舊紀錄片的一個鏡頭: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公交車站,一個警察揮著警棍打那企圖打尖上車的乘客。

文明的言行不是與生俱來,得靠訓練。2019年新年伊始,一位「普通話阿姐」就在香港接受了一次訓練。

香港一位女網友1月1日早晨在社交媒體發帖說,當天凌晨2:56,她在荃灣搭小巴回家,見一位「普通話阿姐」打尖上了小巴,司機和全車其他乘客都要求她下車,她卻賴著不走。僵持之下,一名乘客將她手機奪去,放到小巴外的地面上,迫使她下車去取手機,司機趁勢迅速關門開車一溜煙跑了。

(Facebook專頁:哈弟Hadee-我由乜乜徒步到乜乜)

這事還有續集。

3日凌晨,這位女網友又發了帖,說她剛又遇到那位阿姐,「佢今日好乖有排隊」。更絕的是,「又撞返同一個司機」,司機好Nice:「喂,阿姐。」阿姐驚慌:「我有排隊!」司機無奈:「我知,我見到」。阿姐:「我真的有排隊!」司機:「我係想叫你唔使嘟卡,上次你畀咗錢,我諗住今次唔收錢喇,我唔係話你唔排隊呀!」

老話說,「爛泥扶不上牆」。這位阿姐不是爛泥,一次培訓就學會排隊了。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