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計劃修改外國移民法,允許擁有部分指定技能的藍領移民擁有永久居留權,以解決人口老化下,建築及農業等行業出現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倘在國會獲通過,將打破日本長久以來的嚴格移民政策,最快可於明年四月一日實施。

日本過去一直拒絕接納大規模移民,擔心文化結構因而受損。不過隨著日本新生人口不斷減少、企業招聘困難,首相安倍晉三和企業高層在有關問題上的態度有所轉變。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新法案下將實施雙軌制,包括技能較少的工人,其逗留期限為五年;至於被認定具有熟練技能的工人,則可在日本永久居留,還可攜家屬定居。

要在新框架下取得移民資格,條件需具備無礙日常生活程度的日語能力、通過考試等確認知識及經驗。

反對放寬移民政策的團體周日發起全國多處遊行,其中有示威者在東京銀座附近,與同時反對歧視的遊行人士針鋒相對,氣氛一度緊張。

在橫濱市鶴見區的JR鶴見站前,約30名團體成員發表反移民演講,200多名市民喊著「不要以歧視為樂」、「這是日本之恥」的口號,聲浪幾乎掩過演講,有德國遊客認為有團體以移民問題為藉口,發表仇恨言論,並不值其所為。

(華爾街日報/日本共同社)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三十一集:香港模具製造業

鳴謝:誠興集團


超強颱風「山竹」上月襲港後,至今仍有大量塌樹未清理,當中包括郊野公園、行山徑等,對行山或晨運人士造成不便。解放軍駐港部隊、香港中聯辦、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部分中資企業員工13日組織600多人的義工隊,到新界麥理浩徑清理。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質疑行動違反《駐軍法》。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則指行動屬公益義工活動,社會不應過分演繹。

香港中聯辦的網站公告指,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楊建平、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派員楊義瑞、駐港部隊副司令員田永江等都有參與率領義工隊,到麥理浩徑各指定路段清理,八小時後成功完成100公里路段的清障工作。他們自備掃把、電鋸等工具協助清除塌樹、雜物,又徒手協助疏通排水道。有行山市民即席向駐港部隊表示感謝,並要求合照,有網民發現駐港部隊的行蹤後拍下相片,並上傳社交平台分享。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指,年度「毅行者」活動下月在麥理浩徑舉行,但路上仍有不少雜物需要清理,擔心會對行山人士造成危險,為了積極履行市民義務,遂發起今次義工活動。

港政務司司長表感謝  指屬公益義工活動

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認為,駐港部隊可能違反香港《基本法》第9及14條,條文指「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軍隊,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事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必要時,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4日(周日)出席電台節目後表示,有關活動是由香港中聯辦及中資企業協會發起的公益義工活動,事前亦有通知香港漁護署,性質與香港警隊清理沙灘的義工活動一樣,又為此表示感謝。他承認港府無要求駐港解放軍協助,強調港府亦有足夠能力處理清理工作。被問到活動有否違反香港《基本法》,張建宗認為公眾不必作過分演繹,認為理解解放軍在軍區外穿軍服,可能會引起市民憂慮。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部分員工與駐港部隊部分官兵在合力完成清理後合影
香港中企協員工與駐港部隊官兵清理麥理浩徑1段後合影
駐港部隊副司令員田永江少將檢查指揮清理工作
駐港部隊官兵在清理麥理浩徑路面及路邊的樹木殘枝
駐港部隊官兵用手疏通排水渠堵塞
行山市民讚義工隊伍
行山市民向義工隊伍表示感謝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第二份《施政報告》非常優異,程老漢點贊其中的99.99%,但有0.01%的保留,因為程老漢不大明白其中有關禁絕電子煙的邏輯。

《施政報告》說,將建議立法「禁止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說「事實上,這些新型吸煙產品均危害健康和製造『二手煙』,亦未有足夠証明能幫助戒煙。」

但英格蘭公共衛生局今年2月6日發布的報告(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phe-publishes-independent-expert-e-cigarettes-evidence-review)指出,電子煙的健康風險遠低於傳統紙菸,從吸菸改為吸電子煙會有顯著的健康效益,電子煙每年至少可幫助2萬名癮君子戒菸,而且沒有證據顯示電子煙會誘使更多年輕人開始吸傳統紙菸。

電子煙真的能夠幫人戒煙,程老漢就是活證據。程老漢曾經是吸煙者,拜電子煙之所賜,10年前成功戒煙。

2007年1月1日起,香港全面禁煙,所有公共場所的室內都禁煙,就連個人辦公室裡也不能吸煙,要吸煙,請移步室外。室外吸煙非常討厭,風吹日曬還沒地方坐,吸煙本來是享受,如此這般之後就變成很無趣。

就在這窮途末路之際,電子煙來了。

剛接觸電子煙時,覺得比捲烟差多了,沒有點火過程、沒有冒煙的景觀、不能吞雲吐霧。而且,當時電子煙是新玩意兒,還不成熟,對菸草的模擬還不到位,有一種怪怪的感覺。但是,聊勝於無啊,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以及其它任何地方隨便過癮。那時候,飛機上都還沒禁止電子煙。

電子煙是替代品,吸起來並不過癮。所以,在准許吸煙的地方,吸煙者還是要吸捲烟。問題來了,電子煙和捲烟輪著吸,電子煙干擾了捲烟的口感,吸著吸著就亂套了。幾個月之後,捲烟變得跟電子煙一樣,也是那麼了無意趣,持續了幾十年的自我感覺良好的吸煙體驗,幾個月就被破壞殆盡。

吸煙沒意思,又飽受歧視。2008年6月12日,汶川地震滿月那一天,程老漢這輩子的吸煙歷程戛然而止,同時也拋棄了電子煙。

誰說電子煙不能幫助戒煙?

傳統菸草製品已被標籤為百害無一利的東西,尚且還能「入口、製造、銷售、分發」,爲什麽要對電子煙下這麼狠的手?爲什麽電子煙不由分說就跟毒品同一待遇?將電子煙納入傳統菸草製品一同歸管不行嗎?

請注意,本文作者程鶴麟已非煙民10年,傳統菸草製品和電子煙都不受理。


1.香港《施政報告》指會馬上研究在大嶼山以東填海1700公頃,比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年諮詢時提出的填海面積多七成,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是為滿足更長遠需要,未雨綢繆建立土地儲備。對於有指港府初步預計填海需斥資5000億港元,黃偉綸表示要研究過才知道,又指即使需5000億,倘除以攤分的15至20年期進行,每年也只需動用數百億,強調不會花光財政儲備。

2.香港《施政報告》提出按三條過海隧道分流方案調整隧道費,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五(12日)表示,立法會通過建議後,香港運輸署估計2021年紅磡海底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繁忙時段的車龍將減少一成至四成二,每年社會成本減少超過8億港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則指,可能有立法會直選議員擔心得失選民,不支持方案。

3.英國《金融時報》編輯馬凱被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拒絕續期工作簽證,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聲明,再促請香港當局解釋,並要求推翻決定。聲明指出,法治是香港身分,及作為成功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基本要素,拒絕馬凱簽證立下令人不安的先例,破壞香港作爲一個法治司法管轄區的聲譽。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五(12日)出席英文電台節目時重申,事件重點並非外交或本地事務問題,而是關乎有否遵守香港基本法及本地法律,她又表明不會提早收回外國記者會會址。

4.香港特區政府今年六月曾宣布立法規管電子煙,至施政報告提出全面禁售電子煙,整個過程只有四個月,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周五(12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否認政府對電子煙政策反覆,她又指如果大部分香港市民有共識,會考慮全面禁止傳統香煙。Ω (播放可收聽更詳細報道)

5.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提到,可研究以粵語教中文,會否令本港失去中文優勢的說法引起爭議,他再解釋自己僅提出疑問,無既定立場,當局短期內無壓力,亦毋須作相關研究。楊潤雄重申他本人支持廣東話,以母語溝通最自然,但強調學習普通話及英語同樣重要。

6.英國航空九月尾宣布將關閉香港基地,並解僱85名員工,工會與資方經談判後,英航同意為長工及合約工賠償以三個月月薪計算的特惠金,其中長工更可獲額外賠償第13個月薪金、休息日及年假薪金,至於代通知金則按過去一年的平均月薪計算,約八至九成員工接受新方案。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總幹事吳敏兒認為今次抗爭,成功為受影響員工取回有尊嚴的對待。Ω (播放可收聽更詳細報道)

7.前年參選香港立法會落敗的李偲嫣,被控一項在選舉作出舞弊行為罪,周五(12日)早上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控罪指,54歲被告李偲嫣前年七月至十一月,身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收取不知道姓名或地址的捐贈者,給予九項共超過二萬二千港元選舉捐贈後,沒確保捐贈不會用於候選人的選舉開支,及將有關捐贈給予慈善機構或慈善信託。辯方申請押後六星期答辯,裁判官批准她以五千元繼續保釋,11月23日再提堂。

8.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中美兩國官員消息報道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11月底,在阿根廷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應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


英國航空九月尾宣布將關閉香港基地,並解僱85名員工,工會與資方經談判後,英航同意為長工及合約工賠償以三個月月薪計算的特惠金,其中長工更可獲額外賠償第13個月薪金、休息日及年假薪金,至於代通知金則按過去一年的平均月薪計算,約八至九成員工接受新方案。

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總幹事吳敏兒認為今次抗爭,成功為受影響員工取回有尊嚴的對待。


香港特區政府今年六月曾宣布立法規管電子煙,至施政報告提出全面禁售電子煙,整個過程只有四個月,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周五(12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否認政府對電子煙政策反覆,她又指如果大部分香港市民有共識,會考慮全面禁止傳統香煙。


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華爾街日報》引述中美兩國官員消息報道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11月底,在阿根廷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應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

《華爾街日報》指,美國方面,力促今次會面的是財長姆欽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兩人均擔心市場對貿易爭端的反應,數月來一直推動中美展開談判,但未取得成功。庫德洛當地周四在CNBC表示,認為談判總比不談要好,但中方面對美方所提出的要求,反應至今仍未能令人滿意。

白宮近數天通知北京,將繼續推進峰會期間的會面計劃。中國一直希望能通過今次會面,為雙方提供機會,緩解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據悉,會面將安排在11月底,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進行。

今次二十國集團峰會由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美國財政部負責策劃,而非美國政府中的對華強硬派。

美國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差不多是中國輸出美國商品的約一半。有美國企業的高層希望,兩國領導人的峰會能減輕關稅帶來的壓力。他們認為,關稅影響業務,希望特朗普暫停從明年1月1日起,將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5%的計劃。

美媒消息指不會列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政府和行業官員們稱,預計財政部下周不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將會是雙方關係緩和的又一信號。自年初以來,人民幣已經貶值約6.3%,中國政府一直努力控制人民幣的跌勢,避免過急。


1.隔夜美股急挫觸發環球小股災,港股星期四(11日)一度下跌超過一千點,見十七個月低位,香港恆生指數低開800點後,全日最多跌1067點,低見25125點,收報25266點,跌926點,跌幅3.5%,是今年二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全天超過1800隻股份下跌,藍籌股全線向下,其中18隻藍籌股創52周新低,滙控(00005)及中移動(00941)跌2%,騰訊(00700)跌近7%。國企指數收報10092點,跌350點。

2.內地股市星期四(11日)同樣出大幅拋售,上證綜合指數收報2583點,跌142點,跌幅5.22%, 跌至2014年11月底以來的近四年低位。深證成份指數收市報7524點,跌486點, 跌幅6.07%,兩市逾千隻股份跌停板。

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三(10日)公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施政報告中有關在大嶼山以東填海,興建多個人工島的「明日大嶼」方案,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對於人工島面積達1700公頃,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年在諮詢時提出的1000公頃有出入,林鄭月娥星期四(11日)早上出席由多個電台合辦的施政報告論壇時解釋,香港需要更充足的土地儲備,至於提出方案是建基於科學計算,與主觀意志無關。

4.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星期四(11日)到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來自不同黨派的議員都認為土地房屋方案難解燃眉之急,亦有議員認為人工島方案所費不菲,質疑是燃燒香港儲備。

5.新施政報告在網上的評價各異,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最新民調,對施政報告滿意及不滿的市民分別佔33%及34%,對於整體評分比去年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四出席電台合辦的施政報告論壇時表示,有關民意屬意料之內。

6.香港三條過海隧道的小型車輛流量佔七成半,為解決擠塞問題,施政報告提到後年起調整隧道的三類車輛收費,包括上調較高使用量的紅磡及東隧的收費,同時調低西隧收費,以分流過海交通。香港立法會議員易志明贊成方案,認為可同時減少的士繁忙時間拒載的情況,但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則對方案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