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施政報告》指會馬上研究在大嶼山以東填海1700公頃,比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年諮詢時提出的填海面積多七成,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是為滿足更長遠需要,未雨綢繆建立土地儲備。對於有指港府初步預計填海需斥資5000億港元,黃偉綸表示要研究過才知道,又指即使需5000億,倘除以攤分的15至20年期進行,每年也只需動用數百億,強調不會花光財政儲備。
2.香港《施政報告》提出按三條過海隧道分流方案調整隧道費,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五(12日)表示,立法會通過建議後,香港運輸署估計2021年紅磡海底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繁忙時段的車龍將減少一成至四成二,每年社會成本減少超過8億港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則指,可能有立法會直選議員擔心得失選民,不支持方案。
3.英國《金融時報》編輯馬凱被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拒絕續期工作簽證,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聲明,再促請香港當局解釋,並要求推翻決定。聲明指出,法治是香港身分,及作為成功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基本要素,拒絕馬凱簽證立下令人不安的先例,破壞香港作爲一個法治司法管轄區的聲譽。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五(12日)出席英文電台節目時重申,事件重點並非外交或本地事務問題,而是關乎有否遵守香港基本法及本地法律,她又表明不會提早收回外國記者會會址。
4.香港特區政府今年六月曾宣布立法規管電子煙,至施政報告提出全面禁售電子煙,整個過程只有四個月,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周五(12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否認政府對電子煙政策反覆,她又指如果大部分香港市民有共識,會考慮全面禁止傳統香煙。Ω (播放可收聽更詳細報道)
5.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提到,可研究以粵語教中文,會否令本港失去中文優勢的說法引起爭議,他再解釋自己僅提出疑問,無既定立場,當局短期內無壓力,亦毋須作相關研究。楊潤雄重申他本人支持廣東話,以母語溝通最自然,但強調學習普通話及英語同樣重要。
6.英國航空九月尾宣布將關閉香港基地,並解僱85名員工,工會與資方經談判後,英航同意為長工及合約工賠償以三個月月薪計算的特惠金,其中長工更可獲額外賠償第13個月薪金、休息日及年假薪金,至於代通知金則按過去一年的平均月薪計算,約八至九成員工接受新方案。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總幹事吳敏兒認為今次抗爭,成功為受影響員工取回有尊嚴的對待。Ω (播放可收聽更詳細報道)
7.前年參選香港立法會落敗的李偲嫣,被控一項在選舉作出舞弊行為罪,周五(12日)早上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控罪指,54歲被告李偲嫣前年七月至十一月,身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收取不知道姓名或地址的捐贈者,給予九項共超過二萬二千港元選舉捐贈後,沒確保捐贈不會用於候選人的選舉開支,及將有關捐贈給予慈善機構或慈善信託。辯方申請押後六星期答辯,裁判官批准她以五千元繼續保釋,11月23日再提堂。
8.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中美兩國官員消息報道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11月底,在阿根廷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應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