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冠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近期升至3,意味每個患者平均傳染3人。港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今日在電台節目解釋,近期外遊市民入境增加,令新冠感染個案上升,但因重症入院或死亡的個案不多。

劉宇隆表示,繁殖率數據屬於複雜統計,在現時個案不多情況下,稍有變動就會出現頗大波幅,估計數據會於本周末回落,籲市民不應成為「驚弓之鳥 」。

劉宇隆指,病毒繁殖率根據確診個案推算,數據只是冰山一角,應參考其他數據。他說,雖然污水病毒量同樣回升,但與去年高峰期仍有很大差距,估計單日確診個案不會升至過萬宗的水平。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可能即將宣布大流行結束,相信市民需要時間以平常心看待,未來可能會出現重複感染,產生免疫力,鼓勵高危群組應按建議接種加強劑。

 


港鐵今明兩天及5月13和14日分別會舉行「感謝日」,推出半價乘車優惠。來往羅湖及落馬洲站,以及長者八達通及樂悠咭持有人亦可享受惠。

港鐵表示,會於感謝日加強列車服務,全日大部分時間列車班次加密至2.8至6分鐘一班車,迪士尼線上午及晚上時段的班次,亦將由每10分鐘一班車,提升至每5分鐘一班,車站亦會加派人手。

 

 


香港本周接連有清明節及復活節假期,部分打工仔選擇額外請一天假期,以便可享有長達共六天的「悠長」假期。周三(6日)為清明加復活長假的首日,香港入境處全天共錄得66.6萬人次出入境,其中逾38.7萬人次出境,27.9萬人次入境。

出境方面,以羅湖口岸流量佔最多,逾7.1萬人離境,其次為落馬洲支線管制站,有逾6.3萬人出境,高鐵西九站有逾五萬人次;入境方面,同樣以羅湖最多,共逾六萬人次;落馬洲支線管制站有近四萬人入境,經港珠澳大橋及機場抵港則分別有近三萬人次。

入境處早前預料4月1日至10日期間,將有約900萬人次經海、陸、空各管制站進出香港,而經國際機場出入境人次估計逾百萬。

昨日,香港機場離境大堂航空公司櫃位,一大早已出現等候辦理登機手續的長人龍。有旅客表示,已提早到機場等候,但排隊人數比想像中為多,需要輪候較長時間。

假期不少市民選擇到澳門,昨日港珠澳大橋口岸往澳門的金巴站大排長龍,過境澳門一度要等最少兩小時。截至昨日下午五時,有超過2.1萬人在大橋口岸入境澳門。澳門特區政府實時資訊平台顯示,由香港抵達澳門的入境大堂逼滿人,過關需要大排長龍,到傍晚才逐漸消散。

 


港社會全面復常約一個月,流感及新冠病毒近日有轉趨活躍的趨勢。香港大學近日發表的「新冠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更一度升穿1(意味每個患者平均傳染多於1人)。網上討論區有網民聲稱自己第三度確診新冠,無奈取消假期外遊行程。專家指出香港近幾周的流感個案明顯反彈,最新確診比率達5.8%,可能與疫情期間,市民較少接觸流感病毒,社會免疫屏障低有關。專家提醒,高風險人士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今年亦可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人流密集處做好個人衞生。

清明、復活節雙重假期下,不少市民都選擇外遊,現年60多歲的陳先生原本計劃趁假期外遊,未料過去曾兩度確診新冠的他,昨日臨出發前進行檢測發現再度呈陽性。他表示,本周一時感到身體不適,症狀較前兩次相對輕微,但仍出現肌肉痠痛、咳嗽、有痰、低燒至攝氏37.9度,並伴隨失去味覺,惟有放棄外遊安排。港府日前公布,專家建議五類優先組別(高風險)人士,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新冠疫苗加強劑。

病患及老幼孕婦較高危

不僅是長者,年輕群體亦不可忽視染疫風險。25歲的邱小姐昨日凌晨快測發現陽性,她表示,自己前天早上已感到不舒服,但當時未有留意,中午才意識到身體極度不適,初時以為是甲流。首次染疫的她表示,自己最初症狀並不明顯,只有低燒,但前晚開始便出現周身骨痛、嚴重頭痛、全身乏力、忽冷忽熱等情況,並反覆發燒。獨居的她無奈慨嘆,就連到樓下買藥都成難題。

除新冠似有活躍跡象,香港過去一周,更接連公布多宗甲型流感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流感病毒實驗室陽性檢測、流感入院及流感樣疾病爆發的報告數字均有所上升,反映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整體活躍程度呈上升趨勢。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稱,香港目前大部分流感個案屬輕微,但強調一老一幼、長期病患者、孕婦等均屬高風險群組,感染流感後都可引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他又提到,過往流感高峰期在1、2月出現,今次爆發與以往高峰期走勢不同,難以估計爆發會持續多久,料或維持數周不等。

流感急增 或與少打針有關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香港放寬口罩令約1個月,而從過去三周的數據可見流感數急增,或與過往三年間無免疫補充有關。他估計,近幾周仍會見到流感在本港傳播。

梁子超續指,所幸近日天氣相對溫暖,且長者接種流感針的比例約達半數,較以往比例為高,因此爆發程度可能不會似往年猛烈。但他同樣提醒,一老一幼、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人士務必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否則仍可能引發重症。


香港天星小輪分別來往尖沙咀至中環及尖沙咀往來灣仔的航線今天起加價。兩條航線平日單程上層成人票,由原來3.2元增至5元,同時現行長者免費乘船優惠取消,以二元優惠計劃取代。小輪公司早前稱期望加價可以減少虧蝕。

除上層收費增加,成人下層收費由2.6元增至四元,周末、周日及公眾假期由4.2元加至6.5元;而來往中環的下層票價,平日加至四元,周末及假日加至5.6元。另外,天星小輪月票亦加至190元,較現時貴30元;遊客票也由32元加至50元。

港府早前表示,天星小輪乘客量持續減少,加上營運成本預計將持續上漲,認同有需要加價。不過,即使在加價後,天星小輪仍是目前收費最相宜的過海公共交通工具,較港鐵或專營巴士票價便宜約三至五成。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今天起一連三天於香港大球場上演,是香港解除防疫措施以來,首個舉辦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大會稱首天有逾23000人入場。

首次亮相的中國香港女子七人欖球隊先後以0:50及5:22,分別不敵新西蘭及加拿大;男子隊力戰之下,以14:21不敵法國。

攝:Terry


內地旅行團重臨香港,個別地區如土瓜灣、九龍城等人流急升,尤其是午膳時間,造成道路擠塞的情況。旅監局要求旅遊業界和食肆負責人,最遲周四(30日)落實人流管理改善措施,緩解交通和人流擠塞問題。旅監局表示,根據巡查所見,紅磡崇安街和土瓜灣道接待內地旅行團的食肆,已按承諾落實措施,兩間餐廳外的人流聚集情況已大為改善,並無造成街道阻塞。

記者觀察到附近街道上,雖然有遊客和旅遊巴來往,但已沒有阻礙交通、影響市民通行。

攝、剪:Terry


輸入外勞措施會否擴展至更多行業,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相關政策局會檢視。(攝:Terry)

 

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港府擬就建造業及運輸業人手短缺,引入外勞以舒緩問題,料會於年中提出相關建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周四午(30日)表示,部分行業長遠人手不足的問題已經清晰存在,單靠本地人手無法解決問題,因此才會選擇引入外勞。至於措施會否擴展至更多行業,勞福局指相關政策局會檢視。

對於政府輸入外勞的做法是否有架空勞顧會的問題,孫玉菡回應,勞顧會在推動勞工政策及措施方面十分重要,政府過往就院舍護理員不足引入外勞,亦有特別針對相關計劃及設計索取會方意見,並非再就本地人手是否足夠作討論。

 


台灣沿海近期陸續發現多具浮屍引起關注。台灣當局稱,過去一個月發現的20具浮屍,其中7具為越南人,相信與偷渡案有關。

台灣當局昨日表示,今年2月27日至3月29日,警察及海巡機關共發現20具浮屍,確認16具遺體身分,9名為台灣人、7名越南籍、4名待確認。台灣當局指,初步確認結果顯示,當中台灣人士為落海或輕生,至於越南籍死者相信跟偷渡案有關。

台灣「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國際科則指,越南籍死者初步研判是越南人偷渡赴台,但目前不知是被人「丟包」海上或發生意外導致命喪大海。刑事局表示,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資訊,警方掌握一份14名越南民眾偷渡名單,共有8男6女,警方追查,由越南家屬提供檢體予法醫研究所比對,遺體指紋由刑事局協助比對,截至周二(29日),發現的浮屍中,已比對出5男2女符合名單中對象,剩下3男4女仍在追查下落。

台灣傳媒指,該批偷渡的越籍男女,都有在台工作經歷,彼此間熟識,偷渡目的應是要打工賺錢。台灣當局指,會與越南方面持續追查越方幕後人蛇不法偷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