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社會全面復常約一個月,流感及新冠病毒近日有轉趨活躍的趨勢。香港大學近日發表的「新冠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更一度升穿1(意味每個患者平均傳染多於1人)。網上討論區有網民聲稱自己第三度確診新冠,無奈取消假期外遊行程。專家指出香港近幾周的流感個案明顯反彈,最新確診比率達5.8%,可能與疫情期間,市民較少接觸流感病毒,社會免疫屏障低有關。專家提醒,高風險人士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今年亦可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人流密集處做好個人衞生。
清明、復活節雙重假期下,不少市民都選擇外遊,現年60多歲的陳先生原本計劃趁假期外遊,未料過去曾兩度確診新冠的他,昨日臨出發前進行檢測發現再度呈陽性。他表示,本周一時感到身體不適,症狀較前兩次相對輕微,但仍出現肌肉痠痛、咳嗽、有痰、低燒至攝氏37.9度,並伴隨失去味覺,惟有放棄外遊安排。港府日前公布,專家建議五類優先組別(高風險)人士,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新冠疫苗加強劑。
病患及老幼孕婦較高危
不僅是長者,年輕群體亦不可忽視染疫風險。25歲的邱小姐昨日凌晨快測發現陽性,她表示,自己前天早上已感到不舒服,但當時未有留意,中午才意識到身體極度不適,初時以為是甲流。首次染疫的她表示,自己最初症狀並不明顯,只有低燒,但前晚開始便出現周身骨痛、嚴重頭痛、全身乏力、忽冷忽熱等情況,並反覆發燒。獨居的她無奈慨嘆,就連到樓下買藥都成難題。
除新冠似有活躍跡象,香港過去一周,更接連公布多宗甲型流感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流感病毒實驗室陽性檢測、流感入院及流感樣疾病爆發的報告數字均有所上升,反映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整體活躍程度呈上升趨勢。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稱,香港目前大部分流感個案屬輕微,但強調一老一幼、長期病患者、孕婦等均屬高風險群組,感染流感後都可引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他又提到,過往流感高峰期在1、2月出現,今次爆發與以往高峰期走勢不同,難以估計爆發會持續多久,料或維持數周不等。
流感急增 或與少打針有關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香港放寬口罩令約1個月,而從過去三周的數據可見流感數急增,或與過往三年間無免疫補充有關。他估計,近幾周仍會見到流感在本港傳播。
梁子超續指,所幸近日天氣相對溫暖,且長者接種流感針的比例約達半數,較以往比例為高,因此爆發程度可能不會似往年猛烈。但他同樣提醒,一老一幼、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人士務必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否則仍可能引發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