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在金鐘政府總部舉行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80多間企業簽署「一般意向書」。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日趨激烈,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加速重構,香港要駕馭變數、贏得著數,社會各界需要強化改革創新的意識,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簽署「一般意向書」的香港發展商,包括恒基兆業、長江實業集團、新鴻基地產、信和集團、會德豐集團、鷹君集團、信德集團、太古地產、新世界發展、華潤置地、九龍建業、瑞安集團等。

參與的內地企業,包括中國中鐵國際集團、中國銀行(香港)、中國光大銀行香港分行、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中國南方電網、中國海外發展。

至於第二部分簽署「企業之間就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有關項目的參與書」,涉及32份協議,投資總額達1000億港元。

 


國防部宣布,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今日(29日)在日本海相關空域,進行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今早9時35分至下午1時53分,5架中國軍機和6架俄羅斯軍機,進入南韓東部和南部海域防空識別區後離開,未侵犯南韓領空; 參謀本部又說,在中俄軍機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前捕捉到相關跡象,出動空軍戰機採取戰術措施,以防發生突發情況。

韓聯社報道,中俄兩國軍機自2019年起聯合軍演等為由,每年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1至2次。對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當時中俄兩國表示,正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經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十二月起恢復並擴展實施赴港個人遊「一簽多行」。明年起,在珠海市實施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政策,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施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政策。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熱烈歡迎,認為措施可以大大增加訪港人數,進一步為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注入新動能。特首李家超感激中央政府加速推進、落實措施,「帶給特區好消息」。

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市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可申請辦理赴香港個人旅遊「一簽多行」簽注,一年內可無限次往來香港地區,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過七天。

而自2025年1月1日起,珠海市戶籍居民可以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簽注。在一年內的每周可前往澳門一次,每次在澳門逗留不超過七天。

至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1月1日起亦可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簽注,一年內無限次往來澳門地區,每次在澳門逗留不超過七天。

深圳市、珠海市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符合條件的居民或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交申請。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說,根據公布的統計數字,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安排,合資格獲「一簽多行」簽注的深圳居民將增至過千萬。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謝中央一直關愛和支持香港,重視和考慮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不斷推出多項惠港措施。《施政報告》提出向中央政府請求進一步深化內地居民來港簽注安排,包括恢復深圳「一簽多行」。李家超感激中央政府有關部委積極研究,加速推進,在短時間內落實措施,帶給特區好消息。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對措施表示歡迎和衷心感謝,認為中央政府為赴港旅遊的深圳居民提供更大的方便,拉近兩地人民交流的距離,有助吸引更多深圳居民來港旅遊。

為確保新安排在星期日順利實施,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28日)主持跨部門會議,統籌和指示各部門全方位做好準備,互相配合,確保口岸、旅遊設施及公共交通網絡等運作暢順,讓旅客有良好體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旅遊發展局會在深圳加強宣傳香港,並啟動網上平台宣傳,吸引更多深圳旅客訪港。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系統正式啟用,三條跑道全面投入運作。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機場容量將顯著提升,相信客運和貨運都會再創高峰,激活餐飲旅遊等行業。他又要求香港航空業全速恢復運力、結合灣區優勢、擴闊國際聯繫。

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後,負責營運的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即日重新編配三條跑道用途,已啟用兩年的北跑道供客機降落,重新啟用的中跑道會用作航機起飛,而南跑道則主力供貨機升降。

機管局主席林天福表示,三跑啟用後一年載客量可達一億二千萬人次,貨運達一千萬公噸,機管局會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並會全力推進「機場城市」計劃,將機場發展成為亞洲旅遊新地標。

 

 


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深圳總結三天的大灣區訪問行程,他表示今次代表團共出席14個會議及考察項目,期間參觀過廣州、東莞等地的新開發區,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認為對香港推進產業升級轉型非常有幫助。

陳國基解釋此行的三大成果,包括加深粵港兩地的相互了解,隨團的商界代表透過與大灣區城市的企業深入交流,尋求互利共贏的合作機會;亦提升了粵港經貿投資合作,尤其是首日的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上,兩地企業達成了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標誌著粵港的經濟合作踏上新台階;另外亦加強了產業鏈的融合和協同。

陳國基形容,商界整體反應正面,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他說,今次訪問純屬介紹及交流,政府無要求商界具體要作出多少投資,又指商界的人士才是做生意的專家,相信他們看到商機,自然會與對方商討。他亦鼓勵大灣區企業善用香港的「高質量引進來、高水平走出去」雙向平台的角色,積極在香港尋找發展商機,推動企業走向世界。

 

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深圳總結三日的大灣區訪問行程,他表示今次代表團共出席了14個會議及考察項目,期間參觀了廣州、東莞等地的新開發區,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對於香港推進產業升級轉型非常有幫助。此行三大成果,包括加深粵港兩地的相互了解,提升了粵港經貿投資合作,尤其是首日的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上,兩地企業達成了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標誌著粵港的經濟合作踏上新台階;另亦加強了產業鏈的融合和協同。陳國基形容商界整體反應正面,此行目的已達。

中央政府送贈香港特區的一對大熊貓,將於12月8日正式與公眾見面。

港府及海洋公園12月7日將舉行「大熊貓亮相儀式」,大熊貓翌日與公眾見面。

成都一對大熊貓來港兩個月,十月二十五日完成檢疫隔離後,正進行適應訓練,海洋公園正安排不同人,包括海洋公園贊助人和贊助機構、其他合作夥伴、教育界人士和學生、基層家庭等,以小規模形式探訪兩隻大熊貓,讓牠們適應參觀者到訪其居所。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形容兩隻大熊貓適應新棲息地期間,狀態良好。

行政長官李家超與太太及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日前到海洋公園探望大熊貓,「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亦已加入各種新元素和環境豐容物。李家超說,園方向他表示大熊貓對新環境適應得很快,狀態良好,他又形容一對大熊貓精力充沛、活潑好動。

至於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舉辦的大熊貓命名和繪畫比賽,李家超在社交專頁宣布,共收到超過22,600份命名建議及3,000份繪畫作品,兩項比賽結果將於亮相儀式一併公布。


香港嶺南大學(「嶺大」)將於下月舉行榮譽博士頒授典禮,官網周二(26日)有消息稱,嶺大將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世界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和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以表彰他們在其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對社會作出的重大貢獻。

 

 

據嶺大介紹,丘成桐一生致力於解開數學和物理學的奧秘,在微分幾何和物理學領域均作出開創性貢獻。丘屢獲殊榮,當中包括菲爾茲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沃爾夫數學獎、邵逸夫數學科學獎等,現為多間顯赫的科學院院士,包括意大利林琴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印度科學院和俄羅斯科學院。他曾任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及物理學系教授,現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的丘成桐,年幼時為逃避內戰隨家人移居香港,在新界農村長大,分別就讀於香港培正中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69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院取錄。丘成桐其後於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開展他的研究事業,1982年獲頒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 菲爾茲獎,一個只頒發予40歲以下的數學家的獎項。
丘成桐擁有輝煌的學術生涯,憑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屢獲獎項及殊榮,並獲哥倫比亞大學、滑鐵盧大學、阿爾伯塔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多所院校頒授榮譽博士。

 

嶺大介紹,顏寧是傑出的結構生物學家,其開創性研究徹底改變人們對膜蛋白結構和機理的理解。1977年出生於山東省的顏寧在清華大學完成學士學位,其後負笈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30歲時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2017年獲任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成為首位擔任這顯赫職位的科學家。2019年及2023年分別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及中國科學院院士。

 

顏寧在科學研究方面有開拓性的貢獻,她的實驗室率先成功闡明幾種關鍵膜蛋白原子結構,為藥物研發提供重要啟示,其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科學》、《細胞》等世界頂尖學術期刊,更曾兩度被《科學》期刊評選為十大科學突破之一,其研究的影響延伸到醫學的實際應用,尤其在理解疾病機理和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方面。

 

有網友留言表示,「只要有貢獻,給條件給待遇也要給榮譽」。也有網友對學者們抱以更多期待:「希望下次標題中是『科研新成果』」「要對全人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荃灣象鼻山路一段隔音屏障發生火警,導致一人不適。

現場為由城門隧道落斜往荃灣方向近象山邨,上午 11 時左右發生火警,現場火光熊熊,火勢波及鄰近的隔音屏。消防到場灌救,約於 11 時半將火救熄,一名 70 多歲女子懷疑吸入濃煙不適。

受火警影響,象鼻山路(往荃錦交匯處方向)近象山邨一度全線封閉。

 


香港國泰航空一班從泰國返港的航班,因機件故障數度延誤後終取消,逾200名乘客在機艙逗留約5小時才獲通知。除頭等、商務艙,大部分人護照被沒收後獲安排至酒店留宿,據悉最少約10人要在機場過夜,全部人翌日下午才獲安排重新起飛,事件及處理手法均引起大量乘客不滿。

 

原定於周一(25日)下午4點55分由曼谷飛往香港的CX630航班取消後,200多名乘客仍被迫在飛機上滯留五個小時。隨後各人護照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被收走,乘客們被安排至酒店。據悉,除了頭等艙和商務艙的乘客可以選擇搭乘其他航班離開,其餘旅客只能選擇滯留酒店,且至少有10名乘客要在機場過夜。

乘客李女士表示她和她的朋友周二(26日)下午仍然滯留在素萬那普機場,並未被告知起飛時間,且護照也未被歸還。最終,在滯留了25個小時之後,該航班於周二(26日)下午5點06分起飛。

該航班最初延誤4個小時,直到晚上8點乘客們才上飛機。李女士表示「我們在飛機上等待了好幾個小時,直到晚上11點機上廣播才通知我們今天不能起飛了。當我們被機場安排到酒店的時候,已經是淩晨2點了。讓我們更加焦慮的是,機場的工作人員收走了我們的護照,並給我們戴上了手環。」

國泰航空發言人表示,收取乘客們的護照是為符合當地法規。「我們在航班延誤期間,定期向旅客們播報最新消息,給他們提供包括酒店、餐食及交通方面的協助。」

而李女士卻表示當他們問及為什麼護照會被收走時,只有一名當地未穿國泰制服的地勤人員給他們了一個回執,並且沒法用英語溝通。「我們當時感到非常不安因為並沒有任何官方更新的信息,也沒有國泰的工作人員在酒店給我們提供幫助。我們滯留在飛機上的時候甚至沒有任何水和食物,只有商務艙的旅客獲發雪糕。我們在酒店徹夜未眠,一直撥打國泰公司客服熱線為了獲取最新信息,一整夜都沒有食物吃,我的朋友因此胃病發作。」她最後補充道,地勤人員當時只說周二早晨會有郵件通知他們最新情況。

 

 

部分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旅客被安排搭乘原定於周一(25日)下午3點05分起飛的CX674前往香港,該航班最終於周二(26日)淩晨12點51分起飛。

一名改乘CX674的陳先生表示被降級至經濟艙,「機場內的信息很混亂,其他乘客也很激動,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一開始在休息廳休息,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我CX630可以起飛,而CX674會延誤。我甚至沒想過會換到CX674,我當時真的很餓,而且還被告知降艙。」陳先生後來給國泰客服熱線打電話要求賠償,然而工作人員表示並沒有找到他的相關信息。「工作人員只告訴我他會和他的上級請示,後來我終於收到了一封郵件確認我被降艙了。但是關於任何賠償的細節都沒有提到,只讓我繼續等待。」

另一名超級經濟艙的乘客表示:「我一名坐在商務艙的朋友被告知可以選擇換一個航班,而當我詢問是否也可以這麼做或者買一張離開的新機票時,地勤人員只是收走了我的護照並告知我的唯一選擇是在酒店呆一晚上。」他還表示最讓人生氣的是不知道任何後續安排,整個過程非常混亂:「我周二早晨到達機場時,發現有10名經濟艙的旅客說他們在機場過夜了,他們甚至不知道有去酒店過夜的選項。地勤人員提供的早餐券也是過期的。」

 

 

最終國泰航空發郵件解釋CX630在曼谷時是遇到了機械故障,儘管工程師解決了問題,但是在準備出發時再發生問題。他們還表示將會給所有受到影響的旅客賠償10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來源:華南早報


台南晚上連續多次地震,截至晚上9時30分,當地已發生6次地震,最大規模是晚間8時40分的5.4級地震。香港方面,天文台接獲超過10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

台南今晚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震源深度7.7公里,震央位於台南市政府以北23.2公里的佳里區。

遠至逾600公里外的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

初步分析顯示香港本地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 (二)度,即在樓宇上層或合適位置,且在靜止中的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