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高峰期將於今晚(8月12日)出現,預料每小時可看到約 15至20 顆流星。太空館二級助理館長趙錦鴻預料,晚上11時半至翌日凌晨5時可觀測到較多流星,但可能受香港天氣情況影響。天文台預料,由於受高空擾動及西南氣流影響,廣東沿岸有驟雨及雷暴,香港地區下午及今晚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局部地區有雷暴。
日本宮崎縣對開海域發生7.1級地震後,日本氣象廳首度發出南海海槽地震「巨大地震預警」,預告最壞情況可波及大阪、名古屋等各大旅遊區,死亡人數可達32.3萬人,海嘯甚至可高逾30米,呼籲當地民眾做好防災準備。首相岸田文雄已取消中亞訪問行程。港府今日(12日)提醒身在日本或計劃前赴日本的港人要提高警惕。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現時正值暑假旅遊旺季,加上日本是受港人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就日本當局向日本部分地區發出「巨大地震預警」,特區政府提醒計劃前往或已身在日本的港人應提高警惕、注意安全,並留意日本政府最新公布。
保安局已更新外遊警示網頁有關日本的附加資料,會繼續密切留意當地局勢,有進一步消息,當局會透過媒體、保安局流動應用程式及外遊警示網頁(www.sb.gov.hk/chi/ota)發布當地最新情況。
赴日市民可預先登記行程 接收資訊
市民前往外地時,可使用入境處「外遊提示登記服務」(www.gov.hk/roti)登記外遊行程及聯絡方法,讓入境處有需要時透過適當途徑,包括流動電話短訊發放實用資料。
日罕發地震預警 市面搶購物資 酒店現退訂潮
日本氣象廳曾警告,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接下來一周發生巨大地震的可能性較高。
南海海槽是歐亞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形成的水下俯沖帶,迫使菲律賓海板塊處於歐亞板塊之下並深入地幔。俯沖帶的斷層會產生壓力,當被鎖定的斷層滑動並釋放壓力時,就會發生所謂的大型逆沖區地震(俗稱Megaquake),區域會產生地球歷史上最強烈地震。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儘管地震預警報告未表示巨大地震一定會發生,但首相岸田文雄還是決定取消中亞行程,並希望把部分會議改為網上進行。
日本氣象廳發布南海海槽地震「巨大預警」後,由於近期發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引發民眾擔憂,部分區的住宿酒店出現大量退訂,市面亦有居民搶購防災物資。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早前提醒在日同胞,需密切關注地震動態、氣象預警和防災信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自身安全防範。
澳門將於今年10月13日舉行新一屆行政長官選舉。
澳門政府最新一期公報,刊登由行政長官賀一誠於8月8日簽發的命令,訂定今年10月13日是行政長官選舉日。公報亦刊登了另一項行政長官批示,每一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競選活動開支,限額是643萬9000多澳門元。
澳門剛結束行政長官選舉委員選舉,總投票率是88.12%,有效票共5346張,有效票率96.83%,白票18張、廢票157張。經選出的344名選委,今早進行了總核票程序。
另外,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昨天下午舉行內部會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主持,出席的30多名政協一致通過提交一份14人建議名單。將會與12名澳區全國人大必然成員、22名來自立法會、2名來自市政機構,各自互選產生的成員以及6名協商提名的宗教人士,組成400名選舉委員名單。將在終審法院公報總核算結果,最多3天內刊登政府公報。
日本當局上周向部分地區發出巨大地震預警,香港特區政府提醒身在日本或計劃前赴日本的港人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若日本當局已發出地震或海嘯預警,旅遊保險不會涵蓋此類預計會出現或已出現的狀況,而旅客在發出預警後才購買旅遊保險,不會受到保障。
他續指,由於當地已有警示,因此對保險公司而言地震屬「已知風險」,若仍然出發兼且遇上地震則未必有保障。至於「風險」持續多久,要視乎當地何時宣布解除地震威脅,否則仍存灰色地帶。
日罕發地震預警 市面搶購物資 酒店現退訂潮
日本氣象廳曾警告,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接下來一周發生巨大地震的可能性較高。
南海海槽是歐亞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形成的水下俯沖帶,迫使菲律賓海板塊處於歐亞板塊之下並深入地幔。俯沖帶的斷層會產生壓力,當被鎖定的斷層滑動並釋放壓力時,就會發生所謂的大型逆沖區地震(俗稱Megaquake),區域會產生地球歷史上最強烈地震。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儘管地震預警報告未表示巨大地震一定會發生,但首相岸田文雄還是決定取消中亞行程,並希望把部分會議改為網上進行。
日本氣象廳發布南海海槽地震「巨大預警」後,由於近期發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引發民眾擔憂,部分區的住宿酒店出現大量退訂,市面亦有居民搶購防災物資。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早前提醒在日同胞,需密切關注地震動態、氣象預警和防災信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自身安全防範。
中國香港代表隊在今屆巴黎奧運總結合共取得2金2銅,金牌數目史上最多,全球獎牌榜排第37位。
有首次參與奧運的港隊代表認為,香港社會對巴黎奧運的關注度非常熱烈,感激市民鼓勵和支持。
巴西一架客機在東南部聖保羅州墜毀,機上全部人罹難,造成62人罹難;死者中包括8名頂尖癌症醫生,分別為6名腫瘤專家,以及2名28歲和29歲的駐院醫生。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宣布全國哀悼3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日(11日)就事故向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致慰問電。
巴西VoePass航空公司一架客機當地周五(9日)於聖保羅市約80公里外墜毀,機上62人全部罹難,包括34男和28女。死者中的8名腫瘤科醫生,全部來自卡斯卡韋爾地區(Cascavel),包括6位腫瘤科名醫及最後一年於醫院實習的2位駐院醫生,他們分別是28歲的Arianne Risso和29歲的Mariana Belim,他們所屬的醫院Uopeccan Cancer Hospital 事後發聲明表達哀傷,並肯定二人對醫院的貢獻。
卡斯卡韋爾(Cascavel)當地醫療委員會事後表示,指這些醫生原本要前往聖保羅(Sao Paulo)參加腫瘤科會議,讚揚他們畢生致力拯救他人生命,對他們的離世深表痛惜。醫療委員會又指,原本預定搭乘該班航班的醫生有15人,不過其中7人改搭較早航班,僥倖逃過鬼門關。除此之外,據了解,還有10人因去錯登機閘口而逃過一劫。有錯過航班的乘客事後受訪時表示,當得知自己逃過大難後,雙腿不停在顫抖,十分慶幸沒有登上那架飛機,並感謝當時拒絕讓自己上機的地勤。
綜合報道指涉事飛機事發時,正在16,000呎高空飛行時突然失控,曾一度不斷於民居上方位置旋轉。有目擊者稱,飛機起先在空中靜止不動,機長似乎曾試圖扭轉方向,避開民居,才下墮爆炸。發生空難後,當局翌日(10日)表示,已尋獲兩個俗稱「黑盒」的飛行記錄儀,以助釐清空難原因。
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驚悉巴西發生客機墜毀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者家屬致以誠摯慰問。
報道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就巴西發生客機墜毀事件,向巴西外交部長維埃拉(Mauro Vieira)致慰問電。
王毅表示代表中國外交部,對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難者家屬致以誠摯慰問。
港府年初全面撤銷樓市「辣招」,樓市輕微反彈後繼續呈回落。政黨經民聯今日(9日)聯同業界代表與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會晤,反映業界目前的困難,包括銀行收緊按揭貸款,促請當局以開放態度,實事求是推出相應措施,緩解業界燃眉之急。
行會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形容,會面氣氛正面,有地產代理業界反映經營仍面臨困難和挑戰,指香港銀行收緊住宅按揭貸款等措施,令物業市場成交量及價格持續下跌,嚴重打擊業界生計。他指金管局細心聆聽,未來將積極處理有關建議。
林健鋒在記者會期間更突然落下男兒淚,他概嘆行業自2019年捱過不少時間,一直希望可以為香港復甦出一分力,形容「如果捱了這麼多年,去到這個時刻不可以繼續為香港作出貢獻很可惜!」他又指不能讓樓市一潭死水,直言「工商借貸不活,香港很多東西都不會活!」
記者問及為何如此感觸,林健鋒解釋,香港未來一片光明,當局有條件助業界走過難關,並指市場每天都有變動,情況每天不一樣,「如果捱了這麼多年,直到最後一分鐘捱不過,你說是不是很可惜?」他希望香港樓市可以維持穩定,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工商界人士可以平平安安過埋最後一個難關!」
香港房地產代理業聯會主席李景亮指,近月銀行拖慢按揭審批,到交收仍未完成審批,不少買家被殺訂及取消交易。他又指政府撤銷樓市「辣招」後,樓市理應在市道低迷的情況下慢慢復甦,惟情形不升反跌,期望當局搞好樓市,指「香港樓市好,所有民生就會好!」
美聯集團董事總經理黃子華表示,近日樓市出現問題,包括住宅或非住宅的新造按揭業務,大多未獲批等問題,樓市未能流轉,市民持有資金想買樓或套現不能活化,故導致出現結業潮。
林健鋒反映有銀行拒承造樓齡較高的工商店舖按揭,指工商舖位價格若受壓,可能造成惡性循環。亦有業界代表指,有銀行甚至向工商舖業主追收按揭貸款(Call Loan),加上近期加息,令業界出現資金困難。
中原集團董事、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會長郭昶表示,作為香港房地產業一個持份者,房地產業由政府賣地開始,發展商買地、地產代理賣地,銀行負責按揭,他以打麻將比喻「四個人打麻將,突然之間有個人摸住隻牌好耐都唔打,全部都停哂!」,他已向金管局反映有關憂慮。
疫情期間中央政府援建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一直閒置,港府宣布釋出有關用地,以配合機場管理局預計明年首季啓動的亞洲博覽館擴建工程。
政府表示,感染控制中心的設施將轉移至其他合適地方重用,醫療儀器、 配套設備、 家具和消耗品會分配到公立醫院;機電設備會分批在香港醫院及醫療設施重用;而隔離病房就會在公共工程項目地盤,用作辦公室、 休息室和物料儲存室。
政府指,中心運作期間接收超過兩萬人次病人,感謝中央在疫情期間援建中心,強調當局目標是保持香港面對疫情變化的應對能力,同時顧及經濟、 民生和社會需要,將陸續為其他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作後續安排,分階段釋出用地,或將設施作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