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列席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原訂周三(6日)返港,但他表示已完成北京主要行程,臨時提早一天返港。李家超稱,港府正努力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準備工作,會儘快提交立法會,期望會盡快通過。他形容,國家安全風險無日無之,千變萬化,早一日完成立法,就早一日維護好國家安全。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盡快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當前首要是總結港府在諮詢期內收到的意見,將政府建議與收集的意見融合到實際立法條文。他相信立法會會本著「早一日完成立法,早一日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推動立法。李家超並透露當前政府內部對立法支持度達98.6%。

 


 

九巴首架服務港九市區的雙層電動巴士今日(4日)啟航,會先獲安排行走過海112線,行駛時間表首度曝光。

雙層電動巴士電動巴今日首次把服務範圍拓展至香港島,途經九龍和港島的繁忙核心路段,負責往來長沙灣蘇屋邨及北角百福道的112線,駛經包括旺角至油麻地的彌敦道、紅磡海底隧道,以及銅鑼灣的怡和街、高士威道等。

 

具體時間表如下:

出發地點                 出發時間
長沙灣(蘇屋邨)  13:52、17:45、18:05、22:10
北角(百福道)      15:10、16:38、19:20、19:32、21:12、23:23

九巴目前擁有82輛電動巴士,覆蓋37條路線,服務範圍涵蓋新發展區、市區繁忙路段和快速公路。發言人指電動巴士的運營表現、續航能力和運營安排都與香港特許巴士的運營模式相符。

九巴行政總監(署理)關翠蘭表示,安排雙層電動巴士在112線上運行,可讓港島居民也能感受到乘坐雙層電動巴士所帶來的好處。

 

九巴今日(3月2日)參與「新能源巴士體驗日暨嘉年華」,接載參加者來往彩虹至會場。
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黃傑龍(右五)、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鄭錦鐘(左六)、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右四)、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中)、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右六)、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左四)、運輸署署長李頌恩(左五)、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左三)、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右二)、九巴行政總監(署理)關翠蘭(右三)及九巴傳訊及公共事務部主管簡學悕(左一)等試乘九巴最新、全港載客量最高的電動雙層巴士。

 


 

大老山公路發生致命車禍,車CAM片揭露事發經過,見到兩名往九龍方向行駛的司機因發生碰撞,先後把車停在公路中線,並下車理論,期間被突駛至的十噸貨車如打保齡般撞飛,一死一傷。58歲貨車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及嚴重受傷被捕。

事發早上約10時半左右,網上流出的車CAM片段相信攝自涉事的士車尾,見到本來在快線行駛的士切至中線時,與正擬切至慢線的白色私家車發生碰撞。兩車事後幾乎同時停泊在公路中線,53歲的士司機首先下車察看車身情況,尾隨私家車此時緩慢駛向前靠近並停下,68歲私家車司機亦下車。兩人站在私家車右側理論,從後而至的車輛先後閃避,險象環生。

兩人理論近一分鐘後,一架貨車收掣不及,先撞向私家車,司機疑嘗試扭軚閃避之際,貨車直撞向私家車旁兩名正理論的司機,兩人被撞飛。

 

 

兩名傷者送往威爾親王醫院救治,其中倒地昏迷的私家車司機傷重不治,的士司機受輕傷。

至於現場另外兩部涉事紅的和私家車分別被撞開,兩車車頭損毀,碎片散滿一地。

香港汽車會副會長李耀培指,兩個司機站在中線兩輛車之間理論,做法最危險,會出現「保齡球式」被撞,應該到安全位置暫避,才考慮商討賠償。他同時認為,司機其實毋須擔心另一輛車逃去無蹤而即時下車,不少車輛已安裝行車記錄儀,司機亦可先記下另一輛車的車牌號碼。

 


香港特區政府已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婁勤儉出席今日(4日)新聞發布會時表示,23條立法與香港國安法有效銜接,與香港其他法律融會貫通,共同構成系統完善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體系,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保障香港全體居民的根本福祉、保護世界各地來香港投資者的利益,確保香港長治久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將繼續全力支持香港特區做好有關立法工作。

 

婁勤儉稱,盡早完成香港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是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也是特區落實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以及香港國安法有關規定的法定義務。

他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有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經濟有韌性、有活力、有潛力,特別是國家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為香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和機遇。未來中央將繼續支持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好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的樞紐作用,使香港在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更加繁榮昌盛。

 

 


 

兩名司機因交通意外在沙田大老山公路落車理論期間,被駛至的十噸貨車撞到,一死一傷。

事發早上約10時半左右,現場位於沙田大老山公路近碧濤花園,一輛白色私家車與一輛的士相撞後,兩名司機落車理論期間,貨車疑收掣不及,撞到兩名司機。

兩名傷者送往威爾親王醫院救治,其中倒地昏迷的私家車司機傷重不治,的士司機受輕傷。

至於現場另外兩部涉事紅的和私家車分別被撞開,兩車車頭損毀,碎片散滿一地。

警方正調查案件。


上周發表財政預算案的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上出席電台節目時不點名批評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指香港樓價在他任內的2007至2016年間上升兩倍,是由於政府當時停止造地、基建投入不足,在土地供應不足下,市民只能「呆望」樓價上升。陳茂波強調現時不會容許有關情況再出現,政府會掌握土地供應權,密切觀察樓市,確保住宅樓宇供應充足,以往「捱」樓價飛升的情況不再復見。

對於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文稱,港已進入結構性財赤年代,憂慮香港要借貸度日,陳茂波回應指,政府預期經營及綜合帳戶,將分別於2年及3年後恢復收支平衡,市民毋須擔心政府出現結構性財赤。他又重申發債不會用作支付政府經常性開支。

被問到發債息率是否要4至5厘才能吸引市民,陳茂波回應指,發債要審時度勢,他提到政府有大約7千億元儲備,不急於一時發債,又指息口始終會回落,所以可以掌握發債時機。


港府今個財政年度錄逾千億赤字,撇除發債收入,預計到2027/28年度始恢復盈餘。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在社交網站撰文,對香港財政每況愈下感到擔心。他稱香港「已經正式進入結構性財政赤字年代」,憂慮需借貸度日。曾俊華又指預算案增加收入措施「杯水車薪」,質疑在高息環境下發債的吸引力和回報。

周三發表的《財政預算案》預計撇除發債收入,港府未來連續3年持續赤字。曾俊華撰文直指香港面對「結構性財赤」,預期稅收及賣地收入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會理想,憂慮將要借貸度日。對於預算案推出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兩級制,又引入住宅物業差餉累進制,曾俊華認為兩者每年增加收入不足20億港元,面對逾千億財赤只是「杯水車薪」。他強調必須減少支出,包括基建開支,質疑任由結構財赤持續,「係咪同《基本法》對特區公共財政要量入為出嘅要求相符呢?」

曾:不能大量印錢 負債率不可比他國

港府計劃下個財政年度發債1200億元,料未來5年共6200億元。曾俊華關注現時處於高息環境,債券回報要有四五厘才吸引,質疑能否輕易找到達10厘回報的投資項目,支持還款需求。政府預計到2028/29年度發債金額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13%,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曾俊華認為香港不能靠大量印鈔,加上角色只是地方特區,不宜與其他國家比較。他提醒不應透過發債收入應付日常開支,避免「債冚債」,否則將影響香港信用評級,以至各項徵稅及公共收費。

要有四五厘息吸引 高回報項目難覓

財政司長辦公室回應查詢,強調已表明發債收入不會用於經常開支,全數投放在基建和工務工程,認為這些項目可帶來回報,提升競爭力及改善市民生活環境。當局重申已提出財政整合計劃,預計未計及發債收入將於3年後恢復收支平衡。


九巴去年中起引入首批雙層電動巴士,已累積減少3,000公噸碳排放,為繼續實踐實踐綠色運輸,決定改用英國巴士製造商ADL生產的Enviro 500EV雙層電動巴士,計劃行走包括服務港島的路線,首先會獲安排行駛過海線,載客量達122人,可與傳統巴士媲美,成為全港新能源巴士之最。

特別編排電池位置 減少佔用車廂載客量增

九巴目前36條路線都有電動巴士行走,服務範圍遍佈新發展區、市區繁忙路段及快速公路,而去年中投入服務、內地製造商生產的雙層電動巴士,部分型號投入使用耐用度未如理想。九巴今次決定向英國巴士製造商ADL購置十輛全新雙層電動巴,最近已通過運輸署嚴格的車輛類型評定。九巴指這批雙層電動巴士能應對香港嚴苛的道路及營運環境,巴士同樣以電光綠(Electric Green)為主色,充滿電同樣可行駛300公里。電池擺位經過特別編排,善用車內空間,令車廂佈局與傳統雙層巴士看齊。

鋪設太陽能薄膜 利用綠色能源更環保

與已經投入服務的單層電巴及首批雙層電巴一樣,新一批雙層電巴於路面行駛時,不會排放廢氣、污染物等物質,車上電池亦設有「水冷系統」與「電池管理系統」,有效管理電池溫度及監察電池狀態,能延長電池壽命;巴士減速時可將部分動能化為電能作能量回收,進一步提升電池效能;車頂亦鋪設太陽能薄膜,生產電力供應車廂設施。

新一批雙層電巴同時配備不同安全設備,包括車長倦意提示系統、駕駛輔助系統等,全車座椅均配備安全帶。

泊位同時充電 更切合本地營運模式

電動巴士電池和充電技術發展,令目前充電時間縮短至只需兩小時,加上大量電動巴士晚間駛回車廠時,毋須額外耗時補充燃料,利用停泊在車廠時間已足夠同時充電,至翌晨便可以再出動接載乘客。

隨新一批雙層電巴投入營運,九巴82輛電動巴士全面服務乘客,每年可減少10,100公噸碳排放,等同種植近440萬棵樹。

九巴2017年以3,120萬港元購入的8輛中國青年汽車集團生產的單層超級電容巴士及充電站,但因成效不佳及原車廠結業,在2021年起因損毀又未能返回製造廠維修情況下,已陸續停牌廢棄,使用年期不足5年。

 


被喻為「投資移民」的香港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今日(3月1日)起接受申請,合資格申請人須投資最少3,000萬元於獲許投資資產。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去年12月公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詳情以來,政府舉辦多場簡報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東及東南亞等地的高資產淨值人士對新計劃的興趣。

投資推廣署負責審查申請、入境事務處審批簽證
政府提到新計劃下,投資推廣署會負責審查申請,審核是否符合有關財務規定,而入境事務處則負責審批簽證、進入許可和延長逗留期限等申請。

獲批申請人可攜同其受養人(包括其配偶及其18歲以下未婚及受養的子女)來港,一般可獲准在港逗留兩年,期滿後可申請延長逗留期限三年,其後可在每個三年期屆滿時再申請延長逗留期限三年。

曾在2003年實施「投資移民」計劃、最初門檻650萬
值得一提的是,本港曾在2003年實施「投資移民」計劃,最初的門檻為650萬元,及後至2010年提高至1000萬元,惟有關計劃在2015年被煞停。

新計劃中,申請門檻大幅提升至3,000萬元,並規定當中至少300萬元要投資於支持創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其餘2,700萬元可投資的資產包括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以及非住宅房地產等。

港府:致力向不同商會、國際持份者及家辦推廣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則稱,新計劃將鞏固香港作為人才和資本樞紐的領導地位,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劉凱旋預告,當局會繼續推出措施以進一步加強香港作為資產及財富管理樞紐的競爭力,新計劃的吸引力將持續提升。同時,會繼續致力向不同商會、國際持份者及家族辦公室推廣新計劃,與專業服務提供者及潛在申請人保持緊密溝通。

投資推廣署最新已公布計劃細節及資訊,相關細節可參考計劃網頁。


香港保安局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開展的公眾諮詢至周三(2月28日)結束。特區政府表示,公眾諮詢期共收13,147份意見書,其中98.64%提出正面意見。保安局指反對建議有93份,佔總數0.71%,當中逾10份來自境外反華組織或潛逃外國的人。

保安局表示,最後所收到的意見數字點算需時,但初步數字顯示,特區政府在公眾諮詢期間一共收到13,147份意見,主要包括電郵、信件和傳真。當中,有12,969份支持及提出正面意見(佔總數98.64%);另有85份意見屬單純提出問題,或表達的意見不能反映其立場(佔總數0.65%);反對建議的則為93份(佔總數0.71%,當中有超過10份是來自境外反華組織或潛逃外國的人)。上述結果,可見立法建議獲大部分巿民支持。而就所收到的意見,涵蓋立法建議的不同範疇,亦有就諮詢文件具體意見以外其他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建議,為擬定條例草案的過程提供寶貴的參考。

社會有強烈氛圍支持立法

此外,不同界別、不同專業的組織及團體在公眾諮詢期間亦通過公開發表聲明、發表署名文章或聯名致函等方式,踴躍表達支持特區政府的立法工作,截至周二(27日),數目達512個,有部分聲明亦以回應公眾諮詢形式提交給特區政府。

保安局表示,可見立法建議獲大部分巿民支持,所收到的意見涵蓋立法建議的不同範疇,亦有就諮詢文件具體意見以外其他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建議,為擬定條例草案的過程提供寶貴的參考。

特區政府稱,感謝市民踴躍參與公眾諮詢,並很高興見到結果確立社會對盡早完成立法的共識。特區政府對社會各界積極發聲支持立法工作感到非常鼓舞,可見社會有強烈氛圍支持立法。

特區政府會全速整合諮詢結果,並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及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匯報,政府會參考所收到的意見,爭取盡快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定稿,以提交立法會進行審議。立法過程期間,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為各界人士進行講解,並主動通過不同渠道發放更多與立法相關的資訊,反駁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無理攻擊及抹黑,以正視聽,避免市民被誤導。下階段,特區政府會積極配合立法會的工作,盡早完成立法,應對持續的國安風險和威脅,保障市民安全,讓香港能夠全力聚焦經濟發展,維持繁榮安定。

自公眾諮詢開展以來,特區政府籌辦近30場諮詢會,與各個界別的人士見面,就諮詢文件的建議進行詳細解說,主動釋除出席人士就個別議題提出的疑慮,爭取他們的支持。諮詢會多達約3000人次參與,包括本地和國際商界、法律界、金融界、教育界、新聞界和其他專業界別、全國性團體代表、地區人士、政黨和相關團體等,以及外國領事。絕大部分與會者表示支持立法。律政司司長及保安局局長亦在公眾諮詢期間接受連串傳媒訪問,涵蓋電視台、電台、紙媒和網媒,就社會關注點作更深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