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路班次呈飽和的情況並非香港獨有,南韓首爾地鐵率先推出「無座椅車廂」,期望舒緩早上繁忙時段擁擠的窘境。當地網民反應兩極,香港網民紛紛把討論焦點集中在讓座爭議上,不少人贊成引進措施,期望港鐵仿傚。

 

韓聯社報道,從1月10日起,首爾地鐵4號線開始會試營運「無座椅地鐵」,其中一節車廂會拆除所有座椅,增加站立位置,以便容納更多乘客。

地鐵運營商表示,為保證安全,已在相關車廂增設扶手和吊環。今後將結合試行成效,決定是否擴大無座椅車廂的實施範圍。

不論南韓或香港本地網民對安排意見兩極,其中有南韓網民笑稱「乘客都走到其他車廂,所以才不會擁擠吧」、「有病吧?搞了條奴隸線」,有人更貼出乘客自備座椅搭地鐵的相片,表示這可能是未來趨勢。

公共交通工具不時發生讓座爭執,部分更演變成衝突,把關愛座形容為「批鬥座」的香港網民,不少人贊同新安排,認為可減少讓座爭議,但亦有人認為車廂有如「運豬車」,感覺不良好。


美國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客機的艙門及窗在半空飛脫,有同機乘客憶述事件時表示,目擊艙門前的15歲少年上衣被氣流扯走。被捲走的乘客物品包括iPhone手機,華盛頓州有人在路邊灌木叢拾獲相關iPhone,手機熒幕完好,仍在顯示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寄存的行李收據,手機尚餘44%電力及處於飛航模式。除部分相信屬於乘客的隨身物品,脫落的「嵌入式艙門」經過兩天後被尋獲。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主席霍門迪表示,客機甩門後連駕駛艙門也被猛烈吸力扯開,令副機師失去耳機,難以與地面溝通,空中服務員嘗試三次才能成功重關駕駛艙門。

再有乘客憶述阿拉斯加航空波音737 MAX 9客機飛行途中艙門飛脫的經過,巴特利特坐在甩門前三排,稱突然聽到巨響,隨後原本坐在涉事艙門同一排中間位置的15歲少年沒有穿上衣,對方其後坐到巴特利特旁邊。「他的衣服被扯走,當艙門因氣壓問題飛脫,全有賴他繫上安全帶固定在座位上救他一命。他坐在我旁邊,我看到他的皮膚泛紅,身上還有些傷口。」

巴特利特稱,氣流湧入風很大,引擎聲亦很吵耳,於是她用手機打字跟少年溝通,確認少年沒大礙,只不時詢問同行媽媽在哪裏。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在波特蘭一間民居的後院尋回飛脫的艙門,並送到華盛頓的實驗室進一步檢查。當局早前下令停飛及檢查所有波音737 MAX 9客機,約涉及171架。阿拉斯加航空表示,初步檢查發現部分飛機的艙門有硬件鬆動。

消息亦指,另一間有用MAX 9客機的聯合航空亦發現多架飛機艙門有安裝問題,包括螺絲鬆動,技術團隊正在處理,以確保飛機可安全復飛。


朝中社今日(5日)報道,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前往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生產工廠進行現場指導。

金正恩了解工廠生產情況,並強調在需準備好與敵方軍事對抗的嚴峻形勢下,不斷增強國家防衛力量,在此過程中該廠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金正恩去年8月曾前往戰術導彈發射車生產工廠進行視察,此次視察了用於發射洲際導彈的大型發射車工廠。

朝中社指,金正恩談到各種戰術及戰略武器發射架車生產在不斷加強國家核戰遏制力方面的重要性和我們軍隊的作戰需求,並提出了當前的各型發射架生產計劃和遠景生產計劃及營造產能任務。金正恩說,工廠要在生產鬥爭中繼續取得飛躍成果,確保軍隊實現快速飛躍的現代化,並採取了有關工廠產能擴建的重要措施。

韓聯社指,從朝中社今日公開的圖片中可以看到用於發射「火星-18」型洲際彈道導彈的移動式發射車,還有疑似用於發射「火星-17」型洲際導彈的發射車。「火星-18」型導彈發射車共有五輛,這些車輛已裝備導彈發射筒,地上還擺放著若干個發射筒。金正恩之女金主愛陪同視察,這是她新年首次亮相公開活動。

 


3日,美國《紐約時報》用「奇跡 」一詞,報道日航在東京羽田機場發生「撞機起火 」事件後的「全員生還 」。一名香港乘客回憶說,他逃出機艙後不久,飛機引擎便發生爆炸,情況驚險萬分……

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3日開始調查飛機相撞事故,「跑道安全 」問題成為焦點。據路透社1月2日報道,幾周前,全球航空業剛收到過有關跑道安全的新警告。

而除了事發的C跑道,東京羽田機場其餘三條跑道已於當天21時30分重新開放。從1月3日開始,羽田機場計劃繼續暫時以三條跑道運營,媒體則曝出了遺落著飛機殘骸的跑道俯瞰圖。

另據NHK最新報道,日本國土交通省初步調查稱,事故發生前,管製員指示日航客機「可以進入跑道 」,而向海上保安廳飛機下達的指令是「滑行至跑道前 」。在事故中倖存的海上保安廳機長表示,他當時已獲得起飛許可,表明他對塔台指令的理解不同。

事故現場 圖自IC Photo

 

當地時間2日,日本航空一架空客A350在降落東京羽田機場時,與海上保安廳的飛機發生碰撞,機上379人全部逃生,包括12名機組人員。日本公共廣播公司NHK隨後報道稱,客機上有14人受傷。但正在執行地震救災任務的海保飛機上5人殉職、機長重傷。

一名日本官員稱,這架A350飛機與海上保安廳的飛機相撞時,正試圖正常降落。

另據彭博社報道,羽田機場控製塔人員在2日下午5時43分通知日航機長繼續朝羽田機場方向飛行。航空交通網站LiveATC.net的追蹤機場通訊錄音顯示,日航客機在約一分半鐘後獲准降落,不到三分鐘後,這架客機就撞上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一架小型飛機,載有379人的客機迅速陷入一片火海中。

據港媒報道,一名從著火客機上驚險逃生的香港乘客回憶稱,自己坐在窗邊,機頭輪胎著地時衝擊力很大,原本以為只是遇到普通的硬著陸,沒想到看到引擎起火冒煙。他幫助其他乘客跑下滑梯,「剛離開飛機約100米外,左邊引擎便發生爆炸 」。

據《紐約時報》報道,事故視頻顯示,火焰從坍塌的飛機窗噴出,讓所有人安全逃生似乎已不可能。美媒引述英國格林尼治大學消防安全工程小組主任埃德·加利亞教授稱,日航航班的疏散是「一項奇跡般的工作 」。

然而,執行救災任務的運輸機上有5人死亡,唯一生還的機長傷勢嚴重。熟悉調查情況的人士表示,此次調查將由日本安全運輸委員會(JTSB)主導,法國和英國的相關機構也將參與。法國是日航客機的生產地,英國是這架飛機兩個勞斯萊斯發動機的生產地。

法國民事事故調查分析局(BAE)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宣佈,3日,4名BAE調查員將與飛機製造商空中客車公司的5名技術顧問一起飛到東京,到現場進行調查。

飛機殘骸  圖自IC Photo

專家提醒稱,現在確定事故原因還為時過早,大多數事故是由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不過,調查人員預計將查明塔台向這兩架飛機發出了什麼指令,並對飛機和機場系統進行詳細檢查,首要任務之一是恢復載有飛行資料和駕駛艙錄音的黑匣子。

專家同時表示,這次事故的物證、雷達資料、目擊者證詞或視頻片段很可能容易獲得,從而減輕了龐大的取證任務。

英國諮詢公司Ascend by Cirium航空安全領域負責人保羅•海耶斯(Paul Hayes)說:「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海上保安廳的飛機當時是否在跑道上,如果在的話,原因是什麼。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日,日本東京,日本航空公司官員在交通部鞠躬致歉。

 

圖自IC Photo

 

路透社指出,發生事故的空客A350機齡2年,長度是海上保安廳飛機的3倍。這是歐洲首屈一指的雙引擎長途客機機型,也是它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來首次發生重大事故。

不過,報道同時指出,就在上個月,一個美國安全性群組織曾圍繞跑道碰撞或「入侵 」風險發出警告。1977年,兩架波音747在西班牙特內裡費島相撞,引發航空史上最致命的事故,造成583人死亡。雖然引發受傷或破壞的地面碰撞事件已經鮮有發生,但它造成生命損失的可能性是所有類型中最高的,未遂事故則更為常見。

「我認為調查將主要集中在(降落)許可上……以及(日航)機組人員能看到什麼。他們能用肉眼看到跑道上的另一架飛機嗎? 」前美國航空事故調查員約翰·考克斯(John Cox)提出了這個問題。

例如,1991年全美航空公司與天西航空的飛機在洛杉磯機場發生相撞,就與照明有關。「全美航空機組人員無法肉眼看到天西航空的飛機。雖然它就在跑道上,但燈光條件讓你根本看不見。 」

「飛航安全基金會 」呼籲全球採取行動,防止跑道入侵事件在空中交通變得更加擁擠的情況下再次增加。「儘管多年來一直在努力防止入侵事件,但它仍有發生。跑道入侵風險是全球關注的問題,它的潛在後果非常嚴重。 」聲明寫道。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前高級主管史蒂夫·克裡默(Steve Creamer)也指出,防止著陸的飛機撞上另一架飛機是全球五大安全重點之一。儘管自動化著陸越來越多,但專家表示,實際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飛行員的目視檢查,後者可能會因為工作量大或夜間跑道模糊而分心。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日本航空一架客機降落東京羽田機場跑道時,與海上保安廳定翼機相撞後起火,造成最少5死14人受傷。相撞事故發生前,機場空管部門與日航客機及海上保安廳飛機的通話記錄被公開。

記錄顯示,空管部門當時已向日航客機發出降落許可。另一方面,當地時間2日17時45分,空管部門對海上保安廳飛機稱,「請在地面上滑行至跑道等待位置 」,但尚未允許海上保安廳飛機進入跑道。

日本航空一架飛機當地2日下午5點55分左右,降落東京羽田機場時與海上保安廳的飛機發生碰撞並起火。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日本航空一架載有379人的客機降落東京羽田機場跑道時,與海上保安廳用作救災的定翼機相撞後起火。日航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疏散,有14人受傷。至於海上保安廳飛機上的5人死亡,機長受重傷。

涉事的空中巴士A350型客機只有兩年機齡,事發當地傍晚近6時,載著367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航班編號JL516客機,從北海道札幌的新千歲機場飛往東京羽田機場,疑在降落的C跑道,與準備運送物資7.6級地震的石川縣災區的海上保安廳MA722定翼機相撞,客機隨即冒出火球,飛機繼續向前滑行,與跑道地面磨擦起火。

日航機上乘客拍攝到的片段,見到機艙滑行時已彌漫黑煙,有乘客掩鼻,客機及後成功停定。日本放送協會位於機場的鏡頭,拍攝到客機原來的着陸點遺有巨大火球,懷疑是定翼機被撞後爆炸。機上乘客倉皇從機頭兩邊出口沿滑梯逃生,有人逃生後遠眺陷入火海的日航客機,亦有人上傳片段後,直言幾乎以為自己沒命了。

當局出動超過70輛消防車和其他車輛撲救,火勢仍蔓延全機,全機被燒至體無完膚,機身期間更在高溫下斷裂。受事件影響,羽田機場所有跑道關閉。

香港入境處接獲10名搭乘涉事日航客機的港人求助,確認他們正身處安全地方。

香港機場管理局表示,因應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飛機事故,香港機場今日最少5班往返羽田機場航班受影響。

機管局呼籲今明兩天來往羽田機場的旅客,留意航空公司相關公布,並先向航空公司確認航班才出發前往機場。


捷克首都布拉格揚·帕拉赫(Jan Palach)廣場附近的查理大學,當地周四(21日)發生槍擊。警察部門負責人透露,槍擊造成14人死亡、至少24人受傷,槍手已經死亡,未知他是自殺抑或與警方駁火時被擊斃。當地傳媒指事件是歐洲15年來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

事發地點布拉格查理大學文學院,位於舊城區楊帕拉廣場一座大樓。鄰近多個主要旅遊景點,包括著名的查理大橋。

網上流傳照片可見,有學生為躲避槍手,爬到學校外牆躲藏。還有目擊民眾看到案發時,槍手在屋頂上用槍向伏爾塔瓦河上的馬內斯橋(Mánes Bridge)射擊。事發當下大批人群四散逃離。

警方在現場調查,大學附近的廣場及周邊地區已完全被封鎖。 據捷克通訊社報道,事件涉及查理大學文學院。早前有該校大學生表示,有人被鎖在教室或圖書館裡,學生們從靠近街道的教室撤離。

當地傳媒引述警方報道,稱槍手是一名24歲白人男子科扎克(David Kozak),是涉事大學文學院的學生。案發前,槍手的55歲父親在距離布拉格25公里的克拉德諾鎮被發現死亡,警方相信槍手殺害父親後前往布拉格行兇,正調查他的犯案動機,但懷疑槍手受今年秋天在俄羅斯發生的一宗槍擊案影響而犯案。警方又說,槍手擁有大量武器彈藥,警方迅速採取行動,阻止造成更大傷亡。

捷克內務部長拉庫尚說,無跡象顯示事件與國際恐怖主義有關。捷克總統帕維爾對槍擊事件表示感到震驚,並向遇難者的家屬致以慰問。

查理大學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於1348年成立,是捷克乃至中歐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捷克共和國最高學府。

捷克政府宣布,將當地周六列為全國哀悼日,悼念案中遇難者。查理大學表示,將加強校園安保措施,建議取消近兩天出席人數超過20人的活動。


日本大阪環球影城發生驚險意外,園內過山車行駛期間突然發生故障,過山車內的32名乘客被困,倒吊在離地約40米半空。園方人員隨後用救生梯將所有遊客疏散至地面,無人受傷,園方正調查詳細事故原因。

事發於早上約11時,涉事的是園內設施飛天翼龍過山車,當時坐滿32名乘客。據報當時設施的安全系統偵測到異常,觸發保護裝置緊急把過山車剎停半空。事發後工作人員立即協助乘客離開,約45分鐘後將所有人帶回地面。園方表示會調查詳細原因。

該過山車過往亦曾發生類似的半空緊急剎停事件,原因同樣為設備檢測到異常。

 

 


全球最大的菠蘿供應商地捫,其位於肯亞的菠蘿田的水壩,上月發現一具疑為偷菠蘿賊的浮屍。警方指男死者死於溺斃,但有非官方法醫指,死者身上明顯有外傷,質疑當局說法,當地人權組織正就事件進行調查。

事發的菠蘿田位於肯亞提卡爾,田地農產量為肯亞出口量之冠。死者為當地一名於上月中與友人闖入田裡,欲偷菠蘿的25歲男子彼得。當地警方的法醫報告指,死者為溺斃,身體無明顯的表面傷痕,據悉一名受聘於地們的醫生參與了法醫檢驗。
英國有法醫病理學家在看過死者遺體照片後,認為死者的頭及手臂均有受傷的痕跡,而當局的法醫報告亦有資料不全之嫌,令人質疑案件另有內情。

肯亞提卡爾的地們菠蘿田,設有保安哨崗。

 

地捫就此案發聲明,指公司全面配合當局調查事件,並對死者家屬致以衷心哀悼。他們重申根據當地警方刑事調查組主管及四名醫生參與的法醫驗證,死者死於溺水,過程中不涉任何違規。而地捫一如過去逾百年,致力為當地的社區提供支援及負起社會責任,並一直持守國際人權標準。

當地的肯亞國家人權委員會及肯亞人權委員會正就事件展開調查,希望能夠釐清真相,將犯法之徒繩之於法。其中肯亞人權委員會負責調查此案的人員指,他曾經在殮房看過死者遺體,他指在死者頭部後方及身體其他地方均發現創傷,坦言當中有涉違規的情況,並擔憂警方的法醫故意忽略死者身上這些受傷的痕跡。

據當天與死者一同闖入菠蘿田的馬田指,事發時他們正離開菠蘿田,但彼得卻遭三名追上的菠蘿田保安當場逮住,他隨即被打並被綁,最後他們聽到彼得尖叫後,四周便變得靜默無聲。

死者父親指兒子頭部後方有曾出血及頸部有看似被勒過的痕跡,而且兒子生前擅於游泳,故難以相信兒子溺斃,加上法醫報告指兒子身上無受傷的痕跡,對能為死去的兒子取回公道感到絕望。

上月被發現浮屍於地們肯亞提卡爾菠蘿田水壩內的男子彼得。

 

當地因經常有青年夥黨入田內偷菠蘿,故田裡的保安可合法地手持木棍執勤。但當地居民卻指這些合法持械的保安濫用私刑。事實上,該菠蘿田保安濫用暴力的情況及程度,一直為當地居民所詬病。有律師曾代表菠蘿田附近的村民致函地們,要求其就菠蘿田的保安在過去十年,於當地所作的嚴重侵犯人權惡行作出賠償;信中提及五宗死亡案件,五宗強姦案件及多宗導致當地居民受傷的案件。有部分受害人指曾在菠蘿田附近的公路,被田裡的保安無差別襲搫。當地警方則被批對這些涉菠蘿田保安的案件,往往視而不見,令受害者及其家屬難以透過司法系統取回公道。

(來源:英國衛報/新聞調查局)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自上任後,首引用聯合國憲章第99條所賦予的權力,致函聯合國安理會,指加沙的戰事,令當地面臨嚴重的人道災難,再度要求交戰雙方人道停火,隨即惹來以色列的強烈反響,批評古特雷斯針對以色列,危害世界和平,要求他辭職下台。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古特雷斯引用聯合國憲章第99 條所賦予的權力,要求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關注秘書長認為會危害全球和平安全的事情。這亦是他自上任安理會秘書長後,首度引用此權力。
 
古特雷斯在給予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的信件中,指出加沙戰事持續逾八周以來,無論在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均已造成大量傷亡及集體創傷。他特別提到哈馬斯10月7日 突 以色列,造成逾1200人被殘忍殺害,逾百人被擄走成為人質。他重申有關方面必須立即並無人條件釋放人質。以色列打擊哈馬斯的行動,令加沙地帶的平民面臨嚴重的生命威脅,現時已有逾15000人死亡,其中逾四成為兒童。
 
他指當地醫院已經成為戰場。以色列對全加沙地區的持續轟炸,令到當地的平民已經無處可逃,無處可避,加上缺乏維生物資,相信當地的公共秩序很快將全面崩潰。現時加沙地面的情況,已經無可能再在當地進行人道救援行動。他警告聯合國的人道救援系統正面臨嚴重的崩潰危機,當地正急速惡化成一場無論對巴勒斯坦人或該地區,都會帶來不可逆轉影響的災難,因此各方應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個情況發生。他強調唯有交戰雙方人道停火,方有機會在安全及有序的情況下,將救援物資送到當地人手上。
 
古特雷斯的發言人斯特凡向記者表示,古特雷斯是因為戰事令到在以色列及加沙,短時間便造成如此大規模的傷亡,因此動用憲章99 條所賦予的權利,向安理會及國際社會施壓,要求交戰雙方人道停火。這是古特雷斯自上任安理會秘書長七年以來,首度運用此權力。斯凡特預料安理國成員國將於今周開會,屆時古特雷斯將向與會代表發表講話。
 
以色列外長伊萊科恩在社交媒體貼文,怒斥那些不譴責哈馬斯殘殺以色列人,反而譴責以色列的人,不能再在聯合國工作,不能進入以色列!直斥讓古特雷斯繼續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就是危害世界和平;他指任何一個支持世界和平的人,都必須支持以色列將哈馬斯趕出加沙的行動。
 
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吉拉德批評古特雷斯引用憲章第99條,乃道德跌至新低點的行徑。他指古特雷斯此舉,實向對抗納粹哈馬斯恐怖分子的以色列施壓,進一步證明古特雷斯道德扭曲及針對以色列。吉拉德亦譴責古特雷斯重啟人道停火的要求,乃是讓哈馬斯在加沙的恐怖統治持續下去,直斥古特雷斯一直站在哈馬斯一方。他早前已因為古特雷斯就10月7日以色列慘劇後發表的評論,要求他辭職,在古特雷斯向安理會發信後,他再次要求古特雷斯辭職下台。
 
安理會其中一個成員國阿聯酋表示,已在阿拉伯及回教國家成員國的支持下,向安理會呈交一份要求加沙戰事交戰雙方立即停火的決議草案。阿聯酋代表指基於人道及道德考慮,促請所有國家嚮應古特雷斯的呼籲,要求以色列及哈馬斯立即人道停火。
 
(來源:聯合國新聞/半島電視台/美國之音/以色列時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