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國家通訊社(SANA)當地周二(19日)報道,敘利亞總統辦公室表示應中國邀請,總統阿薩德及第一夫人將於周四(21日)訪華,是自2004年以來首次訪華。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敘總統阿薩德周四(21日)將率領一個政治和經濟的官方代表團訪華,在北京和杭州參加一系列會議和活動。代表團成員包括外交部長費薩爾·米格達德、經濟與外貿部部長哈利勒、總統事務部長曼蘇爾·阿紮姆以及總統特別顧問布賽納·沙班。

敘利亞《祖國報》(Al-Watan)還稱,阿薩德預計將出席9月23日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

「中東觀察」網站(al-monitor)報道稱,敘利亞總統訪華是中敘關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阿薩德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只訪問過俄羅斯和中東結盟國家,今次訪華意味剛剛擺脫外交僵局的敘利亞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提升。

「中東觀察」認為,雖然總統辦公室沒有透露關於訪華的更多細節,但敘利亞經濟部長的參與可以表明今次訪問的經濟動機。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兼作家科賽 · 阿比多(Kosai Abido)接受伊朗英語新聞電視(Press TV)採訪時分析稱,訪問將會是久經考驗的兩國深化合作的好機會。

去年1月,中國與敘利亞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正式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新成員。 阿比多認為,兩國的合作協定可以擴大到食品、製藥和技術等領域。

今年4月,在與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會晤期間,阿薩德誇讚中方在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積極作用,還提到放棄使用美元、選擇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的新趨勢。

阿薩德說,世界上最顯著的積極變化當屬中國,中方正以冷靜、平衡的方式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在實現穩定、和平和共同利益原則的基礎上,創造了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新模式。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當今世界都需要中國的存在,需要中國來重新平衡全球局勢。

法新社提到半年前,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中方斡旋下握手言和,同意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舉動隨即在中東引發了一連串的外交活動,其中也包括今年5月敘利亞恢復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資格,阿薩德受邀參加第32屆阿盟峰會。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阿盟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多個阿拉伯國家關閉駐敘大使館。隨著近年來敘國內和地區局勢演變,敘政府同阿拉伯世界關係逐漸解凍。重返阿盟讓敘利亞政府結束了10多年來在該地區的孤立狀態,向走出外交僵局邁出重要一步。

5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興地看到,一段時間以來,和解的春風持續吹向阿拉伯世界,為地區國家帶來新面貌,給地區人民帶來新希望。敘利亞重返阿盟,充分表明阿拉伯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加強團結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也充分表明阿拉伯國家有能力把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作為阿拉伯國家真誠的朋友,中方始終支持阿拉伯國家加強戰略自主和團結自強,始終支援阿拉伯世界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方願同阿方共同落實好首屆中阿峰會成果,推動中阿關係持續展現強勁韌性和蓬勃活力,為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總統拜登10日在越南河內舉行新聞發布會,他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突脫口而出「我要去睡了」,白宮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沒多久後即打斷拜登,宣布新聞發布會結束。

拜登10日會見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後,舉行新聞發布會。

記者會全長26分鐘,原先白宮宣布,拜登計劃接受五名記者提問,不過當拜登回答為何仍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時,突然脫口而出「 But I tell you what, I don’t know about you, but I’m going to go to bed.(我告訴你,不管你怎麼想,但我要睡覺了)」

拜登被關咪

除此以外,拜登亦被指在記者會期間口齒不清、語焉不詳,模糊地說一堆重重覆覆又難以理解的片語。

其中一段短片,可聽見他親口說:「我就在這聽從命令。工作人員,還有誰(指記者)還沒說話(發問)嗎?我不叫你們了。」

回答在印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的對話時打算談什麼時,拜登提到「這完全不是對抗,我們談到確保第三世界…..南半球能夠獲得不斷變化的…」。不過話未說完,白宮秘書尚皮耶隨即出聲打斷,告知台下記者「謝謝大家,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拜登連說數句謝謝,開始收拾文件,現場也奏起音樂。當拜登要走下台時,台下仍有媒體大聲提問,雖然拜登試圖回答,但因為麥克風電源被切斷,因此聽不到完整回答。

《CNN》進行過民意調查,近四分三美國民眾,擔心已年屆80歲的拜登,頻頻在公開場合出現失言、失態,恐怕無法繼續勝任國家領導人之位,不過拜登支持者卻不以為然,白宮秘書尚皮耶也回應,拜登能在出訪他國的勞累行程中,保持一定的精力水平,足以證明他的年紀不是問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據報當地周三(9月6日)突然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訪問為期兩天,是烏克蘭軍方自6月初向俄軍發動反攻後,首名到訪當地的美國官員。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當地9月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曾表示,對國務卿布林肯官方行程「沒有最新消息」。

去年9月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曾在未事先宣佈的情況下突訪基輔,並宣佈美方將提供一筆超過2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畫。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日本福島排放核處理污水的風波持續,掀起內地反日情緒。日本東京一間餐廳近日在門口招牌上寫上「致中國人,本店食材選自福島」,引起一名居日本的內地人不滿,認為店方歧視中國人,以流利日語報警及理論,店方在警員協調下,換走招牌上的文字。


日本自上星期四(24日)起無視反對聲音,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水排海。踏入第四天,東電安排獲邀外媒進入核電站採訪拍攝,包括央視總台記者。東電承認構思排海計劃一旦發生問題時,無考慮過其他方案。

禁記者自由錄音錄影

今次獲安排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外國傳媒團,分別來自七家媒體共九名記者參與。東京電力公要求記者參觀期間,禁止在未經允許下錄音錄影,全程要在工作人員陪同下進行。

記者穿上必要的防護套裝後,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解釋多核素去除裝置運作原理。記者來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五號機組前,排水設備基本聚集在這裡。這也是他們此次採訪唯一可以進行出鏡的地方。

 

 

央視記者指:「海水和核污染水混合之後,將會通過一根藍色的粗管子,最後再通過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到大海裡。」

東電工作人員:沒有考慮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是處理核水的關鍵。東電公司安排記者進入多核素去除裝置的遠端控制室參觀。東電工作人員多次強調,即使出現技術問題,他們有多重應急方案可以煞停排水,控制室內二十四小時有職員監控。

當記者問到如果核污染水排放系統出現問題,有沒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污染水處置辦法時,東電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考慮過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方稱「處理水」沒問題

日方堅持把經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稱為「處理水」,認為「處理水」已達標可排。但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污染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始終存有疑慮。

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運行期間過去曾發生漏水、放射性物質超標、濾網損壞等多種問題。東電公司迄今未公佈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的設計或使用壽命,並且缺乏獨立的協力廠商監督機制對「處理水」進行監測。

目前日方未有允許太平洋海域周邊國家、太平洋島國、漁業團體、環保組織等利益攸關方參與監督,東電只稱國際原子能機構內已有中國及南韓代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日本政府周四(24日)起將已處理的核廢水排放至大海,有人擔心海水受污染,中國內地、港澳地區,以至韓國都出現民眾「盲搶鹽 」及囤鹽 ,超市售賣食鹽的貨架被搶購一空,澳門超市更把食鹽臨時大幅加價。

對於網上流傳吃「碘鹽」可抗輻射,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今午(25日)透過社交平台撰文澄清:「食碘鹽唔可以抗輻射!!!」食安中心表明,現時無科學證據顯示進食鹽,能夠有效預防輻射對身體造成的損害,過量攝入碘及鈉(鹽)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

 


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南非之行踏入第四天,在約翰內斯堡出席金磚國家同非洲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

習近平指出,國際社會要以天下之利為利、以人民之心為心,推動發展問題重回國際議程的核心。要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支持發展中國家實現更好發展。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構建全球發展夥伴關係,為共同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始終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習近平稱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為了讓全世界聚焦發展,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助力。


日本政府於香港時間中午開始把經處理的核污水排放入海。

東京電力公司今早在記者會表示,已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經處理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並對稀釋後的水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符合安全標準,目前天氣情況沒有問題,會在當地下午1時開始將處理水排海。

https://youtube.com/live/BeyjXpmabC8


著名音樂家劉詩昆先生榮獲「第40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為「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的最高榮譽。

國寶級鋼琴大師劉詩昆的才華和創造力在藝術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劉先生獲獎是對其一生藝術成就的高度肯定。他的才華和創造力在藝術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並為中國的藝術事業作出卓越貢獻。劉先生感到非常激動和振奮,並表示:「能夠在這個高齡獲得這樣的殊榮,讓我深感榮幸和感激。儘管我已經年事已高,但我仍希望能夠繼續為中國的藝術事業作出貢獻,為加強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盡一份微薄之力。」

「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由美華藝術協會、紐約文化局和林肯中心於1981年創立,表彰在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亞洲藝術家。

 


泰國國會聯席會議周二(22日)投票選舉總理,為泰黨黨魁崇拉楠上午11時提名與他信關係密切的斯雷塔成為總理候選人,獲287名上下議院議員支持,成為本輪總理選舉投票唯一候選人。經投票後,斯雷塔當選泰國總理。

為泰黨在第三次總理選舉前取得兩個親軍方政黨支持,宣布組成11黨聯盟,最終其提名候選人斯雷塔(Srettha Thavisin)成功當選。

現年60歲的斯雷塔是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的親信。就在新總理選舉的這天早上,流亡海外15年的他信回國投案。政治與政策分析研究所所長(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Policy Analysis)塔那蓬(Thanaporn Sriyakul)認為,他信選擇此時返泰,代表他對為泰黨能成功籌組政府充滿信心。

斯雷塔出生於1963年2月15日,擁有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院金融碩士學位。他被認為是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的代表,但並不極端,可以用溫和來形容。他有執政經驗,視野開闊,能夠與公眾,包括年輕一代清晰溝通。他強調要解決經濟和社會中不平等問題。

斯雷塔於1986 年開始其職業生涯,在寶潔公司(P&G)擔任生產助理,4年後轉到親戚的公司San Samran,還擔任CEO,該公司後來更名尚思瑞(Sansiri)。

2022 年底,斯雷塔決定從政,成為他信女兒貝東丹成立的為泰黨的成員。他於2023年4月4日正式辭任尚思瑞CEO,競選重點是通過經濟政策贏得選民支持,此乃為泰黨的一大賣點。

雖然斯雷塔在大選中的受歡迎桯度遠遠不及皮塔,兩黨得票相差400萬,但由於泰國精英階層、壟斷市場的大企業們和保守派係以各種可能的方式與阻止皮塔總理,機會最後落在斯雷塔身上。

貝東丹上月表示,她完全支持斯雷塔成為泰國總理,指他可靠,隨時準備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