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宣布,向波音購買14架777-9型飛機,基本價格81億美元,折合約632億港元,製造商將給予大幅價格優惠,預料2034年或之前付運。另外,國泰獲波音授予購買額外最多7架同類型飛機的權利。

14架飛機總作價將分5期以現金支付,首4期款項將於付運前支付,佔作價相當大部分的餘款將於付運時支付。集團擬透過商業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及/或售後回租安排、營運產生的現金,來應付有關資金需求。

國泰表示新飛機主要用於長途航線,服務指定區域航點,有助促進未來增長,並逐漸取替部分現有長途寬體飛機。

交易已獲太古公司及國航批准,兩者合共持有逾半國泰航空股權。

國泰對上一次訂購波音飛機要數到2013年12月,當時訂購了21架777-9飛機。此外,國泰據報還在研究購買787夢幻飛機及其他空中巴士A350飛機。

 


國泰航空(00293)公布,上半年純利按年升1.1%至36億5,100萬元, 每股盈利56.7仙,按年升8.2%,首次派中期股息每股20仙,按年持平。

期內收益543億零900萬元,按年升9.5%。當中客運服務收益升12.7%至372億1,200萬元。 貨運服務收益升1.2%至127億6,100萬元。

旗下香港快運轉盈為虧,錄得除財務支出淨額及税前虧損5億2,400萬元,去年同期則錄得除財務支出淨額及税前溢利6,600萬元。 客運收益30億零4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若,運載率78.9%,按年跌6.1%,收益率亦下跌21.6%,主要是由於旅客受地震傳聞影響,暫時避免前往日本等傳統熱門目的地,以及新增航線需時發展成熟。

主席賀以禮表示,顧客對國泰航空的出遊需求仍然殷切,將繼續增加航班及航點,並推出更多顧客升級體驗。 國泰貨運方面,市場環境仍然充滿不明朗因素,將繼續保持警惕並靈活應對。 至於香港快運繼續面臨短期挑戰,前往日本的機票預訂有所回升,但尚未回復至正常水平,新增航線也需時才發展成熟。


近日有個別網上及社交媒體談論深水灣79號道物業之出售,李澤鉅發聲明澄清有關資訊並非事實:「我們從沒有打算出售深水灣道79號物業。 個別網上及社交媒體有關出售深水灣道79號物業之報導及貼文內容全屬虛構,穿鑿附會,並無事實根據。」

李澤鉅亦指,「 事實上,網上經常出現有關本人與家人之消息,當中大部分出於捏造,有些不符情理,有些不合邏輯,有些甚至有訛騙之嫌。 」「 鑒於詐騙個案猖獗,藉此機會呼籲各媒體及各界人士切勿輕信或參與散播謠言,以免誤墮詐騙陷阱而招致損失。 」


中國移動香港表示同意以每股5.075元,收購由Twin Holding Ltd持有的約2.14億股香港寬頻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約14.44%,代價逾10.8億港元。

交易完成時,中國移動香港將擁有合共4.42億股香港寬頻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約29.9%成為最大股東。Twin Holding Ltd將繼續擁有1506萬股香港寬頻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約1.02%。

交易將於周五完成,或訂約方可能書面協定的其他日期落實。


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未有應總統特朗普要求減息,繼續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介乎4.25%至4.5%不變,是連續五次議息會議按兵不動,並停留於前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局內制定貨幣政策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以9:2票通過利率不變,其中兩名持不同意見的委員在會後聲明中表明傾向減息0.25%,為逾30年來首次有兩名委員在決議期間投反對票。另有1名委員缺席會議,未有參與投票。投反對票者分別為副主席鮑曼及理事沃勒,均由總統特朗普任命。

議息聲明指,儘管出口波動持續影響數據,但近期指標顯示,美國今年上半年經濟活動增長放緩,失業率維持低位,勞工市場依然穩健,通脹率仍然略高,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然高企,委員關注可能為尋求促進最大就業,和維持通脹率在2%左右的「雙重使命」帶來風險,未來將視乎各種數據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如果出現可能阻礙實現「雙重使命」的風險,將酌情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關於會上有兩人持不同意見,需要的是清晰解釋,他們經過認真思考,並表明其立場,意見分歧不令人意外。

聯儲局下次議息會議在9月16至17日舉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目前預期,聯儲局屆時繼續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率由原先34%增至55%,減息0.25%機會率則由近60%降到44%。

 


香港麥當勞首批放售物業中,以尖沙咀星光行分店面積最大。

 

香港麥當勞委托代理仲量聯行,公開招標放售香港8個舖位,將會連同現有麥當勞長期租約一併出售,總市值約12億港元。《經濟日報》引述市場消息報道,麥當勞於年初與多間代理行接觸,計劃並部署分階段全數出售在香港約23間商舖物業。

首階段中八間待放售的麥當勞,分別位於尖沙咀、銅鑼灣、旺角、堅尼地城、大角咀、元朗、荃灣及慈雲山,建築面積介乎約6,800呎至19,000平方呎,當中面積最大為尖沙咀星光行地下連地庫,買家可選擇入標整批物業或任何一項物業。

目前物業組合整體出租率百分百,將以連租約形式出售,可為投資者即時帶來穩定租金收入,同時享有高租金回報率,除部份物業由麥當勞獨家承租外,部份同時引入其他零售租戶,例如便利店和藥房等,實現租金收入多元化。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鄧潔瑩表示,在有關物業麥當勞餐廳會繼續營運,並無任何計劃變更,物業地段優越、租戶實力雄厚及回報可觀,已有不少準買家表示對項目感興趣,認為物業由麥當勞長期承租,現金流穩定,為投資者提供難得一見收購機會。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據房屋局數據,預計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為101,000伙,由於下半年預期有數個項目完成補地價,若維持當前的推盤速度,預計潛在供應數字或會轉跌為升。

他指出,發展商近月加快以進取定價策略去庫存,今年首七個月一手吸納量已經超過1萬伙,較過去五年全年平均14,000伙大幅改善,然而,新盤庫存在過去三季只是窄幅上落,維持在約27,000至28,000伙的水平,顯示庫存高企的情況仍然持續。

他指,視乎不同發展商面對的資金回籠壓力,短期內將會有更多發展商採取「轉賣為租」的暫時性策略,避免在現時市況下貼市價,甚至是蝕本賣樓。 此舉除了可滿足留學生及專才住屋需求外,亦可先賺取租金收入,待市況有所改善後再將樓盤重新發售。


保加利亞明年加入歐元區:

歐元區擴容背後的機遇與隱憂

一方

 

7 月 10 日,歐盟各國財長正式批準保加利亞於 2026 年 1 月 1 日加入歐元區,成為這一單一貨幣聯盟的第 21個成員國。決定標誌著這個巴爾幹國家在 2007 年加入歐盟 19 年後,終於實現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關鍵一躍,也讓歐元區版圖首次延伸至黑海沿岸。

保加利亞加入歐元區的進程並非一蹴而就。早在 2011 年,該國就將貨幣列弗與歐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制,為加入單一貨幣區奠定基礎。今年 6 月,歐洲央行與歐盟委員會聯合確認,保加利亞已滿足所有準入條件 —— 包括預算赤字低於 GDP 的 3%、公共債務佔比控制在 60% 以下、通脹率與歐元區平均水平趨同。歐盟財長會議上,各國一致通過其申請,認為保加利亞 「在經濟穩定與政策協調方面達到了歐元區標準」。

對保加利亞而言,加入歐元區被視為經濟發展的 「加速器」。作為歐盟最貧困的成員國,保加利亞 2024 年人均 GDP 約 9,800 歐元,僅為歐元區平均水平的 35%,平均月薪 2,443 列弗(折合約 1.24 萬歐元 / 年),不足德國的三分之一。政府寄望於歐元能帶來更多外資與遊客:歐元區統一貨幣可消除匯率風險,降低跨境貿易成本,預計能使外國直接投資(FDI)年增長 5%至8%,而旅遊業(佔GDP14%)也可能因支付便利吸引更多歐元區遊客。總理傑利亞茲科夫在社交媒體上難掩興奮:「這是國家的里程碑,我們將確保平穩過渡,讓每個公民受益。」

然而,民眾的疑慮遠超期待。在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普羅夫迪夫的市場裏,商販瑪麗亞的擔憂頗具代表性:「克羅地亞 2023 年用歐元後,面包從 8 庫納升到 1 歐元(約升 20%),我們的物價會不會也這樣?」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2015 年立陶宛加入歐元區後,首年通脹率升至 1.2%,高於早前預期;克羅地亞去年啟用歐元後,部分商品價格升幅逾10%,引發民眾抗議。保加利亞央行雖承諾 「嚴格監控價格欺詐」,但多年來治理貪腐的乏力讓民眾信心不足:該國在 2024 年透明國際清廉指數中排名第 72 位,低於多數歐盟成員國,民眾擔心利益集團借貨幣轉換囤積居奇。

政治不穩定更讓過渡前景蒙上陰影。過去四年,保加利亞經歷四次議會選舉,聯合政府頻繁更叠,政策連貫性備受質疑。反對黨 「爭取權利與自由運動」 領導人佩特科夫直言:「政府連垃圾處理都搞不定,怎麽保證歐元轉換不出亂子?」 民間調查顯示,僅 41% 的民眾支持加入歐元區,38% 明確反對,其餘持觀望態度。

從歐元區視角看,保加利亞的加入是一把 「雙刃劍」。一方面,這有助於鞏固歐盟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遏制俄羅斯在黑海沿岸的經濟滲透;另一方面,保加利亞的經濟短板可能加劇歐元區內部失衡 —— 其人均 GDP 僅為德國的三分一,勞動生產率差距顯著,若未來經濟遇挫,可能需要歐元區救援基金支持,增加聯盟財政負擔。歐盟經濟專員真蒂洛尼強調:「加入歐元區不是終點,而是改革的新起點,保加利亞需持續推進司法與市場改革。」

歷史經驗顯示,歐元區擴容往往伴隨著漫長的適應期。愛沙尼亞 2011 年加入後,用五年時間將人均 GDP 提升至歐元區平均水平的 70%;而希臘 2001 年倉促加入,最終成為歐債危機的導火索。對保加利亞而言,未來 18 個月的過渡期至關重要:如何穩定物價、打擊貪腐、凝聚社會共識,將決定這場貨幣轉換是 「脫貧捷徑」 還是 「新的負擔」。

隨著 2026 年的臨近,這個黑海國家正站在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歐元區的大門已然敞開,但能否借此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僅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更取決於整個社會對一體化進程的信任與共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完成對三間銀行的調查及紀律處分程序。

三間銀行分別為Indian Overseas Bank,Hong Kong Branch(IOBHK)、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銀(香港))  及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交銀香港分行)。

金融管理專員譴責IOBHK;命令IOBHK就過往的交易進行回顧檢討,以及制定並落實補救措施,以糾正其違反事項;及對IOBHK處以850萬港元罰款。

金融管理專員亦對交銀(香港)處以400萬港元罰款,和對交銀香港分行處以370萬港元罰款。

今次紀律處分行動是金管局對有關銀行就《打擊洗錢條例》所設立的制度及管控措施的合規情況進行調查後而作出。 調查發現三間銀行未有設立及維持有效措施以持續監察與客戶的業務關係。 IOBHK的交易監察機制和管理層對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管控措施的監察存在重大缺失。

交銀(香港)及交銀香港分行的違反事項,源於兩間銀行未有將某些類別的交易載入至兩間銀行共用的交易監察系統,削弱了系統識別可疑活動的效用。


石墨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材料。作為中國石墨的主要進口國之一的美國,聲稱以中國石墨存在不公平補貼為由,決定對中國石墨徵收93.5%初步反傾銷稅。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回應說,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希望美方切實遵守市場經濟規則,維護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