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及長實今個星期四將舉行董事會會議,批准公司及附屬公司截至去年底止的年度業績及發布,及考慮建議派付末期股息。長和及長實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不會舉行全年業績記者會及分析員會議。

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備受矚目,有媒體近日連發多篇文章,引發社會強烈反響,海內外媒體轉載引述,成為熱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18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指社會就事件有很多議論,反映社會對事件關切,值得重視;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特區政府會依法依規處理。他又指特區政府反對在國際經貿關係中使用脅迫或者施壓手段;亦希望外國政府為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

長和及長實兩間公司近年均有舉辦全年業績網上記者會,回應提問。

國務院港澳辦網站上周轉載有關長江和記實業(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的香港報章評論,引述有網民批評交易「唯利是圖」、「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評論中形容有關情緒完全可以理解,稱有關企業當三思。


為保護美國批評特朗普人士免受報復,前總統拜登曾簽發特赦令作為保護,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特赦令使用自動筆簽名,而非拜登本人簽署,宣布有關特赦令無效。

特朗普在社交網站發文說,有關特赦令無效、 作廢,不再具有任何效力,因為這些特赦令是由自動裝置簽署。

美國總統歷年來都會使用自動簽名裝置,包括將法案簽署成為法律。拜登在卸任前曾赦免共和黨前資女議員切尼,及曾調查特朗普支持者在2021年1月衝擊國會山莊案,以及特朗普多次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的國會委員會成員,以保護他們。


香港金融管理局資料顯示,香港銀行昨天(17日)向金管局貼現窗借取20億港元隔夜流動性 ,令到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今日回落至447億2千萬港元。


特朗普對華關稅大幅攀升

市場預警:或仍有更大衝擊

一方

 

當前,全球經濟局勢本就波譎雲詭,美國方面又傳來重磅消息,給中美貿易關係乃至全球經濟復蘇前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市場分析師紛紛發出警告,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針對中國的最新一輪關稅舉措,或許僅僅只是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的開端,而對於本就經濟疲軟的中國而言,想要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保護屏障,變得愈發艱難。

就在 3 日,特朗普簽署命令,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再加徵 10% 的關稅。這一舉措堪稱重磅炸彈,瞬間將中國銷往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提高至約 33%。如此大幅度的關稅提升,猶如一記重拳,重重地打在了中美貿易往來的通道之上。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深入分析後指出:「特朗普此次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幅度,幾乎達到了他首個總統任期的 2 倍之多。」 這一數據對比,清晰地展現出此次關稅調整的嚴峻程度。

作為全球聞名的出口大國,中國在經歷了疫情衝擊後,經濟復蘇的步伐並未如預期般強勁有力。國內經濟的增長態勢仍需持續發力,而此時特朗普再度掀起的貿易戰,無疑讓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和艱難。即將於 5 日至 11 日舉行的中國第 14 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無疑將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在此次會議中,中國官員們將圍繞如何提振當前疲軟的經濟,以及怎樣有效應對美國關稅舉措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討論。這不僅關係到中國經濟在短期內的穩定運行,更關乎中國經濟未來的長期發展走向。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黃梓純(Zichun Huang)對當前形勢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已然面臨放緩風險,更為嚴峻的是,美國此次加徵關稅所帶來的衝擊尚未真正全面顯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中國領導人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推出超乎市場預期的經濟振興措施,否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或許將難以避免。這一分析,無疑給中國經濟發展敲響了警鐘。

盡管特朗普此次對中國祭出的兩輪 10% 關稅,與他在競選期間揚言要大幅加徵的 60% 關稅相比,看似還有一定差距。部分市場人士因此將此解讀為華府在處理與北京緊張關係時,較預期更為溫和。然而,專家們卻有著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從長遠來看,中國仍極有可能是特朗普政府未來幾年在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的首要競爭對手。雖然近幾周來,由於美國國內一系列問題的集中爆發,以及俄烏戰爭局勢出現重大變化,使得這一點在短期內表現得並不那麽明顯。但凱投宏觀分析師馬修斯(Thomas Mathews)明確指出:「特朗普近期雖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與中國就貿易達成新『交易』的意願,但從整體形勢來看,中國顯然依舊是他重點鎖定的目標。對於中國市場的投資人而言,關稅、出口管制、投資限制等一系列美方措施,仍是高懸在頭頂的重大下行風險。」

與此同時,觀察人士普遍預期,面對美國方面不斷升級的關稅舉措,中國當局必然會採取更強硬的反製措施。事實上,早在上個月,北京就已經對華府的相關貿易動作採取了報復性措施,向美國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 15% 的關稅。而今日,面對特朗普新簽署的關稅命令,北京當局迅速做出回應,嚴厲譴責華府的最新關稅動作,並誓言將採取進一步的報復措施,以 「堅決捍衛自身的權利和利益」。中美之間你來我往的貿易舉措,無疑讓全球經濟市場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究竟將走向何方,全球經濟又將如何在這場貿易博弈中尋求平衡與發展,各方都在拭目以待。

 

 


曾榮登亞洲首富的香港第二大富豪李兆基,今日黃昏離世,享壽97歲。

香港恒基兆業地產今天(17日)發出訃告,宣布被稱為「四叔」的集團創辦人李兆基,今天黃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享年97歲。出殯儀式舉行日期,有待家族安排妥當後會另行公布。

恒地表示,李兆基出生於廣東省順德市,少年時來港,白手興家,創立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他曾任恒基兆業地產、香港中華煤氣及美麗華酒店企業主席;新鴻基地產副主席、東亞銀行、香港小輪集團及仁安醫院董事。

公職方面,李兆基曾任特區首屆籌委會暨推選委員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信託人委員會委員及順德聯誼總會首席榮譽會長等。李兆基於1982年創立培華教育基金,致力為民族復興事業培訓國內領導人才。

李兆基於1996年獲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球富豪榜排名第四位。他通過「李兆基基金」,捐助內地、香港及海外大學及中學,完善教學設施及設立獎學金等,歷年捐款數以十億元計。

恒地說,李兆基心繫家園,熱衷教育,獲中外教育機構頒授多個榮譽學位。恒基對慈善事業不遺餘力,深獲社會各界的推崇。


火炭周日下午發生的街頭斬殺案,有黑幫背景、綽號「蛤蟆東」的52歲男子遭兩名兇徒持刀伏擊,身中多刀後不治。被捕3人中包括一對有黑幫背景的父子,相信他們因涉及數萬元金錢糾紛而策劃襲擊,疑刀手「落手太重」導致悲劇。網上今日(17 日)流出事發影片,顯示襲擊過程僅約 5 秒,兩名黑衣刀手從後揮刀襲擊,事主倒地後試圖爬走,但兇徒繼續追斬。

 

 

案發於昨日(16日)下午約 5 時 25 分,52 歲男子在麗禾里與穗禾路交界行走時,突遭兩名黑衣刀手從後揮刀襲擊,其中一人斬向其腳部,另一人則猛劈其背部,事主倒地後試圖爬走,但兇徒繼續追斬。襲擊僅持續約 5 秒,期間事主身中至少 5 至 6 刀,仍一度站起逃跑。兩名兇徒隨後登上一輛等候在黃格上的紅色的士,沿穗禾路往沙田方向逃去。

被斬男子重傷昏迷,由救護車送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搶救,至傍晚 6 時 08 分不治。警方初步調查發現,死者有黑社會背景,過去曾是「和勝和」成員,近年轉投「 14K 」,並跟隨「北角肥標」,活躍於火炭一帶。

警方將案件列作謀殺處理,新界南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接手調查。被捕人士中包括綽號「紋身泰」的47歲姓黃男子,與父「謙叔」同為和勝和成員。新界南總區刑事總部警司李木易表示,兩名刀手被指使,乘坐一輛套假牌的士到場埋伏,行兇後乘相同車輛逃逸,現場附近有一名「睇水仔」負責監視事主行蹤。警方指「睇水仔」已在女友協助下潛逃內地,正追緝在逃兩名刀手。

反黑組探員聯同大批機動部隊警員,今日中午約 12 時,在旺角建興大廈展開搜捕行動,懷疑兇徒曾於該處出沒,警方封鎖大廈出入口及後巷,手持爆破工具及盾牌進行搜查,初步未有發現。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計劃周二(18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討論結束烏克蘭的衝突。

特朗普從佛羅里達州返回華盛頓途中,在「空軍一號」專機上對記者表示,將在周二與普京通話,過去的周末已做了很多工作。他說,看看能否結束這場衝突,也許能,也許不能,但認為很有機會。

被問及有關讓步問題時,特朗普說,會談論領土問題及發電廠問題,認為很多相關內容俄烏雙方都已經深入討論過,例如分割某些資產。

美烏在沙特會談後,烏克蘭接受30天停火提議,克里姆林宮說,普京已通過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向特朗普轉達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意見,重申普京支持特朗普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總體立場,但指出有一些事項仍需共同解決。

特朗普自再次上任以來,在外交上著重推動美國與俄羅斯方面進行接觸和談判,希望改善美俄關係,被認為是顛覆美國的傳統外交政策。特朗普也曾與烏克蘭多次有摩擦,包括推出了旨在獲取烏克蘭礦產資源收益的「礦產協議」、與總統澤連斯基在直播鏡頭前發生衝突,要求烏克蘭在領土問題上向俄羅斯讓步等。


國泰君安(2611)周日(16日)公布,國泰君安及海通證券H股換股已於3月14日完成,公司易名為「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由海通證券H股股東持有的34.1億股海通證券H股已按換股比例被交換為21.1億股國泰君安H股。連同擬議合併前已發行的13.9億股國泰君安H股,佔存續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19.89%。

 

 

國泰君安相關公告顯示,合併重組相關股份發行已全部完成,換股新增的59.86億股A股、21.14億股H股將於明日(17日)分別在上交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流通。募集配套資金發行的6.26億股A股則有60個月限售期,目前不上市流通。3月17日上市流通新增股份的股票簡稱仍為國泰君安,在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等程序完成後,將根據新公司名稱相應變更股票簡稱。

公告續指,明日(17日)根據換股而發行的國泰君安H股開始在港交所交易。國泰君安及海通合併後,新名稱定為「國泰海通」。

今次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經合併後擬變更公司名稱,已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預核準,尚待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擬變更證券簡稱尚需經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審核。

作為新「國九條」實施以來首宗頭部券商合併重組,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併後的公司名稱一直廣受關注,網上早前的多種揣測,包括「國君海通」、「國泰君安海通」等等。

公告又指交割已於3月14日進行,存續公司將承繼及承接海通證券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海通證券的法人資格將於隨後註銷。

公告亦顯示,國泰君安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提名,候選人中,朱健、李俊傑、聶小剛為公司執行董事。

另有8名候選人為持有公司3%及以上股權的股東提名,其中,周傑等5名候選人由股東上海國際集團推薦,哈爾曼由股東上海國盛集團推薦,孫明輝由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推薦,陳一江由股東新華人壽保險公司推薦。後續,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將與職工董事共同組成新一屆董事會。

另據了解,合併後新公司黨委成立,朱健擔任黨委書記、李俊傑擔任黨委副書記。李軍調任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擔任黨委副書記,待監管批復後,或將出任中保投總裁。

按黨內任職情況,朱健、李俊傑預計將擔任合並後公司董事長、總裁,不過有關職務尚待履行治理程序。另有消息稱,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其他領導班子成員除到齡原因外,預計均將留任。

業內人士分析,合併後公司班子配置,最大程度融合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原有班底,將有利文化傳承、隊伍穩定、整合融合,更快釋放「1+1>2」協同效應。

國泰君安業務官方微博同日晚間,披露了部分業務安排情況。

國泰君安亦披露了兩間公司關於實施客戶及業務遷移合併的聯合公告,針對吸收合並交割後客戶服務及後續業務合併推進作出安排:

一是海通證券客戶及業務將遷移並入合拼後公司。海通證券客戶將轉為合併後公司客戶,由合併後公司提供相關服務,各項主要業務與服務均正常開展。海通證券客戶遷移並入合併後公司後,客戶權益、委托方式、資金轉賬等均保持不變。

二是適時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解決方案實施前,子公司業務與服務均正常開展。自吸收合併交割日起,海通證券所持子公司股權歸屬於合併後公司,合併後公司將適時解決吸收合併後子公司間存在的同業競爭等問題,穩妥有序完成整合工作,在解決方案實施前,各子公司業務與服務均正常開展。

三是海通證券客服熱線將變更調整。自2025年4月7日起,海通證券投資者客戶服務熱線由95553統一為合併後公司客戶服務熱線95521。海通證券原95553客戶服務熱線將適時下線,具體下線時間將另行通知公告。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歐洲巴爾幹半島國家北馬其頓有夜總會發生大火,增至59人死亡,135人受傷。全國明日(3月17日)起為遇難者哀悼7天。大火揭發夜總會涉嫌無牌經營、官員涉嫌貪污簽發牌照,當局至今拘捕20名懷疑涉案人士,包括夜總會經理和政府官員。

事發在東部科查尼市,當時約有1,500人在夜總會參加音樂會,大多是年輕人。大火當地凌晨2時半左右發生,火勢迅速蔓延,人群爭相走避期間造成人踩人,導致多人受傷。傷者中近30人嚴重燒傷,被送往100公里外,首都斯科普里的醫院救治。 有報道指,有觀眾在現場使用煙火,導致夜總會屋頂起火。

北馬其頓總理米茨科斯基(Hristijan Mickoski)表示,對慘劇發生深感悲痛,他形容事件奪去眾多年輕生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政府已總動員調查火災原因。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絕對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向俄羅斯讓步。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道,澤連斯基在記者會承認,烏克蘭與美國代表早前在沙特阿拉伯會晤期間,曾討論過領土讓步問題,美國亦曾考慮烏克蘭在這問題上的立場,但他強調不會承認被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屬於俄羅斯,作為可能實現停火條件,烏克蘭絕不會向俄羅斯作出任何領土讓步。

澤連斯基又強調,領土問題十分複雜,應該稍後在談判桌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