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WDC發布會:

Siri AI 延遲推出引發股價震盪

一方

香港時間 6 月 10 日凌晨,蘋果公司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5)在萬眾矚目中拉開帷幕。然而,這場帶來號稱 「自 iOS 7 以來最大規模設計變革」 的發布會,卻未如預期點燃資本市場的熱情,反而引發蘋果股價急挫,背後折射出的是經濟層面的諸多考量。

發布會上,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在回顧 Apple Intelligence 已推出的 Genmoji、智能回覆、照片清理工具等功能後,轉向 Siri 話題並承認,讓 Siri 更個人化的功能,仍需更多時間才能達到蘋果的高品質標準,意味蘋果長期承諾的 Siri AI 升級再次延遲。此言一出,市場反應迅速而激烈。在短短 6 分鐘內,蘋果股價從約 206 美元跌至 201 美元以下,跌幅超過 2.5%,市值瞬間蒸發約 750 億美元。

跌勢並非偶然,而是投資者對蘋果在 AI 競賽中落後的失望情緒的集中爆發。華爾街已期待蘋果在 AI 方面有所突破長達一年,盡管對本次 WWDC 的期望不算太高,但競爭對手如 Google、Microsoft 及 OpenAI 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 AI 技術,每周都有新的生成式 AI 模型、聊天機器人升級及功能推出。相比之下,蘋果在本次大會上僅重申主要 AI 功能仍在開發中,這種遲緩的步伐讓投資者感到焦慮。

從經濟角度來看,蘋果股價的波動不僅影響著公司自身的市值,還對整個科技行業的市場格局產生一定影響。作為科技巨頭,蘋果的股價走勢往往被視為行業的風向標之一。其股價的下跌可能會引發投資者對整個科技行業的信心動搖,進而影響到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例如,蘋果的供應商可能會面臨訂單減少的風險,而依賴蘋果生態系統的開發者也可能會對未來的投資和發展方向產生疑慮。

此外,蘋果在 AI 領域的滯後也可能使其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隨著消費者對 AI 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具有先進 AI 功能的產品往往更受市場歡迎。蘋果若不能盡快推出具有競爭力的 AI 產品,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流失,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蠶食。以中國市場為例,2025 年第一季度華為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已逼近蘋果,一旦消費者對蘋果的 「信仰」 動搖,其市場地位將岌岌可危。

今年早些時候,蘋果在美國被迫撤回廣告,原因是行業監管機構指出該公司對 Apple Intelligence(包括新一代 Siri)「現已推出」 的聲稱,誇大了實際準備就緒的功能。這一事件不僅損害了蘋果的品牌形象,還進一步突顯了其在 AI 發展方面的深層次問題:蘋果在建立支撐現代 AI 的基礎設施及基礎模型方面進展緩慢。而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AI 技術已成為推動科技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缺乏強大的 AI 基礎設施和基礎模型,將嚴重製約蘋果在 AI 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Forrester 分析師 Dipanjan Chatterjee 指出,圍繞 Siri 的沉默令人震驚,蘋果持續調整其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但這些小修小補無法填補直觀、互動 AI 體驗的巨大空白。蘋果過往以產品完美著稱的策略在 AI 時代可能需要調整,因為快速叠代及持續改進已成為行業標準。在 AI 軍備競賽中,蘋果不能再一味等待,否則可能會錯失發展的良機,導致其在經濟利益上遭受更大的損失。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蘋果需要加快 AI 開發步伐,可能通過策略性收購來補強技術實力。例如通過收購一些專注於 AI 技術的初創公司或與其他 AI 領域的領先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蘋果可快速獲取先進的 AI 技術和人才,縮短其在 AI 領域的研發周期。然而,這也需要蘋果在經濟上做出相應的投入和決策,同時還要考慮到收購或合作可能帶來的整合風險和成本。

總之,Apple WWDC 2025 發布會期間的股價急挫,是蘋果在 AI 領域發展滯後的一個警示信號。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蘋果需要正視自身在 AI 競賽中的困境,及時調整策略,加快 AI 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以重新贏得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的認可,否則其在經濟上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損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