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宣布撤出中國香港市場,將出售部分資產予另一平台foodpanda及結束其他業務。「戶戶送」香港平台將營運至4月7日。

「戶戶送」表示,香港市場特有的多項因素讓董事局考慮過多個策略方案,但基於「戶戶送」對資本投放的嚴謹要求,董事局最後認為,繼續於香港營運並不符合股東的最大利益。

「戶戶送」指,香港市場於去年佔集團全球的總交易額5%,對國際市場的總交易額有5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香港市場經調整的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之盈利率仍是負數。

「戶戶送」香港已提名清盤人以最有效率方式管理結束香港業務及剩餘資產。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早前因支持率低迷,今年一月辭任自由黨黨魁與總理,轉任看守總理。前加拿大央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在黨魁選舉中以近86%的壓倒性得票率勝出,將接替杜魯多出任新一任加拿大總理。

 

執政黨自由黨當地周日(9日)宣布,59歲的加拿大央行前行長、經濟學家馬克·卡尼(Mark Carney)以高達85.9%的得票率當選新黨魁。

 

觀察人士指出,身為沒有民選職位經驗的「政治素人」,卡尼當選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歸,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和要「吞併」加拿大的爭議言論,激起加拿大國內的「愛國主義」,令支持率持續下滑的自由黨「起死回生」。

 

卡尼是首位曾先後執掌加拿大和英國兩個G7國家央行的「跨國行長」,分別帶領兩國渡過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6年英國脫歐後的動蕩時期。他在競選中也以此主張,被認為是最適合重振自由黨、監督加拿大與特朗普貿易談判的人選。不過,面對選民的期待,卡尼上任後恐還有更多挑戰。

 

卡尼當地3月9日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向支持者發表講話。

 

加拿大自由黨周日(9日)發布的投票結果顯示,卡尼在近15.2萬名自由黨黨員的投票中,拿下超過13萬票,以極大優勢擊敗黨內對手,排名第二的前副總理兼財長克里斯蒂婭·弗里蘭僅得1.1萬票。

 

加拿大自由黨X賬號截圖

 

卡尼的勝選被認為屬意料之內。自1月宣布參選後,他在民調中一路領先,是四名候選人中籌集競選資金最多,並得到包括特魯多本人在內、自由黨內部權力核心的支持。

 

卡尼上任之際,加拿大正與最大貿易夥伴兼親密盟友美國陷入一場潛在的災難性貿易戰。本周稍早,開啟第二任期的特朗普宣布對所有加拿大輸美商品(汽車和能源產品等除外)加徵25%關稅。加媒稱,可能使加拿大經濟陷入衰退。

 

分析認為,卡尼在經濟領域的經驗和人脈是他獲得廣泛支持的一大重要原因。先後在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取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博學位,卡尼曾在知名投行高盛任職13年,隨後歷任加拿大央行副行長、加拿大財政部高級副部長。

 

2008年至2013年,卡尼出任加拿大央行行長,期間加拿大因其應對金融危機的表現獲得贊譽,在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前便提前宣布降息、保證加拿大金融系統流動性的加拿大央行,被認為在加拿大減低經濟危機衝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2013年至2020年,卡尼受邀擔任英格蘭銀行行長,也是英國央行史上首位外籍行長。

 

「卡尼在處理經濟問題時具有國際知名度和不可否認的威嚴,盡管他沒有選舉經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教授迪米特里·阿納斯塔基斯(Dimitry Anastakis)說。

 

卡尼在競選中也以「災難管理者」的身份自居,雖然有聲音認為,他在加拿大應對金融危機中扮演的角色沒有聲稱般大,但他承諾要對美國商品徵收一比一的對等關稅,並利用這些收入幫助加拿大工人,「直到美國人對我們表示尊重」。

 

卡尼9日在勝選演講中稱,特朗普試圖削弱加拿大經濟,但他不會讓特朗普得逞。他表示,加拿大應該專註於實現貿易關係多元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政府將實施我們的計劃,建設更強大的經濟,與可靠的夥伴建立新的貿易關係,並確保我們的邊境安全。」

 

「美國覬覦我們的資源、水源、土地、國家。想想看,如果他們成功,他們將摧毀我們的生活方式。」卡尼說,「美國不是加拿大,加拿大永遠不會以任何形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我們沒有主動挑起這場鬥爭,但加拿大人總是準備好迎接別人的挑戰。」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在北京舉行、為期六天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早上閉幕,全國政協委員、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在會場外,被問到香港經濟情況及特區政府財政狀況時表示,香港在全球發達經濟體當中不弱,去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二點幾,認為目前赤字數目對香港這麼大的經濟體而言應不算甚麼,也不是問題。

他並提到去年中央採取多項惠港措施,相信今年及今後中央會繼續推出更多,其中一簽多行已不斷擴展,預料會進一步開放範圍。隨著內地遊客會增多,王靈桂表示,香港市民對於人流控制方面要做好思想準備,期望更恰當處理,畢竟是血濃於水,大家一定會相處得很好。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施榮懷表示,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不是一句空話,香港的未來在於與國家同頻共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鞏固提升「三個中心」地位的必由之路。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今日(10日)8時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有記者問香港如何發揮「一國兩制」優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施榮懷表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形成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得益於國家發展進步。

回歸後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制度,為鞏固「三個中心」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鞏固提升「三個中心」地位的必由之路。國際金融中心始終是香港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478間,市場總值佔總體逾八成,每天成交額近90%,說明香港金融市場對內地企業的強大吸引力,我們也看到內地企業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施榮懷

 

 

「在這裏值得跟大家一提的,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持續上升,在去年年底已經回到世界第三位。」施榮懷說,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就是國家重要的對外窗口,隨著內地經濟發展,進出口量持續增加,香港成為世界重要的貨櫃碼頭和航運中心。去年,香港港口處理了超過1300萬個標準集裝箱,其中40%的轉口貨物來自內地,60%的貨量以內地為目的港。香港作為舉世有名的自由貿易港,在全球貿易上有許多優勢。

 

「我們常說食四方飯、做中國事,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這不是一句空話,香港的未來在與國家同頻共振。」施榮懷說,「如今,國家賦予香港新的戰略定位,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相信東方明珠一定更加璀璨,我們要繼續發揮獅子山精神,為國家發展貢獻香港力量。」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戲院結業潮持續,繼北角新光戲院結業後,旺角新寶戲院傳出將於3月底結業,即將為20年歷史畫上句號,其作為新寶院線旗下最具代表性的戲院之一,擁有兩間影院,共403個座位,同時為無障礙影院。假如旺角新寶戲院結業屬實,新寶院線旗下將只剩1間戲院繼續運作。

新寶院線曾擁有全港27家戲院,但近年開始式微,在旺角豪華戲院和銅鑼灣總統戲院結業及寶石戲院轉售後,於2005年創立,位於旺角豉油街的新寶戲院近日盛傳將於今個月底(3月底)結業,官方尚未正式公布結業消息。若結業消息屬實,即新寶院線旗下只剩屯門凱都戲院繼續運作。

 

 

連同月初結業的新光戲院,由去年開始全港已有10間戲院相繼結業,包括北角新光戲院、嘉禾啟德戲院、總統戲院、九展星影匯、旺角朗豪坊Cinema City、MCL海怡戲院、九龍城廣場影藝戲院、北角匯ACX戲院、荷里活廣場MCL戲院及暫停營業的嘉禾V WALK戲院。


領華旅遊社「清遠佛山旅行團」再多兩名分別71歲男子和69歲女子感染退伍軍人病,受影響人數增至6人。

 

兩人分別參加上月20至22日和21至23日的旅行團,他們與日前公布一個涉及4人的群組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調查顯示,6宗個案在香港本地並沒有共同暴露史,他們與去年11月錄得涉及兩個佛山旅行團的5宗退伍軍人病輸入個案,同樣在旅程中曾入住佛山美豪酒店。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於上月20至28日參與「領華旅遊社」旅行團到過清遠和佛山的人士盡快聯絡中心,以便接受健康評估和醫學監察。

涉事旅行團成團日期分別為上月20日至22日、21至23日,及26至28日,團號為LB3280。

中心已知會旅遊業監管局,並知會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以作相關環境調查。

 


東南亞詐騙營猖獗期間,多名被誘騙到當地的港人一直被困電騙園區,再有6名在緬甸的香港人獲營救,到泰國曼谷統籌行動的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6人凌晨由泰國軍方送到湄索,預計今晚10時左右返抵香港。

 

在東南亞被禁錮的3男3女港人,身體狀況良好,年齡由29歲至44歲,他們被非法拘留大約5至7個月不等,鄧炳強稱今次是個聯合營救行動,不涉及交贖金。他又指曾透過視像通話與6名獲救港人傾談。

保安局專責小組較早時派員到接近緬甸邊境的湄索進行部署和準備營救行動。

鄧炳強感謝國家公安部、在泰國緬邊境一線執勤的警員、外交部、泰國司法部及國防部、泰國軍方及警方等。

鄧炳強說,暫時仍有3名港人被困緬甸,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營救。

 

獲救港人獲安排與保安局專責小組成員見面。

 


因涉嫌發動內亂罪而被起訴的韓國總統尹錫悅,今日(7日)獲法院批准撤銷逮捕,可以獲釋。

尹錫悅去年12月頒布緊急戒嚴令,被控涉嫌發動內亂等罪名,今年1月15日開始被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扣押,是韓國憲政史上首有現任總統被拘捕。尹錫悅一方指拘留屬非法,上月要求法院撤銷,法院隨後舉行聽證會。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今日裁定拘留不公正,批准撤銷對尹錫悅的捕逮令,他將在非羈押的狀態下繼續受審。

 

 


特朗普政策引通脹隱憂

美聯儲決策陷入深思

一方

 

在經濟局勢波譎雲詭的當下,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1 月會議紀要的公布,宛如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這份紀要揭示出,美聯儲決策官員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系列政策提案所帶來的潛在通貨膨脹效應,正處於深深的憂慮中。

特朗普上台後,一系列強硬的經濟與社會政策引發廣泛關注。他曾信誓旦旦地揚言,要對美國的部分最大貿易夥伴加徵全面性關稅。在特朗普看來,這些國家不僅存在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在打擊毒品販運方面也力度不足。他的這一舉措,無疑給全球貿易格局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特朗普還矢誌執行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眾多經濟學家敏銳地預測,這一移民政策與關稅措施雙管齊下,極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效應。

再把目光聚焦到美聯儲這邊。美聯儲制定利率的關鍵機構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在連續三次果斷決議降息之後,於今年 1 月召開會議並進行表決,最終決定維持利率按兵不動,並明確表示短期內並不急於再次調降主要貸款利率。當時,美國的消費通脹已呈現出略微攀升的態勢,而在特朗普 1 月 20 日就任總統僅僅數天之後,美聯儲便做出了維持基準利率在 4.25% 至 4.50% 區間的重要決策。

美聯儲在會議紀要中明確指出,「與會官員預測,在適當的貨幣政策調控下,通貨膨脹率仍將持續朝著 2% 的目標穩步邁進,然而這一過程極有可能維持崎嶇波動的狀態」。這一表述,既展現出美聯儲對於通脹目標的堅定追求,也透露出對經濟運行復雜多變的審慎態度。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所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讓美聯儲的決策者們憂心忡忡。「貿易和移民政策潛在變化的效應」,這一因素很可能使原本就復雜的通貨緊縮進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與會的決策官員們對此深感憂慮。盡管這份會議紀要通篇並未提及特朗普的名字,但字裏行間無不透露著對其政策走向的高度關注與深度擔憂。

美聯儲還進一步表示,其轄下多個行政區的企業聯絡人 「已表明企業會嘗試將潛在關稅導致的輸入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這意味著,一旦關稅政策落地實施,企業為了維持自身的利潤空間,很可能會將增加的成本轉移到商品價格上,最終由廣大消費者買單,從而直接推動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從市場預期來看,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相關數據,期貨交易人目前預計美聯儲今年最多降息 2 碼的概率約為 80%。這一數據反映出市場對於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一種普遍預期,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在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與經濟運行潛在風險的雙重影響下,市場正密切關注著美聯儲的一舉一動,期待其能夠採取有效的貨幣政策措施,穩定經濟增長,控制通貨膨脹。

特朗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猶如懸在經濟頭頂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其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不僅讓美聯儲決策官員們憂心忡忡,也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高度關注。未來,美聯儲將如何在複雜的經濟形勢與政策環境中做出決策,以平衡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無疑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而特朗普的政策是否會如經濟學家所擔憂的那樣,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進而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也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哈薩克國營能源公司透露,他們與瑞士能源公司 Axpo 成功簽訂了 「首份哈薩克天然鈾精礦供應合約」。這份合約承載著重要使命,旨在滿足瑞士貝茲諾(Beznau)與萊布施塔特(Leibstadt)核電站的能源需求。這兩座核電站在瑞士的能源供應體系中佔據著關鍵地位,而此次哈薩克天然鈾精礦的供應,無疑為它們的穩定運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Axpo 的代表在談及這項交易時難掩興奮之情,他表示,此交易意義重大,不僅有助於 「確保瑞士的能源供應穩定」,還能在減少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球脫碳目標的實現貢獻瑞士力量。在全球都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實現碳減排的當下,核能作為一種低碳、高效的能源,其重要性愈發突顯。而瑞士通過引入哈薩克的鈾資源,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布局。

不過,雙方出於商業考量等因素,並未透露此次供應合約中的具體鈾供應量。這一神秘面紗雖未揭開,但絲毫沒有影響外界對此次合作的高度關注。

瑞士的能源政策在近年來經歷了一系列的調整與轉變。自 2018 年起,瑞士曾頒布禁令,禁止建造新的核電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瑞士聯邦政府在去年 12 月出人意料地表示有意修法,計劃開放興建新的核電站。這一政策轉向背後有著多重深層次原因。一方面,瑞士的人口處於持續增長態勢,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攀升,現有的能源供應體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開發新的能源供應渠道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瑞士設定了在 2050 年底前實現凈零排放的宏偉目標,核能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實現這一目標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國際地緣政治因素也對瑞士的能源政策調整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俄羅斯向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後,歐洲對莫斯科當局實施了一系列嚴厲的制裁措施,這直接導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歐洲地區普遍陷入了電力短缺的焦慮之中,瑞士也難以獨善其身。瑞士現有的 4 座老舊核子反應堆,盡管歷經歲月洗禮,但仍然承擔著全國約 29% 的電力供應重任。然而,這些反應堆在冬季等能源需求高峰期時,已漸漸力不從心,瑞士不得不依賴進口能源來填補缺口。此次與哈薩克斯坦的鈾採購合作,無疑為瑞士緩解能源供應壓力、增強能源自主可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與俄羅斯、中國接壤的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在全球鈾資源領域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鈾礦開採量佔全球 40% 以上,豐富的鈾礦資源使其成為眾多國家在核能發展道路上尋求合作的理想夥伴。盡管哈薩克斯坦坐擁如此豐富的天然資源,但自身卻長期面臨能源短缺的困境。為改變這一現狀,哈薩克斯坦也在積極謀劃本國的能源發展藍圖,計劃在南部巴爾喀什湖(Lake Balkhash)湖濱建造一座核電站。這一項目一旦建成,將極大地提升哈薩克斯坦的能源供應能力,促進本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瑞士與哈薩克斯坦的此次鈾採購合作,不僅是兩國在能源領域的一次深度對接,更是全球核能產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為瑞士的核能復興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哈薩克斯坦的鈾資源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相信將在全球能源領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為其他國家在能源合作方面提供寶貴的借鑒經驗。


韓國空軍戰鬥機在韓美聯合演習中,有飛行員錯誤輸入坐標,誤把炸彈投向位於京畿道抱川市的民居,造成最少15人受傷,其中兩人重傷。

事發在當地早上10時左右,韓美軍方在距離首爾約40公里的京畿道抱川市勝進訓練場,進行綜合火力打擊演練,錯誤投擲至射擊場以外的炸彈掉到抱川市路面,造成7幢建築物受損和人員受傷。傷者包括外勞和軍人,其中2名平民重傷,另有8幢建築物受損,50多名居民要緊急疏散。

韓國軍方指,空軍多架戰機參與,其中兩架KF-16戰鬥機,分別投擲4枚MK-82炸彈,共8枚炸彈落在射擊場外,韓國一名飛行員事後確認,準備飛行過程中錯誤輸入坐標,至於為何兩架戰機同時失誤,軍方指有待進一步調查。

空軍就事故造成平民受傷致歉,指會積極採取賠償等一切必要措施。

另外,韓國及美國下周一將啟動代號「自由護盾」例行聯合軍事演習,為期11天。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表示,兩國將在演習中,反映北韓軍方的戰略戰術和戰力變化等現實威脅因素,進一步提高韓美同盟聯合防衛和應對能力。兩國還將在海陸空、網絡、太空等,全領域擴大實施聯合戶外機動訓練,加強同盟的互操作性,展現出進一步升級的聯合威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