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軒相隔九年,再度於奪得《叱咤頒獎禮》上,再度奪得「我最喜愛的男歌手」,陳蕾則首次奪得「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更奪得共四獎成為女歌手大贏家。

 

樂壇第二張成績表《2023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今晚(1日)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全晚共頒發49個獎項。張敬軒(軒仔)以《隱形遊樂場》一曲贏得「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軒仔在台上感謝一直支持這首歌的朋友們,他表示:「這首歌對我來說,原本只是腦海中的一個旋律,但是填詞人給了它生命。」他也感謝參與這首歌的幕後團隊和老闆楊受成。

 

張敬軒憑《隱形遊樂場》一曲贏得「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商台圖片)

 

公開多謝「鏡粉」

軒仔同時成功擊敗尹光、陳卓賢、盧瀚霆及姜濤,獲歌迷投選「我最喜愛的男歌手」,是他繼2014年後再次獲得此獎項,他上台領獎時都「嘩嘩聲」,多謝投票給他的歌迷,他謂參加《叱咤》多年,知道有票數來自其他歌手的歌迷,並說:「我好少在公開場合多謝MIRROR,我在社交網好多都是MIRROR的粉絲。」

 

尹光都有現身頒獎禮。(商台圖片)
張敬軒相隔九年,再度奪得「我最喜愛男歌手」。(商台圖片)

 

而姜濤憑《濤》奪得「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創做四連霸佳績,更打破「歌神」張學友紀錄,在台上一度冷笑,又坦言估不到,自己會做好些。

 

姜濤奪得「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創做四連霸佳績。(商台圖片)

 

陳蕾奪四獎成贏家

陳蕾除獲得「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並成為「我最喜愛的女歌手」。首度獲金獎的陳蕾,在台上表示:「我非常開心能獲得金獎,我相信在場的同事比我還要感動。我要感謝唱片公司和老闆,他們組建了一個非常棒的團隊,讓我在工作中感到非常開心。我真的相信我們的公司是世界第一的。」而銅獎得主是入行12年的Serrini,銀獎則由李幸倪(Gin Lee)奪得。

 

陳蕾首度摘下金獎,並以四獎成為女歌手大贏家。(商台圖片)

 

陳蕾除兩位女歌手大獎外,還獲得歌曲及創作人銀獎,同時亦奪「叱咤樂壇唱作人」銀獎及憑歌曲《伸縮自如的愛》奪得「專業推介叱咤十大—第三位」,全晚共獲得四個獎項,成為女歌手大贏家。她也坦言:「我還未回過神來,這次是我上台最多的一年。」她感謝每一位投票支持她的樂迷,並快樂地說:「這是我入行以來最好的肯定和交代。其實有無獎都好,這幾年我已經成為我自己最喜歡的歌手,我很愛自己的音樂,即使到現在,我還會聽自己的歌,會被自己的歌感動,這是我最富有的時刻。2024年,我會繼續成為樂壇的社工,把能量全部給予你們。」


游嘉欣(游游)為飲食節目擔任主持,提到古時獲新郎贈「回門豬」為女子婚前貞潔的象徵,游游聞言即爆出與經血有關的「保貞操」奇招,激到兩老滴晒汗,場面搞笑。

 

飲食節目《肥媽李鼎打大佬》今晚(1日)播出首集節目,主題圍繞「論盡終身大事」。談到結婚擺酒一定要有乳豬的話題時,有人提及自先秦沿用的「三朝回門」習俗,意即古時獲新郎贈「回門豬」,為女子婚前貞潔的象徵。游游聞言即天真地問:「為什麼要三朝,唔可以第二朝、第四朝回?」肥媽聞言勞氣回應:「第一日未必搞得掂,怕醜㗎嘛,一定要即刻搞得掂咩?」打爛沙盤問到篤的游游,續追問古時如何驗證女子貞操,李家鼎(鼎爺)亦沒好氣說:「有塊嘢叫初夜布,第二朝要捲住塊布畀奶奶睇。」

 

游嘉欣爆咗咩「保貞操」奇招呢?

 

講到結婚禮金,鼎爺自爆曾幫好兄弟上門傾禮金,豈料女方媽媽獅子開大口索價8萬8港元,肥媽聞言說:「1972年買層樓都只係幾皮嘢,西環都係2萬幾,銅鑼灣都係8萬幾,佢個女鑲鑽石㗎?」講完禮金再講人情,游游問肥媽如果契仔陸浩明(6號)結婚會給多少人情,肥媽豪邁說:「6號結婚我一定要打金豬,6隻或者12隻,冇理由一隻金豬就算!」

 

鼎爺重提為好兄弟上門傾禮金嘅勞氣事。
游嘉欣在節目中公開心目中理想禮金價目。

 

至於明晚(2日)播出第二集主題為「慶功變㷫功」,鼎爺大爆陳年「電影老闆縮數事件」:「當年有部電影由台灣老細開拍,他說如果票房收到400萬,就每人送一隻名錶,但一到三百幾萬佢就自己落咗畫,慳番!」肥媽聞言即笑笑口說出一個姓氏,鼎爺聞言笑而不語,相當耐人尋味!

 

鼎爺爆金牌監製劉家豪搵錢妙招。

 


「香港女兒」梅艷芳逝世20周年,無綫一連兩個周末播出特備紀念節目,與觀眾懷緬梅姐昔日精彩演出、日常點滴及人生觀等。而下周六重播1989年梅艶芳遠赴巴西拍攝的《巴西熱浪嘉年華》為AI修復版,畫面及聲音均經過數碼還原處理。

 

今日(30日)是樂壇天后梅艷芳逝世20周年正日,今晚九時半翡翠台播出由黃山怡(糖妹)聲音導航《永遠抱緊 梅艷芳》。為配合梅姐「百變天后」形象,《永遠抱緊 梅艷芳》精選了大量梅姐經典造型放入序幕,緊接其後的是梅姐昔日的一句感性話:「希望大家以後都記得有呢個人,梅艷芳」。節目除剪輯了大量梅姐昔日珍貴訪問片段,包括帶觀眾走訪兒時成長地,及訴說賣唱小女孩成長的喜與樂等,還有梅姐昔日無數精彩演出片段,包括以型爆Bra Top西裝Look與羅文合唱《激光中》,及與葉蒨文、林憶蓮及王菲合唱《女人心》等;以及在無綫大型綜藝節目中與劉德華、曾志偉、汪明荃、陳百祥等合演過的經典趣劇。

 

節目入面輯錄咗好多梅姐未紅前嘅點滴。
梅姐同羅文呢個表演,真係好好睇。
梅姐喺樂壇獲獎無數。
梅姐喺樂壇獲獎無數。

 

對「壞女孩」造型情有獨鍾

唱而優則演的梅姐,自1982年在《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奪冠後,一直全情投入樂壇,多年為樂壇寫下不少歷史、獲獎無數!談到梅姐成就,自然聯想到其百變形象,節目除輯錄梅姐不同年代以及不同風格的造型,還輯錄梅姐當年自揭「百變之謎」的訪談片段,梅姐直認對「壞女孩」情有獨鍾:「但唔係好多人受落,因為化妝比較誇張啲,深紫色眼影同粗眼眉,有人覺得個樣好怪,但我覺得喺嗰陣時能夠帶動到一個潮流好難得。」梅姐還笑言「烈焰紅唇」爆乳裝的爆紅其實是意外:「件衫我本來諗住只係Show吓手臂,點知個個嘅目光都去咗第二度。」

 

梅姐對舞台形象力臻完美。
梅姐對舞台形象力臻完美。

 

對多變形象有着一份堅持的梅姐,生前與香港著名形象設計師劉培基份屬友好,節目亦剪輯了劉培基十年前談及梅姐「人生中最重要兩件舞台服裝」一幕:「其實佢(喺最後一個個人演唱會)升上嚟時,你哋嘅拍掌同歡呼聲,對佢重要性好大。因為佢需要嗰份力量同支持,嗰時佢身體實在係好攰,所以好多謝你哋嗰八場嘅觀眾同報章對佢嘅讚美同支持,呢一份愛對佢嚟講非常重要。」最後劉培基還感性地說:「我劉培基一生人裏面只係做過一個形象設計,就係百變梅艷芳。」並會分享阿梅如何以真情令向來不愛哭的他亦忍不住落下男兒淚。

 

劉培基係梅姐御用形象顧問。
劉培基幫過梅姐設計過多套靚衫。

 

談朋友意義及重要性

梅姐另一招牌是義氣仔女兼相識滿天下,節目重溫梅姐生前好友張學友、張國榮、劉德華、倫永亮、楊紫瓊、草蜢及譚耀文等談及對梅姐的看法,當中以張國榮形容這位好友最快狠準,他說:「姣靚正型,喺香港嚟講好有代表性!」

 

張國榮以「姣靚正型」形容梅姐。
張學友都對梅姐讚不絕口。

 

另外,梅姐當年在節目中解釋「朋友重要性」的一幕,可謂別具紀念性:「我新秀之後嗰年真係幾辛苦,因為啱啱搬出嚟,喺金錢上唔係咁可以照顧自己。嗰時我又唔識買餸又唔識煮飯,我啲朋友非常之好,買埋餸仲煮埋畀我食。有次好刻骨銘心嘅,有朋友打電話嚟叫我食飯,我話對唔住我啲車錢只夠搭(車)出嚟,我唔夠錢返入嚟(返屋企)。」此話一出,引起現場主持嘩然,梅姐即發誓自己所說並無花假:「因為我又要交租又盛,支出好大。咁我朋友就話『我哋請你食飯吖』,我出到去佢唔單止請我食飯,仲畀咗啲零用錢我。點解我咁鍾意朋友,因為朋友影響我好大。」

 

梅姐原來曾經親口解釋過點解朋友對佢咁重要。

 

節目最後走訪追隨梅姐多年的忠心歌迷,深入了解梅姐生前如何為眾人帶來美好影響的同時,亦與觀眾一起見證他們如何為梅姐「傳承永恒傳奇」,將梅姐無私的愛一代接一代承傳下去。

 

今年係梅姐逝世20周年,坊間有一連串紀念梅姐活動。
《巴西熱浪嘉年華》修復前後對比圖。
《巴西熱浪嘉年華》修復前後對比圖。

踏入冬季,內地肺炎支原體感染情況受關注,國家衛健委指,全國因呼吸道疾病到急症室接受治療的人數比上周增加,當中多以患流感為主,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減少。

國家衛生健康委周四(28日)舉行發佈會,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元旦期間健康提示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本周,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診療量與上周相比有所上升。當前的呼吸道疾病以流感為主,肺炎支原體感染下降,新冠病毒感染處於低位元發病水平。各地醫療服務趨於往年同季。

據介紹,元旦假期將至,人員流動增多,探親訪友、旅遊出行、聚會聚餐等增加,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加大。要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及時掌握不同病原的流行特徵和病原譜變化,動態發佈健康風險提示。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要加大醫療資源統籌,充實門急診、兒科、呼吸、重症等醫療力量,加強醫療機構常用藥品、檢測試劑、醫療設備、收治床位等準備。二級以上醫院發熱門診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保持應設盡設、應開盡開。要嚴格值班值守,配齊配強力量,加強對低溫雨雪冰凍等極端災害天氣的醫療應急救援處置工作。氣溫變化大,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防寒保暖、規律作息,出現不適及時就醫,防範寒冷天氣給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學校、養老、托幼、社會福利機構等重點場所,以及空間密閉場所,要做好人員健康監測、個人防護、通風消毒和出入管理等。

要進一步做好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管理,做好日常健康監測,出現風險早識別早干預。節日期間,要繼續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良好衛生習慣,宣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勞逸結合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特區政府公佈高才通計劃經年度更新的合資格大學綜合名單,將有四間大學或院校加入,三間大學被除名,涵蓋的院校總數為185間。新名單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

四間新加入分別為國內的中南大學、英國的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巴西的聖保羅大學和澳洲的悉尼科技大學。同時有三間大學在名單中除名,包括德國的哥廷根大學、荷蘭的燕豪芬科技大學和美國的妙佑醫療國際艾利克斯醫學院。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本次綜合名單的更新反映有關世界大學排行榜於2023年的變動,而最新的名單將會上載至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線上平台和入境事務處高才通計劃網頁。

香港立法會議員、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會長尚海龍表示,每年定期更新高才通合資格院校名單,是由最初特區政府政策設計的基本原則決定的,2022年末推出高才通人才通行證計劃時已經公佈,特區政府每年會檢討符合資格的院校名單,也就是綜合考慮了泰晤士高等教育、QS、USNews、上海交通大學榜單前五年上榜的院校名單,以期最大程度招攬人才,保證來港高才的學術能力和水平。

香港正在積極推進更多「搶人才」的工作。2023年11月至12月初,香港特區政府人才辦也在深圳舉辦的第二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參展,並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舉辦招聘會,推廣香港作為大灣區人才服務港的角色。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資料,截至2023年11月,香港各項吸納人才措施共收到超過20萬宗申請,超過12萬宗獲批,其中高才通計劃超過4.7萬宗申請獲批。在12萬宗獲批申請中,有超過8萬名獲批簽證的人才抵港。

尚海龍進一步表示,目前香港「搶人才」的成績顯著,多項人才政策均超出預期,相關人才來港也能為香港創造更加豐富的經濟業態,促進香港經濟繁榮穩定。展望未來,他指出,相關人才政策會繼續開放,因為人才本身就是有流動性的,人才來港和留港也受到就業環境及機遇、家庭原因等多種因素限製,加上就業需求旺盛,香港對於人才需求會長期持續。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港樓市氣氛持續低迷,差餉物業估價署周三(27日)公布,11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16點,按月再跌1.99%,連跌7個月,累計挫10.78%,指數為自2017年2月後約6年半新低。以今年首11個月計,樓價累跌5.59%,若與2021年9月歷史高位的398.1點比較,樓價跌幅經已超過兩成。泛海國際集團執行董事關堡林表示,若美國減息,香港樓市明年料維持平穩,樓價不一定會明顯上升,但成交量有望提升。

泛海在北部都會區開發的「匯都I」全新住宅專案,推出「新年置業旅遊賀禮」和「按揭優惠」,希望吸引更多人置業。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北部都會區屬香港特區政府近年重點發展地區之一,發展潛力受市場重視,區內物業需求持續增加,「匯都I」就位於洪水橋中心地帶,具有地理及交通優勢。該項目開售以來,受到長線投資者及剛需買家歡迎,預計樓宇建成後,租金回報可達約3%。

問及香港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屋苑近期有減價情況出現,是否擔心新樓盤失去競爭優勢,關堡林回應表示,建成多年的舊樓宇與新樓宇的建築材料大有不同,舊樓宇需要維修費和保養費,並且特區政府將在北部都會區加推「兩鐵一路」,包括北環線東延線、新界東北線及北都公路,打通新界北的東西交通網絡。

至於差估署12月27日最新公佈,香港11月樓價按月跌近2%,連跌7個月,並創近7年新低;今年首11個月樓價累計跌近5.6%。關堡林對此表示,政府資料有所滯後,相信明年有減息空間,樓市會逐步復蘇及平穩發展。

 

記者會現場 攝/李冰琪

 

另外,他認為隨著更多優才專才到港,將有助買賣及租賃市場成交,未來亦會在旗下項目加入相關條款或優惠,配合優才專才需求。

布少明預計,如明年美國減息及政府「撤辣」(取消抑製樓市措施),明年一手成交有望大幅增加約1.5萬宗,二手成交則增至5萬宗,樓價有望上升約5%。

《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下稱《行動綱領》),明確將北都劃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劃分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和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四大區域。

《行動綱領》提及洪水橋/廈村的規劃,該區域被賦予高端專業服務業的定位,將發揮香港在金融、保險、財富和風險管理等專業領域的獨特優勢,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法律、調解仲裁、會計等專業服務,協助前海、南山和其他內地企業通過香港拓展海外市場。且洪水橋區域毗鄰深圳灣口岸,憑藉港深「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境貨運佈局,將成為現代物流重鎮。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三名港人聖誕節在廣東韶關遇上交通意外,致一死兩傷。事故發生後,三人被送往樂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其中一人搶救後不治,其餘一男一女傷者無生命危險,昨晚(26日)轉送往粵北人民醫院。

負責的粵北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醫務科科長尹文化表示,兩名港人傷者生命體徵平穩,但傷勢較複雜和嚴重,涉及骨骼、腹腔和胸腔的內臟,其中女傷者多處骨折,加上由於兩人有內臟損傷,暫時仍需留醫加護病房,目前清醒,可與醫護人員交談,但由於內臟損傷,暫未能進食。

尹文化又稱,如有需要會協助將傷者轉送回港,但倘有骨折和內臟受損情況就未必適合轉移,要視乎傷勢進展再調整治療和轉移方案。


廣東韶關市於聖誕節發生涉及港人的致命交通意外,三名港人一死兩傷,其中女死者與其中一名傷者為夫婦。香港入境處及駐粵辦正與涉事港人及其家屬保持聯繫。

意外地點位於韶關北部的樂昌市,三名港人周一(25日)乘坐一輛內地車牌私家車時,發生交通意外,韶關市政府新聞辦方面稱,事發時涉事車輛涉嫌越綫爬頭,與對面一架車迎頭相撞。車禍造成一死兩傷,三人都是乘客。

駐粵辦得悉事件後派員到當地,為遇事港人及家屬提供協助。


近日,多位元網路主播碰到了幾近「小目標」級別的煩惱:

3年前,直播平台鬥魚曾以違約為由,向多名女主播索賠,最高的個人曾被索賠8000萬元違約金。此後三年,直到如今,索賠仍在繼續,被索賠近億元的,包括多位未出校園的大學生。

而「0.8個小目標事件」,也引起了廣泛的社會爭議,甚至可能是社會恐慌——「賺著買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可能不是一種自我調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是什麼讓連幾個稀飯錢都不一定能賺到的大學生主播們,背負了可能近億元的債務?直播還是安全的嗎?我是否可能因為直播背負上如此高額的債務?

一、輕鬆一個「小目標」的違約條款,可有效,可執行?

要討論一紙合同一個「小目標」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還需回溯到本案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根據媒體的報道,動輒欠了接近一個「小目標」的大學生女主播們,都簽署了含有以下內容的、厚達46頁的《解說合作協定》:

1.主播每月最低有效直播天數為24天;

2.每月最低有效直播時長為120小時;

3.嚴格的違約條款:「在本協定期限內,任何情況下,未得甲方書面許可,乙、丙雙方均不得違反本協議第5條任一獨家性授權,不得單方提前解除本協議或與協力廠商簽定與本協議任一合作事項類似的主播合約或在協力廠商平台直播 (包括露臉開播或以公眾所熟知的推廣用名不露臉開播,發佈解約或入駐協力廠商平合的微博、朋友圈、截圖等),不得與協力廠商存在仍在履行期限內的類似主播協定,不得違反本協定第2. 3條的開播時間約定,不得違反附件直播公約。」如果乙丙方違約,第(8)項要求,「向甲方返還乙方/ 丙方在鬥⻥公司可得的所有收益」。第( 9 )項要求,「乙方或丙方向甲方一次性支付違約金XX萬元整」。此處的金額從伍佰萬元到捌仟萬元不等。

而後來,大學生們或因為學業,或因為身體狀態,無法支撐時間如此之久、要求如此之高的直播,紛紛出現無法按時、按「量」直播的情況,因此構成《解說合作協定》規定的違約情形,被追訴違約賠償。

 

新聞當事人提供的和鬥魚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

 

而在「0.8個小目標」事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兩點:

1.從500萬元到8000萬元的違約條款,是否有效?

基於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基本法律原則,一項合同條款,「如不違法,即為有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製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顯然,新聞事件中的違約條款不違反上述規定的範疇,是合法有效的。

2.從500萬元到8000萬元的違約條款,是否會得到法院的執行,得到多大力度的執行?

但同時我們知道,合法有效,和現實中能否得到執行、得到多大程度的執行,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事情本身合法,不一定你基於這件合法的事提出的全部要求都會得到法院的支援、認可和執行。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著作權官司中,勝訴方要求敗訴方承擔律師費,是完全合法,且得到司法解釋理論依據支撐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製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範圍內。」

但現實中,如果你關注一些著作權侵權訴訟,特別是影視劇盜播這種簡單的案子,你就能發現,在這些案件中,勝訴方向敗訴方請求支付律師費時,即使律師費金額是合理、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法院也會主動對勝訴方請求的律師費金額(即使其不違反司法局的律師收費規定)進行下調(如5000-10000元這樣十足稱不上高的金額,也可能會被下調至3000元左右),理由便是該等案件「內容簡單,對律師專業素質要求不高,律師工作量有限,因此法院結合實際,酌情將律師費定為3000元。」

那麼,回到直播合同案中,雖然500萬元到8000萬元的違約金條款是合法有效的,但法院一定會支持大學生們向鬥魚賠償如此多的金額嗎?

答案是,筆者不能給出一個肯定的說法,現有的法律法規也沒能說清楚這一點。這是由民法一棍子直接捅到古羅馬延續至今的「毒瘤」——實體物在民法典中的中心地位導致的。

 

 

二、「弱者不利」的網路直播違約糾紛判決

平心而論,我國的民法典,已經算是全世界範圍內對弱勢群體保護最為有力的民法典之一了,這集中體現在違約賠償以違約產生的實際損失作為基礎,法院會對嚴重超出實際損失額的高額懲罰性違約金進行調整。

如,《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而12月5日剛剛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亦沿襲了之前《合同法解釋》、《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紀要》等的基本精神,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違約造成的損失,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主體、交易類型、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履約背景等因素,遵循公平原則和誠信原則進行衡量,並作出裁判。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但問題在於,本文所述的網路直播,和買雞蛋是不大一樣的。買100個雞蛋全打碎了,法院可以根據購買雞蛋的價格或雞蛋的市價等計算損失金額,而在買100個雞蛋的合同中規定雞蛋打了違約金一個「小目標」,毫無疑問是明顯的「違約金畸高」,法院也不會支持這樣的要求。

但網路直播(屬於網路服務)卻是一項非實體物,現實中,對於網路直播,既難以計量進行其會產生的成本,也難以核算其可以形成的價值,甚至於網路直播都無法形成通識的經營模式和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網路直播合同違約,究竟能產生多大的損失,是難以計量的,基本依賴於審判庭的裁斷和雙方提供的證據。

顯然,在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的情況下,如上文所述,筆者不能直接對諸如本文所述的「大學生主播案」這樣的違約究竟怎麼判直接給出定論。但結合已有案例,無論是基於審判庭的裁斷,還是基於雙方提供的證據,對處於弱勢一方的主播而言,恐怕都是不利的。

 

 

首先,雙方舉證就不用多言了,孤身一人的主播,憑什麼去和有專業的律師、會計、審計甚至是經濟專家作為後盾的直播平台「鬥法」?

而審判庭的裁斷,對於簽了高額違約金條款的主播而言,也大概率是不利的。這絕不是說審判庭會偏袒平台,而是因為,對於網路直播這種非實體物合同違約產生的損失,合同中對於違約金的規定及其金額,會被審判庭認為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合同締約時雙方對違約損失的預估、對履約利益的期待,因此本身就是審判庭作出判決、判斷最終的違約損失的重要依據。即使審判庭會酌情下調違約金數量,但下調後一般在原違約金三成左右的判決賠償金額,仍然不是網路主播,特別是本文所述的「大學生主播」們能承受得起的。

以下案例中,主播與平台簽署的網路直播服務合同中的違約條款及違約金金額,都成了審判庭最終判決的主播違約賠償金額的重要參考依據:

《廣州虎牙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訴江海濤網路服務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

「而江海濤簽約時明知訂立了違約金計算方式,且知曉鬥魚直播羅列在合同約定的第1.2條排他條款的首位仍要違約去鬥魚平台直播,其違約的故意可見一斑。

一審法院根據合同約定、江海濤『王者榮耀第一人』的地位和價值、虎牙公司的投入、虎牙公司因江海濤違約所遭受的損失、繼續履行合同虎牙公司的可期待利益等角度分析支持了虎牙公司有關4900萬元違約金的主張合理,本院予以支持。」

《陳才浩、武漢魚行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案涉《解說合作協定》約定,未經魚行天下公司書面許可,陳才浩不得在他方平台進行解說或表演,否則應支付的違約金為3000萬元,該違約金為締約時明確可知的違約成本,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合同締約時雙方對違約損失的預估、對履約利益的期待。

一審法院在魚行天下公司訴請違約金900萬元的基礎上將違約金調減至720萬元並無不當,該金額已經涵蓋了魚行天下公司因陳才浩違約而產生的直接損失、預期可得利益,亦體現了對陳才浩惡意違約的懲罰性,故上訴人陳才浩要求再次調減違約金的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廣州虎牙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唐成意網路服務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雖主播商業價值和可得利益具有一定不穩定性,但本案中是因唐成意的根本違約行為,造成上述利益無法通過合同的實際履行得以最終確定,且雙方歷次簽署的補充協定亦是在調整唐成意收入分配的基礎上對違約金金額進行了調整,可見唐成意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對於違約後果應有明確認知。

一審法院綜合合同約定、唐成意用戶數量、違約程度等因素支持虎牙公司450萬元違約金的主張合理,本院予以維持。」

……

 

三、做自己的負責人,睜大眼睛仔細看你簽的合同!

可能會有不少人看了上文後問筆者:「既然主播們確實可能被要求賠償高額的違約金,那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無依無靠的小主播們,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對此,筆者只想苦笑:「怎麼,你們無依無靠到不認字的程度了嗎?」

如本文開篇討論的「大學生主播案」中所述的,不僅大學生們自己反復聲稱合同有46頁、難以看得完云云,甚至連他們的家長都「放炮」稱:「涉案學生雖然已經年過十八周歲,但46頁的格式合同,完全超出他們認知」 「這是對在校學生的圍獵」等等。

對此,筆者實在難以理解——「乙方或丙方向甲方一次性支付違約金捌仟萬元整」,這句話,大學生會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因此,對於該等網路直播糾紛案一類的案件,筆者能提供的意見很簡單:

 

1.從頭到尾,仔細看你要簽的合同的每一個字,46頁並不多,連你刷的網路小說的一章可能都不夠,而且是漢字寫的,又不是什麼外文;

2.尤其關注以下這些會變成「板子」直接打到你身上的合同條款:

a)在這份合同中,你到底能得到什麼?

b)在這份合同中,你到底需要付出什麼,你付出得了這樣的代價嗎?

c)你確定你可以付出這樣的代價嗎?比如,像「有效」這樣的詞彙,定義標準是什麼,如何界定「有效」與否?

d)付出這樣的代價相對你的所得,是劃得來的嗎?

e)如果你簽了這份合同後,不付出上面那些需要你付出的東西,你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這樣的代價相對你的所得,又是劃得來的嗎?

3.如果你看不懂一個條款,就找律師幫你看,現在花幾千總比以後花幾千萬好(況且,好律師是不可能寫出含糊不清的合同條款的,因為含混不清的合同條款只會對格式合同的製定方不利)。

總而言之,不要奢望輕鬆暴富,不要輕易簽下自己看不懂的合同,更不要抱著僥倖的態度,覺得自己火了平台方就不能拿自己怎麼樣、一紙合同從此變成廢紙。不然,等待自己的,極有可能是「社會的毒打」,縱使你還只是「大學生」。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無綫男藝人文頌男(Koba)透露患上罕見癌症,椎間盆骨處有約6厘米的腫瘤 ,因壓住神經線而感到劇痛,除需要每四小時食嗎啡止痛、無法安坐外,更要在停工期間急需應付龐大醫藥開支,幸經眾籌後已初步達標。

 

J2節目《不正常愛情研究所》的主持Koba近來在社交媒體,揭露了自己的健康狀況。他數月前發現自己患上了癌症,腫瘤位於椎間盆骨處,大小約為6厘米。受健康狀況影響,他已經停工兩個月。由於涉及醫療費用龐大,他不得不在網上眾籌。這個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許多市民都紛紛伸出援手。

 

文頌男透露自己患上癌症。(文頌男 IG 圖片)

 

Koba於社交平台公開了MRI報告,讓大家了解他的狀況。最近又入院的他透露,因為每次都要等兩、三個鐘,但因自己痛到坐不到、會痛,所以他每次都要跪着等待。他分享了一張在病床上的照片,說他一天要跑兩間醫院。

他現在注意飲食,晚上三點還會吃宵夜,包括西蘭花和高蛋白質的營養奶。他還分享了一段影片,說他已經剃光頭髮了,因為化療會導致他的頭髮不斷脫落。他很感謝大家的鼓勵和支援,並說他每四小時都要服用嗎啡藥物來緩解疼痛。

 

文頌男剃頭接受化療。(文頌男 IG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