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掌白宮滿一個月,白宮當地周三(20日)舉行發布會,介紹特朗普「一個月以來取得的成就」。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稱,特朗普已簽署73項行政令,並將其稱為「歷史性的開局」。美國總統助理斯蒂芬·米勒表示,特朗普在短短一個月內「恢復了這個國家、法律、公平、經濟機會和國家安全,這個國家從來沒有人見過這樣的事」。

 

 

米勒首先提到特朗普終止聯邦政府內的所有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的政策,解僱了所有參與頒布相關政策的聯邦工作人員,形容DEI政策「抑制了我們的經濟、破壞了公共安全,使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加困難、痛苦和不安全」。

 

談及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把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後,米勒講到了司法部。特朗普恢復死刑就是其中重要一項舉措,包括對犯有謀殺罪的非法移民、對謀殺警察的人、對所有用令人發指的暴力行為威脅美國人的人。「死刑回來了,法律和秩序又回來了,街道再次變得安全。」

 

拜登曾在2024年12月23日表示,將為40名聯邦死囚中的37人減刑,改判終身監禁,並提出要停止在聯邦層面使用死刑。但特朗普第二天就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真相社交」上發文批評拜登「不可理喻」,並表示如果當選,將指示司法部大力推進死刑的執行。

 

特朗普今年1月20日就任後就簽署行政令,重啟聯邦層級的死刑執行,並指示司法部長「採取一切必要且合法的行動」,確保各州有足夠的註射死刑藥物來執行死刑。他還指示司法部長,尋求對殺害執法人員和犯下「死刑」罪行的非法移民判處死刑,「不管其他因素如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啟德體育園將於下月1日正式開幕,當晚將舉行開幕禮,但不會提供直播,而是由央視與夥伴公司製作,剪輯後當晚9時半在香港4間免費電視台轉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重申,轉播決定是經過與整個製作團隊討論後作出最合適選擇。

 

羅淑佩早上(21日)在電台節目解釋,無法提供直播並非如報章專欄所指的技術問題,而是與製作團隊商討後,認為最佳方案是待團隊剪輯合成後,讓市民能夠以最佳角度和在最好時間段收看開幕禮轉播。

 

 

另外開幕禮8500張現場門票今早開賣,羅淑佩表示成功購票市民,可在本月27日起到現場兌換門票,做法目的是鼓勵市民提前到場館附近熟悉環境,她並呼籲市民儘早兌換,免輪候太久或錯過開幕禮開場時間。羅又指,售票網站有方法阻截黃牛,強調黃牛票有機會違法,呼籲市民提防假票。

羅淑佩表示,啟德場館有完善公共交通網絡,據過去幾次大規模測試,交通配合良好,港鐵加開空載列車接載乘客,八成觀眾前往港鐵月台後,都能夠登上第一班列車離開。


警惕 「防火牆」 公司陷阱:關於公司債務牽連的新思考

一方

 

一些企業主為保護自身,往往不直接成為業務公司的自然人股東,而是註冊一間或兩間「防火牆」 公司作為業務公司股東,以降低自身直接暴露的風險。一旦業務公司出現債務到期無法償還等緊急情況,由 「防火牆」 公司承擔訴訟和責任,減少企業主成為訴訟主體的可能性,發揮 「防火」 作用。然而,僅僅註冊一間工商主體就能真正實現 「防火」 嗎?實踐中是否存在 「防火牆」 失效的情形?對於公司債務牽連的危機,又該如何認識?

 

事實上,單純在股權架構上註冊一間新「防火牆」 公司,並不足以防止債務牽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23 修訂)》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公司股東若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股東利用其控制的多間公司實施此類行為,各公司應對任一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只有一個股東的公司,若股東無法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自己的財產,同樣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意味著,若股東在公司經營中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逃避債務,「防火牆」 公司對股東的 「有限責任」 保護將被穿透,股東需對公司債務擔責。

 

那麽,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 「濫用行為」 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 10 條明確,認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行為,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股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或財產且未作財務記載;

股東用公司資金償還自身債務,或供關聯公司無償使用且未作財務記載;

公司與股東賬簿不分,致使公司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

股東自身收益與公司盈利未作區分,雙方利益不清;

公司財產登記於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使用;

其他人格混同情形。

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23)魯 06 民終 8618 號民事判決書中公布了一宗穿透 「防火牆」 公司、由上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案例。案中主要當事人包括原審原告農業裝備公司,原審被告蔡某、柴某、劉先生、劉太太、投資公司、科技公司等(均為化名)。劉先生與劉太太為夫妻,二人共同設立投資公司,投資公司是科技公司的唯一股東。因業務需要,劉先生和科技公司為農業裝備公司對蔡某、柴某的 98 萬元債權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債權到期後,農業裝備公司起訴要求蔡某、柴某償還債務,同時要求作為擔保人的劉先生和科技公司擔責,並以財務混同為由,要求否定科技公司的法人資格,讓投資公司也承擔連帶責任。庭審中,科技公司和投資公司雖提交了財務審計報告,但二審法院認為這些報告是在訴訟期間形成,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製財務會計報告」 要求,不能客觀真實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無法證明投資公司與科技公司財產相互獨立,因此投資公司需對科技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原告請求穿透投資公司,要求劉太太共同擔責,一審法院支持但二審法院因原告無法提供更多證據證明投資公司為實質 「一人公司」 而駁回該訴求。

 

此案例提示,公司應注重 「人格獨立」,按規定時間編製財務報告並審計,若無法證明財產獨立,「防火」 就可能被穿透。

 

企業主在關聯股權架構中設置 「防火牆」 公司有一定積極意義,如保護股東正常商業行為免受訴訟和保全濫用牽連,減少資金流凍結等極端情況對投融資進程的阻礙。但僅靠股權架構設置 「防火牆」 不夠,股東需確保關聯公司間獨立財產權,嚴格區分實際控制人、股東和公司財產,按章程和財務規則行事。

 

總之,「防火牆」 公司不是企業或股東逃避責任和債務的工具。若企業主設立時就企圖在需擔責時 「棄車保帥」,很可能被認定為操縱關聯公司、濫用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反而得不償失,還易喪失市場信用。企業主若擔心業務公司債務牽連核心公司,應做好資本實繳和資金流獨立工作,不過度支配和控制關聯公司;若擔心自身被牽連,可提前對個人財富進行保全規劃,做好家企隔離,善用金融工具科學管理財富。

 


 

濟公在華人社會中往往予人癲癲瘋瘋的形象,衣衫襤褸,行為反常,酒肉不離口,是位不守佛門戒律的和尚,但古時不少高官顯貴會尊稱濟公為聖僧,百姓更視他為活佛,全因其濟世為懷的善行,得以代代傳承。濟公文化傳入香港經歷百年足跡,反映著香港早期發展的社會狀況和民間事蹟,「濟公文化在香港」導賞展覽活動,月 28 日起一連三天免費招待市民參觀。

 

濟公信俗的淵源和南北行商人不無關係,早於1940年代,起源於潮汕的德教在香港發展海外基地,其中位於上環的支部奉濟公為主壇師尊,吸納了不少來自潮汕的南北行商人加入,成為一個濟公信俗的族群,至今仍以潮語舉辦法會。而同樣位於上環的太平山街濟公廟,亦滿載着上世紀濟公信俗的歷史,不少逾百年的珍藏仍於廟內展示。國際濟公文化協會將兩者結合,在南北行附近的上環文化廣場舉辦「濟公文化在香港」導賞展覽活動。

 

 

場內設置的展板詳盡介紹濟公文化在香港的百年足跡,除來自潮汕的德教將濟公信俗在香港延續外,亦有介紹由東華三院管理的上環濟公廟。

濟公廟原為廣福義祠,於 1850年代興建,那時有不少隻身來港的華工身故後,義祠為無依先友殮葬及設置靈位,故坊眾又稱之為「百姓廟」。及至 1980 年原本位於灣仔迪龍里的濟公廟神像及物品被搬到廣福義祠,又被稱為濟公廟。

 

 

灣仔迪龍里的濟公廟本身亦有一段歷史,種種與濟公信俗的事蹟,反映著香港早期發展的社會狀況和民間事蹟,廟內擺放多件與濟公信俗有關的文物,包括早年契神儀式的虎門、光緒末年鑄造的牌匾等,極具珍藏價值。

而為讓參觀人士有更深刻體會,東華三院安排「上環早期華人歷史之旅」導賞,由展場出發步行至太平山街的濟公廟,途經眾坊街的東華醫院。

國際濟公文化協會理事長暨美燕女士表示,濟公得以流傳後世,全因他濟世為懷,導人向善的精神。唯有善念,歷久不衰,這種價值觀是濟公文化的核心,值得代代傳承。

活動現場亦設有多個攤位,如懸壺濟世工作坊,免費提供紓壓體驗;亦有非遺剪紙、中華紮作等工作坊,適合一家大細及中小學生參加。同場亦安排多場文藝表演,以及請來黃競聰博士主講濟公文化講座。其中導賞活動及部分工作坊需預先報名。


緬甸開始移交首批在電訊詐騙園區工作的200名中國人,他們將經泰國遣返中國。中國安排包機,接回從緬甸詐騙園區被遣返的中國公民。

 

內地傳媒報道,中國一架包機今(20日)早降落泰緬邊境、泰國一側的湄索機場,接回首批被遣返的中國人,後續將有多架包機抵達湄索機場,續將被遣返的中國公民接回國。

報道指,泰國軍方和警方是在今早開始在泰緬邊境,從緬甸方面接收由詐騙園區被遣送出來的中國公民,將他們送往湄索機場,等候乘坐中方的包機回國。

泰國總理佩通坦早前表示,泰國政府採取的連串打擊電騙措施, 取得顯著成效, 包括切斷泰緬邊境詐騙窩點所在地區的電力和互聯網連接, 並停止供應燃油。電騙園區內有超過300人被送到泰國, 約有7000人等待遣返。

佩通坦又說,泰國內閣亦已批准緊急法令修正案, 要求金融機構、 電訊運營商和社交媒體平台,對電訊和網絡詐騙受害者承擔部分責任,預計將在近期生效。


地產代理中原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全面撤辣距今近1周年,即使有大批內地客來香港買房,「普通話客」斥逾1,200億元入市,創歷史新高,但對撐起香港樓價未起作用。全港逾120萬伙私人住宅物業的總市值,撤辣後再跌近4,800億港元,相當於每名業主身家貶值約47萬港元。

 

去年2月28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宣布即時撤銷所有樓市辣招,包括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全面撤辣後,樓市氣氛略為改善,去年一、二手私人住宅市場成交由首季平均每月2,873宗,升至第二季平均每月5,387宗,升幅近九成。惟撤辣後樓市反彈僅曇花一現,第三季成交量回落至平均每月3,017宗;去年10月《施政報告》再出招救市,包括放寬按揭及優化投資移民政策,第四季成交回升至4,554宗。撤辣後計,整體私宅買賣錄45,773宗,按年升32.7%。

陳永傑稱,撤辣近一周年,樓市仍「旺市未旺價」,成交量明顯增加,但成交價卻未見上升,可見撤辣力度未夠。另一方面,中原樓市大數據資料顯示,2021年9月全港私人住宅樓價總市值高見逾12萬億元,平均樓價達982萬元。隨着樓價下跌,2025年1月總值跌穿9萬億元,低見8.99萬億元,與撤辣前9.5萬億元比較,一年再跌近4,800億元,平均樓價跌至699萬元。以全港128萬伙私人住宅計,相當於撤辣後平均每名業主身家減少逾47萬元,與2021年高位比較,身家更縮水達283萬元。

他指,撤辣後發展商積極減價去貨,令二手市場繼續冰封。全港二手樓流通率已連續三年低於2%,去年僅1.8%。流通率是反映樓市交投的活躍程度,流通率愈高,代表樓市越旺及「有得炒」。1997年流通率高達8%,2003年也有2.1%,意味現時樓市交投「慘過沙士」。

新盤方面,由於部分發展商擔心「越遲賣個市越差」,採用「以價換量」的策略,形成2024年新盤市場非常暢旺,撤辣後錄逾1.5萬宗登記,按年升55%,發展商賣樓套現逾1,952億元,按年升八成。

陳永傑表示,現時一手貨尾逾2.2萬伙,相信未來一兩年仍是發展商「清貨年」,息口走勢亦會繼續困擾樓市。港人對經濟前景欠信心,放慢置業步伐。政府將於下周三(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望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再為樓市帶來正面刺激作用,激活物業交投量,樓價回穩,所有香港人都得益。


【消閒】跨境食玩買|美食消閒|深圳南山|

★深圳地道網紅火鍋店「熊猫燙火鍋」★ 深圳寶安|

★「澤田本家」多啦A夢 最愛銅鑼燒 ★ 深圳福田|

★遛貓擼貓聖地「超能貓空間」

 

「熊猫燙火鍋」:深圳真正陀地網紅火鍋店,萌趣熊猫元素貫穿全場,鍋底選擇多樣之餘,鮮香濃郁,菜品裝飾都十分用心,充滿特色,食材新鮮,包你一口就愛上的不一樣火鍋體驗。

「澤田本家」:多啦A夢最愛的銅鑼燒到底咩味道?這裡有答案!口味豐富隨心選,餅皮鬆軟、餡料冰涼,買套餐更送聯名紀念品。快嚐嚐!

「超能貓空間」:聖誕奇喵園主題位於「領展中心城」中庭,貓奴可以帶貓咪享受一站式綜合服務,即使沒養貓咪,也可以盡情吸貓。

主題風格至2025年2月16日!

Nichole 每逢星期三,帶大家搜羅最特色嘅大灣區景點同美食!


觀塘有地盤發生集體打鬥,4名地盤工扭作一團如打摔角,期間有人拿起金屬板施襲,被其他工友制止,將兩批人分開。

 

社交平台facebook「X官塘老X群組」流傳兩條短片,據了解,涉事地盤承建商為金門建築,該公司指早上約11時15分,觀塘工地內有4名工人爭執打鬥,其他工人協助排解後,涉事人士已迅速和解。

事件中,兩名工人輕微擦傷,被送往醫務所檢查,無人需送院。

金門強調十分關注事件,絕不容忍暴力行為,並會對涉事工人進行嚴格紀律處分。此外,金門亦將加強對前線工人的訓示,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AI眼鏡」概念帶動下,博士眼鏡(300622.SZ)股價去年下半年來一路飆升,最多升逾4倍。而今隨著實控人宣布減持,該公司市值亦有所回調。

 

 

博士眼鏡周二(1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ALEXANDER LIU 及 LOUISA FAN 計劃在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累積不超過471.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為2.69%

 

以2月18日收盤價計算,兩位實控人今次減持套現金額為2.05億元。

 

ALEXANDER LIU 及 LOUISA FAN 合計持有博士眼鏡股份7391.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42.1604%。LOUISA FAN持澳洲國籍,現任公司總經理,與現任公司董事長ALEXANDER LIU以個體工商戶形式開始經營管理博士眼鏡品牌和Presidentoptical品牌的眼鏡連鎖零售門店,並於1997年4月與ALEXANDER LIU創立公司,現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博士眼鏡表示,ALEXANDER LIU 、LOUISA FAN 的減持原因均為個人資金需求。

 

消息一出,2月18日,博士眼鏡早盤一度閃崩,跌幅近10%,股價跌破43元。2月19日早盤有所反彈至44元以上。

 

博士眼鏡是這輪AI智能眼鏡行情的大牛股之一,在2024年8月前,博士眼鏡股價大約在11元至20元/股徘徊,此後公司股價持續上漲,一度達到61.74元的高點。

 

也正是在公司股價上漲的時候,公司相關大股東和高管同步開始減持。

 

去年8月8日,博士眼鏡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飛象優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飛象尊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公告顯示,飛象優選基金於2024年7月3日至2024年8月6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54.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1%。權益變動後,飛象優選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飛象尊享基金合計持有公司股份871.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去年11月18日晚,博士眼鏡再度發布減持公告,公司實際控製人之一致行動人劉開躍、董事劉之明、董事兼副總經理鄭慶秋、董事兼副總經理何慶柏及特定股東江西江南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68.8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3%。翌日博士眼鏡股價20CM跌停,以11月19日收盤價41.28元/股計算,上述股東合計減持A股市值1.11億元。

 

減持的同時,博士眼鏡還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75億元(含),擬用於智能眼鏡門店建設及升級改造項目數字化平台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若可轉換公司債券部分或全部轉股後,公司總股本將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對公司原股東持股比例和每股收益產生一定的攤薄作用。

 

從業績看,去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增收不增利,且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明顯下降。去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營收達到9.15億元,同比微增1.09%;歸母凈利潤8348.44萬元,同比下滑14.46%。

 

Wind數據顯示,博士眼鏡PE(TTM)為67.8,即便結合2024年度機構平均預測每股收益,PE也來到了56.1。

 

博士眼鏡是一家從事眼鏡零售的連鎖經營企業,眼睛行業當前整體承壓。

 

即便公司已經表達了入局AI智能眼鏡行業的決心,但在短期內,智能眼鏡能否對業績做出貢獻。如何抓住AI的發展機遇,還需要時間檢驗。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香港的士業與網約白牌車的爭議進入白熱化。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工作小組連同運輸署,今日(19日)分別與的士業及網約車代表會面,聽取規管網約車意見。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會後表示,業界無計劃進行任何「暫停載客行動」。香港無線電的士聯誼會主席黃羽庭稱,就早前流出會議記錄令公眾不安,向市民致歉。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稱,會議結果積極且有建設性,會上一致同意打擊白牌車,但並未就具體實施方法達成共識。

 

的士業代表之一、香港無線電的士聯誼會主席黃羽庭出席會面後,表示「應重新出發,以前嘅嘢忘記咗佢」,他解釋特首李家超親自下令會打擊白牌車,相信會加強執法,認為應接受特首言論,故代表香港的士同業宣佈澄清,即時停止會議紀錄上的「暫停載客行動」,「向廣大市民、因文件流出而感不安的,講聲唔好意思、sorry。」他又否認落實過「暫停載客行動」。

談及網約車平台未來發展,黃羽庭引述業界建議,可仿傚澳門的士管理方案,分傳統的士和網約的士,其中傳統的士可兼做街載及網約服務,以做到優勢互補。

 

的士業代表黃羽庭(左二)

 

 

 

 

 

 

 

的士業議會主席:倡網約車規管 參考的士考牌及驗車

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形容會面結果正面,業界全力支持政府盡快規管網約車平台,打擊非法取酬行為。他強調網約車平台須受法律監管,包括有責任確保車輛有運輸署認證牌照、有合適保險確保司機及乘客安全,可以參考的士考牌制及驗車制度。黃卓邦強調是「最基本要求」,業界稍後會提交書面建議規管網約車平台的做法。

對於有港媒早前報道稱,部分的士團體有「暫停載客行動」安排,黃卓邦指的士行業複雜,雖然一致支持打擊網約車平台,但對於用什麼方式意見不一,希望與政府保持溝通。

 

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

 

 

 

 

 

 

 

 

 

 

 

Uber港區總經理:同時要保障乘客服務質素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出席下午的會面後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向港府分享意見,認為平衡及可持續的規管框架,可以令的士及網約車並存,香港市民可有更多選擇。他認為,保障司機有彈性工作模式及收入是重要,同時要保障乘客安全和服務質素,期望可以與政府和的士業界,共同為香港尋找一個理想模式。

香港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指,交通諮詢委員會工作小組今次會議聽取所有意見後,將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供審視,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會盡快進行商討。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目標今年內,針對網約車平台制定出監管的法例框架。

李頌恩強調,政府一直依法辦事,一定會打擊違規行為,警方會持續進行相關執法行動,並重申任何人想以私家車取酬載客,車輛必須有出租車許可證,否則屬違法。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