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顯示超過七成抽選食肆不符合無障礙要求,有機會違反《殘疾歧視條例》。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推出全港首本《餐飲服務通用設計實用指南》,為飲食業界提供指引,以服務有不同需要的顧客。

 

不少餐廳食肆缺乏通達設施,令復康或殘疾人士外出用餐變得困難。復康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抽選的食肆中有超過70%不符合無障礙要求。包括:食肆入口無法讓輪椅進出;固定座位不方便輪椅使用者;食肆通道過於狹窄、及環境對弱視人士過於昏暗。亦有調查發現,個別舊區中只有一成店舖設有無障礙設施。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如餐飲服務供應者拒絕殘疾人士進入處所,或在提供貨品、服務或設施的條款、條件或方式上,歧視殘疾人士,可能屬於違法。

為確保殘疾人士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能獨立生活,充分參與生活的各個層面,平機會推出的《餐飲服務通用設計實用指南》,除解釋殘疾人士在《殘疾人權利公約》和《殘疾歧視條例》下的權利,還根據食客一般用餐流程,由進入食肆、點餐以至用膳環境,均圖文並茂展示現行《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 2008》的相關設計規定,以及食肆可採納的良好常規。

平機會已把《指南》上載至官方網站。主席朱敏健表示:「希望透過《指南》,進一步推廣『通用設計』概念主流化,從而建立通達無障的社會。」他進一步解釋「通用設計」的理念,是指無需作出調適或改動的產品、服務及環境設計,讓所有人無論是長、幼、傷、健人士都可使用。

平機會稱稍後會為餐飲業界舉辦研討會,探討餐廳食肆採用通達科技的重要性,達致數碼餐飲服務無障礙。


90年代經典美國處境喜劇《老友記》(Friends)男星馬修派利(Matthew Perry)周六(28日)被發現於洛杉磯寓所的按摩浴缸中溺斃,終年54歲。據悉現場無發現毒品,警方認為案件無可疑。

洛杉磯警方及消防人員接獲報,趕往位於「Pacific Palisades」社區一處住宅,發現一名50多歲男子無生命跡象倒臥浴缸,而該名50多歲的死者正是《老友記》主角之一的馬修派利。據悉現場無發現毒品、也沒有外力介入痕跡,已排除他殺可能。

娛樂爆料網站《TMZ》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馬修派利當日玩近兩個小時的匹克球(pickleball)運動後返家,接着安排助理出外工作,然而助理外出約兩個小時折返,發現馬修毫無反應癱倒浴缸中,連忙打911報案。

馬修派利曾在出版的回憶錄中公開過往,坦承自己長期受到毒癮、酒癮困擾,過去數十年中不斷出入康復中心,同時還因酗酒和大量使用藥物,令胃部造成損傷,而要向多方求醫;至於他今次倒臥浴缸確切原因,仍有待調查。

1994年於NBC首播的《老友記》被譽為「最經典美國處境喜劇」之一,由珍妮花安妮絲頓(Jennifer Aniston)、卻妮高絲(Courteney Cox)、麗莎古祖(Lisa Kudrow)、麥利邦(Matt LeBlanc)、馬修派利及大衛舒威馬(David Schwimmer)領銜演出,十年來創造無數經典。馬修派利則在劇中飾演錢德勒(Chandler Bing)一角。


HOY TV《臥底旅行團》系列自推出以來叫好又叫座,主持阿正、妹頭再下一城,今次化身臥底潛入珠海零團費睇樓團後果然中伏,不少團友僅獲安排入住平價污糟民宿之餘,他們更不惜要自行徙步幾公里轉場,引起鼓譟。果然久經風浪的臥底主持眼見勢色不對,決定出手主持公道,最終成功化險為夷。

 

今時今日睇樓團為吸客,行程往往包裝到好吸引,以今趟「零蚊之旅」為例,對方竟聲稱送酒店晚餐、4A溫泉及露營燒烤等環節。本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正義精神,二人決定隨團乘坐旅遊巴,從尖沙咀直駛往港珠澳口岸城,果然一落車已經有八個樓盤經紀虎視眈眈,守株待兔,阿正見狀馬上表示「自己好似待宰肥羊一樣啊」。

旅行團首站來到離口岸十分鐘車程的酒店式住宅樓盤,面積非常細,團友們自然興趣缺缺,不過阿正做戲做全套,與落力推銷的經紀聊得非常起勁,話題從單位面積、按揭安排等都非常具體細緻,阿正更乾脆要求劈價減半,成功令對方敗走。半天內參觀了三個樓盤,阿正仍一路上與經紀們聊過不停,似乎有條件問鼎未來最佳影帝。

每次睇樓,阿正都講過不停,輕鬆應對銷售攻勢。(HOY TV提供)
二人扁咀,明顯對參觀的珠海樓盤興趣欠奉。(HOY TV提供)
經紀對二人落足嘴頭,妹頭竟問經紀可否團購一人買一呎。(HOY TV提供)

 

晚飯後,阿正、妹頭就被安排上四星酒店住房,正當兩人大讚質素不俗,另一邊廂的團友已在鼓譟,大鬧旅行團主辦方「安排晒你地住好嘅,我地就住垃圾!你無咁多房就唔好接我哋啦,當我地係乜嘢啊!」。原來旅行團撞正內地長假期,酒店根本沒有足夠房間讓所有人入住,部分人要移師附近平價民宿。團友更向阿正、妹頭大呻不知名旅館「好污糟!」,過程全無車輛安排,要一班團友徙步幾公里轉場。

兩位臥底眼見團友即將釀成衝突,阿正決定主動提議「我哋六男女可以攬埋一嚿都無問題!」,從而大方讓出房間予其餘年長團友過夜,加上樓盤經紀亦願意讓出房間,成功將一場干戈化於無形。

另外,下星期日播映第四集《臥底旅行團3.0》,HOY TV落重本讓阿正、妹頭會衝出亞洲,開展浪漫歐洲之旅。


過百位無綫藝人今午(27日)亮相《無綫節目巡禮2024》,劉佩玥(Moon)及傅嘉莉在大會的劇集名單上各佔三劇,但原來資料有誤,阿Moon未有參演《反黑英雄》,明年暫只有兩劇出街,令傅嘉莉為「劇后」。

 

《無綫節目巡禮2024》今午假將軍澳電視城舉行,向各大客戶宣傳明年新節目,包括《飛常日誌》、《再見.枕邊人》、《神耆小子》、《逆天奇案2》、《非常檢控觀》、《奪命提示》、《巾幗梟雄之懸崖》、《企業強人》、《反黑英雄》、《法證先鋒6 倖存者的救贖》十套劇集。綜藝節目則有《福祿壽訓練學院》、《芷珊約您》、《早啲知 早啲醫》及《金牌媒人B.O.B.》等等。

 

過百藝人齊齊出席《無綫節目巡禮2024》。(攝:蘇震揚)

 

劉佩玥解釋:資料出錯

大會提供的劇集資料上,阿Moon佔《逆天奇案2》、《奪命提示》及《反黑英雄》三劇,而傅嘉莉(Kelly)亦有《神耆小子》、《反黑英雄》、《法證先鋒6 倖存者的救贖》。但原來資料有誤,阿Moon未有參演《反黑英雄》,只與劉穎鏇、張曦雯、郭柏妍及陳曉華各有兩劇在手。「視后」胡定欣及蔡思貝與黃智雯、高海寧、陳煒及龔嘉欣則有一套劇。男藝人方面,陳豪、袁偉豪、馬德鐘、張振朗及陳山聰各佔兩套劇。黎耀祥、陳展鵬、黃宗澤及譚俊彥則各有一劇。

阿Moon與劉穎鏇(Tiffany)同樣參演《奪命提示》,二人一同接受訪問時,Moon解釋資料出錯,強調自己只有兩套劇。她表示兩劇都放了很多心機和心血,明年可以播出感到很開心。對於劇中不少性感打鬥場口,又不乏高炒及低炒的鏡頭。問到可會擔心會出現春光乍洩,二人異口同聲表示對幕後人員有信心,Moon說:「我好相信導演、監製同攝影師,冇擔心拍攝角度。」在旁的Tiffany亦說:「大家好有信任,服裝已經做咗好多嘅準備,加上Jazz(監製文偉鴻)係現場,佢一定唔會畀呢啲情況發生,我哋好放心。」Moon亦補充解釋拍攝每個拍攝角度及鏡頭其實是一個講述劇情的方式。

 

劉佩玥原來加入無綫已有十年時間。(攝:蘇震揚)
劉穎鏇慶幸拍打戲未有嚴重受傷。(攝:蘇震揚)
劉佩玥(前排左一)與劉穎鏇(前排左一)合作《奪命提示》。(攝:蘇震揚)
劉佩玥(《奪命提示》預告片截圖)
劉佩玥(《奪命提示》預告片截圖)
劉穎鏇(《奪命提示》預告片截圖)
劉穎鏇(《奪命提示》預告片截圖)

 

高海寧與朋友機場相聚

正忙於拍攝新劇《飛常日誌》的高海寧(高Ling)透露,於劇中飾演機管局的客運服務經理。提到同劇的洪永城早前自爆被旅客誤當真職員,她表示未有相同經歷,但很多朋友飛去外地或回港都撞到她:「佢哋每次都會問我會唔會喺機場,會約見面飲嘢。」她笑指機場現在變成她與朋友的聚腳地方。

 

高海寧正忙於拍攝《飛常日誌》。(攝:蘇震揚)

 

視帝視后大合照企C位

此外,節目尾聲影大合照時,一眾視帝視后陳展鵬、馬國明、馬德鐘及蔡思貝企正第一排中間位置,近年備受力捧的周嘉洛亦獲安排排首行,而馮盈盈及江嘉敏這對昔日死敵則靠邊站。

 

江嘉敏(前排右二)及馮盈盈(前排右五)靠邊站。周嘉洛(前排左三)則企較為中間的位置。(攝:蘇震揚)
何依婷性感撐場。(攝:蘇震揚)
馮盈盈衣着未算性感,只輕輕露背腰。(攝:蘇震揚)
樂易玲(前排左四)及曾勵珍(前排左五)等高層亦有出席。(攝:蘇震揚)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周五(27日)於上海病逝。在北京,身穿黑色套裝的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回應表示,對李克強同志因突發心臟病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新華社已經發布消息。

被問到李克強的葬禮安排,會否邀請外國代表來華,毛寧籲傳媒關注稍後發布的訃告。至於外國政要來華以及後續的安排,會適時公布。

 


朱智賢(Ashley)宣布離巢無綫後,回復自由身的她首度為HOY TV拍攝節目。她透露無綫曾與她傾續約但未有接受:「想試吓唔同嘅嘢!」至於會否考慮叫男友謝東閔一同過檔,Ashley表示不會理會對方這方面的事。

 

上月底宣布離開無綫的朱智賢(Ashley)、今日(27日)與陳思圻(Vicky、原名陳偉琪)到元朗為HOY TV節目《煉狗術師III》擔任嘉賓,Ashley透露三歲開始已飼養狗隻,之後一直有養狗的習慣。而Vicky則謂喜歡大狗,但香港難有大的地方,笑言如果能買大屋便會飼養。

 

朱智賢(右)、陳思圻(左)及星級馴犬師Eric Ko一同拍攝節目。(蘇震揚攝)

 

二人曾一同參選《2013香港小姐競選》而入行, 今次轉到HOY TV再與Vicky合作節目,Ashley表示感覺好特別:「感覺真係世界係圓,我哋幾年冇見,今次見番感覺唔同咗。」 Vicky亦表示好開心,感覺大家成熟不少。問到是否由Vicky 介紹她轉投HOY TV,Ashley否認說:「我以為佢哋(幕後人員)特登安排我哋兩個一齊,但原來唔係。」

 

朱智賢(右)話同陳思圻計劃合作拍片放上社交平台。(蘇震揚攝)

 

Ashley早前宣布與正式與無綫完約,12月拍畢新劇《企業強人》便會正式離巢,問到無綫有否與她傾續約,Ashley說:「大家都有傾,但去到最尾我都覺得想試吓唔同嘅嘢。喺嗰個環境都十年,想出去睇吓嗰世界。(再有其他指攝工作?)嚟緊有個節目教煮聖誕大餐。」至於可會叫男友謝東閔過檔,她笑說:「我唔會理佢,佢自己處理自己嘅嘢。佢搞音樂學校都好忙。」

 

朱智賢(右)被問到會否叫謝東閔過檔,佢話唔會理男友嘅事。(蘇震揚攝)

 

提到日前於澳門工作後上載火辣泳裝照,有網民留言指她疑似「凸點」,她解釋說:「係錯覺嚟。其實嗰個係Cutting問題。」她續指原本覺得放泳衣不是問題,但入行後有時覺得會變成大件事:「我入行前着比堅尼好平常,但入咗行之後呢件事變到有少少壓力,因為唔想啲人覺得呃Like或搶鏡,其實從來都唔係。依家有時想出一張好簡單嘅相都有少少顧慮。」

 

朱智賢話件泳衣的剪裁問題,惹來網民誤會。(朱智賢 IG 圖片)

陳奕迅(Eason)早前患上「鼻病毒」,令三場澳門站巡迴演唱會需延期。他昨晚(26日)舉行補場時直言演出前未完全康復,擔心會影響水準,自言「唔衰得」的他更淚灑人前。

 

「歌神」陳奕迅原定20至22日舉行的《FEAR AND DREAMS 世界巡迴演唱會(澳門站)》,但因患上「鼻病毒」而延期至昨晚舉行。當大家以為他病未完全痊癒會影響水準,他卻發揮極限潛能,唱到觀眾嘆為觀止,掌聲雷動, 狂叫:「好正呀Eason!」

 

陳奕迅近日於澳門舉行巡迴演唱會。

 

昨晚演唱會,第一次從第二Part開始,多首歌曲現場觀眾都已經跟着他和唱,到《今日》一曲更是全場亮起手機燈並大大聲合唱,讓Eason感動得落下淚來,要不停用手抹淚,冷靜情緒再繼續演出。為了答謝觀眾的熱情支持,Eason於Talk位時笑言:「大家今晚得到一個好像按摩3小時之後再演出鼻塞的我,大家都很熱情的支持,你們太厲害了,請接受我的掌聲,今晚我多送一首歌給你們!」令觀眾欣喜若狂。

安歌時,他也沒有食言,向觀眾宣布最新專輯《CHIN UP!》將於今日(27日)正式推出,所以他為大家送上小禮物,全球首唱當時還沒推出的新歌《社交恐懼癌》:「你們是全球第一人聽到這首歌的LIVE,多謝你們,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新碟有八首歌,再過一會兒你們就可以在網上聽到,有機會聽原裝正版這首歌可能會更好聽,因為唱LIVE一定會有少瑕疵。」觀眾歡呼拍掌以示讚許,接着他又跟全場大合唱唱了《單車》、《十年》及《明年今日》。

 

陳奕迅未完全康復,依然落力演出。

 

陰力唱歌更感動

Eason又坦言演出前是有壓力,擔心自己感染的鼻病毒未完全康復,影響水準,明知觀眾為他改期,周車勞頓再到澳門,更加有不可失準「唔衰得」的心態:「整晚我的鼻水一直不停流,因為病毒會弄穿鼻膜,一擤鼻涕就如瀑布傾瀉,所以要忍,不能擤,要慢慢用紙巾吸出來,每次回去後台換衣服時,都很尷尬,要工作人員幫我慢慢吸鼻水出來。唱新歌《社交恐懼癌》時我控制不了,鼻水直流面上,不知大家見不見到。哈哈。今晚我可以說是仿效了林憶蓮的唱法,用陰力來唱,原來當人遇到很大障礙,就會自動激發潛能,總有辦法出來,我用了我從來沒用過的某部份功能唱歌,發現用陰力唱原來也可以令歌曲更感動,今晚我唱到自己也感動到自己,相信觀眾會有更大感覺。」

現場所見,不單Eason感動落淚,不少歌迷也陪着他流淚,Eason說:「我散光見不到,自己是因病便比較脆弱,唱到今日事情如不順,今日問題仍不盡…. 就更是觸動神經,所以平日很少會在舞台上落淚,也忍不到淚如雨下。今晚觀眾真的好好,那種支持及欣賞,讓我感受到台上台下融為一體的感覺,一個演出台上台下能融合就是一個最好的表演,最好的演出其實哭也不是壞事,喊是一種很好的抒發方法,一直強忍着反而會忍到病。」

 

陳奕迅落下男兒淚了。

 

首唱新歌贈樂迷

說到他首唱新歌《社交恐懼癌》,一升台已經整個人入晒戲,像有社恐一樣,讓人毛骨悚然,Eason笑道:「對呀,我完全投入了首歌內,很入戲,哈哈。」而網上歌迷就即時評論,讚嘆世上終於有一首代表到MBTI中的「I」型人的主題曲,Eason表示:「歌迷真的很厲害,這首歌當然是『I』型人主題曲,因為寫歌的林家謙明顯是『I』,而寫詞的李榮浩也是『I』,而主唱的他是「E』型,因為年長了,已經開始由『E』偏了一些去『I』。如要形容這首歌最好的形容詞,我覺得就是梁朝偉去睇My Little Airport!這首歌最後都是希望鼓勵『I』型人,踏出恐懼,人不論是什麼形狀、型號,最終不必拘泥於社會上的標籤,不必理好人覺得我不壞,壞人覺得我不怪,人生從來只是需要的是『自在』。」

 

陳奕迅率先獻唱新歌。

內地的士司機濫收車資屢見不鮮,有網民舉報,稱同時在上海截兩輛不同的士,並乘搭相同行程,埋單收費竟相差33元人民幣,更上載片段作為佐證。

網友爆料,5人上海乘坐兩輛計程車價格相差33元。

 

爆料網民把相關片段上載抖音,片段中他質問司機:「為什麼我們70多元,他們45元?你車子是和別人不一樣對不對?」司機問至啞口無言,無奈說也收45元。片段被發佈後,引起網友熱議。

上海交通委執法總隊透露,舉報人等5人周三(25日)18時33分許,從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士候客點,乘坐車牌:滬DX1988的計程車,前往浦東綠地鉑驪酒店,到達目的地後,計價器顯示金額為78元。而同行朋友乘坐的另一輛計程車,在相同時間和線路的情況下,計價器顯示金額為45元。舉報人現場提出質疑,最終實際付款45元。隨後,舉報人將該計程車司機涉嫌違規行為,在相關社交平台上進行了曝光。

經查,涉案計程車司機顧正海在本次業務營運過程中,為達到多收取費用的目的,違規使用計價器舞弊裝置,情節嚴重。目前,上海市交通委交通執法總隊依據《上海市計程車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款,擬吊銷駕駛員顧某客運服務的營運資格。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央視新聞今(27日)上午報道,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因心臟病發,凌晨0時10分於上海病逝,享壽68歲。

第17屆、18屆、19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上海休息,昨(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今0時10分在上海病逝。


重慶市大足區多位公辦教師報料反映,當地民辦學校大足城南教育集團,仍有250多名公辦教師長期任教。當地疑似虛設公立學校——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這些公辦教師的編製都在這裡,實際上,這所公立學校並無單獨的實體,與民辦學校混合編班、混合教學。公辦教師為何能長期在民辦學校任教?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市大足城南教育集團(民辦學校)旗下由城南創新小學、城南初級中學、城南高級中學、城南東序初中、城南東序小學等學校組成。多位在該集團各校區教書的老師對記者表示,他們是公辦編製教師,有的老師是從其他公立學校調派來的,已在這裡教書超過十年,有的是近幾年通過大足區公開招考公辦教師,直接分配來的。

一位通過公開招考在此學校教書的公辦教師崔靜(化名)說,國家明文要求嚴禁公辦教師在民辦學校長期任教,不知為何在大足城南教育集團沒有落地。

崔靜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政策在我們學校沒有實施。考公招就是想到公辦學校,我來了之後才知道這是個私立學校。」

多位在城南教育集團任教的公辦老師告訴記者,他們的基本工資由當地財政來保障,績效部分則由城南教育集團來發放。

2019年12月,中央編辦明確指出,嚴禁公辦學校在編教師長期到民辦學校任教。之後,教育部等多部門陸續印發檔,對規範和治理「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簡稱「公參民」)問題作出部署,並且明確了整改期限:2022年秋季開學前完成整改。

 

大足區城南中學校撤銷公告。   

 

《大足日報》在2020年11月20日發佈過一則公告:核心內容是撤銷重慶市大足城南中學校(公辦),收回教職工編製246名。原重慶市大足城南中學校(公辦)教職工244名全部劃轉至重慶市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大足城南中學校即為城南教育集團,但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在哪裡呢?

公辦教師楊銳(化名)告訴記者,城南實驗學校並沒有實體。他的編製雖已轉劃至城南實驗學校,但實際還在大足城南教育集團任教。

楊銳說:「公告之後,一切沒有任何變化。城南實驗學校只是一個空頭學校,沒有實體,公辦老師們還在私立教育集團上課,高中也有,小學也有,各個校區都有。」

楊銳還表示,原大足城南中學校(大足城南教育集團)的所有公辦教師編製都在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不光教師編製,部分學生學籍也在城南實驗學校,但實際上這些學生都在城南教育集團各校區上課。

楊銳繼續說道:「一部分學生掛在民辦的城南中學校,一部分的學籍材料掛在城南實驗學校。老百姓包括家長、學生,很多都不知道城南實驗學校,更別說在哪了。」

老師們提供的一份統計名單顯示,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各校區的公辦編製教師共計255名。多位公辦教師表示,他們的編製現在所在的城南實驗學校並沒有獨立的辦學場所,牌子也是掛在城南教育集團初中部裡面。

公辦教師鄭傑(化名)說:「實際上就是一塊牌子!沒有單獨的班,沒有單獨的教師。班在哪裡,我們都曉不得。它把有些學生(名字)分到城南實驗學校,有些分到城南教育集團,但實際上都在一起上課,沒有單獨的老師教。因為它的班全部是和私立學校混在一起的,老師也是混在一起的。那所學校根本就不存在。」

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的公開地址實際為大足城南高級中學(大足城南教育集團高中部)。

 

 

城南實驗學校到底在哪?

據大足區政府官網,城南實驗學校業務範圍包括小學、初中,位於大足區棠香街道冉家店村5組150號,現有在職教師258人。學校下設辦公室、教務處等7個職能科室。但記者找到的冉家店村5組150號,正是城南教育集團的高中部。

記者問道:「冉家店村5組150號,是這吧?」

該校工作人員表示:「對。我們這是高級中學,總部在初中部,城南實驗學校的牌子是掛在我們初中部的。教育集團有公辦有民辦,實際是混在一起的,我們這裡有編製的老師,只是把初中的編製用在高中了。實際上他們是初中編製,但是在高中任教。」

據記者實際走訪的多位元老師稱,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的牌子掛在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大足城南中學校)初中部。

 

記者在校外不遠處偶遇一位來此開會的初中部老師。她也表示,可以把城南實驗學校理解為「虛擬存在」的。

記者又來到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初中部,看到門口掛有大足城南中學總校、大足城南初級中學兩塊牌子,卻不見城南實驗學校的牌子。

記者:這個地方是城南實驗學校嗎?

門口工作人員:都在一起的。

記者:學校裡面有掛這個牌子嗎?

門口工作人員:有這個牌子。

記者:公辦的和民辦的在一塊?

門口工作人員:在一起,都是一樣的。只是老師方面,為了政策上的問題,實際上是一所學校。

公辦的城南實驗學校和民辦的城南教育集團,究竟是什麼關係?記者又致電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官網公佈的辦公電話。

工作人員:城南實驗學校是我們學校,但是沒有小學,它是我們學校的高中部。

記者:它不是有小學、初中嗎?

工作人員:沒有,我們是私立的。

據大足區政府官網,城南實驗學校只有小學和初中,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並沒有高中。

城南實驗學校為何沒有獨立校址?

公辦學校為何會設在民辦學校裡?無獨立教學場所,無獨立師資,大足區設立城南實驗學校的初衷是什麼?

2019年9月,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公辦中小學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通知》,要求公辦中小學不得新參與舉辦民辦學校。對於已經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公辦中小學不得新增派管理幹部和教師。所有公辦和民辦學校必須獨立招生。在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中,公辦學校不得以「幫扶」的名義參與民辦學校的管理。

到了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門發佈《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和公辦學校不得向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增派具有事業編製的教職工。已經派出的,分階段分步驟有序引導退出。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再次明確: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並於2022年秋季開學前完成整改。

大足城南教育集團的公辦教師為何至今沒有撤出?大足區教委人事科科長鄒洪亮稱,城南教育集團不在「公參民」的問題整改之列,屬於政府購買服務。

鄒洪亮說:「它是個集團,集團裡有公辦學校。公辦和民辦組成了教育集團,只是說集團內部師資可以調整。它是政府購買服務,現在全國都在推進集團化辦學,也有些地方是公辦和民辦組成教育集團,叫師資統籌調劑。」

城南實驗學校為何沒有獨立校址?鄒洪亮對此並未正面回應。

鄒洪亮:有它的校址。

記者:它的校址就是城南教育集團的高中部。

鄒洪亮:好了,現在我有點事情了……

記者向重慶市教委多個處室諮詢,均被告知大足城南教育集團不在「公參民」治理的範圍內。

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相關人員稱:「大足城南中學校(大足城南教育集團)是純正的民辦學校,沒有公辦學校參與進去。有公辦老師在裡面,這個就需要民辦教育統一做規定,規範民辦教育學校如何發展。目前,大足城南教育集團問題不屬於『公參民』的治理,屬於民辦學校規範發展、規範管理。」

大足區財政每年撥付數千萬?

大足區城南實驗學校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截圖來自大足區政府官網)。

 

記者在大足區政府官網查詢發現,2021年至2023年,當地每年均有數千萬財政撥款用於城南實驗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僅2021年度,就獲得財政撥款6660.03萬元。按照老師們的說法,城南實驗學校並未獨立運行,而是與民辦學校混在一起編班教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基本教育教學設施和獨立的專任教師隊伍。」

但重慶市教委民辦教育處相關人員卻表示:「大足城南中學校實際上承擔了公辦義務教育的培養任務,它是和大足區教委或政府簽的協議。現在不提倡新派公辦教師在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去上課,已經派了的要有規劃合理地退出。」

按照當地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的說法,城南教育集團是所謂「純正的民辦學校」,那麼,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厘清:既然是民辦學校,為什麼有兩百多名公辦教師在其中任教?大足區財政每年撥付數千萬元到公辦的城南實驗學校,這個學校的辦學地點在哪兒?學生在哪兒?

多位元教育系統權威人士表示,大足區的做法與國家相關政策不符,利用集團化辦學佔用公辦教師編製,甚至新設立公辦學校,把人員編製放在其中。大足區的這兩所學校為何能如此「公私不分」?記者將繼續關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