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衛視與觀察者網合作推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開播200集研討會在京舉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在最新一集節目中,形容《中華文明就像一顆恒星》這輯節目有特殊意義:「今天是《這就是中國》開播第200集節目,我們以這個五年的欄目,致敬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

電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2019年1月7日起,在東方衛視固定時段播出,很快在官方和民間,從大屏到小屏(手機)、從學術圈到輿論場積累了關注和口碑效應,在全球196個國家12億人次的受眾觀看。

9月15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廣播電視局、上海廣播電視台主辦,東方衛視中心、觀察者網承辦的電視理論節目《這就是中國》200期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宣部、外交部、國家廣電總局、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廣播電視局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對《這就是中國》給予充肯定,對節目未來的創新發展和品質提升提出多方要求和希望。到會京滬專家學者共同回顧中國電視理論節目的發展歷程,為《這就是中國》未來持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表真知灼見。

天時地利人和,智庫專家「到群眾中去」

《這就是中國》開播持續近5年,為什麼會如此受歡迎,為什麼在老中青及中國各階層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主講人張維為老師把原因形容為「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就是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時代變化呼喚思想,呼喚對各種變化的中國解讀,我們的節目因此也應運而生;所謂地利,就是我們處在迅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國,處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國際大都市上海;所謂人和,就是各方各地密切合作,並得到各級領導的鼎力支持。」

《這就是中國》作為電視理論節目,在中國第一次採用「嘉賓演講+真人騷」的形式,在簡潔而富有親和力的場景中洞察世界風雲,主持人、主講人、嘉賓、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普通觀眾一起構建了一個思辨、嚴謹、鬆弛的獨特話語氛圍,打造了一個平等交流、思維碰撞、理性而不失溫度的「思想廣場」。5年來,張維為老師的「朋友圈」越來越廣,話題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多,面對著中國發展面臨的種種新形勢和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他們從來不回避:什麼話題群眾最關心、什麼話題輿論討論最激烈、什麼話題西方對中國圍攻最兇猛,《這就是中國》就聊什麼。

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冷凇這樣形容這檔節目:「《這就是中國》涉及不下十幾個學科的話題,內容開放多元、兼併包容,嘉賓請到了來自中國和海外的頂級學者,也給了很多中青年學者一些表達的機會,織就了一幅學術界的『千里江山圖』,也構建了一個『青年人聽得懂、老百姓能理解』的理論場。」

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寧表示:「《這就是中國》的熱播是構建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大膽嘗試和成功實踐。節目貫通古今的旁徵博引,把何以中國娓娓道來,從國內外的熱點、時政問題切入,用討論和思辨的方式理性解讀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方略,同時有力地回擊對中國的攻擊、抹黑。在各種觀點、立場的激蕩、交鋒中,樹立起一個鮮明的輿論導向,也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雖然在與西方話語的角逐中註定不會都是鮮花和掌聲,在激烈的交鋒中張維為老師用他一貫儒雅溫和的語言風格,旁徵博引大量的資料和西方研究報告,融匯國內智庫學者對於西方話語解構的最新研究成果,讓敵對勢力對中國的種種謠言和詆毀不攻自破。《這就是中國》「從實踐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鮮明風格,5年來打動了無數中外聽眾,在紛繁複雜的國際輿論鬥爭中傳遞出強有力的中國聲音。

「上海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張維為」,中信集團原董事長、中信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化用毛主席詩詞形容他心中《這就是中國》在國際國內輿論傳播格局中、尤其是大國競爭博弈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說《人民日報》是我們的『正師』,張維為老師的團隊和我們中信基金會都算是『偏師』……」

「習近平總書記經常說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一個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就是中國》的200集節目正是在這樣的大局中處在『自為』的狀態,也讓更多的人找到自己定位。期待這個節目能夠在民族復興、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新青年+新媒體,打中國話語傳播的「組合拳」

《這就是中國》作為政論節目,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它在年輕人群體中的超高人氣和認可度。以90、00後為主要群體的B站用戶這樣形容張維為老師和這檔節目:

「完全顛覆了對這類節目的固有印象,太敢聊了」;

「節目不回避有爭議的問題,而是用思辨的方式理解中國,讓我用全新的角度瞭解了中國獨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國家高端智庫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具有強大影響力和專業製作水準的東方衛視和互聯網時政媒體觀察者網的跨界融合創作,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諮詢委員會主任李世默在會上回憶了節目從2018年孵化至今的點點滴滴,觀察者網總編輯、資深新媒體傳播人金仲偉總結《這就是中國》為何在「跨界傳播」上交出精彩的答卷:

「《這就是中國》200集的內容經過觀察者網圖文與視頻的拆分傳播,在觀察者網以及各互聯網社交視頻平台上圈粉無數;張老師的節目文案,以娓娓道來的口吻,讓時政新聞這道『硬菜』贏得粉絲們『轉贊評』無數;節目的短視頻產品更是在B站、抖音、視頻號獲得超級數量級的播放,使電視公域大屏與手機私域小屏既融合又各美其美。」

互聯網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尤其是視頻平台的飛速發展,也讓《這就是中國》的傳播效應如虎添翼。正如冷凇教授形容的那樣,《這就是中國》長視頻節目本身是「衝鋒槍」,短視頻內容是「子彈」,電視、網路、社交平台、短視頻平台四端聯動,構成了中國觀點在媒介綜合體的矩陣傳播,實現了與年輕一代的同頻共振。

截至目前,《這就是中國》在B站上的累計觀看量突破1.1億次,訂閱數達到126.5萬,點贊超136.3萬次。節目在抖音平台上擁有粉絲184.6萬,共計發佈有1772個作品,總播放量超5.8億次。節目在YouTube東方衛視官方頻道上線,覆蓋了196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2億人次受眾,總觀看次數超過7765.4萬次,總觀看時長超2481.6萬小時,總點贊數超154.3萬次。

主講人張維為這樣形容節目產生的傳播效應:「實踐證明,我們能夠贏得中西方的話語之爭,能夠有效地推動中國話語走向社會、走向世界並影響世界!」

五年深耕再出發,和少年中國一起在路上

與會專家不約而同地肯定,《這就是中國》某種意義上開創了電視思想政論類節目的一種新模式,開創了中國話語直接走向社會,走向年輕人,走向世界的新模式,也開創了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很多人形容《這就是中國》對青年一代的吸引力有著「打破次元壁」的效應,張維為老師一直強調「中國人,你要自信」,而如今活躍在社交媒體平台,緊追一個個時事熱點的95後00後正是和中國一同成長,最有「自信」的一代人。五年的時光,《這就是中國》不僅向人們深刻地詮釋了生機勃勃、走在偉大復興道路上的中國,更是生動地記錄了改革發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乘風破浪的中國。未來,這檔節目將會如何延續經典、守正創新?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

 

首先,《這就是中國》應該更多地走遍中國。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軍表示,《這就是中國》將以開播200期為契機,未來「轉守為攻」,進一步在宣傳思想陣地上提升話題的深度和廣度,闊步「走出去」,進高校、進社區、進企業,讓「二十大」精神在基層群眾當中引起共情、引發共鳴。

其次,《這就是中國》應該持續帶給觀眾豐富多彩、多元化平台的內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則表示,《這就是中國》取得的成功與主創團隊堅實的文化自信密不可分,期待未來能呈現更多讓觀眾增自信、長精神的內容。《文匯報》高級記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鄭若麟表示,希望看到多語種版本的《這就是中國》和相關叢書,讓全世界的觀眾、聽眾、讀者都能瞭解中國的聲音。

與會專家學者討論最多的還是希望這檔節目能夠進一步「走出去」更加「國際化」。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寧希望《這就是中國》可以用好身邊的國際社會,比如邀請外國駐華使節、駐華記者、留學生、在華的專家和商務人員舉辦一些專場。也可以走出國門,在其他國家開設海外專場,幫助海外受眾更好地瞭解中國、理解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建議,節目可以有更多海外嘉賓的分享,直觀呈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的影響。

《這就是中國》開播以來的數年間,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而影響深遠的變化。作為這檔節目的發起人,李世默說:「最近兩三年,西方媒體全面圍剿和抹黑中國,已經不講半分體面了。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對中國的對外傳播感到悲觀,認為中國的形象正在被全面摧毀,『我們回不去了』。通過《這就是中國》這個節目從初創到現在的歷程告訴我們,情況恰恰相反。」

李世默表示:「我們看到全球南方正在崛起,全球南方對西方和中國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在呼喚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我想我們不要在華盛頓浪費時間,我們去全球南方,去小院高牆外的大世界,把中國的故事和全球南方的困境、他們的期待結合起來。我建議張老師還可以做個節目,叫《全球南方的人民,你們要自信》」。

播映5年共200集的《這就是中國》既見證宏觀視角下中國的勃勃生機,也陪伴無數人的成長與超越。「為主持好這節目,我在這5年裡瘋狂地學習和充電」,持續兩個多小時的研討會由《這就是中國》的主持人何婕主持,她坦言從復旦新聞學院畢業到主持這200集節目,通過主持這檔全新的政論節目,她耳濡目染獲得迅速成長:「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這幾年陪伴中我和無數觀眾一樣,一次又一次變得由內而外的更加自信了」。

據研討會上專家的回憶,《這就是中國》節目最初的創意得之於2011年張維為教授與美國著名學者福山在上海文新報業集團的那場辯論,還有當時一度刷屏的張維為在上海拍攝的視頻《中國人你要自信》。1934年9月25日,魯迅先生于9.18三周年之際在上海發表了後來收入我們中學課本的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先生以富有感情和戰鬥力的筆觸,駁斥了那些感歎國力差距過大而對抗日前途悲觀絕望的論調,鼓舞了幾代國人的民族精神和鬥志。今天,從《中國人,你要自信》到5年200集的《這就是中國》,魯迅先生當年在上海發出的悲鳴之問穿越90年時空滄桑,在上海找到了滿意的回覆。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一類的人們,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歷史的聲音和黃浦江上的汽笛一直在這片熱土上空迴響,見證這個城市、這個國度從未真正失去過自信……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家安全部表示,美國情報部門利用網絡攻擊武器庫,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國實施監控、竊密和網絡攻擊,又點名提到美國國家安全局,指其透過轄下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以及先進的武器庫,多次對中國進行體系化、平台化攻擊,試圖竊取中國重要數據資源。

國家安全部指出,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2009年開始,入侵華為總部的伺服器並持續開展監控,去年9月又被發現,長期持續地對包括西北工業大學在內的國內網絡目標,實施上萬次惡意網絡攻擊,控制數以萬計的網絡設備,竊取大量高價值資料。

當局又提到,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透過《外國情報監視法》等法案,強制相關科技企業配合,實現對全球數據的監控和竊取,批評美國一邊大肆對全球各國開展網路攻擊竊密,一邊花樣百出炮製各種版本的「安全報告」,將中國抹黑為「網絡威脅主體」,渲染炒作所謂「中國網絡竊密」問題。


 

警方先後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8名男女,懷疑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一案有關,當中包括網紅林作。林作經通宵扣查後,至今日(19日)與另外7名被捕人獲准保釋候查,須於10月中旬向警方報到。據悉林作准30萬元現金保釋。晚上9時正,林作女友裕美自行駕車到中區警署,並在律師陪同下進入警署。至晚上9時55分左右,裕美自行駕車於正門離開警署,吸引大批傳媒追訪,以聲東擊西方法,掩護林作從警署後門,乘坐律師車輛離開。(攝:蘇震揚)
裕美由警署正門離開,林作則從後門秘密乘座駕離開。(攝:蘇震揚)
警方先後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8名男女,懷疑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一案有關,當中包括網紅林作。經通宵扣查後,至今日(19日)連同另外7名被捕人獲准保釋候查,須於10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據悉林作准30萬元現金保釋。晚上9時正,林作女友裕美自行駕車到中區警署,並在律師陪同下進入警署。至晚上9時55分左右,裕美自行駕車於正門離開警署,吸引大批傳媒追訪,以聲東擊西方法,掩護林作從警署後門,乘坐律師車輛離開。(攝:蘇震揚)
警方先後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8名男女,懷疑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一案有關,當中包括網紅林作。經通宵扣查後,至今日(19日)連同另外7名被捕人獲准保釋候查,須於10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據悉林作准30萬元現金保釋。晚上9時正,林作女友裕美自行駕車到中區警署,並在律師陪同下進入警署。至晚上9時55分左右,裕美自行駕車於正門離開警署,吸引大批傳媒追訪,以聲東擊西方法,掩護林作從警署後門,乘坐律師車輛離開。(攝:蘇震揚)
裕美自行揸車離開。(攝:蘇震揚)
裕美自行揸車離開。(攝:蘇震揚)
{{item.text}}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SANA)當地周二(19日)報道,敘利亞總統辦公室表示應中國邀請,總統阿薩德及第一夫人將於周四(21日)訪華,是自2004年以來首次訪華。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敘總統阿薩德周四(21日)將率領一個政治和經濟的官方代表團訪華,在北京和杭州參加一系列會議和活動。代表團成員包括外交部長費薩爾·米格達德、經濟與外貿部部長哈利勒、總統事務部長曼蘇爾·阿紮姆以及總統特別顧問布賽納·沙班。

敘利亞《祖國報》(Al-Watan)還稱,阿薩德預計將出席9月23日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

「中東觀察」網站(al-monitor)報道稱,敘利亞總統訪華是中敘關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阿薩德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只訪問過俄羅斯和中東結盟國家,今次訪華意味剛剛擺脫外交僵局的敘利亞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提升。

「中東觀察」認為,雖然總統辦公室沒有透露關於訪華的更多細節,但敘利亞經濟部長的參與可以表明今次訪問的經濟動機。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兼作家科賽 · 阿比多(Kosai Abido)接受伊朗英語新聞電視(Press TV)採訪時分析稱,訪問將會是久經考驗的兩國深化合作的好機會。

去年1月,中國與敘利亞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正式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新成員。 阿比多認為,兩國的合作協定可以擴大到食品、製藥和技術等領域。

今年4月,在與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會晤期間,阿薩德誇讚中方在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積極作用,還提到放棄使用美元、選擇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的新趨勢。

阿薩德說,世界上最顯著的積極變化當屬中國,中方正以冷靜、平衡的方式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在實現穩定、和平和共同利益原則的基礎上,創造了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新模式。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當今世界都需要中國的存在,需要中國來重新平衡全球局勢。

法新社提到半年前,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中方斡旋下握手言和,同意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舉動隨即在中東引發了一連串的外交活動,其中也包括今年5月敘利亞恢復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資格,阿薩德受邀參加第32屆阿盟峰會。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阿盟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多個阿拉伯國家關閉駐敘大使館。隨著近年來敘國內和地區局勢演變,敘政府同阿拉伯世界關係逐漸解凍。重返阿盟讓敘利亞政府結束了10多年來在該地區的孤立狀態,向走出外交僵局邁出重要一步。

5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興地看到,一段時間以來,和解的春風持續吹向阿拉伯世界,為地區國家帶來新面貌,給地區人民帶來新希望。敘利亞重返阿盟,充分表明阿拉伯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加強團結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也充分表明阿拉伯國家有能力把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作為阿拉伯國家真誠的朋友,中方始終支持阿拉伯國家加強戰略自主和團結自強,始終支援阿拉伯世界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方願同阿方共同落實好首屆中阿峰會成果,推動中阿關係持續展現強勁韌性和蓬勃活力,為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郭俊峯獲中央政府任命為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而區嘉宏的入境事務處處長職務被免去,即日生效。郭俊峯原為入境處副處長,區嘉宏在服務入境處34年後,即日開始退休前休假。

郭俊峯 1969 年出生,1989 年加入入民入境事務處,由助理入境事務主任做起。2020 年,郭被晉升為助理處長,再在前年 9 月接任入境事務處副處長。

郭俊峯晉升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後,下午會見傳媒時表示,今年初社會復常,全面通關後,出入境人次上升,而政府搶人才措施,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反應踴躍,面對急增的申請及出入境數字,處方會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為市民提高精益求精的服務。

他又說,港區國安法實施三年,香港步入由治及興年代,入境處會繼續堅實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守好國家南大門。

 

對於「高才通計劃」,郭俊峯說截至上月底收到約4萬6千份申請,有3萬5千多個已獲批,犯罪紀錄需要申報屬極少。

十一黃金周及中秋假期將至,郭俊峯預計會較現時周末會有更多人出入境,現時周六、日每天有90萬人次出入境,預計屆時會超過100萬人次。入境處會「全軍出動」, 借調人手去口岸處理旅客出入境。他呼籲市民預早計劃行程,避免在人流高峰期出入境。

被問及倘日後獲邀出席宴會應酬,將如何處理時,他指會視乎當中性質及時間,小心選擇及處理。

另外,他透露入境處總部預計明年中會遷往將軍澳新總部,將提供更多服務,會確保搬遷順利有序。


(2023年9月19日-香港)由香港島各界聯合會、香港島青年聯會、香港管理學院主辦,聯同20多個港島青年組織合辦及協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技能提升課程」於9月16日在中環中商藝術大廈舉行結業典禮暨最後一堂課。本課程為積極響應特區政府「青年發展藍圖」倡議而舉辦的,作為「港島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並得到各界青年和社會人士的熱烈響應,共有超過110名青年報讀。

出席典禮的主禮嘉賓及青年領袖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先生、香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前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先生、香港島青年聯會主席胡志禧先生、香港管理學院董事趙東曉先生、香港青年會主席陳凱榮先生、香港島青年聯會副主席賴忞華先生、香港島青年聯會副主席胡汶軒先生、中西區青年協會主席劉天正先生、東區青年聯會主席雷有得先生等共70多位青年團體領袖和優秀學員等出席是次結業典禮和最後一堂課。

 

香港島青年聯會主席胡志禧先生首先表達對嘉賓們撥冗到來表達感謝,並恭喜同學們圓滿完成本次課程。在兩個月的課程中,同學們都積極學習有關大灣區就業創業的各項寶貴資訊,對提升香港青年未來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綜合能力裨益良多。胡主席也分享有關聯會未來動向的資訊,鼓勵青年踴躍參與,為迎接即將於大灣區發展裝備自我。

各青年領袖頒發畢業證書予各表現優秀的同學

各青年領袖頒發畢業證書予已完成課程並表現優秀的同學,表揚他們的在課程完結後的學習成果,並勉勵他們利用在課堂上習得的綜合技能,在大灣區創造事業佳績。

香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前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先生以「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及終極目標」為題,講授最後一堂課。

 

金教授表示中國現代化已進入全球現代化的步伐,並對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色」表達肯定。金教授認為凡提出中國現代化主張的,都是終於中國過去和將來發展的表現。因此,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中國正日益在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上高速前進。

綜觀中國百年來的現代化進程,其核心價值從救亡圖存,演變至今日個體的奮發自強,中國現代化背後的發展重心,也在不斷轉變,以迎合時代需要。金教授把中國現代化主旋律分成三個階段,包括器物階段、政治制度階段和思想文化階段。其中,中國從農業到工業化的發展轉變,展現了器物現代化的成果;中國從君主制度到共和民主的發展轉變,體現了政治制度現代化的成果;中國從經學文化到科學文化的發展轉變,展示了思想文化現代化的成果。金教授認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仍在不斷前進,充滿機遇。

金教授表示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離不開科學、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更新,體現了中國現代化的高速發展。在中國的科學、科技現代化發展方面,金教授認為通過學習習近平主席提倡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主張,可見知識是現代化發展的根基,因此兩者都是現代化發展歷程的重中之重。科學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亦可以帶動社會其他方面的現代化發展。在中國的教育現代化發展方面,金教授引述了《大學》中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無獨有偶,習近平主席也在2014年的座談會上引用同樣句子。由此可見,習近平主席和金教授同樣認為,在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上,仁愛、善心和完善自我道德等主張,也一直在教育發展史上閃閃發光。

在課堂末段,金教授表達了他對中國現代的終極願景。中國的現代化歷程是由文明發展而來,因此應積極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藍圖。金教授肯定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美好核心價值,並認為在發展過程中,也可以同時與具有普世意義的現代化價值融合,如此,方能更好成就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歷程。

活動剪影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案上周三(13 日)遭證監會點名批評無牌經營後,不少用戶反映一度無法提取資金,有用戶稱提款額被限制,懷疑涉及詐騙。香港警方再拘捕多兩人,累計4男4女涉嫌串謀詐騙被捕。被捕人士包括可疑公司負責人及場外找換店負責人,警不排除更多人被捕。截至昨晚10時半,有1641人報案指稱未能在JPEX提取資產及懷疑受騙,涉款近12億港元。

不排除引渡海外涉案人返港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上周四(14 日)獲證監會轉介後就JPEX案展開調查 ,昨日(18 日)展開執法行動。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孔慶勳表示,警方至今拘捕 4 男 4 女,年齡介乎 22 至 52 歲,涉嫌串謀詐騙。被捕人士包括涉案公司負責人、場外找換店店主和負責人。

警方採取行動後,有傳媒報道曾為一間加密貨幣找換店宣傳的藝人莊鍶敏,現時正身處海外。被問到案件有否牽涉身處海外人士,會否對他們採取行動,警司李慕賢表示,如果發現身處任何人士犯法,而相關人士正身處海外,警方會引渡他們返港。

孔慶勳表示,JPEX 利用各種廣告及社交媒體,透過場外找換店及網紅宣傳,推廣服務和產品,標榜低風險、高回報,吸引投資者。警方早前設立熱線,而截止昨晚 10 時,已接獲 1641 宗市民報案,稱未能夠從 JPEX 提取資產及懷疑受騙,涉及金額達 12 億元,為受害人「入金」金額。

金額最大個案 涉 4000 萬元「入金」
在 1641 宗市民報案當中,孔慶勳稱至今涉及金額最多的為一宗達 4000 萬元「入金」個案。她並指,JPEX 利用誇張失實的宣傳手法,包括宣稱「投資無得輸」、「日日都賺錢」,網紅會展示名貴生活方式例如房車,令人誤以為投資可觀。

警司李慕賢表示,JPEX 透過場外找換店及網紅作出虛假陳述,包括聲稱為持牌交易平台,與上市公司有合作等。警方調查發現,JPEX 透過場外找換店及網紅製造人氣,以誇張失實方式宣傳。

李慕賢又稱,JPEX 自行開發的貨幣 JPC,無法在其他交易平台流通,亦無法用於支付,跟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不同,「流通性極低,唔值錢」。她續指,JPEX 以不合理高回報遊說客戶存幣、取得及保管客戶的私鑰(private key),並隨意限制出金上限。

凍結銀行戶口 1500 萬 市值 4400 萬物業
署理總督察麥偉光表示,商業罪案調查科昨日展開代號「鐵關」行動,拘捕 8 人。警方在行動中搜查 20 處所,包括被捕人的住所及多間場外找換店(OTC),檢獲 800 萬港元現金、名貴首飾、電腦、電話等。警方並凍結銀行戶口 1500 萬港元及市值 4400 萬港元物業。警方考慮充公合共 6700 萬港元私疑犯罪得益。

證監會不設立「申請中」名單
現時證監會只披露獲發牌的交易平台名單,被問到何以未設立「申請中」名單增加透明度讓市民參考,證監會發牌科總監兼金融科技組主管黃樂欣回應稱,證監會認為設置有關名單「唔係好恰當」,「投資者可能誤以為正申請者係可信賴」。

黃樂欣亦指,證監會無法披露至今有多少平台曾經申請、遭拒絕、以及正申請成為有牌交易平台。她說,證監會呼籲市民只到有牌平台交易,至於其他平台是否有申請、遭拒絕、抑或正申請中,「都不重要」。

 

點擊收看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live/EFGWKnU21dM


涉及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的案件,香港警方說,截至今日(18日)下午2時,共接獲1408人就相關事件報案,涉款約10億港元。

警方上周接獲證監會轉介,商業罪案調查科調查後,今日在各區分別拘捕4男2女,他們涉嫌「串謀詐騙」,現正被扣留調查。相關行動仍在進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JPEX公告稱將繼續營運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發表公告,指對於證監會的做法表示極度失望,又說平台一直着手於牌照制度的寬限期結束前,為配合加密貨幣監管制度做好準備與香港證監會保持溝通。

公告表示,JPEX將繼續營運下去,緊急提幣申請的專責小組仍將繼續為用戶提供優先提幣的協助。


證監會點名警告加密貨幣交易平台JPEX案從未向證監會申請牌照,事件發展引起各界關注。截至周一(9月18日)下午2時,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共接獲1,408名人士就相關事件報案,涉及金額約10億元。網紅林作及陳怡共6人涉嫌「串謀詐騙」同日被拘捕,一眾人被帶署調查。

警方其後到林作位於中環娛樂行的辦公室搜查,檢獲一批現金。

點擊收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