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香港公務員薪酬調整參考指標的的薪酬趨勢調查將公佈結果,各級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介乎2.04%至7.26%。

今年的「薪酬趨勢總指標」,低級公務員為3.2%,中級公務員為5.58%,高級公務員為8.3%。經扣除遞增薪額,低級公務員為2.04%,中級公務員為4.55%,高級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7.26%,這代表經凍薪兩年的公務員,今年或有望加人工。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主席李鑾輝表示,今次調查涉及111間公司,涵蓋九大行業。他指,在私人市場方面,有八成多公司調升基本薪金,其他少部分選擇凍結。而今次交代的僅屬初步結果,仍有待委員會於下周三(25日)進行審核及確認,隨後會再交予政府考慮。

調查結果反映111間參與調查的公司的逾12.8萬名僱員,在2021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1日的十二個月期間的薪酬變動。這些公司中包括83間規模較大的公司(僱員人數為100或以上)及28間規模較小的公司(僱員人數為50至99)。這些公司是在所屬行業中,被視為具代表性而又被普遍認為是穩健良好的僱主,並有一套合理和有系統的薪金管理方法。

公務員在過去19年曾五度凍薪,包括2003年、2006年、2009年、2020年、2021年。2003年時沙士仍未在港爆發,但立法會當年通過「0-3-3」減薪方案,即在2003年凍薪,其後在2004年1月1日和2005年1月1日分兩次各減薪3%。


1.【#第二階段放寬】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 第五波疫情目前處於低位膠著,現時情況風險可控,會如期在星期四(19日)落實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而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措施會如期在5月31日實施,屆時必須要打齊3針疫苗,才可進入表列處所。

有關措施包括餐飲處所營業時間延長至午夜12點前; 宴會人數上限放寬至120人; 桑拿浴室、卡拉OK、派對房、郵輪可重開; 一些表列處所的人數上限放寬至八成半; 室內做運動可以不用戴口罩。

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疫情在低位徘徊,因此容易有不同專家提出不同的防疫意見, 政府和她本人不會被專家「帶住走」, 政府在平衡公共衛生、 經濟需要及市民接受程度, 作出認為最適合的做法。

她又說, 通關仍然是政府首要目標, 若要與內地恢復通關, 要以去年底已接近達成的方案基礎研究。

 

 

2.【#架構重組 #3司15局 #副司長 #李家超】

香港行政會議通過下屆政府架構重組方案, 包括現屆政府提出的「3司15局」方案, 另增設3個副司長職位。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表示, 期望下月中之前完成相關程序, 讓新政府架構可於7月1日實施。

政策局方面, 重點包括增設新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分拆運房局為運輸及物流局和房屋局, 重組民政事務局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擴大環境局為環境及生態局等。

李家超表示, 現時3位司長的管轄範圍廣泛, 工作繁重, 消耗他們統籌和指揮能力, 有需要設立副司長, 而副司長亦可被委派處理指定政策範疇或項目, 包括「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

重組方案提出增添13名政治委任官員, 和57個公務員職位, 涉及每年薪酬開支約9,500萬元。

 

3.【#Telegram】

有報道引述消息指, 由於通訊軟件Telegram持續出現大量「起底」訊息,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考慮首次引用《私隱條例》, 停止或限制市民接達相關平台。

私隱專員公署回應傳媒查詢說, 不會就個別個案的執法行動作出評論, 公署會視乎有關「起底」訊息的數量及頻密性, 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 以打擊非法「起底」行為, 減低對受害人的傷害。

公署指,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有權要求平台移除「起底」 信息, 或停止任何人透過平台接達有關訊息, 甚至接達整個平台。

 

4.【#城大 #梅彥昌】

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通過任命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梅彥昌,為下任校長,接替明年5月退休的郭位。

城大形容, 梅彥昌是充滿熱誠的發明家, 將高性能生物材料應用到醫學器材, 創立了多間衍生公司, 把外科移植技術等商業化, 並曾獲新加坡科研界最高榮譽獎項。 他最近亦帶領新加坡國立大學, 與內地多個市政府建立大型合作協議。

梅彥昌提到他祖籍廣東以西的四邑縣, 父親在四邑出生, 早年移居新加坡謀生。

城大校長郭位對任命表示歡迎, 認為梅彥昌擁有豐富的學術和管理經驗, 能夠穩步帶領城大開創新一頁。

 

5.【#深水埗 #找換店 #搶劫案】

深水埗發生搶劫案, 一名找換店男職員報稱被搶去約90萬元現金。

事發在下午4時許, 45歲男事主途經長沙灣道與北河街交界時, 突然被兩名男子持刀施襲, 搶走裝有約90萬元現金的手提箱, 兩名賊人隨即登上私家車, 向美孚方向逃去.
事主腳部受刀傷, 肩部亦擦傷, 清醒送往明愛醫院治理。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1.【#消委會香腸 #致癌】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30款香腸樣本,近九成屬「高鈉」,五成屬「高脂」,長期進食可能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測試更發現,三款樣本檢出內地及歐美禁用的獸藥呋喃西林的代謝物「氨基脲」(SEM),其中一款的檢出量更超出歐盟的行動參考點13倍;另有兩款檢出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多環芳香烴。

三款驗出內地及歐美禁用的獸藥代謝物,包括「厨師牌」高級雞肉腸、「御品皇」的蜜糖雞尾腸、「alfresco」的「Spicy Jalapeno with jalapeno’s and roasted peppers Chicken Sausage – fully cooked」所含的「氨基脲」(SEM)都超出歐盟標準,其中又以「厨師牌」驗出最多,超出13倍,有研究顯示,呋喃西林可能會令睪丸退化及未能正常射精,而「氨基脲」(SEM)則可能令實驗動物的關節軟骨退化,四肢變形。

另有兩款驗出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物質多環芳香烴,分別為TOPVALU的JAS特級Coarse-ground Pork Sausages,以及city’super的Frankfurter Sausage Fireplace smoked樣本,含量未超出歐盟限量,而污染物可能與其經煙燻製造有關。

消委會說,應減少進食香腸,避免長期攝入過多鈉,增加患高血壓及癌症風險。

 

2.【#疫苗通行證】

香港「疫苗通行證」實施以來引發爭議。有專家在報章撰文,指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香港「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5月31日起生效,年滿12歲市民須打三針才可進入食肆等處所。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在報章撰文指,年輕成年人日常生活如上班上學必須使用疫苗通行證,則政策本質與強制接種無異,認為大部分年輕成年人已打最少兩針,染疫後重症和死亡風險亦很低,60歲以下死者只佔第五波死亡個案4%,進一步打針對清零或維護醫療系統難言再有明顯助益,觀乎第五波疫情已築起的免疫屏障,作者不贊成政府繼續透過「脅迫性」政策向年輕成年人「谷針」,建議讓60歲以下成年人進入指定處所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3.【#綠色債券】

港府公佈首批綠色零售債券(Green Bond,4252)的配發結果。政府稱,今批綠色零售債券總共獲得48.8萬份有效申請,涉及資金325.67億元,發行額將提高至200億元。政府表示,今次認購四手或以下的投資者合共15.08萬份,均可全數獲配發;至於33.75萬人認購多於四手,均先獲四手,並進行抽籤,其中19.43萬份申請,可多獲一手。

 

4.【#北韓 #發燒】

北韓新增逾39萬宗發燒病例,再多8人死亡,領袖金正恩下令出動軍隊穩定首都平壤的藥物供應。南韓推測北韓似乎難以控制疫情,已提議就防疫合作進行工作磋商,北韓未回應。

 

5.【#水牛城槍擊案 #教堂遇襲】

美國繼當地 14 日發生水牛城槍擊案,南加州一座基督教堂遇襲,釀成一死五傷,其中四人重傷,槍手被信眾制服後遭警方拘捕,犯案動機仍有待調查。台灣當局稱,槍手和死傷者均是台灣僑民。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美國南加州一間教堂周日(15日)發生槍擊案,釀成一死五傷,全為台灣華裔。當局已拘留一名68歲的亞裔男疑犯周文偉,台灣人,並檢獲相信行兇用的武器,消息指是一把刀及兩把手槍。台灣當局其後證實,六名死傷者及疑犯都是來自台灣。

 

奧蘭治警方透露,槍擊發生在拉古納伍茲市一間教堂,事發時教堂內約有40人,大部分是台灣華裔,當中一名醫生為制止槍手衝前時被開槍擊斃,當時他正陪同母親前去做禮拜。

據奧蘭治警方消息,疑犯是68歲來自拉斯維加斯的男子周文偉,警方目前未清楚其作案動機。當天參加禮拜堂的一名黃姓教友透露,她聽負責接待的信徒說,疑兇比較晚進去,當時接待還詢問:「好像從未看過你。」對方則回稱他以前來過。黃姓教友印象中疑犯是一名亞裔。

消息指,當天五名身受輕重傷的人士,是一對姓周的夫妻和一對姓楊的夫妻,他們的傷勢都比較嚴重,且都是八九十歲的耆老。另一位受輕傷的人士年紀較輕,為眼部受傷。

案發教堂附近有多間宗教場所,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和猶太教的會堂。聯邦調查局派出探員到現場調查。加州州長紐森關注事件,稱參與宗教活動的人不應被嚇怕。


朝中社報道,北韓過去一天新增超過39萬宗發燒病例,另有8人死亡。領袖金正恩下令軍隊監管藥物供應。

南韓總統尹錫悅早前表示,只要北韓願意,南韓將不遺餘力,提供抗疫所需協助。

北韓12日證實在平壤發現具高度傳染力的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金正恩當天下令全國實施封鎖。

據當地官媒報導,北韓目前已累計超過120萬人出現發燒徵狀。


香港「疫苗通行證」實施以來引發爭議。有專家在報章撰文,指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香港「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5月31日起生效,年滿12歲市民須打三針才可進入食肆等處所。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在報章撰文指,年輕成年人日常生活如上班上學必須使用疫苗通行證,則政策本質與強制接種無異,認為大部分年輕成年人已打最少兩針,染疫後重症和死亡風險亦很低,60歲以下死者只佔第五波死亡個案4%,進一步打針對清零或維護醫療系統難言再有明顯助益,觀乎第五波疫情已築起的免疫屏障,作者不贊成政府繼續透過「脅迫性」政策向年輕成年人「谷針」,建議讓60歲以下成年人進入指定處所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香港每天新增感染新冠個案,持續未有進一步回落,港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周六(14日)於港大醫學院內部網上論壇預料,香港將會於兩周後有可能爆發第六波疫情。

據悉,梁卓偉在論壇上向醫生展示由2020年開始至今的病毒計算模型,按現時每日徘徊300宗左右確診,套用其數據模型分析後,香港將會在兩周後爆發第六波疫情。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今年三月時以數學模型推算,倘香港按復常路線圖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6月初可能會出現第六波疫情,當時估計疫情會維持約兩個月,屆時將另有221萬人受感染、1,540人死亡,但每天入院數字將會是公營醫療可負擔的能力之內。

梁卓偉同日亦在Twitter撰文,稱港大醫學院於12日發出緊急呼籲,提醒師生勿到堅尼地城用膳,指該區一帶屋苑錄得污水病毒水平為600萬,病毒量相當高;經過連日大型屋苑的檢測、及過去數周香港所錄得的數字維持在300數字指標,意味着若稍有不慎,香港將出現第六波疫情。

不過,梁卓偉亦有在港大醫學院網上會議補充,目前估計香港有七成人口曾染疫,如果最終沒有出現第六波疫情,即反映曾經染疫市民的比例可能更高。


1.【#紅雨 #停課】

港受一道活躍低壓槽持續影響,連日來不時下大雨及有雷暴。天文台一天內最少三度發出暴雨警告,包括凌晨四時二十五分一度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歷時近三小時,意味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教育局宣佈,全港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停課。原定今日開考的中學文憑試旅遊與款待科以及國際及專業考試則如常舉行。文憑試考生冒雨到試場應試。

天文台指,多區凌晨錄得超過五十毫米雨量,其中港島及將軍澳凌晨三時至五時最大雨,錄得超過七十毫米雨量。

以為雨過天晴?少年你太年輕了!雷雨區傍晚東移,再度為香港帶來大雨。天文台晚上七時零五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諗住HAPPY FRIDAY?天文台預料周六(14日)及周日(15日)天氣仍然不穩,周末仍然間中有大驟雨,呼籲巿民避免行山澗。天文台又預料,受北風影響下,周日(15日)晚氣溫會逐漸下降至周一(16日)最低氣溫約19度。

 

2.【#星月樓 #新旺會桌球】

港新增298宗新冠病毒確診。上環食肆星月樓出現爆發,累計已最少30名食客和職員染疫,確診食客都在母親節前夕晚市時段6時至11時在酒樓用膳,主要坐在3樓,同時段約200名食客及50名職員要強制檢測,當局仍在調查傳播途徑。

至於紅磡新旺會桌球室再多兩人染疫,群組累計6人確診。他們分別在3張枱打桌球,其中兩張美式桌球枱距離較近。桌球室28個環境樣本,其中一個美式桌球枱的樣本呈陽性。

另外,再多3名新冠患者離世,第五波疫情累計9146人死亡。

 

3.【#北韓 #發燒】

邊境基本保持關閉的北韓,新冠疫情似乎急劇擴散,四月底至今出現35萬宗發燒病例,最少6人死亡,其中一人確診感染變種新冠病毒。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同日去到緊急防疫司令部視察,亦主持勞動黨政治局會議,他說,發燒病例以首都圈為中心,同時多地傳播擴散,說明北韓的防疫體系有缺陷和漏洞,他說為控制病毒傳播,全國所有道、市、郡要封閉區。

南韓說,正密切注視北韓疫情,並計劃向北韓提供疫苗等醫療物資。

韓聯社報道,除疫苗,北韓亦有可能缺乏止痛藥、退燒藥、注射器和消毒的藥物等。

 

4.【#Adidas #Gucci #雨傘】

港天文台叫大家「見字擔遮」,但標明「不防水」的遮,居然可賣逾1萬元人民幣,你又見過未?

近日,奢侈品牌Gucci與運動品牌Adidas推出聯名系列商品,其中一款在中國大陸官網售價1.1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雨傘,以為設計感強、做工精美?非也,其實賣點係雨傘竟「不防水」。

據品牌官網,該雨傘長63厘米,有8根傘骨,木軸直徑為14至16厘米,材質為藍色和紅色棉麻混紡面料。值得注意的是,該商品的描述寫有「不防水」三個字。而另外一款Gucci與Adidas的聯名雨傘,未有在商品細節中寫有「不防水」,理應具有雨傘最基本防水功能,但售價就為14390元,較前述「不防水」雨傘貴了3290元。

網民紛紛好奇:「雨傘不防水何以叫雨傘?」Gucci客服人員回應,雨傘有兩大品牌的標誌,靈感來自創作總監的美好回憶,具有收藏價值,也很適合打造時尚造型,「可以讓您在都市或度假的造型中脫穎而出,不建議您當做日常晴雨傘使用。」

 

5.【#黑洞 #銀河系中心】

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首次曝光,內地天文學家有份參與今次發佈。到底與三年前大家見過的黑洞照片有何分別?

今次拍攝到的「人馬座A*」位於我們身處的銀河系中央,與太陽系相距約二萬六千光年。由於「人馬座A*」跟地球距離較近,對人類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及認識銀河系中心相信更有幫助。

人類其實早於三年前已首次拍攝到黑洞,它是位於一個稱為「M87」的星系中央,跟我們相距超過五千萬光年,而兩張黑洞照片,其實都是事件視界望遠鏡(EHT)2017年拍下。科學家指,要拍攝到黑洞,望遠鏡的口徑需要像地球直徑長度,透過事件視界望遠鏡就能成事,即把地球上現有一些望遠鏡“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口徑如地球直徑長度的“虛擬”望遠鏡,其所達到的靈敏度和分辨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過200名科學家參與,利用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

 

6.【#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 #東鐵過海段 #東鐵過海真的很興奮】

東鐵綫過海段5月15日(星期日)正式通車,港鐵邀得「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的創作人「羅生」(羅哲琛)與群星聯手拍攝宣傳MV《東鐵過海真的很興奮》。

壓軸出場者當然少不了應屆DSE文憑試考生兼忠實鐵路迷羅生(羅哲琛),他去年因在電視新聞訪問期間,因高歌一句「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而瞬間爆紅。今次他在MV中繼續以熟悉聲綫出現,連歷次訪問中亮相的招牌紅色T-Shirt、牛仔褲及運動背包都「經典重現」,成為今次MV的彩蛋。

 

 


加強性騷擾保障 締造安全友善環境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何漢琛

前言

廿五年前即1997年,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首次為一宗性騷擾法庭個案提供協助。該案的原告人是一名前女大學生,她指稱被告人於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期間在她的宿舍房間內秘密藏起攝錄機偷拍她。原告人因這些性騷擾行為感到受冒犯和沮喪,遂按《性別歧視條例》向被告人提出法律程序。該案(阮莎莎 訴 謝智斌DCEO 1/1998)於1998年1月在區域法院展開聆訊,最後法院判決原告人勝訴,被告人須付原告人8萬元損害賠償、作出書面道歉和為原告人支付訴訟費。

以上案例是眾多平機會協助和處理的性騷擾個案之一。過去四分一世紀,平機會一直為性騷擾的受害人提供申訴途徑,為他們處理投訴、進行調停,甚至提起法律程序,從而討回公道。透過研究調查、培訓和教育等工作,平機會協助不同界別的機構制訂預防性騷擾的政策和措施,宣傳反性騷擾的信息。2020年平機會更成立了專責處理性騷擾的事務組。

近年社會大眾對性騷擾的認識無疑有所增加,但有關事件特別是職場性騷擾仍屢見不鮮。2017年席捲全球的「#MeToo」運動更揭示了不同界別的性騷擾問題。隨着社會數碼化和社交媒體大熱,性騷擾的形式亦有所轉變,說的正是越趨普遍的網絡性騷擾。

為了探究市民對性騷擾的認知和性騷擾於香港的普遍程度,平機會於2021年展開了首個全港性性騷擾調查,透過電話訪問了超過5千名市民,並於近日公布了結果。有別於過往針對不同界別的性騷擾調查,是次調查的對象是普羅市民。

市民對性騷擾認知程度高

首先,受訪市民需從16個情境中辨別出哪些屬於性騷擾,從而計算他們對性騷擾的認知,結果顯示市民的整體平均分數達80.26分(0-100分),即有很高程度的認知。至於性騷擾的普遍程度,有11.8%的受訪者在訪問前24個月內曾在工作時遭到性騷擾,即每8名受訪者中便有1人受性騷擾。

受到性騷擾的不止是女性僱員,雖然女性的比例(14.6%)較高,但受到性騷擾的男性亦有8.8%。另外,騷擾者亦不限於某一性別,在職場性騷擾事件中,騷擾者為男性的比例有66.7%,女性騷擾者亦佔16.8%,而16.6%同時涉及男性和女性騷擾者。另外,在男性受害者中,有超過四分一(25.9%)是受到女性騷擾。這些數據可說打破某些人的迷思,以為只有女性才會受性騷擾,又或只有男性才是騷擾者。

職場性騷擾常見形式

最常見的性騷擾形式是在受害人面前向其他人講有關性的話題或鹹濕笑話,其次是向受害人講有關性的話題或鹹濕笑話。有些人可能以為談論有關性的笑話不算性騷擾,況且只是說說笑,無傷大雅。但根據《性別歧視條例》下有關性騷擾的定義,性騷擾是向某人作出任何與性相關的行為,而此行為不受該人歡迎;一個合理的人在顧及所有情況後,應會預期該人會感到被冒犯、侮辱或威嚇。

性騷擾的形式除了向某人提出性方面的要求,或要求獲取性方面的好處,亦可包括其它形式,例如:不受歡迎的身體接觸或動作;作出猥瑣的姿勢;高談與性有關的淫褻笑話、評論別人的身材;不斷追問或影射別人的性生活;還有向有關人士傳送使人反感、涉及性的通訊資料如電郵、手機短訊等,這些統統可被視作性騷擾。

另外,任何人若作出任何與性相關的行為,此行為不一定針對某一人,可自行或聯同其他人作出;而有關行為對他人造成一個在性方面有敵意或威嚇性的環境,那麼也可構成性騷擾。一些明顯的例子便是在辦公室高談闊論色情笑話或與性有關的話題、使用不雅照片為電腦的桌面背景,或展示有性暗示或明顯性內容的相片、海報或月曆。

根據平機會的調查,大部分(44.6%)的騷擾者是與受害人職級相同的同事,其次為受害人的僱主、直屬上司或職級較受害人高的同事(25.9%),後者的比例於女性受害者中更高(30.5%)。這某程度反映了性騷擾當中潛藏的權力不對等關係,亦解釋了為甚麼一些受害人選擇啞忍而不作舉報。事實上,根據平機會的調查,只有14.7%的受害人向警方、平機會或其公司的相關部門主管或管理人員正式舉報或作出投訴。

網絡性騷擾越趨普遍

除了以上提到的性騷擾形式,近年網絡性騷擾亦越趨普遍。平機會的調查便發現有17.8%的受訪人士在調查前24個月內曾遭網絡性騷擾,其中較年輕女性(18-34歲)受到網絡性騷擾的比例更達25.7%。最常見的形式包括:受害人在網上收到不雅照片或影片(55.8%)、收到有性含義的訊息(47.1%),以及有人在網上向受害人發出涉及性的言語或有關性的笑話(16.7%)。

事實上,智能電話已成為現今通訊的主要工具,加上社交媒體盛行,導致性騷擾的形式亦轉向網上發生。過去兩年多在新冠疫情下不少人停工停課,又或僱員需在家工作,上網的時間更是大大增加。有些人可能以為在網上發放涉及性的訊息例如笑話或照片,又不是身體接觸或面對面交談,並不會構成性騷擾,但正如上文提到,只要這些涉及性的行為不受有關人士歡迎,而一個合理的人在顧及所有情況後,應會預期該人會感到被冒犯、侮辱或威嚇,那麼有關行為便有可能構成違法性騷擾。

調查提供性騷擾實證

總括是次全港性騷擾的調查結果,可說提供了實證,打破不少人對性騷擾的誤解或迷思。性騷擾並不是兩性鬥爭的產物或兩性追求的表達方法。性騷擾影響每一個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都有可能遭到性騷擾,包括我們身邊或認識的人。性騷擾違反個人自主、侵犯個人權利,令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沮喪和焦慮,受到創傷。職場性騷擾的問題尤其值得關注。工作間的性騷擾輕則影響同事間的相處,重則折損人才,甚至打擊企業的形象和聲譽。

平機會認為所有機構不論大小都應制定防治性騷擾的政策和措施,設立處理性騷擾投訴的機制和專責人員,並定時為員工提供培訓。平機會亦建議政府探討引入法律條文的可能性,規定僱主須在工作間採取合理和適當措施預防及應對性騷擾。

平機會提出法律改革建議

事實上,平機會於2020年便按政府要求,全面檢討了《性別歧視條例》下有關性騷擾的條文,以找出目前保障不足之處,並提出建議改革法例。平機會已於2021年10月向政府提交了報告,供政府考慮。

除了加強法例的保障,教育亦非常重要。鑑於是次調查發現,年輕人士(18-34歲)受到職場性騷擾的比例(18.4%)較高,而受到網絡性騷擾的比例更達23.3%,平機會認為教育機構包括中學及大專院校應加強培訓學生,提升他們對性騷擾的認知及應對有關行為的能力。平機會一直與本港多間大學合作,繼2019年合作進行《打破沉默:本港大學生性騷擾調查研究》後,又為他們製作網上培訓課程。今個月稍後我們更會舉辦「高等教育界消除性騷擾的經驗和挑戰圓桌會議」,邀請大學、大專院校及非政府機構的代表討論及分享如何消除高等教育界性騷擾的經驗。

另一方面,平機會再次呼籲政府全面檢視和改革性教育課程,只有培育下一代,讓他們從小建立正確的性知識和兩性平等概念,學會尊重別人的身體自主和福祉,我們才可解決性騷擾的根源問題。


香港天氣持續不穩定,天文台凌晨一度於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後半小時,隨即改掛紅雨。教育局宣佈,由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所有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停課。

一道活躍低壓槽連日為華南地區帶來狂風雷暴,香港周四(12日)及周五(13日)分別迎來黃雨及紅雨,要外出返工返學的市民顯得狼狽。

天文台周五(13日)清晨4時25分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歷時近三小時。隨著雨勢減弱,至7時05分改發黃色暴雨警告。

考評局隨後宣佈,原定上午舉行的中學文憑試,以及國際及專業考試,將會照常進行。如有需要, 部分試場會延遲開考時間。

天文台表示,周五(13日)多雲有驟雨及幾陣狂風雷暴,吹和緩至清勁西南風,氣溫介乎24至27度。預測活躍低壓槽在未來一兩天繼續於華南沿岸徘徊,料周六(14日)仍有驟雨及幾陣雷暴,驟雨有時較為頻密;而周日(15日)則是東鐵過海段通車日,料當日天氣不穩,雨勢有時頗大,呼籲巿民避免行山澗。加上一股東北季候風將在當日抵達廣東沿岸,屆時風勢也會頗大,離岸間中吹強風,大雨大風夾擊下,氣溫逐步下降,市區低見2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