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變種 #XE】

英國證實發現Omicron「BA.1」及「BA.2」亞型混合的「XE」新冠變種病毒株,當地已經發現至少637宗病例。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證實,二月初曾在兩名抵港旅客身上發現Omicron「XE」。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證實,他們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株,仍然屬於Omicron家族之一,暫時命名「XE」。當地醫學專家指,「XE」的傳播速度比「BA.2」變種高出近一成,意味「XE」有潛力成為未來大範圍流行病症,但它在引發的病徵就與Omicron差不多。當地部門表示,首宗「XE」個案在1月中發現, 至今錄得近640宗個案,佔當地整體個案不足1%,但數據顯示「XE」正在社區傳播。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周五(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早於二月初,港大研究曾在兩名抵港旅客身上,驗出帶有Omicron XE變種病毒,但未見傳入社區,當局會繼續關注有關變種病毒消息。至於對入境者7日隔離措施,是否足以阻止新變種病毒傳入,張竹君指繼續會密切注視其對香港的風險,再考慮需否調整防疫措施。

除了「XE」新變種外,英國還有兩變種病毒株也引起關注,分別為XD及XF,當中XD是Omicron BA.1和Delta的重組,即Deltacron;而XF是UK Delta 和 BA.1重組,在英國累計38人確診。

 

 

2.【#疫苗 #三針 #死亡 #科興】

港增5823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當中有3宗是輸入個案,其餘屬於本地感染,第五波至今累計確診115萬多宗。再多120名患者死亡,包括116宗醫管局呈報的個案。

死者中包括一名38歲男子,接種過3劑科興疫苗,有精神科病史,3月17日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情緒受困擾自殘,手部、胸膜有損傷,其後送院。院方曾處方抗生素防傷口感染,其後因病情惡化而進入深切治療部,出現嚴重肺炎及肺栓塞,需用人工肺、溶血劑,同時處方類固醇及抗生素,3月31日離世。

第五波疫情累計7732名患者不治, 死亡率為0.67%。

 

3.【#袁國勇】

港府專家顧問、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 港防疫「出事」的最主要問題是長者疫苗種率太低, 強調當務之急是提高接種率, 為所有長者完成疫苗接種, 否則死亡率將會繼續上升。

袁國勇接受內地南方網訪問時指, 如果接種率超過九成半, 加上社區因感染而暫時產生群體免疫, 疫情便會大幅紓緩, 但由於中和抗體水平一般在6至9個月後大幅下降, 屆時一旦出現新的變種病毒, 或者因為輸入個案而導致有隱性傳播, 就很容易引發新一波疫情。

他指, 如果市民接種了三劑疫苗, 或者已經感染並康復, 便毋須太擔心。又認為, 只要市民打齊三針, 建立抗疫韌性, 港有可能在7月前後逐步開放, 並在12月恢復正常生活。

 

4.【#香港問題 #民主 #自由】

美國國務院發表香港政策報告, 聲稱中國無視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保障的各項自由,與英國發表的所謂半年報告,一唱一和。

香港政府周五(4月1日)指摘報告內容不實,指控荒謬,外國不應拿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駐英國大使館同日表示強烈不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五在例行記者會表明,英方企圖通過發表報告、操弄BNO、施壓法官離任等手段擾亂香港人心,絕不可能得逞,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趙立堅強調,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也根本不存在所謂歷史責任,英方反覆拿《中英聯合聲明》說事,一年兩度借所謂半年報告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充當所謂的「教師爺」、「複讀機」,只會損害英方自身形象。

 

5.【#防疫包 #抗疫包】

港府周六(2日)早十時開始, 陸續向全港住戶派發「防疫服務包」, 目標是在七天內完成派發。

政府說, 會優先向基層市民, 例如「三無」大廈和劏房住戶派發,。如到訪不遇, 派遞工作人員會留下通知書, 住戶可憑通知書在下周四(7日)起的第二階段領取,各區民政事務處會屆時會於全港18區, 設立約90個補漏拾遺派發站。

 

6.【#特首選舉】

選舉事務處表示, 行政長官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 提名期於星期日(4月3日)展開, 至4月16日結束。

由於4月15至16日為公眾假期, 因此提交提名表格的限期, 為4月14日下午五時。每名候選人的提名, 須由不少於188名選舉委員會委員作出, 其中須包括選委會五個界別中, 每個界別不少於15名選委。

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楊家雄已獲委任為今次選舉的選舉主任。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英國證實發現Omicron「BA.1」及「BA.2」亞型混合的「XE」新冠變種病毒株,當地已經發現至少637宗病例。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證實,二月初曾在兩名抵港旅客身上發現Omicron「XE」。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證實,他們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株,仍然屬於Omicron家族之一,暫時命名「XE」。當地醫學專家指,「XE」的傳播速度比「BA.2」變種高出近一成,意味「XE」有潛力成為未來大範圍流行病症,但它在引發的病徵就與Omicron差不多。當地部門表示,首宗「XE」個案在1月中發現, 至今錄得近640宗個案,佔當地整體個案不足1%,但數據顯示「XE」正在社區傳播。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周五(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早於二月初,港大研究曾在兩名抵港旅客身上,驗出帶有Omicron XE變種病毒,但未見傳入社區,當局會繼續關注有關變種病毒消息。至於對入境者7日隔離措施,是否足以阻止新變種病毒傳入,張竹君指繼續會密切注視其對香港的風險,再考慮需否調整防疫措施。

除了「XE」新變種外,英國還有兩變種病毒株也引起關注,分別為XD及XF,當中XD是Omicron BA.1和Delta的重組,即Deltacron;而XF是UK Delta 和 BA.1重組,在英國累計38人確診。


 

1.【#職工盟】

去年10月宣佈解散的香港職工盟,涉嫌未有根據《社團條例》向警方提交組織運作及財政等資料,警方國安處周四(31日)搜查職工盟相關會址和儲物倉庫等最少十幾處地方,期間職工盟前主席黃逎元、副主席鄧建華和司庫鍾松輝,分別被帶返警署協助調查。警方同時檢走大批文件及電子設備等證物。

 

2.【 #非常任法官】

兩名英國法官辭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四(31日)表示,感到遺憾及失望,認為「好難令人不懷疑是有政治鋪排」,「亦有行政機關和政客想干涉法官決定」。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表示 ,英方假借所謂「召回」香港特區終審法院英籍非常任法官,惡意污蔑抹黑香港《國安法》,肆意詆譭香港法治,粗暴干預香港事務。發言人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批評英方妄圖通過打「外籍法官」牌,惡意詆譭中國政府對港政策,抹黑香港法治發展,充分暴露其破壞「一國兩制」、擾亂香港法治秩序的險惡用心。

 

3.【#林鄭 #全民強檢】

香港疫情回穩,曾表示會暫緩推行全民強檢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透露,目前已完成160萬個抗疫包的包裝工作,佔總數45%,將在周六(4月2日)開始派發給市民,又指可能會透過推動利用服務包內的快速測試包,從而檢視香港目前的感染狀況。

她表示,雖然近日確診數字呈下降趨勢,但下跌幅度不算快,強調近日感染水平仍非常高,未到疫情尾聲,相信未去到推行全民強制檢測的最佳時間。

林鄭月娥又指,近日到過啟德長者暫託中心視察,澄清經醫生處方後兩款新冠口服藥物均可於暫託中心使用,表示暫託中心結合中西醫提供治療及調理服務,呼籲院舍及家人加以考慮。

政府將於4月1日起取消9個國家及地區航班熔斷機制,林鄭月娥預計同日將有約20班機、共約2,000人抵港,當局已作充分準備,確保有充足人手及交通安排應對。

 

4.【#香港疫情 #第五波】

港新增6646宗新冠病毒確診, 其中7宗屬輸入個案, 3787宗是經快速測試陽性平台呈報。

再多119名患者不治, 年齡介乎56至105歲, 其中102人於3月30日離世, 第五波疫情累計7612名患者不治, 病死率維持0.66%。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 港第5波疫情錄得的陽性個案, 雖然有所回落, 但仍然是非常高, 大家依然要保持高度警覺, 防止疫情反彈。

 

5.【 #台灣  #疫情  #創今年新高】

國家衛健委公布, 內地新增8454宗新冠感染個案,包括1803宗本土確診個案, 吉林有1340宗, 上海355宗, 廣東有11宗,新增本地無症狀感染者6651宗, 上海佔5298宗, 吉林835宗, 廣東有8宗。無死亡個案。

上海浦東, 浦南及毗鄰地區的新一輪核酸檢測接近尾聲, 明天起浦西地區的核酸檢測將全面展開, 涉及1600萬人。

上海市委副秘書長馬春雷說, 當局對變種新冠病毒Omicron認識不足, 準備不充分, 一些防控措施執行和落實不到位, 對部份封控地區群眾生活保障不夠周到, 當局願意接受公眾批評, 並正努力改進, 包括優化核酸檢測。

台灣新增239宗確診個案, 本土佔87宗,兩者都創今年單日新高, 其中22宗本土確診與基隆小食店群組感染有關。

 

 

6.【 #傅政華  #雙開 】

司法部前部長傅政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經中紀委及國家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後, 被開除黨籍及公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表示, 傅政華的政治野心極度膨脹, 為了達到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 參加公安部前副部長孫力軍的政治團伙, 在重大問題上弄虛作假、 欺瞞中央, 危害黨的集中統一, 長期結交多名「政治騙子」, 造成惡劣影響。

現年67歲的傅政華, 曾任北京市公安局長及公安部副部長, 曾經負責調查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等案件, 2018年至2020年出任司法部長, 去年10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7. 【 #布斯韋利士 #失語症 】

67歲荷里活影星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因患上失語症影響認知能力,經家人發出聲明,宣佈退出演藝事業,結束其近50年的影藝生涯。

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演出超過140部電影,1999年經典作品《鬼眼》(The Sixth Sense),令布斯成為荷里活史上單一電影獲最高片酬的演員,紀錄至今仍未打破,該部電影為他帶來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收入。

 

8. 【 #金香起 】

原訂下半年推出的古裝韓劇《朝鮮精神科醫師劉世風》拍攝期間,當地周四(31日)遇上車禍。報道指,劇組人員乘搭的巴士,懷疑與一輛卡車相撞,同車一名製作人員當場死亡,另外數十名工作人員受傷,其中司機及2名人員受重傷。

車禍現場照片見到巴士車頭被撞至嚴重損毀,前排座位被壓至嚴重變形,相信撞擊力不小。劇組人員原訂前往波州片場拍攝,意外後所有前期製作暫停,製作組會協助處理後事及後續處理,也會配合警方的調查。

《朝鮮精神科醫師劉世風》主演員包括曾出演電影《與神同行》系列、童星出身的演員金香起、金旻載和資深演員金相慶。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香港疫情回穩,曾表示會暫緩推行全民強檢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透露,目前已完成160萬個抗疫包的包裝工作,佔總數45%,將在周六(4月2日)開始派發給市民,又指可能會透過推動利用抗疫包內的快速測試劑,從而檢視香港目前的感染狀況。

她表示,雖然近日確診數字呈下降趨勢,但下跌幅度不算快,強調近日感染水平仍非常高,未到疫情尾聲,相信未去到推行全民強制檢測的最佳時間。

林鄭月娥又指,近日到過啟德長者暫託中心視察,澄清經醫生處方後兩款新冠口服藥物均可於暫託中心使用,表示暫託中心結合中西醫提供治療及調理服務,呼籲院舍及家人加以考慮。

政府將於4月1日起取消9個國家及地區航班熔斷機制,林鄭月娥預計同日將有約20班機、共約2,000人抵港,當局已作充分準備,確保有充足人手及交通安排應對。

 

 


 

1.【 #人才流失 #林鄭月娥 】

防疫政策下,投資推廣署承認,有企業正削減在港的業務,有外媒報道,本港金融業湧現離職潮。

特首林鄭月娥周三(30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承認嚴格外防輸入措施影響外資信心,但相信香港仍是外資「搵錢嘅地方」。她亦承認香港近月人才流失是不爭事實,但若傳媒將「淨移出」數據視為移民人數是「非常不準確」,亦不應作為對香港前景信心的指標。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沒有具體移民數據,只有特定時間的「流入」及「流出」數據。她稱香港近月人才流失是不爭事實,指過去兩年未能正常通關、單程證名額未用盡、來港外傭減少等情況,均影響「移入」數據,質疑如傳媒據此把「淨移出」數據視為移民人數,屬非常不準確。

林鄭月娥又稱,日前已再次向各國商會及領事代表交代解除禁飛令等措施,相信外資留意到香港的優勢,包括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而港最近一年利得稅收增加,物業市場波動亦不大,均屬信心指標。她同時指出,優才計劃獲批人數增加、來港海外學生增加,都屬正面指標,深信港仍然匯聚優秀人才,對香港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至於放寬防疫措施及通關事宜,林鄭月娥稱與內地及海外通關的先後次序「好難講」, 要視乎情況,又稱本港「完全無閉關」,只要符合特定檢疫要求就能入境,而限聚令及口罩令就相信會再持續一段日子。

 

2.【 #英國最高法院  #辭職  #非常任法官】

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宣佈,與副院長賀知義,均辭去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職務,即時生效。特區政府強烈反對針對國安法及香港法律制度,指是毫無根據的指控。

韋彥德在聲明中表示,出任香港終審法院職務,是履行對香港在九七後的承諾,英國政府一直認同做法符合國家利益、並予以支持,但聲稱前年的港區國安法生效,立場難以平衡,在與英國政府達成一致結論下,英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不能繼續在香港開庭,以免背離所遵循的所謂政治自由和言論自由價值觀。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指,絕不認同針對港區國安法及香港法律制度的荒謬與誤導指控,批評有政客以雙重標準故意詆毀,重申香港司法獨立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依然穩如磐石,兩名法官離任絕不影響本港司法獨立,反指英國議會將進行辯論,很可能影響兩名法官辭職,正是法官受到外部政治壓力的清楚實據,強調任何人企圖透過指控削弱本港司法獨立,只會徒勞無功。

 

 

3.【 #投考警隊 #居港不必滿七年 】

香港警務處宣佈,四月起投考警員、見習督察或輔警,毋須居港滿七年,只須屬「香港永久性居民」,遴選程序亦加入尿液驗毒測試,稱是次調整可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

警隊自2020年底已實施「自願驗毒計劃」,以強化警員的紀律。今次為警方首次將驗毒加入招募流程,而引入新規定,意味日後所有有意投考警隊的人士,均須在遴選程序中接受尿液驗毒測試。

警方表示,今次調整使警隊招募工作及入職要求與其他紀律部隊看齊,以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又稱警隊一向採取積極主動的招募策略,並定期檢討政策,以吸引質素卓越的人士投考警隊。

 

4.【#港疫情】

港新增6981宗新冠病毒確診, 其中5宗屬輸入個案, 連續5日新增確診少於一萬宗。

再多135名患者不治, 年齡介乎41至105歲, 其中117人在29日離世, 包括一名有濫藥紀錄的41歲男子, 他3月13日快測呈陽性, 周一(28日)因大腿血管瘤出血入院, 最終失救, 醫管局認為, 死因與新冠未必有直接關係, 專家會作檢視。第五波疫情累計7493名患者不治, 病死率增至0.66%。

衛生防護中心說, 雖然整體確診數字稍為下降, 但仍然有相當部分的市民未染疫, 呼籲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盡快打針。

 

5.【 #司法覆核  #疫苗通行證 】

港府實施「疫苗通行證」已一個月,進入超市等表列處所須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市民早前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院頒令取消政策,另將涉及基本民生的場所剔除出政策的適用範圍,高等法院周三(30日)拒絕批出司法覆核申請許可。

申請人自行陳辭指出,政策令她無法如常生活,而新冠病毒不停變種,「打兩針三針都係確診,都係有人死」,重申市民有權選擇打針與否;律政司一方強調措施符合社會利益。法官高浩文聽畢陳辭後即日頒判辭,指目前有許多替代方式以購入食物及日用品,政策亦已列明豁免情況,加上措施有效期至今年底,期間當局可因應疫情發展作檢討,經考慮後認為「疫苗通行證」已取得合理平衡,拒絕批出司法覆核申請許可。

 

6.【 #疫苗 #異常 #心肌炎 】

上星期再有1名13歲少年, 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 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他在打針後一天內出現胸痛, 情況穩定。另外,再多一名61歲男子死前14天內,曾接種新冠疫苗,無臨床證據顯示死亡由疫苗引起。

衛生署上星期再收到40宗, 涉及接種新冠疫苗的異常事件報告, 累計接獲7,251宗, 當中87宗死亡個案, 專家委員會已總結其中53宗, 都與疫苗接種無因果關係, 有13宗就初步認為與疫苗無關, 其餘21宗有待評估。

 

7.【 #大陸台灣  #疫情】

國家衛健委公佈,內地新增8825宗新冠個案,包括162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土佔1565宗, 吉林佔1150宗, 上海326宗, 廣東有2宗。新增無症狀感染者7196宗, 本土有7090宗, 上海佔5656宗, 吉林有1032宗, 廣東14宗, 深圳佔7宗, 其餘來自肇慶, 東莞和茂名。

上海疫情仍嚴重, 新增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 個案來自多個區, 最多是浦東新區, 有2187宗, 其次是徐匯區, 有1088宗。

上海星期一(28日)起分階段實施封控措施, 至今完成910萬人的核酸檢測, 相關地區星期三(30日)實施第二次核酸篩查。

至於台灣新增163宗確診個案, 本土有56宗。

 

8.【 #俄烏戰爭 #拜登】

俄羅斯和烏克蘭和談中, 承諾會大幅減少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軍事行動, 英國副首相藍韜文說, 會靜觀俄方的行動, 再作判斷。

美國總統拜登也說, 對俄羅斯的講法, 持觀望態度, 他會靜觀俄羅斯在和談中提出的建議, 以及如何重新調整駐軍。

白宮官員說, 華府會將俄軍的任何調動, 視為重新部署, 而非撤軍, 各國必須為烏克蘭其他地區遭到攻擊作準備, 戰事會持續。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香港警務處宣佈,四月起投考警員、見習督察或輔警,毋須居港滿七年,只須屬「香港永久性居民」,遴選程序亦加入尿液驗毒測試,稱是次調整可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

 

警隊自2020年底已實施「自願驗毒計劃」,以強化警員的紀律。今次為警方首次將驗毒加入招募流程,而引入新規定,意味日後所有有意投考警隊的人士,均須在遴選程序中接受尿液驗毒測試。

警方表示,今次調整使警隊招募工作及入職要求與其他紀律部隊看齊,以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又稱警隊一向採取積極主動的招募策略,並定期檢討政策,以吸引質素卓越的人士投考警隊。

 


 

1.香港警方聯同康文署2019年12月採取行動,驅趕深水埗通州街公園的無家者,其中康文署人員在未有通知下,將無家者的私人物品丟棄。14名無家者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政府索償2000至1萬3000元,無家者一方獲裁定勝訴,康文署要向每人賠象徵式100元,至於雙方都要各自付訟費。

審裁官林希維指, 康文署未有履行「非自願託管者責任」, 沒有對物品負上合理程度的謹慎責任, 但由於無家者未能舉證損失物品的價值, 審裁官只是信納他們在事件中損失寢具, 要求康文署向每名無家者賠償100元, 雙方須各付訟費。

有入稟者對裁決表示高興, 指雖然獲賠償的100元不足以重新購置所需物品, 但認為可取回公道。協助申索的社區組織協會就指, 其中兩名無家者已經離世, 對他們感到不公, 認為當局應該制訂「無家者友善政策」, 保障他們的權益, 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2012年2月15日,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亦發生過同類事件,一群露宿者在政府未事先通知下,包括床舖、身分證、全家福照片、私人物品等均被粗暴地視為垃圾丟棄,露宿者告上法庭,要求政府道歉並賠償,最終判各露宿者各獲賠償2000元。故事被改編成港產電影《濁水飄流》。

 

2.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中科院院士仝小林率領6名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抵港支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專家組會直接參與治療,期望他們可在安老院防感染和治療方面提出建議。

疫情下,各區繼續出現確診個案。港府公佈,九龍灣麗晶花園第七座及第八座、粉嶺牽晴間第六座,以及青衣長青邨青楊樓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查呈陽性,懷疑在大廈內有隱形患者,經評估後相關區域感染風險有機會較高,政府決定就相關區域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目標是在明日(30日)下午約1時完成上述行動。

另外,新增20幢大廈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人3月16日至29日期間, 曾於有關大廈逗留逾兩小時, 要在星期四(31日)或之前接受核酸檢測, 三個月內曾經確診的人士可獲豁免。

涉及大廈包括:沙田博康邨博達樓、 沙田沙角邨銀鷗樓A至C座、 觀塘順安邨安逸樓、 屯門大興邨興輝樓、 屯門兆畦苑兆強閣、 上水天平邨天賀樓、 慈雲山慈民邨民裕樓、 慈雲山慈正邨正和樓、 大埔運頭塘邨運亨樓、 大埔大元邨泰怡樓、 天水圍天瑞邨瑞龍樓、 天水圍天澤邨澤宇樓、 葵涌葵盛東邨盛富樓、 葵涌石蔭邨智石樓、 將軍澳寶林邨寶寧樓、 黃大仙竹園南邨秀園樓、 九龍城美東邨美德樓、 柴灣小西灣邨瑞強樓、 青衣長青邨青梅樓, 及荃灣梨木樹邨5座。

 

3.港新增7596宗新冠病毒確診, 兩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約四成經核酸檢測確診, 連續四天新增個案少於一萬宗。再多151名患者不治, 130人28日離世, 年齡介乎50至106歲, 86%人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第五波疫情累計113萬人受感染, 累計7358名患者不治, 呈報個案的病死率增至0.65%。已接種三劑疫苗的病死率為0.03%, 未接種疫苗為3.05%, 兩者相差一百倍。

醫管局表示, 截至3月28日,共向超過兩萬名患者處方新冠口服藥, 強調只要醫生認為口服藥對病情有幫助, 而病人亦適合服用, 便會作出處方, 呼籲有需要的應盡早預約到指定診所求醫,又指,局方已經簡化私家醫院的借藥機制, 至今13間私家醫院一共獲借出超過400個療程作處方或儲備

 

4.國家衛健委公佈,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6886宗新冠個案。包括1228宗本土確診個案, 吉林仍佔最多, 有1055宗, 上海96宗, 廣東8宗。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658宗, 上海佔4381宗, 廣東10宗。內地累計確診個案14萬5808宗, 死亡個案維持4638宗。

上海新冠病毒疫情較嚴重, 3月28日(星期一)起分區分批展開核酸檢測, 上海市衛健委官員說, 圍封地區的居民不得離開住所, 包括不能外出放狗和棄置垃圾。過去一天有1萬7000名檢測人員, 在設立的6300個檢測站, 為民眾進行核酸檢測, 上海的金融機構啟動應急管理機制, 確保金融基礎設施正常運行。

上海浦東和浦南等區, 3月28日(星期一)起至4月1日(星期五)實施封控管理, 浦西的居民忙於搶購糧食, 為4月1日(星期五)起至4月5日的封控管理做好準備。吉林省會長春市政府為早前封控管理期間, 市內食物供應短缺, 向公眾道歉。

台灣新增96宗確診個案, 本土佔33宗, 疫情向中部蔓延, 來源不明的個案增加。


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在中央援港下,內地專家、防疫人員、醫療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等陸續抵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29日指,中央贈港60萬盒抗疫中成藥,絕大部分已派送給有需要市民。

商經局發言人表示,目前經中央協調採購並已接收的快速抗原測試包超過2億1000萬份,不同消毒用品及個人保護裝備亦已到港,包括超過3億6千萬個N95、KN95、外科及手術口罩,以及超過4700萬件其他保護裝備,包括全身防護衣、保護袍、保護眼罩、保護面罩、保護鞋套及手術/檢查手套等。

發言人又指,中央捐贈的60萬盒抗疫中成藥,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小組已將絕大部分分發,包括透過食物及衞生局向「圍封強檢」居民派發、透過醫管局派發給在隔離設施的確診患者,以及在18間中醫診所接受治療的人士。他說,其中17萬盒已撥給民政事務總署透過「連線」及其他熱心社團在社區派發,供有需要的市民使用。

發言人稱,工作小組亦已接收超過160萬部血氧儀,除通過抗疫物資包派發予確診人士,大部分已分發予醫管局供病人使用。

中央政府捐贈的抗疫中成藥抵達香港。(資料圖片)

香港警方聯同康文署2019年12月採取行動,驅趕深水埗通州街公園的無家者,其中康文署人員在未有通知下,將無家者的私人物品丟棄。14名無家者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政府索償2000至1萬3000元,無家者一方獲裁定勝訴,康文署要向每人賠象徵式100元,至於雙方都要各自付訟費。

審裁官林希維指, 康文署未有履行「非自願託管者責任」, 沒有對物品負上合理程度的謹慎責任, 但由於無家者未能舉證損失物品的價值, 審裁官只是信納他們在事件中損失寢具, 要求康文署向每名無家者賠償100元, 雙方須各付訟費。

有入稟者對裁決表示高興, 指雖然獲賠償的100元不足以重新購置所需物品, 但認為可取回公道。協助申索的社區組織協會就指, 其中兩名無家者已經離世, 對他們感到不公, 認為當局應該制訂「無家者友善政策」, 保障他們的權益, 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事件有14名無家者決定告政府,惟申索者馬月榮在開審前不足一個月離世,最終只剩下9人繼續申索,分別為劉嘉曦、陳大發、陳志榮、趙金興、吳隨有、周雄光、阮少碧、熊達富、陳志堅,由社協幹事吳衛東及陳仲賢代表出庭。

2012年2月15日,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亦發生過同類事件,一群露宿者在政府未事先通知下,包括床舖、身分證、全家福照片、私人物品等均被視為垃圾丟棄,露宿者告上法庭,要求政府道歉並賠償,法官最終判露宿者各獲賠償2000元。故事被改編成港產電影《濁水飄流》。


國家衛健委公佈,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6886宗新冠個案,包括1228宗本土確診個案, 吉林仍佔最多,有1055宗、上海96宗、廣東8宗。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658宗, 上海佔4381宗、廣東10宗。

上海新冠病毒疫情嚴重, 3月28日(星期一)起分區分批展開核酸檢測。上海市衛健委官員說,圍封地區的居民不得離開住所,包括不能外出放狗和棄置垃圾。過去一天有1萬7000名檢測人員,在設立的6300個檢測站,為民眾進行核酸檢測。上海的金融機構啟動應急管理機制, 確保金融基礎設施正常運行。

兩段式封城下,上海浦東和浦南等區, 3月28日(星期一)起至4月1日(星期五)實施封控管理。浦西的居民忙於搶購糧食, 為4月1日(星期五)起至4月5日的封控管理做好準備。吉林省會長春市政府為早前封控管理期間,市內食物供應短缺,向公眾道歉。

內地累計確診個案14萬5808宗, 死亡個案維持4638宗。

台灣新增96宗確診個案, 本土佔33宗, 疫情向中部蔓延, 來源不明的個案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