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增52,523宗新冠病毒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感染。再多136名患者在公立醫院不治,年齡介乎29至102歲,當中73人來自院舍,97人無接種新冠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再多46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 全港累計72%安老院舍,共9800名院友受到感染,當中680人不治。

中心指, 院舍爆發情況嚴重, 死亡率亦較高, 審視科學數據後, 建議未接種疫苗的院舍患者, 可於康復後四星期接種疫苗, 並將科興疫苗的接種間距,由28天縮短至21天。

快速測試陽性網上呈報系統原本預計本周內啟用,當局表示,涉及身份認證、私隱等問題需時處理,加上推出初期預期會有大量市民呈報,仍正在完善,未有開通日期。

另外,醫管局就表示, 九龍西醫院聯網服務將有所調整, 以減低醫院人流, 並調配人手負責前線抗疫工作, 內科專科只會為緊急病人診症, 專科門診只會為病人覆配藥物, 非緊急病人的覆診會延期, 受影響人士將接獲通知。

 

2.疫情嚴峻下,禁足等消息引發市民搶購潮。百佳超級市場及香港屈臣氏周五(4日)宣佈,對部份產品及藥物進行限購。百佳表示,米、罐頭食品、麵食、盒裝雞蛋、廁紙及藥品,每位顧客單一交易每個貨品類別限購5件。至於屈臣氏方面,亦對全線止痛退燒及傷風感冒產品實施限購,每位顧客單一交易,每個貨品類別限購5件。記者到過天水圍區其中兩間百佳,發現搶購情況有所改善,貨架上仍未及補充。至於同區的惠康超市,不少貨架仍空無一物。

 

3.疫情嚴竣下,飲食業進入寒冬,繼敘福樓、大家樂等大型連鎖飲食集團,譚仔三哥亦宣佈34間分店暫時停業,部份分店只會提供外賣自取、第三方美食平台送遞自取服務。

 

4.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3月5日開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表示將呈交五份建議,其中包括中央援港法制、機制,以及修改國安法。陳曼琪建議,將香港重大公共衞生危機納入國家安全範圍。

 

 

5.港府2月17日推出社區隔離設施酒店計劃,保安局表示,截至3月3日,共有20個社區隔離設施,包括16間社區隔離酒店運作,共提供15,326間隔離單位或牀位,供徵狀輕微或無病徵的新冠確診者入住隔離。逸東酒店宣佈,酒店將被徵用為社區隔離設施,3月14日起暫停對外開放,為期3個月。

 

6.俄羅斯進佔烏克蘭踏入第九天,俄軍繼續發炮攻擊多個城市。位於東南部地區、 全歐洲最大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被俄軍炮彈擊中後發生火警。烏克蘭政府說, 大火已經救熄。當地官員說,廠內一個反應堆損毀,但不影響安全。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扎波羅熱核電站的重要設備,無受火警波及。當局最初指探測到輻射量上升,後來改口指水平無變化。俄軍事後取得核電廠控制權。

網上影片可見,多枚炮彈飛向核電廠,部分擊中建築物,有設施起火,包括核反應堆附近的行政大樓。

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 指俄軍必須立即停止攻擊核電廠, 會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討論俄軍攻擊核電廠事件, 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魯莽行為, 已直接威脅整個歐洲的安全。

烏克蘭外長庫萊巴指俄軍全方位炮擊核電廠,警告一旦該座核電廠爆炸,後果比切爾諾貝爾核災嚴重10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隨即與美國總統拜登,就事件通電話。

 

 

 


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不少確診市民未獲治療,連藥物亦一盒難求。全港社區抗疫連線將會向有需要市民,派發由中央政府捐贈的5萬盒「連花清瘟膠囊」,並於中午開放網上登記,讓市民以先到先得形式申請,每人限取2盒。

 

「全港社區抗疫連線」中午12時起開放網上登記,讓市民以先到先得形式申請,每名合資格登記者可獲發2盒24粒裝港版「連花清瘟膠囊」, 預計會惠及25,000個市民。

而為減少接觸傳播機會,分發會以「點到點」專人方式送達。申請者填寫網上申請時,必須選擇現時18個行政區域中所屬的小區。是次只接受個人登記申請,填報地址必須為私人住宅,每個地址會獲分配2盒「連花清瘟膠囊」。

鑑於「連花清瘟膠囊」數量有限,「連線」鼓勵市民在有需時與人分享,勿造成浪費。

登記網址 可按此

 


深圳交通3月3日發佈通告,指根據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即日起,深圳全市交通場站(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客運碼頭、地鐵站)、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車、出租車、網約車)須掃場所碼及出示健康碼。

從即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含地鐵、公交、出租車、網約車、 有軌電車等),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24小時內核酸採樣憑證(記錄)。

通告稱,以上防控措施後續將根據疫情進展、防控需要進行動態調整。

3月2日0-24時,深圳新增23宗本土確診病例和2宗無症狀感染者。當日新增37宗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宗泰國,2宗日本,34宗香港)及3宗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均為香港)。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3日)在北京以視像方式,主持召開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七次協調會。

專班各工作組詳細匯報了最新工作進展情況,夏寶龍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專班成立半個月以來,各單位緊鑼密鼓、爭分奪秒地開展工作,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抓,越來越有章法,越來越顯成效。中央援建的青衣方艙醫院短短7天即竣工並交付特區政府使用,其他方艙醫院和應急醫院也在抓緊建設;由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率領的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到港後立即深入調研,並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重要意見和建議;保障供港物資的跨境鐵路貨運班列正式通車,廣大香港市民急需的醫療和生活物資源源不斷運抵香港;香港安老院舍急需的護理工、上水屠宰場急缺的屠宰師陸續趕赴香港;對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的報道更加全面客觀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中央竭盡所能支援香港抗疫的堅定決心,彰顯中央的關懷和國家的制度優勢,有力支援了香港特區政府和全社會的抗疫工作。

夏寶龍指出,面對來勢兇猛的香港疫情, 既要堅定必勝信心,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迎難而上、奮勇攻堅;又要充分認識香港疫情防控工作面臨的嚴峻性、覆雜性、特殊性,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和工作準備,全力保障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要全力支持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強對防疫抗疫工作的有效統籌,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特區政府的負責官員要勇於擔當、勇挑重擔、發揮好組織領導作用,以投身抗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就職誓言。愛國愛港力量要積極作為,引領社會各界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與特區政府合力抗疫、並肩作戰、共度難關。要發揚鬥爭精神,有力揭批和依法懲治反中亂港分子抹黑攻擊、散布謠言、制造恐慌等干擾破壞抗疫的言行,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堅決打贏香港疫情防控保衛戰。


 

1.港新增56,82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除兩宗屬於輸入個案外,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再多144名患者不治, 兩者都創疫情新高。離世患者介乎42至102歲, 93%是65歲以上的長者, 56人來自院舍, 124人無疫苗接種記錄。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 全民檢測是達致動態清零的重要手段, 而涉及限制市民流動的安排, 需要從長計議, 重申當局會在敲定細節後公布詳情, 市民會有足夠時間準備, 他強調內地供港物資一定充足, 社會毋須恐慌, 呼籲市民不要囤積搶購。

他又指, 本地疫情持續嚴峻, 患者有病徵與無病徵的比例是2比1, 令到病毒更加容易在社區傳播, 呼籲市民如非必要不應外出。當局分析第五波疫情首520宗個案, 九成一人未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強調為長者及兒童注射疫苗刻不容緩。

至於會開放予市民登記的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當局指即使已康復亦須呈報,預期初期,會有數以萬計市民登記。

有核酸檢測陽性的患者等候隔離時已痊癒,當局指會派發感染證明。曾被感染過的人士是否仍需續接種新冠疫苗? 當局表示,衞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會檢視。

 

 

2.香港市面連日出現搶購潮,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重申,香港食品及日用品供應充足,政府亦已從多個途徑加強內地鮮活等食品供應,而政府制訂全民檢測方案時,一定會考慮市民日常生活所需。

港嚴峻疫情下,公共交通機構不少員工確診後影響運作。運輸署已批准五間巴士公司縮減服務,周五(3月4日)起過百條巴士線暫停。

 

3.港府早前宣布將於3月全民檢測,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全民檢測在內地清楚證明是有效, 但內地與香港情況不同, 如果香港在隔離設施未足夠的情況下去做, 相信效果很低。

被問到是否意味不適合在3月推行全民強檢, 袁國勇說最重要是視乎疫情是否回落, 如果每日仍有5萬宗確診, 相信全民檢測的幫助不大, 但如果回落至數百宗, 就可能有很大作用。

政府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兼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早前表示,在疫情顛峰時期實施全民檢測及禁足令並不適合,認為全民檢測需要配合足夠隔離措施,尤其港大研究保守估計現時社區或有逾100萬人感染,揪出染疫者後沒有隔離措施配合無助控制疫情,若再加上禁足令或會妨礙疫苗接種,以及市民就嚴重疾病求醫,建議延遲一個月,待有更多隔離措施後才實施。

孔繁毅表示,全民檢測最好在疫情初期或後期做,相信有助控制染疫人士數量及加快疫情完結。他認為,現時最重要是集中火力提高疫苗接種率。

另外,袁國勇下午到一間老人院視察接種疫苗情況, 他指, 在院舍內見到很多長者咳嗽, 為7名長者做快速測試, 當中3人呈陽性。由於現時全港很多老人院都出現爆發, 可能在院舍內為長者打針的最好時機已過, 但仍然應為快速測試呈陰性的院友打針, 又說相信在第5波疫情, 長者要付出很大代價, 死亡數字應該會很高。

 

4.內地新增21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無論境外輸入或本土病例,廣東都佔最多。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四(3日)公佈,當地新增71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5宗為本土,66宗境外輸入。

 

5.台灣早上大規模停電,高雄一間發電廠設備故障,導致全台灣三分一電力供應中斷,五百萬戶受影響,至下午3時,超過八成、即約442萬戶已恢復供電,餘下的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共約107萬戶,預料晚上可全部恢復。

 

6.俄烏戰爭爆發一周,俄軍周四(3日)奪取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首府赫爾松,為首個佔領烏克蘭的主要城市。

 


港第五波疫情嚴峻,醫管局稱目前平均每二到三天確診個案便增加一倍,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系助理教授明偉傑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預期未來幾天單日新確個案或逾10萬宗,需及早對醫療及隔離等設施做好準備,做好分流工作,他預料今輪疫情將在三月下旬到達高峰。

 

明偉傑解釋,近日確診宗數大幅增加,或與當局簡化確診程序有關,因現時毋須到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令部分無症狀、或輕症患者不自覺需要檢測,認為過去的病例數字,並不能完反映本地的確診情況。被問到如今的簡化程序,會否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風險,他表示這些確診病例最後應需要通過專業檢測才能確定,目前仍一定有疑問。

至於為何第五波疫情在香港快速傳播及增長,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回應新華社記者表示,跟香港人口密度大,大部份民衆居住空間較小,尤其是住在公共房屋和分租房屋裏的民衆,人際距離很近,容易互相傳染。其次,部分房屋有大量改裝,例如對排污和通風管道的改動;空氣流通差,房間內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同時在過去四波疫情,由於病毒傳播相對較慢,過去本港的醫療防疫人員通過人工手段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仍可應付,但Omicron病毒叠代較快,傳播迅速,當大規模爆發之後,確診病例在幾日內便倍增,現有人手根本無法追蹤。

林哲玄表示,疫苗接種率較低是造成較多長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截至二月初,80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約20%。據衞生防護中心統計,在近日死亡的新冠病人中,高達91%的死者未完成接種疫苗,80歲以上未完成接種疫苗長者的死亡率比完成接種者高16倍。

不過,林哲玄稱儘管疫情嚴峻,但也看到香港抗疫的有利條件,包括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特區政府的行政立法機構互相配合,關係更加和諧。其次,隨著疫情發展,社會氣氛有所轉變,全民強檢等存在抵觸情緒的市民減少。第三,市民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尤其是老年人與兒童,對減少重症病例將起積極作用。


Omicron變種病毒殺入社區,不少專家認為,第五波疫情尚未見頂。因應疫情下巴士車長缺勤、部分路線乘客量下降等因素,港運輸署批准五間巴士公司,本周五(3月4日)至月中暫停98條路線。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主任黎兆聰表示,停服務的路線廣泛,相信對乘客的影響大,乘客可能要轉乘其他路線。


 

1.港新增55,353宗新冠病毒確診, 27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屬本地感染。再多117名新冠患者不治, 兩者都再創疫情新高。離世患者年齡介乎58至100歲, 當中95人從未接種新冠疫苗, 78人是來自院舍。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港新增確診數字每兩至三天倍增一次,單日新增5萬多宗個案是預期之內,相信疫情趨勢會繼續向上,未見頂,當快速檢測呈陽性的網上登記平台面世後,新增個案數字預料會進一步上升。

中心又指,再多55間院舍出現個案,涉及近490名院友及230名員工,至今累計670間院舍有人確診。

另外,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吸煙增加患上新冠病毒的風險。

 

2.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下,確診宗數幾乎每日俱增。港府早前預告三月會推行「全民強檢」,期間不排除會「禁足」的消息,引起「盲搶糧」的情況進一步惡化。特首林鄭月娥周三午(3月2日)見記者時形容,市民因「恐慌」產生「好特別行為」,呼籲全民「以最平靜心態應對疫情」,港府一定會「盡最大努力」保障供應,不要誤信謠傳,出現恐慌或搶購日用品。

林鄭月娥又提到,有些地方全城禁足或封城,是不出不入,「香港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惟明言「某種程度限制外出,從而達致目的大幅壓縮人流,以前在做,日後配合全民強檢相信也要做」。她補充,進行全民檢測要考慮實際情況,包括經濟板塊及市民日常家居需要,例如市民買藥和看醫生,以及抗疫人員外出需要等,希望全民強檢同時能大幅減少人流和感染風險。

適逢日式連鎖百貨公司AEON恆常周三的特價日,旗下荃灣、荔枝角、藍田、將軍澳及黃埔等分店開門營業前,已出現排隊人龍。至中午,AEON超市內的凍肉、生果及冷凍即食食品已幾乎被掃空。

 

3.美國提升對香港的旅遊警示至最高的第4級, 建議民眾不要前往。

美國當局指, 更新警示是鑑於香港目前的新冠疫情, 以及香港的防疫抗疫限制, 可能導致家長及子女被迫分離。

 

4.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七日,烏克蘭各地越來越多住宅區受到攻擊,聯合國估計連日來最少136名平民被殺,包括十三名小孩。烏克蘭譴責俄方干犯戰爭罪行,俄羅斯傳媒說,俄烏今天將舉行新一輪談判。內地央視亦引述消息稱,俄烏周三會舉行第二輪和談,地點是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的布列斯特,不過烏方未證實消息。

 

5.由美國總統拜登派遣的前高級國防及國安官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台灣。美國官員指,是要傳達持久支持和平穩定的訊息。在北京,外交部指美方派任何人展示所謂對台支持都是徒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時稱,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正式往來,慎重處理涉台問題,以免進一步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和台海和平穩定。

 


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下,確診宗數幾乎每日俱增。港府早前預告三月會推行「全民強檢」,期間不排除會「禁足」的消息,引起「盲搶糧」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德、法、英、美等傳媒大篇幅報道香港難得一見的搶購潮。英國廣播公司更形容,香港出現「集體歇斯底里」搶購潮。

特首林鄭月娥周三午(3月2日)見記者時形容,市民因「恐慌」產生「好特別行為」,呼籲全民「以最平靜心態應對疫情」,港府一定會「盡最大努力」保障供應,不要誤信謠傳,出現恐慌或搶購日用品。

林鄭月娥又提到,有些地方全城禁足或封城,是不出不入,「香港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惟明言「某種程度限制外出,從而達致目的大幅壓縮人流,以前在做,日後配合全民強檢相信也要做」。她補充,進行全民檢測要考慮實際情況,包括經濟板塊及市民日常家居需要,例如市民買藥和看醫生,以及抗疫人員外出需要等,希望全民強檢同時能大幅減少人流和感染風險。

適逢日式連鎖百貨公司AEON恆常周三(2日)的特價日,旗下荃灣、荔枝角、藍田、將軍澳及黃埔等分店開門營業前,已出現排隊人龍。至中午,AEON超市內的凍肉、生果及冷凍即食食品已幾乎被掃空。

 

 

 

 


 

1.港新增32,59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再多117名患者不治, 創疫情以來的單日新高, 離世患者年齡介乎47至99歲, 大部分是長者, 有63人來自院舍, 86人從未接種新冠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新增個案數目與日前相若, 數字暫時無進一步上升, 估計是因為現時快速檢測呈陽性, 會被視為確診, 部份市民無再接受核酸檢測,相信數字未能全面反映實際確診人數。當局會盡快推出網上登記平台, 讓自行檢測陽性的市民呈報, 以了解實際情況。當局正籌備全民檢測, 日子及細節仍未確定, 建議有風險的市民盡快檢測, 以及早發現及治療。

中心又指, 再多34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 涉及近250名院友和30名員工, 過去一個月, 全港各區都有確診, 元朗區的新增個案最多, 佔整體超過一成二, 其次分別是沙田及深水埗, 分別佔11%及8.6%

對於醫院殮房使用率已接近上限,衞生署表示,已向私營機構借位處理遺體。

 

2.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爆發,周一(2月28日)單日新增逾3.4萬宗確診個案,大型藥房連鎖店萬寧當晚9時於facebook專頁宣佈,其中53間分店周二(3月1日)起暫停營業,另有多間分店暫停提供網購店取貨服務,直至另行通知。

萬寧周一(28日)宣佈,基於現時疫情最新發展,為保障客人、店員及送貨員的健康安全,53間分店由3月1日起將暫時停止營業,直到另行通知。另外,由3月1日起,38間店舖將暫停提供網購店取貨服務。萬寧專業社區註冊藥劑師團隊則會繼續為顧客服務,而醫院取藥服務亦會維持正常。

超市方面,全線百佳超級市場營業時間亦作出調整,12間分店提早至下午3時關門。惠康其中7間分店提早下午5點關門。

 

3.新冠疫情嚴峻下,港府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及「疫苗通行證」,令不少食肆難於經營。多間大型連鎖飲食集團,包括敘福樓集團、大家樂等,先後宣佈暫時停業或暫停堂食後,中式酒樓飲食集團稻香集團亦宣佈,全線分店停業,直至疫情緩和。

另外,多間連鎖食肆宣佈調整營業時間,包括大快活、美心MX、譚仔三哥米線
、壽司郎。

 

4.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下,確診宗數幾乎與日俱增。港府早前預告三月會推行「全民強檢」,期間不排除會「禁足」的消息,引起搶購的情況進一步惡化。不少市民紛紛到超市和街市等搶買日用品、糧食,記者下午到過多區超市,發現大部份分店有如被洗劫,貨架空空如也,蔬菜、奶類製品、水果、肉類、杯麵、廁紙等尤其短缺。由於群情太「洶湧」,超市「執貨」職員未能及時補貨。身穿經理制服的百佳店員直言,「十幾年未遇過咁」。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說,有「全民強檢」方案決定時,會預早公佈讓市民準備,呼籲目前毋須作不必要猜測或動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禁足不等如所有人不能外出,部份行業仍需有人上班。政府指,正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保持聯繫,確保內地供港鮮活食物、蔬菜等供應穩定。

 

5.國家衞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分別與特區政府部門、醫管局,以及香港專家座談,深入了解港抗疫組織架構體系和採取的主要措施。梁表示,感受到總體上港疫情比較嚴峻複雜,對衛生系統、醫療救治系統等都是嚴峻考驗,例如在信息系統方面,如何有效整合和分析公共衛生信息、防控、臨床救治信息,各種防控體系如何更加進一步協同、高效配合和運行,是討論的一個重要命題。

梁萬年重申,有信心在中央堅定支持和特區政府堅强領導下,利用科學、大家團結一致,一定能夠戰勝這次疫情。

 

6.烏克蘭局勢仍緊張,俄羅斯繼續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地區,並指會攻擊市內軍事目標。在南部哈爾科夫,一個印度學生在空襲中死亡。烏克蘭總統批評俄羅斯行為屬國家恐怖主義。俄羅斯傳媒報道,俄烏周三(2日)會在白俄羅斯邊境舉行第二輪和談。

另外,中央電視台報道,有華人中彈受傷,未知情況。中國開始從當地撤走公民。在北京,外交部稱將調動一切資源和力量,為安全轉移烏克蘭的中國公民提供支持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