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訊播放器

 

1.港新增56,82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除兩宗屬於輸入個案外,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再多144名患者不治, 兩者都創疫情新高。離世患者介乎42至102歲, 93%是65歲以上的長者, 56人來自院舍, 124人無疫苗接種記錄。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 全民檢測是達致動態清零的重要手段, 而涉及限制市民流動的安排, 需要從長計議, 重申當局會在敲定細節後公布詳情, 市民會有足夠時間準備, 他強調內地供港物資一定充足, 社會毋須恐慌, 呼籲市民不要囤積搶購。

他又指, 本地疫情持續嚴峻, 患者有病徵與無病徵的比例是2比1, 令到病毒更加容易在社區傳播, 呼籲市民如非必要不應外出。當局分析第五波疫情首520宗個案, 九成一人未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強調為長者及兒童注射疫苗刻不容緩。

至於會開放予市民登記的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當局指即使已康復亦須呈報,預期初期,會有數以萬計市民登記。

有核酸檢測陽性的患者等候隔離時已痊癒,當局指會派發感染證明。曾被感染過的人士是否仍需續接種新冠疫苗? 當局表示,衞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會檢視。

 

 

2.香港市面連日出現搶購潮,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重申,香港食品及日用品供應充足,政府亦已從多個途徑加強內地鮮活等食品供應,而政府制訂全民檢測方案時,一定會考慮市民日常生活所需。

港嚴峻疫情下,公共交通機構不少員工確診後影響運作。運輸署已批准五間巴士公司縮減服務,周五(3月4日)起過百條巴士線暫停。

 

3.港府早前宣布將於3月全民檢測,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全民檢測在內地清楚證明是有效, 但內地與香港情況不同, 如果香港在隔離設施未足夠的情況下去做, 相信效果很低。

被問到是否意味不適合在3月推行全民強檢, 袁國勇說最重要是視乎疫情是否回落, 如果每日仍有5萬宗確診, 相信全民檢測的幫助不大, 但如果回落至數百宗, 就可能有很大作用。

政府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兼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早前表示,在疫情顛峰時期實施全民檢測及禁足令並不適合,認為全民檢測需要配合足夠隔離措施,尤其港大研究保守估計現時社區或有逾100萬人感染,揪出染疫者後沒有隔離措施配合無助控制疫情,若再加上禁足令或會妨礙疫苗接種,以及市民就嚴重疾病求醫,建議延遲一個月,待有更多隔離措施後才實施。

孔繁毅表示,全民檢測最好在疫情初期或後期做,相信有助控制染疫人士數量及加快疫情完結。他認為,現時最重要是集中火力提高疫苗接種率。

另外,袁國勇下午到一間老人院視察接種疫苗情況, 他指, 在院舍內見到很多長者咳嗽, 為7名長者做快速測試, 當中3人呈陽性。由於現時全港很多老人院都出現爆發, 可能在院舍內為長者打針的最好時機已過, 但仍然應為快速測試呈陰性的院友打針, 又說相信在第5波疫情, 長者要付出很大代價, 死亡數字應該會很高。

 

4.內地新增21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無論境外輸入或本土病例,廣東都佔最多。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四(3日)公佈,當地新增71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5宗為本土,66宗境外輸入。

 

5.台灣早上大規模停電,高雄一間發電廠設備故障,導致全台灣三分一電力供應中斷,五百萬戶受影響,至下午3時,超過八成、即約442萬戶已恢復供電,餘下的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共約107萬戶,預料晚上可全部恢復。

 

6.俄烏戰爭爆發一周,俄軍周四(3日)奪取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首府赫爾松,為首個佔領烏克蘭的主要城市。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