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第五波疫情嚴峻,醫管局稱目前平均每二到三天確診個案便增加一倍,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衞生系助理教授明偉傑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預期未來幾天單日新確個案或逾10萬宗,需及早對醫療及隔離等設施做好準備,做好分流工作,他預料今輪疫情將在三月下旬到達高峰。

 

明偉傑解釋,近日確診宗數大幅增加,或與當局簡化確診程序有關,因現時毋須到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令部分無症狀、或輕症患者不自覺需要檢測,認為過去的病例數字,並不能完反映本地的確診情況。被問到如今的簡化程序,會否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風險,他表示這些確診病例最後應需要通過專業檢測才能確定,目前仍一定有疑問。

至於為何第五波疫情在香港快速傳播及增長,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回應新華社記者表示,跟香港人口密度大,大部份民衆居住空間較小,尤其是住在公共房屋和分租房屋裏的民衆,人際距離很近,容易互相傳染。其次,部分房屋有大量改裝,例如對排污和通風管道的改動;空氣流通差,房間內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同時在過去四波疫情,由於病毒傳播相對較慢,過去本港的醫療防疫人員通過人工手段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仍可應付,但Omicron病毒叠代較快,傳播迅速,當大規模爆發之後,確診病例在幾日內便倍增,現有人手根本無法追蹤。

林哲玄表示,疫苗接種率較低是造成較多長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截至二月初,80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約20%。據衞生防護中心統計,在近日死亡的新冠病人中,高達91%的死者未完成接種疫苗,80歲以上未完成接種疫苗長者的死亡率比完成接種者高16倍。

不過,林哲玄稱儘管疫情嚴峻,但也看到香港抗疫的有利條件,包括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特區政府的行政立法機構互相配合,關係更加和諧。其次,隨著疫情發展,社會氣氛有所轉變,全民強檢等存在抵觸情緒的市民減少。第三,市民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尤其是老年人與兒童,對減少重症病例將起積極作用。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