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立法會選舉12月19日舉行,多個公共交通營辦商,包括港鐵、專營巴士,以及電車,會在投票日提供免費乘車優惠。

港府指,當天港鐵的免費乘車優惠不適用於機場快線,專營巴士優惠適用於九巴、新巴、城巴、龍運巴士和新大嶼山巴士的路線,但不包括機場巴士「A」及「NA」線、來往各口岸的「B」線、觀光巴士「H」線、通宵巴士「N」線、長途巴士新型服務「P」線,以及若干行走嶼南的路線。

公共交通營辦商會於當天的頭班車起至尾班車提供優惠,屆時將維持正常服務水平,並會加強人手,協助維持乘客候車及上車的秩序。

 

2.跟內地通關之用的「香港健康碼」系統正式開放,接受網上申請。

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說,截至周五(12月10日)下午1時,已有近8.3萬人註冊。他說申請帳戶時要提供住址證明,住公屋的人士毋須提交,其他市民如果沒有住址證明,最快下星期初會收到由政府發出、包含個人識別碼的確認信件,用作啟動帳戶。

另外,港府早前呼籲各界送出智能手機,供基層或長者等使用「安心出行」,薛永恒說獲得電訊公司等積極回應,估計送出手機數目,肯定有過萬部。

 

3.打鼓嶺蓮麻坑路鳳凰湖一個農場,有4隻山羊被殺,其中一隻只遺下羊頭。

星期五(10日)中午12時許,警方接獲打鼓嶺蓮麻坑路鳳凰湖一個農場主報案,懷疑有人擅闖農場後殺死山羊。警員到場發現4具羊屍,農場的負責人協助調查。據悉,有羊屍只餘下頭部。警方正調查案件,案件暫列殘酷虐待動物。

 

4.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宣佈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復交,同時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令台灣邦交國因此減少至14個。

尼加拉瓜《機密報》(Confidencial)、拉美通訊社 (Prensa Latina)報道,尼加拉瓜當地12月9日,宣佈與台灣「斷交」,斷絕任何接觸或官方關係,並承認「只有一個中國」。

央視新聞報道,中國與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團,同日上午在天津舉行會談,雙方翌日簽署《中國和尼加拉瓜恢覆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中方表示,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與尼國加強各領域友好合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讚賞有關國家順應大勢,支持中國的統一事業,歡迎所剩無幾的若干個台灣所謂「邦交國」認清大勢,早日站到歷史正確的一邊。歷史和現實再次表明,「台獨」是絕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歷史大勢。

今次為尼加拉瓜第二度與台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係」,對上一次「斷交」在36年前的1985年發生。尼加拉瓜政府兩次決定「斷交」,都正值現任總統奧爾特加(Daniel Ortega)和其政黨「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執政。

 

 


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宣佈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復交,同時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令台灣邦交國因此減少至14個。

 

尼加拉瓜《機密報》(Confidencial)、拉美通訊社 (Prensa Latina)報道,尼加拉瓜當地12月9日,宣佈與台灣「斷交」,並承認「只有一個中國」。

《機密報》稱,尼加拉瓜外長 丹尼斯·蒙卡達·科林德萊斯(Denis Moncada Colindres)9日下午透過電視台發表聲明,宣佈尼加拉瓜與台灣地區斷絕「外交關係」。同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

「尼加拉瓜共和國政府聲明,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台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加拉瓜共和國政府今天與台灣斷交,不再有任何接觸或官方關係。」蒙卡達說道。

 

國台辦重申:「台獨」是絕路

央視新聞報道,中國與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團,同日上午在天津舉行會談,雙方翌日簽署《中國和尼加拉瓜恢覆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中方表示,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與尼國加強各領域友好合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讚賞有關國家順應大勢,支持中國的統一事業,歡迎所剩無幾的若干個台灣所謂「邦交國」認清大勢,早日站到歷史正確的一邊。歷史和現實再次表明,「台獨」是絕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歷史大勢。

 

尼加拉瓜已兩度與台灣「斷交」

今次為尼加拉瓜第二度與台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係」,對上一次「斷交」在36年前的1985年發生。尼加拉瓜政府兩次決定「斷交」,都正值現任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Daniel Ortega)和其政黨「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執政。

中國外交部網站資料,截至2021年7月,中國與尼加拉瓜曾於1985年12月7日建交。1990年11月6日,尼台「復交」。同年11月9日,中國政府宣布中止與尼外交關係。2015年1月,尼副外長蒙卡達來華出席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


 

1.香港政府 12 月 9 日起再收緊防疫措施,規定香港市民進入所有食肆堂食及戲院等表列處所前,都必須要用應用程式「安心出行」掃描二維碼,不能再用「寫紙」的方式保留到訪紀錄。長者或指定人士則可獲豁免,繼續填表。

 

2.美國舉行「民主峰會」前夕,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峰會是扭曲民主價值、製造世界分裂的政治鬧劇。港中聯辦則指,峰會邀請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發言,是對美式民主最大諷刺。

港中聯辦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早上舉行座談會,以「透視民主真諦,堅定民主自信」為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劉光源致辭時,批評美式民主亂象叢生,金錢政治大行其道,指「民主病夫」辦「民主峰會」,貽笑大方。

劉光源指,相對西方「一人一票」的民主,中國的民主將全體人民納入民主過程,中國的民主更管用,亦為世界帶來和平與繁榮。

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則指,美國長期干涉本港事務,更有反中亂港勢力正抵制破壞本月19日的立法會選舉。

 

 

3.中西區域多利道周四(8日)早上發生綁架案。一名女傭與19個月大女童途經域多利道700號港燈電力站時,被兩名男子挾持上私家車後,被帶往八鄉大窩村收藏於貨櫃內。村民與工人聽聞呼救聲,發現女傭與女童在貨櫃頂上被綁住,村民將兩人救出,並報警送院。

警方表示於周三(8日)晨8時37分,接獲途人報案,指兩名事主在域多利道被強行帶上一輛私家車,私家車其後往數碼港道方向駛去。上午11時12分,在八鄉元大路接獲村民報案,指發現39歲外傭呼救。警員接報到場,發現兩人手部輕微紅腫,接受治療後已出院。

探員早前翻查村屋閉路電視錄影後,鎖定上水馬草壟路一間士多對開一輛黑色私家車,經調查相信有人租車犯案,遂聯絡車主調查,埋伏的探員趁42歲涉案中國籍男子與車主交收時,將其拘捕。警方經調查後列作企圖綁架案,交由港島總區重案組調查。行動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4.港府成立公務員學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指學院首要任務,是加強公務員了解特區與中央關係,高層公務員應尊重和認識共產黨的理念。

學院位於北角政府合署,原本是公務員培訓處,經改善設施後,成為公務員學院的臨時選址。至於在觀塘的永久選址尚未動工,預料於2026年底分階段落成,公務員學院院長一職正進行招聘,會爭取明年上半年到任。

 

5.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以視像發表講話致辭,指香港公務員與內地不同機構有國情研究課程,但供不應求,認為公務員學院未來大可為,會致力培養他們的愛國意識。

 

6. 「香港健康碼」系統周五早9時開通, 安心出行亦都會推出更新版本, 市民可以到「港康碼」網站實名註冊帳戶, 再透過安心出行上傳出行記錄, 以獲取「港康碼」。

當局指, 預先開通有關系統, 是為讓市民盡早試用並熟習功能, 註冊「港康碼」帳戶的先後次序與日後通關配額完全無關, 市民無須急於申請。

政府指, 申請人需要填寫姓名、身份證明文件號碼和簽發日期、聯絡電話, 以及居住地址等個人資料, 並上載住址證明核實. 現時住在房委會轄下公屋的申請人, 毋須提交住址證明, 系統會直接核實。

當局指, 會優先處理已經上載住址證明的申請, 系統會在確認住址後, 以短訊發出個人識別碼以啓動帳戶, 否則就需要等候由政府發出的信件, 以啓動帳戶。

 

7.俄羅斯與烏克蘭邊境局勢升溫,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7 日)進行兩小時視訊像會面。美國總統拜登翌日表示,不考慮派美國軍隊保衛烏克蘭」,以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因為烏克蘭並非北約成員國,但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襲擊,將有「嚴重後果」。

 

8.繼美國和澳洲後,英國和加拿大亦決定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美、澳、英、加利用奧運平台政治操弄,不得人心、自我孤立,必將為錯誤行徑付出代價,重申中國無向相關國家發出邀請,他們的官員來或者不來,同樣會看到北京冬奧成功舉辦。


 

被列為法定古蹟的尖沙咀鐘樓,是香港歷史悠久地標之一,適逢踏入鐘樓首次鳴鐘一百周年紀念,康文署周四(9日)舉辦「百載鐘鳴」活動,安排鐘樓下午6時起恢復鳴鐘,市民相隔70年後可首次再聽到「消失的鐘聲」,讓原只屬於祖父輩的珍貴回憶,成為可傳承的美好記憶。嘹亮的鐘聲為社會注入活力之餘,亦為鐘樓和維港海濱增添色彩。銅鐘的鐘聲會透過與香港天文台網絡時間同步的數碼鐘聲系統,每天早上8時至午夜期間,每小時準時迴盪。

資料指,1915年建成的尖沙咀鐘樓,原本附屬前九廣鐵路九龍總站,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具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樓高44米,樓頂裝有7米高避雷針。鐘樓上部為八角形,有圓頂鐘塔,白色的古典裝飾如卷形扶壁、柱子及簷飾等,與紅磚形成強烈對比。旁邊的九廣鐵路總站,隨著發展遷至現時的紅磡站後拆卸,遺址現為香港文化中心。

鐘樓內的銅鐘1921年起,為附近居民提供報時,迄立已有一百年歷史,至1950年停止運作。鐘樓於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見證尖沙咀鐘樓銅鐘復鳴啓動典禮〉〉〉


被私人收藏150年、屬於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髮妻約瑟芬·波拿巴王后的兩頂頭冠,12月7日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進行拍賣,以約595萬港元成交,較估價約517萬港元高。

今次拍賣的兩頂19世紀頭冠由黃金打造而成,存放在原本的皮盒之中。

其中一頂頭冠上,鑲上紅瑪瑙雕刻人像及藍色珐瑯裝飾,並有配套的耳環、腰帶扣和梳子。而另一頂頭冠,特色在於以瑪瑙和碧玉造的古希臘神祇宙斯、狄俄尼索斯、美杜莎、潘和蓋亞的浮雕肖像。

拍賣行表示,今次拍賣的兩個頭冠,體現了拿破崙一世於法國大革命後提倡的古羅馬風格特色,將古代眾神與他的統治及古老血統聯繫,其妻約瑟芬王后為支持丈夫,亦以相同風格的首飾和衣裝統領當時的潮流。


 

1.香港立法會選舉12月19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引述有說法認為,投票率低是由於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

林鄭月娥接受內地官媒《環球時報》訪問,談及到立法會選舉,被問到會否擔心投票率過低,她回應稱數字高低不代表甚麼。

她又指,有一種說法是指當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的時候,投票率反而會降低,反映市民無強烈訴求要選擇一些議員來監督政府,認為沒必要過分擔心最終的投票率高低。

她回顧過去四年多的任期,林鄭月娥說,自己有欣慰,也有遺憾。欣慰的是,香港終於度過大風大浪,實現平穩;遺憾的是,自己未能更好地團結香港社會。

 

 

2.港運輸及房屋局預計,未來10年本港住屋需求42萬2800個單位, 《長遠房屋策略》下一個10年,總建屋目標為43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七三比,公營房屋佔30萬1千個,當中21萬個為公屋或綠置居單位。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三(8日)表示,覓地建屋需時,目標為提供合共2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當中約2千個已落成。港府會在年中推出,為等候上樓人士發放為期三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截至10月底,已向近6萬個合資格申請者發放津貼,佔總申請宗數9成。

對於有地產商計劃發展私營資助出售房屋,陳帆表示,據他了解,發展商考慮依循居屋條款落實,因此歡迎有關建議,認為在現時房屋供應緊張情況下,任何增加房屋供應的方式,對巿民都是好事。

 

 

3.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批評,身處海外的港獨組織、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是出賣自己國家的現代漢奸。

 

 

4.一名男子前年11月在太古城中心外,涉嫌持刀傷人,並咬甩時任當區區議員趙家賢的左耳,陪審團退庭商議後,裁定被告陳真三項有意圖而傷人,及一項普通襲擊罪罪名成立。

51歲被告陳真,被控前年11月3日在太古城中心外,意圖使溫浩倫、梁碧琪、趙家賢身體受嚴重傷害,而非法及惡意傷害三人,他另被控襲擊梁瑩瑩。

 

5.澳洲加入美國的行列,宣佈所謂「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重申中方沒有邀請任何澳洲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沒有人會在意他們來不來,對北京成功舉辦冬奧不會有任何影響。

 

 

6.英國下議院討論一項修正案,決定1997年後出生、而父母其中一人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身份的人士,是否可申請BNO簽證,但修正案不獲政府接納。

1997年後出生的香港人目前無資格獨立申請BNO簽證,英國下議院周二(7日)討論,由議員祈達文(Damian Green)連同超過 20 名跨黨派國會議員,提出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移民法案修正案,建議容許18至25歲港人,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擁有BNO護照,即可申請移民簽證,惟英國政府未接納修訂建議。

英國移民政務次官 Kevin Foster 質疑修正案無設年齡限制,範疇更可延伸至從未踏足香港的人。不過他指,1997 年後出生港人,仍可透過學生簽證、工作假期簽證等方式前往英國。

中國外交部曾表示,英國的 BNO 簽證制度是違背承諾,一意孤行,干預香港事務,干預中國內政,到頭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全球多國錄得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確診個案,科學家加緊調查及研究Omicron變種病毒株的突變情況之際,有英國研究發現,Omicron變種已出現「隱形版本」,連普通的核酸檢測都難以分辨,可能會導致更難掌握及追蹤Omicron確診個案。研究指不排除「隱形Omicron」已廣泛傳播。

研究指,「隱形版本」(stealth)的Omicron變種與原始Omicron具有很多共同突變,不過由於隱形Omicron與Alpha變種一樣,存在「S蛋白基因」缺失,故PCR檢測無法再單憑「S蛋白基因」分辨出原始Omicron變種病毒 ,快速篩檢辨識失效,部分版本的Omicron有如「隱形」。

雖然隱形Omicron在所有常規檢測當中,仍可被檢測出為新型冠狀病毒,但如非透過全基因排序方式檢測,否則很容易將Omicron確診視為普通感染個案,導致更難掌握及追蹤Omicron確診。

研究人員將原始Omicron變種命名為BA.1、新版本Omicron稱為 BA.2。研究亦指,現時未知新版本Omicron,是否與原始Omicron變種以相同方式傳播,但由於「隱形」Omicron基因排序與原始有別,因此可能會有不同表現及傳播方式。倫敦大學學院(UCL)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巴盧(Francois Balloux)表示, 兩個譜系的Omicron在基因上有很大差異。

研究留意到最近在南非、澳洲及加拿大,共錄得4宗感染「隱形」Omicron變種確診個案,故不排除該病毒已廣泛傳播。


新加坡一名女子聲稱在睡夢中,目擊丈夫開車撞入樹林後不治,她半夜驚醒後馬上致電丈夫,但無人接聽。她不久後接獲警方通知,證實其丈夫已在車禍中身亡。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星國中央高速公路往實里達規劃區方向路段,周日(12月5日)凌晨12點13分左右,發生奪命車禍,一名31歲貨車司機身亡,同車5歲兒子受輕傷。

死者23歲妻子意外後憶述,指丈夫周六(4日)中午本已下班,適逢下午有事,要開貨車出門,喜歡黏著爸爸的5歲兒子也想跟著同行,丈夫決定帶同兒子出門,詎料從此陰陽相隔。

妻子宣稱,未待丈夫和兒子歸家已上床休息,期間夢見丈夫出車禍,車子撞入一片樹林。她驚醒後,發現丈夫和兒子仍未回家,隨即多次致電丈夫,惜一直未有回應,向丈夫朋友查問同樣無功而還,決定透過GPS查看丈夫手機位置,發現他一直逗留同一地點,心生不安。

沒多久,妻子接獲警方來電,指父子二人發生車禍送院。妻子趕到醫院,驚悉丈夫已宣告不治,兒子受輕傷無大礙。

未來得及見與丈夫最後一面的妻子難過表示,「他是個很好的丈夫和父親,一直都很顧家,努力為家計打拚。我從他朋友口中得知,原來他常常把家人掛在嘴邊,說我們對他很重要。沒想到他卻突然地離開了我們。」


 

1.為實現與內地免檢疫通關,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措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正等待中央決定最終通關時間,但港需要籌備多方面工作,包括政府各政策局即日起,會與持份者商討安排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用的配額制,除商務及公務外,正爭取部分配額開放予有緊急需要的人申請。她又說,保安局將根據配額和人流,評估是否再開放更多陸路口岸。

 

2.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19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正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言,今次是一場有競爭、有質素的選舉,政府無就投票率訂指標,但呼籲選民不論政治立場都要出來投票。她指截至周一(6日)晚6時,共有1萬8千多名身處內地的港人,登記在三個口岸票站投票。

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指,今次立法會選舉規模大,為縮短選民輪候時間,投票當天將設630個票站,共6200張發票櫃枱,較2016年選舉增超過1倍,並動員超過3萬8千名工作人員,數量是有史以來最多,票站主任會安排工作人員,在人流較少或午飯時間返回所屬票站投票,而在邊境管制站投票站和附近執勤的人員,可在管制站的臨時票站投票。

 

3.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去信全港約400個工商組織,呼籲工商領袖於立法會換屆選舉中以身作則,踴躍投票,並引領會員積極參與,以及在工作上作出靈活安排,方便他們當日投票。

邱騰華說,今次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完善後的第一場立法會選舉,意義非常重大。正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的發言,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選舉具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及公平競爭性。作為特區選民,每一位都應該履行公民責任,選出代表自己所屬界別的議員。邱騰華表示,特區政府期望與新一屆的立法會共同努力,推動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為香港開創更好未來。

 

 

 

4.造成39人死亡的「南丫四號」海難發生逾9年,香港警方呈交死因裁判官的遇難者死亡調查報告首度曝光,多份口供揭露更多案件細節,包括海事處、船廠疑在造船驗船上疏忽,而警方亦曾建議召開死因庭,不過死因官去年底決定不召開研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是否就「南丫海難」召開死因研訊,要尊重司法決定。

逾2200頁的報告內容事隔6年,至今年九月交到死者家屬手上,當中提及警方的調查涵蓋「南丫四號」設計繪圖、造船、維修、驗船,以至「海泰號」船員上班更分等環節,揭發存在疏忽缺失,包括海事處人員慣常不帶圖則驗船、缺乏訓練,而負責造船的財利船廠,雖曾獲告知需裝水密門,但最後沒有安裝,亦無人發現。報告又首度揭示,警方認為案件涉重大公眾利益,曾建議召開死因研訊,不過裁判官 2020 年決定不召開,直接裁定遇難者非法被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7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問及報告,她指「南丫海難」是一場非常令人傷痛的悲劇,她當年擔任政務司長期間,亦曾與死難者家屬見面,指明白家屬心情,但有關司法程序已經完成,包括是否召開死因庭,亦要尊重司法決定。

至於相關的內部調查,林鄭月娥指,由於涉及大量個人資料,如果要公開就需要大量遮蓋,因此政府至今仍然認為不適宜公開。

一班南丫海難死者家屬發公開信,指時任政務司司長的特首,未有邀約家屬進行正式會面,並反駁林鄭月娥稱報告「不適宜公開」說法,重提時任特首梁振英曾指絕不姑息事件,時任運房局局長張炳良亦「說報告絕無可能不公開」,反問政府官員承諾不兌現先例一開,港府如何實踐管治威信,又指事件司法上已結案,但家屬仍未能了解完整真相,質疑是以行政權力蓋過真相及公眾利益,漠視警方調查,並以政府官員私隱凌駕於納稅人。

2012 年 10 月 1 日晚,南丫海難造成 39 人死亡,死者家屬一直要求召開死因研訊,以及公開運輸及房屋局的內部調查報告。警方的主要盤問及錄取口供於2014年完成,2015年4月去信死因官,指39名遇難者的死因仍未處理,基於案件嚴重性和敏感性,以及重大公眾利益,建議就遇難者的實際死因召開研訊,死因庭去年底決定不召開。

 

5.美國誣稱因應中國所謂人權狀況,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不會派官方或外交代表出席,中國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提出嚴正交涉,將作出堅決反制。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指,根本沒有人在乎美方人員是否出席,對冬奧是否成功亦不會構成任何影響。

國際奧委會強調,各國是否派官員或外交人員出席,純粹是政府的政治決定。


啟德沐泰街啟德體育園一個地盤,上午約9時半有一幅20米乘20米的棚架塌下,無人受傷。

事發在周二(7日)早約9時半,啟德沐泰街啟德體育園一個地盤,一幅20米乘20米的巨型棚架突然塌下,職員報警求助。大批消防員接報,派出坍塌搜救隊到場協助,事件中無人受傷,意外原因有待調查。

啟德體育園是香港歷來最大型的體育基建項目,佔地約28公頃,主場館可容納5萬名觀眾,預計2023年下半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