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基孔肯雅熱病例近日受關注,截至周一(21日),佛山五區基孔肯雅熱確診累計病例2,659宗,其中以順德區2,471宗佔最多,單日增313宗,全部均為輕症。世界衞生組織專家周二(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爆發。

 

順德區衞健局公布,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主要集中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禪城區累計100宗,主要集中石灣鎮街道、張槎街道和祖廟街道;南海區累計84宗,在桂城街道;三水區累計三宗,集中於西南街道、大塘鎮;高明區累計一宗,主要在荷城街道。廣東疾控周一呼籲,該省已發生基孔肯雅熱疫情,登革熱疫情也進入快速上升期,籲民眾應積極翻盆倒罐、清理積水、整潔環境、防蚊滅蚊。

北京市疾控中心周二也發布預防基孔肯雅熱健康提示,稱目前市內偶有境外輸入病例,隨着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其中廣東省佛山市啟動應急響應,安排53間醫院專門收留患者,並準備3,600多張防蚊隔離床位,在相關病房區加裝蚊帳,避免患者再被蚊叮咬而把疾病傳播。負責在病例最多的順德區收治基孔肯雅熱患者的樂從醫院,有400多名患者留醫。

增檢測機構及試劑 檢測陽性均一律留院治療

佛山市同時新增35間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到醫院就診的疑似基孔肯雅熱病例,一旦經核酸檢測證實呈陽性,會安排留院治療,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群表示,只有當基孔肯雅患者病徵好轉或消失,或住院病程歷時逾五天,經核酸檢測為陰性,才可獲批准出院。

患者典型癥狀:發熱 皮疹 關節疼痛

有醫生透露,基孔肯雅熱最典型三個徵狀為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其中感染最大特點是伴隨著明顯關節疼痛,早前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或疫苗預防,只能採針對徵狀進行治療,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群解釋,患者出現關節疼痛多於小關節、手掌、手指、腕關節、踝關節出現,如髖關節、肩關節等較大關節較少受波及,疼痛主要以腫痛為主,病人回家可服用針對徵狀的藥物,如止痛藥,能夠緩解大部分人的不適。院方仍在進行相關研究,患者後續有沒有關節方面的長時間疼痛。

首宗病例地區嚴密防控

基孔肯雅熱病毒傳播主要透過蚊蟲叮咬,出現全國首宗病例的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騰沖社區有約3,600人居住,累計有230多宗病例,滅蚊隊伍每天在蚊蟲活動最活躍的早晚兩個時段,對環境及民居部分重點場所滅蚊,又清理積水和垃圾廢物,並向居民派發室內噴灑的噴壺以及蚊香等滅蚊產品。

評估疫點蚊媒風險程度 一村一策

佛山市所有發現病例的村鎮被定為疫點地區,疾控部門按照蚊媒密度指數評估,分為高、中、低風險地區,村鎮社區按一村一策原則,實施蚊快速滅殺、環境衛生整治、蚊子滋生地清理三個重點,採取不同措施。

加強防控意識及相關措施 確保不反彈

佛山市疾控部門監測顯示,九成疫點村已由高風險降到中風險以下,其中33%降至安全水平。為確保不會出現疫情反彈,降為中低風險的疫點地區,滅蚊燈相關措施並未減少。

疾控專家: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

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健委日前派出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下一步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散播。

疾控專家表示,傳染病防控的三個關鍵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在控制傳染源方面,主要是病例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目前,佛山市醫療機構在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當天,會於中國疾控中心的網絡直報系統填報,區、市、省三級於兩小時內可完成審核。

廣東省佛山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關綺華表示,醫院一旦上報病例,中心就會追尋病例活動軌跡處理疫點。

正值蚊媒活躍期 需進一步清理滋生地

在切斷傳播途徑方面,目前廣東正值多雨高溫的蚊媒活躍期,由於伊蚊的特性是在各類小型積水容器中產卵繁殖,控制蚊媒密度需要持續殺滅成蚊和清理滋生地,專家建議進一步開展廣泛社區動員,通過環境整治、清理滋生地來阻止伊蚊幼蟲產生。

病毒於蚊蟲體內複製 令防控困難

國家疾控局赴佛山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郭玉紅表示,蚊子叮咬傳染病人後,病毒到達蚊蟲體內會有擴增繁殖時期,歷時一天到幾天不等,再去叮咬健康人,就會造成病毒的傳播。當病毒複製量夠大,有機會叮咬多人後令多人感染,成為防控的主要困難。

珠三角地區城市之間人口和貨物往來流動性大,容易造成跨區域甚至跨省傳播,專家建議應加強區域間數據和信息共享,以及跨區域預警機制。

 


在灣仔會展舉行的年度香港書展結束,聯同同場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共吸引89萬人次入場,較去年少約10萬人次,但人均消費金額較去年微升至918元,金額佔全年購買印刷書籍平均支出的57%。

大會指,參觀者到書展的主要目的是購買最新書籍,佔55%,其次是享受購書折扣優惠。 最受讀者歡迎的書籍種類,首五類分別為小說,兒童及青少年讀物,文學,漫畫及補充練習。

受風暴影響,書展周日停開一天,大會表示,提早及延長周一開放時間,盡力為展商及參觀人士,爭取更多銷售及參觀機會。


香港海關偵破一宗疑利用走私現金和虛擬資產清洗黑錢案件,涉案金額達11.5億元,兩名男子被捕,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會更多人被捕。

海關人員早前根據情報鎖定一名37歲香港本地男子,及一名50歲非本地男子,並展開財富調查,發現二人以走私方式偷運現金離境,並以來歷不明的資金頻繁和快速進行巨額穩定幣和法定貨幣交易,與其背景和財務狀況極不相稱,涉嫌進行清洗黑錢活動。

經調查後,海關人員今早(22日)突擊搜查4個住宅單位及兩間公司,以俗稱洗黑錢罪名拘捕該兩名分別報稱自僱及無業的男子。海關人員並檢取包括手提電話、平板電腦及銀行卡等懷疑涉案物品。兩人正保釋候查,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澳洲航空(Qantas)本月初公布受網絡攻擊,約600萬名客戶服務紀錄可能外洩,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稱,初步顯示涉及約兩萬名香港客戶的個人資料受影響。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公署於7月9日接獲相關機構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根據涉事機構提交的通報,初步資料顯示事件導致共約20,000名香港客戶的個人資料受影響,涉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地址、電郵地址、電話號碼、健康資料、飛行常客號碼、餐飲偏好及特殊援助請求。相關機構已就事件開始通知受影響人士。公署已根據既定程序就事故展開調查。

澳航表示據目前分析,大多數被洩漏的客戶資料僅限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飛行常客計劃的會員卡號,亦有部分客戶的地址、出生日期、電話號碼、性別和餐飲偏好遭到洩露。至於信用卡資料、護照資料、密碼或PIN碼均未在此次外洩事件中受影響。澳航正透過電郵通知受影響客戶,並向他們提供建議和支援。

截至目前為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接獲兩宗相關查詢。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完成對三間銀行的調查及紀律處分程序。

三間銀行分別為Indian Overseas Bank,Hong Kong Branch(IOBHK)、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銀(香港))  及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交銀香港分行)。

金融管理專員譴責IOBHK;命令IOBHK就過往的交易進行回顧檢討,以及制定並落實補救措施,以糾正其違反事項;及對IOBHK處以850萬港元罰款。

金融管理專員亦對交銀(香港)處以400萬港元罰款,和對交銀香港分行處以370萬港元罰款。

今次紀律處分行動是金管局對有關銀行就《打擊洗錢條例》所設立的制度及管控措施的合規情況進行調查後而作出。 調查發現三間銀行未有設立及維持有效措施以持續監察與客戶的業務關係。 IOBHK的交易監察機制和管理層對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管控措施的監察存在重大缺失。

交銀(香港)及交銀香港分行的違反事項,源於兩間銀行未有將某些類別的交易載入至兩間銀行共用的交易監察系統,削弱了系統識別可疑活動的效用。


跨境網購成風,一名13歲少年透過內地網購平台「拼多多」購買煙霧彈後被捕,加上過去發生不少跨境消費爭議,引起關注。廣東省消委會、香港消委會及澳門特區政府消委會,今日(22日)聯合發出五項消費提示,指部分內地商品因受當地政策法規、物流成本、商品性質及營銷策略等因素影響,只予內地市場銷售,提醒消費者保持謹慎、留意產品是否屬禁出入境物品、是否包退貨運費等,提前做足「功課」。

 

香港上周一名13歲少年透過內地網購平台「拼多多」購買煙霧彈後被捕(資料圖片)

 

三地消委會提醒,港澳與內地對產品標準及規定各有不同,例如產品標籤說明,品質標準要求等均有差異,建議購買前應仔細查閲產品的詳細資料,避免收貨後引起消費糾紛。

另外,由於跨境網購涉內地物流運輸、集運倉代收及暫存、跨境運輸、本地派送或自取等多個環節,應盡可能在運輸過程中檢查商品的狀況。購買貴重、易碎等商品時,可優先選擇能提供開箱驗貨服務的集運倉,或額外購買「開箱拍照」等服務,並優先選擇提供退貨運費保險的商品,以及留意產品是否屬於禁止出境或入境的物品。


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昨(21日)發布《管理提示》(下稱《提示》),指微短劇這一新大眾文藝樣態,極富活力、影響廣泛,但近日一些涉及抗戰內容的豎屏微劇出現存在極強人設等問題,要求行業市場主體加強內容審核把關。

《提示》指出,2025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各級政府、媒體、平台、製作機構、社會團體乃至普通大眾等都積極利用微短劇,懷着最樸素的情感,加入抗戰題材微短劇創作,推動微短劇成為大眾表達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極大豐富了主旋律表達的維度。

《提示》表示,近期一些涉及抗戰內容的豎屏微劇出現問題。例如,部分抗戰題材微短劇存在極強人設,劇情過於追求所謂戲劇張力等問題,讓用戶產生「神劇」觀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抗戰真實歷史的消解和虛無,不利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塑造。

對此,廣電總局再重申相關內容審核要求,各級廣電管理部門要落實監督責任,微短劇行業市場主體要落實播出、製作、宣發的主體責任,加強內容審核把關,避免將現代技術手段和知識技能粗暴嫁接到真實抗戰情景,避免主角個人能力超強的懸浮設定,避免出現違背軍事常識的「奇功」「神技」,摒棄「我方超人化、敵方弱智化」的幼稚化劇情,摒棄將家國敘事矮化為個人復仇的偽主題創作,杜絕缺乏歷史邏輯的弘揚民族大義主題的創作模式。

 


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再發生大規模資料外洩,LV近日向香港客戶發信,指系統月初被入侵,部分客戶個人資料被洩漏,包括姓名、電郵、電話、購買資料和產品喜好等,但不包括信用卡、銀行及其他金融賬戶資料,涉及近42萬名香港客戶。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已根據既定程序對LVHK展開調查,並呼籲可能受影響人士提高警惕,慎防個人資料遭盜用。

 

 

LV及其母公司路威酩軒集團(LVMH)在全球各地不同品牌,最近接連發生洩密事故。路易威登本月月初(7月2日)曾發布公告稱遭遇網絡攻擊,導致洩露重大數據。攻擊者竊取其在英國、韓國、土耳其等國家的分公司客戶姓名、聯繫方式和購買歷史等信息,受影響用戶超過14.3萬人。

路易威登韓國公司同日(7月2日)也發布通知稱,有未經授權的第三方於6月8日擅闖公司系統,導致部分客戶個人信息資料洩露。被洩露的資料庫中同樣不包括密碼或財務資料,如信用卡資料、銀行賬戶資料或其他財務賬戶。

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的奢侈品牌迪奧(Dior)亦確認,今年5月12日發生過數據洩露,已採取措施避免事態擴大。公司在網絡安全專員的協助下,正持續對事件展開調查並應對。

分析:品牌只顧數碼化銷售 忽略基本安全

快速消費品行業分析師林嶽表示,客戶數據洩露對消費者和品牌危害巨大,消費者可能要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詐騙、騷擾與推銷,品牌方則將面臨客戶信任危機,以及法律和監管部門的調查。此外,奢侈品消費者往往經濟能力較強,其數據很大可能會被反覆轉賣,不僅黑客組織和數據販子將從中謀取高額溢價,各種犯罪風險也不容小覷。他又認為導致近期數據安全事件高發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奢侈品牌對客戶的過度信息收集,及對數據安全沒有足夠的加密措施。

品牌戰略專家陳晶晶認為,數據安全事故根本原因是奢侈品牌的數碼化轉型與安全投入的嚴重失衡,即奢侈品巨頭擅長講述稀缺性和藝術性的品牌故事,卻忽視技術安全底層能力。且隨著近年網上銷售業務比例明顯增加,高凈值客戶數據暴露在多平台、多系統中,進而成為黑客重點攻擊目標。「在數碼時代,數據安全也應成為品牌尊貴體驗的一部分,納入公司整體戰略,建立長期的數據治理機制,支持品牌的系統性增長。」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颱風「韋帕」日前襲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21日)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政府早已啟動跨部門應變機制,落實「超前部署」,成功減低風暴對香港造成的破壞,並迅速恢復城市運作,展現政府團隊高效協作與應變能力。

 

天文台指,「韋帕」的強度雖然略遜於「蘇拉」,但兩者襲港期間整體風力相若,情況不容輕視。陳國基指,全港各區風暴期間錄得逾700宗塌樹報告,渠務署亦接獲7宗水浸個案,幸全部即時獲處理,未有釀成嚴重事故。

陳國基今(21日)發文表示,他上星期五(18日)已主持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會議,督促所有相關部門以「超前部署」原則,全方位準備應對颱風來襲,又強調各部門會堅守崗位,全方位部署,致力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

 

 

陳國基稱,在大埔滘等沿海地區,由於政府早有部署,渠務署事前已設置臨時充水式擋水壩與排水水泵等,成功防止風暴潮引致的水浸情況。整體而言,「韋帕」最終對市民及建築物破壞輕微,情況受控。

隨着「韋帕」逐漸遠離,特區政府並未鬆懈。陳國基表示,多個部門即時展開特別巡查行動,重點檢查道路旁樹木、外墻、斜坡、建築工地等,拆除有危險的構築物,以保障市民安全。同時,運輸署亦與公共交通營辦商緊密協調,確保服務在風暴過後迅速恢復,讓市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陳國基特別感謝在風暴期間堅守崗位的政府同事、承辦商、公共交通從業員,以及各區關愛隊隊員:「全賴你們的不懈努力,香港才可以安然渡過今次的天災,市面亦能在極短時間內,恢復秩序井然。」

 

 


今年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解放軍推出中國軍隊國際形象網絡宣傳片《The Guard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