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北京,國家副總理韓正在政協禮堂,出席港澳政協的聯組會議,是他主管港澳事務以來首次接見全體港澳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何厚鏵及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亦有出席。

2.香港西九龍公路往西隧入口方向發生車禍,造成最少共2死十多人傷。一架運載電腦部件的貨車疑故障停在公路上,城巴疑收掣不及撞向貨車,巴士司機跌出車外死亡,貨車司機亦傷重不治。

事發於星期一(3月4日)早上十時二十二分,肇事巴士屬於967線,由天水圍開往金鐘,當沿西九龍公路駛至擎天半島至漾日居一帶對開、近西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時,撞向前方停在二線的貨車。巴士車頭下層位置車禍後嚴重損毀,駕駛儀表板等零件散落地上,司機座位亦飛脫出車廂。香港警方指,涉事貨車司機當時企圖從尾箱取出物品放在路上,以警惕其他道路使用者,期間出事。城巴對車禍表示沉痛,對死者致以深切哀悼,又向死者家屬及傷者表示慰問,稱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4.正等候加拿大司法部處理引渡至美國申請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入稟控告加拿大當局,在未知會她被捕前,非法審問和查閱物品,違反憲法權利。去年十二月一日在溫哥華轉機時被捕的孟晚舟,入稟狀指加拿大當局當日未有即時把她拘捕,而是帶走她,並假裝向她進行例行檢查,趁機迫使孟晚舟提供證據及資料,期間邊防人員沒解釋原因。華為表示,不評論孟晚舟一方提出的起訴。


香港西九龍公路往西隧口方向星期一(4日)早上發生的車禍,造成最少共2死十多人傷。

由網上流傳的兩段車CAM片顯示,一架打開金屬起落板的貨車疑故障停在公路上,有人把貨車雜物擱在路上,後至的城巴疑收掣不及直撞貨車,起落板直插巴士車頭,兩車相撞一刻有煙塵冒出,被撼的貨車亦因衝力被撞開。巴士司機跌出車外死亡,貨車司機亦傷重不治。

一架打開金屬起落板的貨車疑故障停在公路上,有人把貨車雜物擱在路上警惕駕駛者,967線城巴駛至。
城巴撞向貨車車尾。
貨車被撞開。
相撞一刻,兩車間冒出煙塵。
另一條攝於早上十時十一分時的車CAM片可見,貨車後方放置了雜物警惕駕駛者。

香港西九龍公路往西隧入口方向發生車禍,造成最少共2死十多人傷。一架運載電腦部件的貨車疑故障停在公路上,城巴疑收掣不及撞向貨車,巴士司機跌出車外死亡,貨車司機亦傷重不治。

死者分別為59歲姓蘇巴士司機,及54歲姓林貨車司機,其中城巴司機1998年入職,在涉事路線有十多年駕駛經驗,駕駛紀錄良好,去年通過驗身,三月一日曾因上呼吸道感染請病假,事發時工作了約三小時。另外, 5男10女巴士乘客及一名貨車上的女乘受在車禍中受輕傷送院。

涉事城巴幾乎整個下層車頭位置被揭起,車頭零件散落,至於車長屍體事後被蓋住。(張盛志攝)
涉事城巴幾乎整個下層車頭位置被揭起,車頭零件散落,至於車長屍體事後被蓋住。 (張盛志攝)

事發於星期一(4日)早上十時二十二分,肇事巴士屬於967線,由天水圍開往金鐘,當沿西九龍公路駛至擎天半島至漾日居一帶對開、近西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時,撞向前方停在二線的貨車。巴士車頭下層位置車禍後嚴重損毀,駕駛儀表板等零件散落地上,司機座位亦飛脫出車廂,車頭位置及地面有血跡,被撞及的貨車車尾門塌下。意外後,巴士乘客疏散至安全位置等候救援。

香港警方指,涉事貨車司機當時企圖從尾箱取出物品放在路上,以警惕其他道路使用者,期間出事。

城巴對車禍表示沉痛,對死者致以深切哀悼,又向死者家屬及傷者表示慰問,稱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香港運輸署宣布,因交通意外西九龍公路往西區海底隧道方向近佐敦道的部分行車線一度封閉。

被撞的貨車車尾遺下一批雜物,其中插入巴士的尾板上有血跡。(張盛志攝)
被撞的貨車車尾被撞至變形。(張盛志攝)
巴士車內可見車頭幾乎全毀,司機座位亦消失,倒下的雜物眾多,車廂凌亂。(張盛志攝)
涉事城巴下層出口位置扶手杆甩脫變形。 (張盛志攝)
城巴車身的標示亦告飛脫。(張盛志攝)
巴士及貨車的雜物散落路面。(張盛志攝)
大批巴士乘客下車後在路旁等候救援及警員指示。
受交通意外影響,西九龍公路往西區海底隧道方向近佐敦道部分行車線一度封閉。
受交通意外影響,西九龍公路往西區海底隧道方向近佐敦道部分行車線一度封閉。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五十一集:香港環保工業(三)

鳴謝:保力電子有限公司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香港國際機場兩條跑道每小時能處理的航機升降量的上限是68架次,2016年5月起就已經達到這個上限。到今年,升降量飽和問題更加突出。近日,香港TVB報道說,進入2019年,香港國際機場曾有過單日飛機升降量達1200多架次,創出新高。

這時回頭一看,就會慶倖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工程已於2016年8月展開,預計8年建成,2024年啟用。

跟香港所有的大型基建一樣,第三跑道的建設也經歷了環保爭拗、司法覆核。
反對建設第三跑道,還不止於環保爭拗,更有一種觀點說建第三跑道沒有用,最著名的反對意見是拿一間食肆男廁的第三個尿兜來比喻第三跑道。

有意見以一間食肆男廁的第三個尿兜來比喻香港機場第三跑道。

反對者說,有間食肆男廁裡原有兩個並排的尿兜,因客人太多,尿兜不夠用,老闆就請人在兩個尿兜之外增建第三個尿兜。建好之後發現不解決問題,「兩個尿兜的使用者佔用同一空間,互不相容,建有兩個尿兜也沒有用,現實裡只有一個客人可以在此小便。」

拿尿兜比機場跑道,虧他想得出來。

興建中的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

問題是跑道並非尿兜,用途不同,用法更不一樣。比如,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有升有降,而男人衹會往尿兜撒尿而不會從尿兜裡回收尿。香港機管局說,第三跑道衹有一個降落用途,飛機不會從第三跑道起飛。假如硬要套尿兜論,這就好比第三個尿兜那裡站著的男人並不撒尿,衹在尿兜前側身立正,等第二尿兜那個男人撒尿完畢騰出空間,他這才開始撒尿,而下一個男人已經站在第二個尿兜那裡側身立正等候……假如,食肆裡有一個具專業水準的調度員負責調度客人使用尿兜,這第三個尿兜的作用就能夠發揮得更加好。

一直沒看見有機場專家出面駁斥尿兜論,程老漢為此感到迷惑,以為專家被尿兜震趴下。

後來,聽了郭德綱的相聲,恍然大悟。

北京相聲名家郭德綱這樣說:「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近期有社交平台用戶散佈「海航破產」消息,海航集團回應稱,涉及資訊完全失實,對散佈不實資訊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海航指出,過去一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全體海航人努力下,已經渡過最艱難的時期,並取得了難得的穩定局面。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1.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星期五(3月1日)於北京召開第二次會議,主持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形容大灣區建設「前所未有」,包括中央對規劃的重視程度,他又稱,大灣區建設任重道遠,規劃綱要為大灣區發展描繪美好的藍圖,但藍圖要實現好、達到目標,任務相當繁重艱巨,要更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優勢,而香港要在金融、航運、貿易、專業服務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

出席會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表後在本港引起廣泛討論,不同界別反應正面,形成踴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良好氛圍。林鄭月娥又指,政府會加強推廣建設,要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大灣區發展工作。她又稱,一國兩制是香港在大灣區發展的優勢,也是大灣區邁向國際的優勢,重申發展大灣區建設時會堅持一國兩制。

2.港府一月底撤回解決過海交通擠塞的「三隧分流」方案後,宣布作出調整,重推的方案中,隧道費調整幅度維持不變,即私家車過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加一倍至四十港元,東區海底隧道也同時加至四十港元,西區海底隧道減至五十港元,但同時加入兩項措施,包括將紅隧及東隧多收隧道費,用作成立約9億港元的「智慧交通基金」,研究應用科技改善行車安全及交通效率;並承諾在2023年西隧專營權屆滿前,完成研究分時段收費可行性,政府會於3月27日向立法會提出無約束力議案。

3.香港教育局建議,學校將升中一自行收生的取錄結果,會由原本七月提早至三月底公布,讓學生及早知道結果,而統一派位則維持七月放榜,預計最快明年實施。教育局正就建議諮詢中、小學議會及家長,局長楊潤雄相信新安排有助減低學生及家長的壓力。

4. 中央政府向特首林鄭月娥發出公函,表明支持特區政府依法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並要港府就事件提交報告。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五(3月1日)指,暫時未能決定是否公開報告。

5. 美朝第二次峰會未達成協議,雙方都對原因有各自說法。北韓外長李勇浩反駁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的說法,指北韓只是要求解除部分,而非全面撤銷制裁,強調平壤已作最大讓步,立場不會改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則指,北韓的要求「基本上」等同全面撤銷制裁,又指平壤的棄核承諾欠清晰。

另外,北韓官方「朝中社」報道在越南河內的朝美峰會,指兩國首腦認為,今次會晤成為進一步增進相互尊重和信賴、將兩國關係提升到新階段的重要契機,並同意為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朝美關係劃時代發展繼續緊密聯繫,但未有提及峰會結束。


香港教育局建議,學校將升中一自行收生的取錄結果,會由原本七月提早至三月底公布,讓學生及早知道結果,而統一派位則維持七月放榜,預計最快明年實施。教育局正就建議諮詢中、小學議會及家長,局長楊潤雄相信新安排有助減低學生及家長的壓力。


美朝第二次峰會未達成協議,雙方都對原因有各自說法。北韓外長李勇浩反駁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的說法,指北韓只是要求解除部分,而非全面撤銷制裁,強調平壤已作最大讓步,立場不會改變。

 

峰會未碰酒杯即告結束,原定舉行的工作午宴突然取消,兩國元首提前分道揚鑣。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前兩小時召開記者會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要求撤銷所有制裁,但未能做到美方要求。北韓外長李容浩星期四(28 日)晚在越南河內召開記者會,指他們僅要求美國局部解除制裁,換取北韓關閉主要核設施。他稱,北韓準備書面提出永久停止核試及試射彈道導彈,認為美國浪費一個可能不再有的機會;又指即使美國建議恢復對話,北韓都不會改變立場。

韓聯社1日報道,出席記者會的北韓外務省副相崔善姬表示,北韓提出願在美國專家見證下永久廢棄包含龐大濃縮鈾工廠的寧邊核設施,是北韓前所未有的提議,但美方沒有接受,認為是放棄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上表示,特朗普知悉北韓有關峰會結果的說法,及與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有出入,但桑德斯沒有作詳細說明,也沒有發表任何其他評論。

另外,北韓官方「朝中社」報道在越南河內的朝美峰會,指兩國首腦認為,今次會晤成為進一步增進相互尊重和信賴、將兩國關係提升到新階段的重要契機,並同意為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朝美關係劃時代發展繼續緊密聯繫,但未有提及峰會結束。

今次峰會距去年6月的美朝新加坡峰會有八個月,首次峰會雖然氣氛極佳,雙方還發布聯合聲明,但外界也對無核化問題上缺乏實質措施提出批評。

白宮較早前曾表示,特朗普和金正恩將於儀式上簽署聯合協議,但該簽署儀式被取消。總統特朗普表示,本來可以簽署協議,但考慮到一份軟弱無力的協議可能招致的批評,因此認為「與其做得快,不如做得對」。

經濟制裁是令美朝外交進程陷入停頓的主要因素。去年美國官員強調施以最大壓力的策略,直至北韓放棄其核計劃。不過在越南峰會前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在核心制裁方面不會讓步,但對於放鬆其他限制措施持開放態度。

中國周四邀請北韓外務省副相李吉成訪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北京方面希望北韓和美國保持耐心,繼續對話,相向而行。

(華爾街日報、朝中社、韓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