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香港國際機場兩條跑道每小時能處理的航機升降量的上限是68架次,2016年5月起就已經達到這個上限。到今年,升降量飽和問題更加突出。近日,香港TVB報道說,進入2019年,香港國際機場曾有過單日飛機升降量達1200多架次,創出新高。

這時回頭一看,就會慶倖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工程已於2016年8月展開,預計8年建成,2024年啟用。

跟香港所有的大型基建一樣,第三跑道的建設也經歷了環保爭拗、司法覆核。
反對建設第三跑道,還不止於環保爭拗,更有一種觀點說建第三跑道沒有用,最著名的反對意見是拿一間食肆男廁的第三個尿兜來比喻第三跑道。

有意見以一間食肆男廁的第三個尿兜來比喻香港機場第三跑道。

反對者說,有間食肆男廁裡原有兩個並排的尿兜,因客人太多,尿兜不夠用,老闆就請人在兩個尿兜之外增建第三個尿兜。建好之後發現不解決問題,「兩個尿兜的使用者佔用同一空間,互不相容,建有兩個尿兜也沒有用,現實裡只有一個客人可以在此小便。」

拿尿兜比機場跑道,虧他想得出來。

興建中的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

問題是跑道並非尿兜,用途不同,用法更不一樣。比如,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有升有降,而男人衹會往尿兜撒尿而不會從尿兜裡回收尿。香港機管局說,第三跑道衹有一個降落用途,飛機不會從第三跑道起飛。假如硬要套尿兜論,這就好比第三個尿兜那裡站著的男人並不撒尿,衹在尿兜前側身立正,等第二尿兜那個男人撒尿完畢騰出空間,他這才開始撒尿,而下一個男人已經站在第二個尿兜那裡側身立正等候……假如,食肆裡有一個具專業水準的調度員負責調度客人使用尿兜,這第三個尿兜的作用就能夠發揮得更加好。

一直沒看見有機場專家出面駁斥尿兜論,程老漢為此感到迷惑,以為專家被尿兜震趴下。

後來,聽了郭德綱的相聲,恍然大悟。

北京相聲名家郭德綱這樣說:「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