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增29,272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當中14,454宗經核酸檢測確診,其餘14,818宗是快速檢測陽性個案。多278人離世,當中217人3月15日離世,年齡介乎35歲至105歲,有198位是65歲或以上。數據滯後關係,3月8日至14日,再多61名病人離世,年齡介乎42至105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2月26日至3月5日期間,約有184,390人透過政府快速抗原測試平台呈報陽性個案,當局發現檢測陽性高峰期似乎是3月3日,自3月11日起處於高位平台期,未見明顯下降。

對於有殯儀業界稱,棺木因深圳封城,供應未來數天會用盡。食環署表示,已向內地當局反映,本周一及周二(14日及15日)兩天已有180副棺木分別經水陸緊急運抵香港應急。

另外,醫管局指, 內地援港醫療隊16日在亞博社區治療設施繼續熟習運作, 會在短期內開始工作, 臨床工作性質與本地醫護相同, 會負責接收病人、巡房、處方藥物, 並在有需要時為病人急救。新一批約300名內地援港醫療隊,下午經蓮塘口岸到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及中聯辦代表等到場迎接。

 

2.疫情下有市民趁天氣好轉到沙灘,引起內地網民不滿,指香港市民播毒。康文署周三(3月16日)宣佈,周四(3月17日)起關閉轄下所有刊憲泳灘,直至另行通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康文署在疫情下一早已無提供泳灘服務,無救生員當值,但指近日天氣轉暖,見到很多人湧到沙灘,未有戴口罩情況下聚集,因此康文署只是加強管理,可能圍封泳灘,過去某一波疫情也曾採取,並非新措施。

林鄭月娥又表示,政府在第五波疫情已採取最嚴格社交距離措施,暫無計劃加辣,但留意到市民近日有少許鬆懈,八達通出行次數向上微升,呼籲市民不要鬆懈,無必要不要外出。

 

3.內地疫情持續,過去一天新增逾3000宗本土感染個案,包括1860宗本土確診和1194宗無症狀感染,省份以吉林佔最多,有1853宗,集中在長春市。

深圳封城踏入第三天,過去一天新增92宗病例.當中37宗屬於無症狀感染,福田佔58宗,寶安有12宗。福田、龍崗實行交通管制;南山社區24小時封閉管理,羅湖居民除每戶每兩天一人可外出買日用品外,不能外出。

上海新增202宗本土感染,市政府宣佈新增兩區為中風險地區,已落實管控措施。

南京16日起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全市實施小區封閉管理,進入小區一律戴口罩、量體溫及檢查健康碼,所有外賣、快遞等一律要在出入口指定區域交收,地鐵其中3條路線停運。中小學暫停面授教學,全市演藝場所、公墓、骨灰堂及部分密閉場所,包括網吧、健身中心、美容店等關閉。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連續兩日指導當地防疫工作,強調現時正處於關鍵階段,各級機關應視防疫為頭等大事。

 

4.南韓軍方表示, 北韓早上約9點半, 由首都平壤的順安附近發射相信是導彈的飛行物, 但發射失敗, 懷疑導彈在飛行期間爆炸。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 正全力收集和分析信息, 及嚴密監視北韓的行動。
自今年1月5日以來, 北韓已進行7次導彈試射和兩次偵察衛星發射試驗。

 

5.中央出手穩定股市下,港股收市最多急升1705點,高見20120點,收復萬九及兩萬點。收市報20087點,升1672點,升幅約9.1%,主板成交額急升至近3098億元。

國務院副總理兼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對於近期市場關注的中概股退市風險,新華社引述會議指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相關言論刺激內地股市及港股急升。


1.憂中國撐俄立場導致被西方制裁,加上內地疫情等因素,港股連續第二天下跌逾一千點收市。

恆牛指數全日先升後跌,午後跌幅擴大最多1,296點,至18,235點的近十年低位。恒生指數收市報18,415點,跌1,116點或5.71%。恆牛指數由2月中至今,一個月內累瀉6,303點,跌幅達25%。

 

2.港新增27,765宗新冠病毒確診, 4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近12,00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 其餘近16,000宗是快速測試陽性個案。再多289名患者不治。第五波疫情累計4355名患者離世, 死亡率上升至0.58%。

醫管局表示, 首批內地援港醫療團隊的成員, 今早到亞博館了解及熟習工作流程, 會在日內開始工作, 大部分成員都懂得廣東話, 能夠與病人溝通。他們會以醫管局名譽僱員的身份, 在亞博社區治療設施工作, 身份等同局方的醫護人員, 一旦發生任何問題, 會由醫管局作最終承擔。

局方又指, 支援社區確診患者的隔離護理觀察系統, 傍晚6時會啟用, 患者可以經網上呈報病徵, 系統會因應不同的情況作出建議, 局方呼籲其他市民不要濫用系統, 以免影響服務。

 

3.新冠疫情持續,不少行業均受影響,其中被列入表列處所的健身中心屢遭停業。繼連鎖健身中心Goji Studios後,有報道指,有8間分店的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向員工及教練公佈全線結業,所有僱傭合約已終止。

 

4.內地疫情惡化,單日新增5154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及無症狀感染個案,比之前一天多一倍以上,大部分在吉林。

國家衛健委指,廣東星期一新增48宗本土確診,其中39宗來自深圳,至於廣東新增的68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深圳亦佔了21宗。

深圳自星期一起,一連七天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小區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除保障城市運行及供港物資貨運的交通外,公交、地鐵暫時停運,全市人員非必要不離開當地。

吉林省疫情持續嚴重,內地新增的3507宗本土確診病例中,有3076宗在吉林省,吉林市佔最多,其次是長春市。至於內地新增的1647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亦有六成在吉林省。當地醫療資源擴容能力不足,被認為是這輪疫情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5.被稱為「注塑機大王」的震雄集團創辦人蔣震離世,享年100歲。


 

1.全港多區市民凌晨2時半左右均感受到地震,有人甚至從睡夢中被震醒,天文台接獲過萬市民報告。澳門亦有人表示感到搖晃。

香港天文台在發生地震一小時後,表示凌晨2時29分,錄得中國東南部近岸發生4.1級地震,初步分析震央位於香港東北偏東約92公里,即北緯22.51度,東經115.04度附近,即距離大亞灣及嶺澳核電站約50公里。中國地震局指,震源深度約25公里。

天文台接獲逾萬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幾秒。不少市民在社交網站及討論區發文,查問是否真的發生地震,多區都有人表示感受到震動,甚至有人指被震醒。有不少市民留言反映關心政府早前花1.5億採購的「(緊急警示)系統無響?」

根據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顯示,地震烈度是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四度,即懸掛的物件擺動,門、窗、碗碟會發出響聲。天文台數據暫時未錄得有輻射水平異常。廣東省地震局表示,至今錄得最少11次餘震。

 

2.受中概股除牌危機、內地疫情嚴峻等影響,港股跌超過1000點,恒生指數跌穿兩萬點大關,是2016年6月以來首次。

大市早上低開349點後跌幅持續擴大,尾市跌幅最多擴大至1137點。收市報19531點,跌1022點,大跌市成交增加至2230億元。科技指數跌近10%,再創新低。

 

3.港增26,908宗新冠病毒確診, 全部都是本地感染, 其中1204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 另外14868宗是快速測試陽性個案。

再多286名患者不治, 年齡介乎39至106歲, 其中249人在13日離世。逾9成是65歲或以上長者。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有4066宗死亡個案, 死亡率為0.56%。

再有11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 涉及46名院友及2名員工, 至今分別有9成安老院舍及8成殘疾人士院舍有人染疫。

衛生防護中心認同, 本港疫情正在高位橫行未轉勢, 呼籲市民減少外出, 如果防疫有鬆懈, 疫情有機會反彈。

應對治療方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醫管局已成功購入兩款新冠口服藥,包括默沙東及輝瑞藥廠的口服藥,其中默沙東口服藥已全數來港,並已應用中;至於輝瑞藥廠的首批口服藥14日到港。

另外,中央分批派遣內地醫療人員到香港協助照顧新冠病人,首批75人14日抵達,本周另一批300人的團隊稍後亦會到港。

 

 

4.內地13日新增1437宗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個案。其中本土個案佔1337宗,包括77宗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個案。新增一宗疑似個案,屬境外輸入,位於上海。

本土新增確診個案中,吉林895宗,其中包括吉林市453宗、長春市430宗;山東92宗;廣東有79宗,包括深圳市75宗、東莞市2宗、廣州市一宗、中山市一宗;陝西有60宗;河北51宗;上海41宗;天津有40宗;其餘分佈甘肅、福建、遼寧、黑龍江、北京、浙江、重慶、雲南及廣西。

為有效管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深圳星期日(13日)宣佈,14日起實施為期7日的封閉式管理,並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深圳全面升級管控首日,全市公共交通、地鐵停運,當地市民拍攝到街頭人流明顯減少,路面車輛稀少。

封城前夕,市面不少鮮活食品被搶購一空,市監局強調,疫情期間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行為,已對經營者進行保供穩價的提醒和告誡。

 

5.在北京, 外交部說, 美國官員聲稱俄羅斯要求中方提供軍事裝備, 是虛假信息。

《華盛頓郵報》及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說, 俄羅斯近日要求中國提供軍事裝備支援, 用於侵略烏克蘭,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說, 無聽聞有關消息, 強調中方首要是防止烏克蘭緊張局勢升級, 以至失控。

 

6. YouTube影片中的植入式廣告,或令不少用戶感到煩厭,因此衍生出像是YouTube Vanced的第三方YouTube應用程式,攔截YouTube上所有影片廣告播放。不過,YouTube Vanced日前就宣佈,由於法律原因而即將關閉,下載連結也將被刪除。


1.港增31,40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10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近2萬4400宗個案經核酸檢測確診, 其餘約7000宗是快速檢測陽性個案, 再多281名患者不治. 本地第五波疫情累計確診突破60萬宗, 共2937名患者不治, 近七成是80歲或以上長者, 超過九成死者未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本地疫情似乎已經見頂, 並且有回落跡象, 新增核酸檢測陽性個案由超過5萬宗的高位回落, 而快速檢測呈報個案亦維持穩定, 中心對情況感到樂觀, 但呼籲市民不要鬆懈. 過去一星期, 觀塘新增個案最多, 佔整體近一成三, 其次是元朗和沙田。

醫管局表示, 薄扶林馮堯敬醫院11日起轉為新冠定點醫院, 提供260張病床, 專門收治新冠病人。局方又呼籲非緊急病人, 不要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 院方已經安排四分一的留醫病人出院或轉院, 60名病人獲轉介到私家醫院。

 

2.政府周三(9日)傍晚首次使用緊急警示系統發送信息,提醒市民勿去伊利沙伯醫院的做法受爭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有關做法合適,相信無人會懷疑港處於公共衛生的緊急狀態,又呼籲市民不要關閉手機的有關功能。林鄭月娥又說,看到好多市民在其他平台說發緊急警報做法「幾好」,「以後慣咗政府有一個通知我哋」。

被問到在近兩天的記者會上都有戴上口罩,林鄭月娥說,自己每日都按實際情況作風險評估,再作出最適合的工作。

 

3.第五波疫情仍嚴峻,多間酒店及政府公營房屋被用作社區隔離檢疫,由保安局抗疫特遣隊管理,其中青衣的「方艙」隔離設施受網民批評。保安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特別職務) 謝振中周四(10日)早表示,坦言設施在短時間內建成,硬件僅屬「應急標準」,承諾會持續改善隔離設施的環境,又指「依家知道」市民不習慣使用踎廁,故新田隔離設施起將全部改用坐廁,但仍要共同廁所。

謝振中承認,當局曾安排不相識的市民同房,涉及約20個房間,日後會盡量安排一人或同家庭入住一個房間。

 

 


 

1.港府首次利用緊急警示系統,傍晚近六點,透過手機向市民發「緊急警示」訊息,期間會有長近十秒的警鐘聲,指伊利沙伯醫院已成為定點醫院,專接收新冠病人,籲其他人士勿前往。

相關訊息在社交媒體上「洗版」,包括一眾議員,有人笑言誤以為,俄烏戰爭延伸至香港,亦有人認為警示內容不至於緊急。

今次是通訊事務管理局自前年11月推出緊急警示系統以來首次發送通知,政府採購的系統耗資1.5億港元。資料顯示,政府部門在可能危及廣泛人命財產安全、衛生事故的緊急情況,透過系統向電話用戶發送有迫切性的公告及訊息。

 

2.港新增58,75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除7宗屬於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感染,當中25,991宗經核酸檢測確診,其餘32,766宗是過去三天,經網上平台呈報的快速檢測陽性個案。

再多291名患者不治,第五波疫情累計造成2656人死亡,近九成半死者是60歲或以上的長者,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率是1.64%。

衛生防護中心指,再多20間安老院舍出現個案。過去兩星期共有450間安老院有人確診,佔全港安老院舍五成六,累計約19,600名院友確診,佔整體院友兩成六。

衛生防護中心指, 會抽樣要求快速檢測陽性的呈報人, 接受核酸覆檢。如果覆檢呈陰性, 中心會作出調查, 並安排相關人士入住隔離中心進一步測試, 強調呈報虛假資料, 會面臨法律後果。

 

3.港疫情嚴峻,社區檢測站早前大排長恐龍,不少人寧願自費買快速測試。香港消委會指,今年以來共收到48宗有關快速測試包的投訴,主要與送貨安排有關,投訴個案涉及的金額約48000元。消委會推出網上搜尋器, 讓市民搜查快速抗原檢測包, 是否被納入香港、 內地、歐盟或美國的認可名單。

市民可以在消委會的網頁輸入快速抗原測試包的關鍵字, 就可搜尋出檢測包是否屬於認可名單。

消委會又指, 市面很多檢測包都有歐盟CE的標誌, 但不代表已經由歐盟測試品質或通過歐盟認證。

 

4. 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早上會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有委員引述夏寶龍說, 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 而五十年後亦不需要變, 並且會行穩致遠, 又強調在港實施的普通法和法律制度亦都不會改變。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網誌說, 夏寶龍的言論重申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中央領導人, 一直明確支持和堅決在港落實一國兩制, 說法有理有據。她指, 基本法已經保證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但並不意味五十年後就會停止。又指, 如果一國兩制行之有效, 有利於國家和香港, 就沒有改變的理由。

鄭若驊強調, 在一國兩制下, 由普通法支撐著的資本主義制度運作良好, 並且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 提供堅實基礎。她強調, 香港是世上唯一擁有真正英漢雙語普通法體系的司法管轄區, 亦是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 本港必須繼續善用普通法的優點, 為香港和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5.俄羅斯進佔烏克蘭踏入兩星期,在烏克蘭多個城市再開放人道走廊供平民撤離。烏克蘭敦促俄羅斯尊重停火,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出發前往土耳其,稍後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面。

俄羅斯繼續循三個方向大舉進攻烏克蘭, 俄軍向首都基輔推進, 市中心傳出槍聲, 有住宅樓宇被火箭炮擊中起火, 最少3人受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 俄羅斯針對基輔和多個城市展開新一輪導彈攻擊, 俄軍空襲軍事和民用目標, 俄羅斯的侵略行動繼續, 顯示西方國家的制裁並不足夠, 呼籲各國繼續監察情況。

當地傳媒報道, 基輔遭到導彈攻擊, 西部地區有機場被導彈擊中, 東南部邊境地區一個邊防哨站遭導彈襲擊, 多名邊防衛隊成員死傷。

烏克蘭軍方說, 正在北部, 南部和東部多個主要城市加強防衛, 在首都基輔周邊的政府軍正抵抗俄軍的攻擊。

軍方又說, 俄軍在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的住宅樓宇和農田, 部署軍事設施, 東北部蘇梅市的住宅區通宵被俄軍發炮攻擊, 最少22人死亡, 市內大批居民繼續透過人道走廊撤走, 至今已經有大約5000人乘坐巴士離開, 轉到中部城市波爾塔瓦, 當中包括1700名留學生, 由於俄軍的炮轟持續, 其他城市的撤離行動受阻。

有官員說, 政府軍擊落一架飛越基輔上空的俄軍飛機, 戰機跌落一幢九層高的住宅大樓, 發生大火。

烏克蘭國防部說, 俄軍入侵烏克蘭至今, 俄軍有大約800名士兵傷亡, 摧毀30多架俄羅斯戰車, 以及13架戰機和直升機。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紅十字會將向烏克蘭提供五百萬元人民幣的人道援助物資。

美國多個知名品牌包括麥當勞, 星巴克,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和通用電氣, 都宣佈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 回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6.南韓總統選舉投票結束, 當地民調顯示, 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微為領先。

 

7.澳洲東部沿岸連日暴雨成災,總理莫里森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便聯邦政府更有效應對災情。

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自二月底開始暴雨成災,最少造成22人死亡,數以萬計的房屋受淹浸。

 

 


 

1.港新增28,475宗新冠病毒確診, 9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另外, 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星期一(7日)晚6時啟用當晚,共接獲14,715宗有效呈報,在星期日(6日)及星期一(7日)快速檢測陽性的有效呈報個案,其中2018宗已經完成呈報,並獲發隔離令。再多160名患者不治,年齡介乎4至105歲,當中116人未有接種新冠疫苗,86人是來自院舍。

衛生防護中心指, 新增個案近日維持在兩萬至三萬宗, 並無進一步爆發性上升, 可能是因為市民配合社交距離措施, 令疫情有回穩跡象, 但亦可能是市民轉用快速檢測, 情況仍需觀察, 而較早時的快速檢測陽性個案數字, 需要留待月中完成統計後再作公佈, 中心呼籲市民善用呈報平台, 讓當局掌握本地疫情實際情況。

醫管局指, 有69名患者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累計超過一萬名員工確診, 當中近2400人已經返回工作崗位。另外, 中大醫院已經接收了4名新冠患者, 全部病情穩定, 需要接受短期康復治療。

 

2.香港大學醫學院周二(8日)發表最新疫情推測分析模型,推算每天新增感染人數於上周五(4日)已達第五波頂峰,持續多幾天至一周就會轉跌,預計4月23日新確診人數會降至1000以下,5月中起會持續穩定至100以下;而至今年5月1日時,模型估算第5波疫情總感染人數將為達約430萬人,總死亡人數為5,008人。另估計周一(7日)全港累計感染人數已達184萬人。

港大醫學院指出,由於病毒已於社區廣泛擴散,現階段當務之急是減低重症和死亡,故建議政府應大規模增加或改造醫院中的急症內科病床數量、及早為院舍長者、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快速提升安老院舍中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及考慮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若四項建議一同實行,可減低預計死亡數字約33%,即約3,355人。

有關病床數量,醫學院表示,在推算中,若醫管局能在一至兩周內,增加新冠急症病床數量,至總病床數量的50%至90%,即約1.2萬至2.5萬張,今波疫情累計死亡數字將會下降20%至25%。

至於口服藥及疫苗,醫學院指,如果高風險病人出現症狀後,立刻服用美國輝瑞Paxlovid或默沙東Molnupiravir口服藥,可降低入院及死亡風險分別達90%及30%;若藥物迅速到港,廣泛應用下更可降低入院機會,及令總死亡數字最多減少25%。而雖然短期快速提高院舍疫苗接種率,對降低本波疫情的重症或死亡個案效果不大,但仍是首要任務,因可避免再有大規模爆發,為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必要條件之一。

醫學院建議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一至兩周,例如限制每周只能出外購物一次、嚴格實行在家工作,甚至14天禁足令等;另指今波疫情高峰過後,如因抗疫疲勞或過早放鬆社交距離措施,病毒繁殖率將上升55%,疫情將捲土重來,伴隨而來是確診和死亡數字上升,認為在95%高風險人群未打第2或3針疫苗前,現有措施須維持一段時間。

 

3.港府指,考慮到市民對理髮服務有實際需要,批准理髮店周四(10日)起重開,並全面實施疫苗通行證。

政府批准理髮店周四(10日)起重開,所有進入理髮店的人必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顧客須使用「安心出行」,所有人全程戴口罩。政府指,考慮到市民對理髮服務有實際需要、疫苗通行證實施暢順而決定放寬。

而食肆及其他表列處所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再延長,二人限聚令、禁止兩戶以上跨家庭聚會、口罩令等同樣延長兩周至3月23日。政府早前已預告,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將維持至4月20日。

 

4.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入住率接近八成。保安局指截至凌晨,青衣社區隔離設施近970間房已有患者入住,佔可用房間近八成隔離設施。食物及衞生情況早前被確診者投訴,當局指已改善,在洗手間添置消毒洗手液。另外,考慮到患者身體情況,食物供應商每日會提供四款,有蔬菜和肉類的膳食。

當局重申,政府人員有權把確診者帶到社區隔離設施,拒絕配合,可能觸犯妨礙公職人員的罪行。

 

5.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指,五間電訊商違反電話卡實名制指引,未有設立電子登記平台,須停止銷售電話卡。

通訊局指,香港優克網絡技術及超世代數據等五間電訊商違反牌照的相關條件,未有及時設立電話卡的電子登記平台,要求他們三星期內要完成設立平台,同時須停止銷售、提供或啟動任何新電話卡。

根據新修訂的電訊規例,三月開始,所有新發售的上台月費服務及電話儲值卡,要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6.俄烏戰事踏入第13天,俄羅斯在烏克蘭多處設立人道走廊,但部份通往俄羅斯和白俄,烏克蘭曾經表示無法接受。由於雙方無法在部分撤離路線達成共識,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包括北部城市蘇梅、基輔市郊伊爾平開始撤離行動。


1.港府公佈,新一輪電子消費券的第一階段5000元,會於4月內發放,去年已成功領取消費券的市民,毋須再辦理任何手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 在編制財政預算案的過程, 當局已經假設本地疫情轉差, 並作出準備和部署, 加強對中小企及市民的支持, 鑑於環境急劇變化, 所以將一半的款項提早在4月發放。

政府表示, 680萬名去年成功登記的市民, 將會在4月內自動經上一輪的註冊帳戶, 收到5000元消費券, 有效期至到10月底。

當局又指, 以八達通卡收款的市民, 首階段會先獲發4000元, 而在5月底起, 合資格消費只要達4000元, 便會自動獲發餘下1000元。

如果原有帳戶已經失效, 或者遺失八達通卡, 市民需要重新登記, 但首階段只能以原有平台收取款項。而轉用「樂悠卡」並取消原有八達通卡的長者, 可致電熱線辦理手續。

 

 

2.麥當勞宣佈,因應近日疫情嚴峻,影響人手與物流,調整餐廳營業時間。集團在香港有超過245間麥當勞餐廳,當中38間餐廳會暫停營業,另有約90間餐廳會提早至傍晚6時關門,其餘餐廳亦會縮短營業時間。

麥當勞在社交專頁提到,暫停24小時通宵服務,包括24小時麥麥送服務,又指餐廳取餐及麥麥送服務等候時間會比平時長,部分食品或飲品供應不穩定。

集團說,仍希望在各區維持最低限求的服務,並為調整營業時間帶來不便感到抱歉。

 

3.前助理廣播處長、《頭條新聞》始創人之一施永遠周日(6日)晚因病離世,終年66歲。

施永遠在香港電台任職超過30年,由編導至監製,其後擢升助理廣播處長,2015年退休。

 

4.港新增25,150宗新冠病毒確診, 當中32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過去兩天個案稍為回落,可能與假期有關,他形容數字仍處於很高水平,每日超過3萬宗,因此要密切觀察多至少1至2星期,才知疫情是否已經見頂或者回落,現時不能判斷是否已到達高峰。

過去一天,再多161名患者不治,年齡介乎29至102歲,其中126人無接種疫苗。

其中較年輕的個案,包括一名29歲女病人,本身有癌症並擴散,另一名 36歲女病人有甲狀腺分泌失調10年,她已不適幾天,3月5日近黃昏時暈倒,救護員到場發現她無心跳,入院搶救無效死亡,個案會轉交死因庭。另一名45歲離世的男病人需洗腎 ,一名49歲女人病亦有癌症及擴散。

另外, 兩名染疫女童3月7日早上離世, 她們本身有長期病患, 都曾在二月接種首劑疫苗。其中8歲女童本身有甲狀腺疾病, 3月6日因發燒和輕微頭痛到私家醫院求診, 快速測試呈陽性, 獲處方藥物後回家, 至7日早上情況惡化, 不醒人事, 送院搶救後不治。另一名4歲女童有先天性心臟病, 接種疫苗後因反應差和嘔吐凌晨送院, 一度心跳停頓, 經搶救後延至早上不治。

而醫管局呈報2月25日至3月5日的滯後數字,有119人離世。

 

5.為能更準確掌握疫情,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傍晚6時推出。

衛生防護中心指, 申報人士需要提供測試詳情, 包括個人和同住家人資料, 以及病徵和家居環境等資料, 系統亦會詢問有關人士是否需要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等, 以助政府分流個案, 部分呈報個案會獲安排進行核酸覆核測試。

中心指, 政府會盡快安排為呈報人士派發電子手環, 及抗疫物資包, 但預計系統推出初期, 會有很大量人士作申報, 因此派發相關物資, 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6.俄羅斯攻佔烏克蘭的戰火持續。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會在香港時間下午3點, 在包括烏克蘭首都基輔、 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 馬里烏波爾和蘇米等城市停火,設立人道走廊,容許平民撤離至俄羅斯及白俄。

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烏克蘭, 只有停止戰鬥, 俄軍才會停止攻擊。

俄羅斯國防部說, 俄軍已癱瘓烏克蘭西部的文尼察機場, 烏克蘭空軍作戰能力幾乎全部被毀, 又警告若鄰國提供機場給烏克蘭戰機使用, 將被視為介入今次武裝衝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呼籲北約, 在烏克蘭設禁飛區。

美國正與波蘭商討, 由波蘭向烏克蘭提供俄製戰機, 華府又研究是否對俄實施石油禁運, 並協調歐洲盟友, 確保相關措施不影響國際石油市場正常供應。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 烏克蘭局勢發展, 原因錯綜複雜, 要化解當前危機, 必須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必須堅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 照顧當事方的合理安全關切; 必須通過對話談判, 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1.港增52,523宗新冠病毒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感染。再多136名患者在公立醫院不治,年齡介乎29至102歲,當中73人來自院舍,97人無接種新冠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再多46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 全港累計72%安老院舍,共9800名院友受到感染,當中680人不治。

中心指, 院舍爆發情況嚴重, 死亡率亦較高, 審視科學數據後, 建議未接種疫苗的院舍患者, 可於康復後四星期接種疫苗, 並將科興疫苗的接種間距,由28天縮短至21天。

快速測試陽性網上呈報系統原本預計本周內啟用,當局表示,涉及身份認證、私隱等問題需時處理,加上推出初期預期會有大量市民呈報,仍正在完善,未有開通日期。

另外,醫管局就表示, 九龍西醫院聯網服務將有所調整, 以減低醫院人流, 並調配人手負責前線抗疫工作, 內科專科只會為緊急病人診症, 專科門診只會為病人覆配藥物, 非緊急病人的覆診會延期, 受影響人士將接獲通知。

 

2.疫情嚴峻下,禁足等消息引發市民搶購潮。百佳超級市場及香港屈臣氏周五(4日)宣佈,對部份產品及藥物進行限購。百佳表示,米、罐頭食品、麵食、盒裝雞蛋、廁紙及藥品,每位顧客單一交易每個貨品類別限購5件。至於屈臣氏方面,亦對全線止痛退燒及傷風感冒產品實施限購,每位顧客單一交易,每個貨品類別限購5件。記者到過天水圍區其中兩間百佳,發現搶購情況有所改善,貨架上仍未及補充。至於同區的惠康超市,不少貨架仍空無一物。

 

3.疫情嚴竣下,飲食業進入寒冬,繼敘福樓、大家樂等大型連鎖飲食集團,譚仔三哥亦宣佈34間分店暫時停業,部份分店只會提供外賣自取、第三方美食平台送遞自取服務。

 

4.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3月5日開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表示將呈交五份建議,其中包括中央援港法制、機制,以及修改國安法。陳曼琪建議,將香港重大公共衞生危機納入國家安全範圍。

 

 

5.港府2月17日推出社區隔離設施酒店計劃,保安局表示,截至3月3日,共有20個社區隔離設施,包括16間社區隔離酒店運作,共提供15,326間隔離單位或牀位,供徵狀輕微或無病徵的新冠確診者入住隔離。逸東酒店宣佈,酒店將被徵用為社區隔離設施,3月14日起暫停對外開放,為期3個月。

 

6.俄羅斯進佔烏克蘭踏入第九天,俄軍繼續發炮攻擊多個城市。位於東南部地區、 全歐洲最大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被俄軍炮彈擊中後發生火警。烏克蘭政府說, 大火已經救熄。當地官員說,廠內一個反應堆損毀,但不影響安全。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扎波羅熱核電站的重要設備,無受火警波及。當局最初指探測到輻射量上升,後來改口指水平無變化。俄軍事後取得核電廠控制權。

網上影片可見,多枚炮彈飛向核電廠,部分擊中建築物,有設施起火,包括核反應堆附近的行政大樓。

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 指俄軍必須立即停止攻擊核電廠, 會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討論俄軍攻擊核電廠事件, 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魯莽行為, 已直接威脅整個歐洲的安全。

烏克蘭外長庫萊巴指俄軍全方位炮擊核電廠,警告一旦該座核電廠爆炸,後果比切爾諾貝爾核災嚴重10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隨即與美國總統拜登,就事件通電話。

 

 

 


 

1.港新增56,82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除兩宗屬於輸入個案外,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再多144名患者不治, 兩者都創疫情新高。離世患者介乎42至102歲, 93%是65歲以上的長者, 56人來自院舍, 124人無疫苗接種記錄。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 全民檢測是達致動態清零的重要手段, 而涉及限制市民流動的安排, 需要從長計議, 重申當局會在敲定細節後公布詳情, 市民會有足夠時間準備, 他強調內地供港物資一定充足, 社會毋須恐慌, 呼籲市民不要囤積搶購。

他又指, 本地疫情持續嚴峻, 患者有病徵與無病徵的比例是2比1, 令到病毒更加容易在社區傳播, 呼籲市民如非必要不應外出。當局分析第五波疫情首520宗個案, 九成一人未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強調為長者及兒童注射疫苗刻不容緩。

至於會開放予市民登記的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當局指即使已康復亦須呈報,預期初期,會有數以萬計市民登記。

有核酸檢測陽性的患者等候隔離時已痊癒,當局指會派發感染證明。曾被感染過的人士是否仍需續接種新冠疫苗? 當局表示,衞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會檢視。

 

 

2.香港市面連日出現搶購潮,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重申,香港食品及日用品供應充足,政府亦已從多個途徑加強內地鮮活等食品供應,而政府制訂全民檢測方案時,一定會考慮市民日常生活所需。

港嚴峻疫情下,公共交通機構不少員工確診後影響運作。運輸署已批准五間巴士公司縮減服務,周五(3月4日)起過百條巴士線暫停。

 

3.港府早前宣布將於3月全民檢測,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全民檢測在內地清楚證明是有效, 但內地與香港情況不同, 如果香港在隔離設施未足夠的情況下去做, 相信效果很低。

被問到是否意味不適合在3月推行全民強檢, 袁國勇說最重要是視乎疫情是否回落, 如果每日仍有5萬宗確診, 相信全民檢測的幫助不大, 但如果回落至數百宗, 就可能有很大作用。

政府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兼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早前表示,在疫情顛峰時期實施全民檢測及禁足令並不適合,認為全民檢測需要配合足夠隔離措施,尤其港大研究保守估計現時社區或有逾100萬人感染,揪出染疫者後沒有隔離措施配合無助控制疫情,若再加上禁足令或會妨礙疫苗接種,以及市民就嚴重疾病求醫,建議延遲一個月,待有更多隔離措施後才實施。

孔繁毅表示,全民檢測最好在疫情初期或後期做,相信有助控制染疫人士數量及加快疫情完結。他認為,現時最重要是集中火力提高疫苗接種率。

另外,袁國勇下午到一間老人院視察接種疫苗情況, 他指, 在院舍內見到很多長者咳嗽, 為7名長者做快速測試, 當中3人呈陽性。由於現時全港很多老人院都出現爆發, 可能在院舍內為長者打針的最好時機已過, 但仍然應為快速測試呈陰性的院友打針, 又說相信在第5波疫情, 長者要付出很大代價, 死亡數字應該會很高。

 

4.內地新增21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無論境外輸入或本土病例,廣東都佔最多。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四(3日)公佈,當地新增71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5宗為本土,66宗境外輸入。

 

5.台灣早上大規模停電,高雄一間發電廠設備故障,導致全台灣三分一電力供應中斷,五百萬戶受影響,至下午3時,超過八成、即約442萬戶已恢復供電,餘下的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共約107萬戶,預料晚上可全部恢復。

 

6.俄烏戰爭爆發一周,俄軍周四(3日)奪取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首府赫爾松,為首個佔領烏克蘭的主要城市。

 


 

1.港新增55,353宗新冠病毒確診, 27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屬本地感染。再多117名新冠患者不治, 兩者都再創疫情新高。離世患者年齡介乎58至100歲, 當中95人從未接種新冠疫苗, 78人是來自院舍。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港新增確診數字每兩至三天倍增一次,單日新增5萬多宗個案是預期之內,相信疫情趨勢會繼續向上,未見頂,當快速檢測呈陽性的網上登記平台面世後,新增個案數字預料會進一步上升。

中心又指,再多55間院舍出現個案,涉及近490名院友及230名員工,至今累計670間院舍有人確診。

另外,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吸煙增加患上新冠病毒的風險。

 

2.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下,確診宗數幾乎每日俱增。港府早前預告三月會推行「全民強檢」,期間不排除會「禁足」的消息,引起「盲搶糧」的情況進一步惡化。特首林鄭月娥周三午(3月2日)見記者時形容,市民因「恐慌」產生「好特別行為」,呼籲全民「以最平靜心態應對疫情」,港府一定會「盡最大努力」保障供應,不要誤信謠傳,出現恐慌或搶購日用品。

林鄭月娥又提到,有些地方全城禁足或封城,是不出不入,「香港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惟明言「某種程度限制外出,從而達致目的大幅壓縮人流,以前在做,日後配合全民強檢相信也要做」。她補充,進行全民檢測要考慮實際情況,包括經濟板塊及市民日常家居需要,例如市民買藥和看醫生,以及抗疫人員外出需要等,希望全民強檢同時能大幅減少人流和感染風險。

適逢日式連鎖百貨公司AEON恆常周三的特價日,旗下荃灣、荔枝角、藍田、將軍澳及黃埔等分店開門營業前,已出現排隊人龍。至中午,AEON超市內的凍肉、生果及冷凍即食食品已幾乎被掃空。

 

3.美國提升對香港的旅遊警示至最高的第4級, 建議民眾不要前往。

美國當局指, 更新警示是鑑於香港目前的新冠疫情, 以及香港的防疫抗疫限制, 可能導致家長及子女被迫分離。

 

4.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七日,烏克蘭各地越來越多住宅區受到攻擊,聯合國估計連日來最少136名平民被殺,包括十三名小孩。烏克蘭譴責俄方干犯戰爭罪行,俄羅斯傳媒說,俄烏今天將舉行新一輪談判。內地央視亦引述消息稱,俄烏周三會舉行第二輪和談,地點是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的布列斯特,不過烏方未證實消息。

 

5.由美國總統拜登派遣的前高級國防及國安官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台灣。美國官員指,是要傳達持久支持和平穩定的訊息。在北京,外交部指美方派任何人展示所謂對台支持都是徒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時稱,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正式往來,慎重處理涉台問題,以免進一步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和台海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