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原定4月1日起實施的垃圾徵費,坊間連日提出不少質疑,認為執行細節不清晰或難以理解。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19日)宣布,將生效日期再押後至8月1日,而政府部門會在4月1日起試行,向市民示範如何執行。指定垃圾袋就會如期下周五(26日)起出售。

謝展寰下午見傳媒時表示,由於需時解釋,讓市民清楚了解執行細節,向行政長官提議押後實施垃圾徵費。至於何以選擇押後至8月,謝解釋是由於6至7月正值學校考試期,8月放暑假,認為是推行時機,強調與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進程無關,他又說不希望再次推遲。
除政府部門會於4月1日先行先試,當局亦會物色部分樓宇試行。他說,行政長官認同有關建議,並指派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進行跨部門統籌工作,他亦會在下星期一(22日)就延期實施建議,諮詢立法會環境諮詢委員會,再按法定程序,修改生效日期。
部門先行先試具演練示範作用
謝展寰表示,政府部門先行先試可以起展示作用,讓社會更了解計劃細節,同時亦可用作演練,預先理順磨合期的小問題。他稱,留意到過去一周,社會各界有很多討論,不少人反映市民不了解細節,認為需更長時間,向社會更具體解釋措施。他形容今次是創新和負責任的做法,認為可有助措施順利推行。
他又說,以往當局用文字解說,感覺較抽象,因此會在政府部門和一些樓宇先行先試,可以用影片展示每個環節的操作,讓市民更放心,覺得措施簡單易行。
強調延遲實施是負責任做法
被問到有無人需要為延遲實施垃圾徵費負責,謝展寰重申收到後多意見指市民不了解垃圾徵費執行方法及細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讓政策順暢運作,延遲落實徵費不單作更多公眾教育,而是透過先行先試,向市民示範實際做法,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他強調政府推動垃圾收費上已做大量工作,社會在過去一周提出大量問題,無論如何解說,不論言語文字都難以了解,因此當局需要更多方式推行宣傳教育。他相信看到實際實行方法後,不論物業管理公司、市民、前線清潔工等,都會了解如何運作。
問及延後四個月是否有信心實施,謝展寰表示,當局曾經做過很多先導計劃,具體操作百分百有信心,否則不會另立法例,但指以往的先導計劃主要對內,讓當局檢討設計,但今次因市民不了解,而先推行「先行先試」計劃,以展示導向市民,包括拍攝影片、向傳媒實地展示,透過宣傳教育市民,有信心令將來實行順利。
至於區議員認為解說會不足夠,謝展寰指已和各區議員、立法會議員等定好數十場解說會,惟時間上仍需協調。
垃圾收費原本計劃去年年底實施,當局一度押後至今年4月推行,指希望推行更順利。謝展寰去年7月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曾清楚表明,實施日期不會再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