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28日)出爐,預算案演辭封面顏色選用淺杏色,寓意期盼香港今年經濟逐步改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上11時在立法會發宣讀,預算案預料今年香港經濟增長2.5%至3.5%,同時宣布樓市全面撤辣,稱在當前的經濟及市場情況下,有關措施已無需要。派糖措施大幅減少,不再派消費券。

 

重點持續更新如下:

公共財政

  • 政府綜合帳目
    2023/24年度:預計綜合赤字為1,016億元,財政儲備在2024年3月底預計為7,332億元
  • 2024/25年度:預計綜合赤字為481億元,財政儲備在2025年3月底預計為6,851億元
  • 2025/26至2028/29年度:預計可達至綜合盈餘,財政儲備在2029年3月底預計為8,322億元

財政整合計劃

  • 逐步回復收支平衡,並維持財政儲備在穩健水平
  • 以節流為重點,以務實態度增加部分收入
  • 會照顧市民需要,持續投入資源提供及改善公共服務

控制經營開支增長

  • 繼續推行公務員編制零增長
  • 不影響綜援及公共福利金等的前提下,各部門在2026/27年度再削減1%經常開支
  • 檢視「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二元優惠計劃」)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運作,讓計劃可以財政上可持續模式繼續提供

檢視政府基本工程緩急優次

  • 審視工程開支效益,按項目優次緩急調整推進安排
  • 續推進相對成熟項目(例如北部都會區土地平整和基建)
  • 正在前期規劃或構思階段項目:按重要性等因素調整進度

增加收入

  • 根據「能者多付」原則調整收費或稅項
  • 商業登記費:增加200元至每年2,200元,2024年4月1日起生效。另豁免150元的商業登記徵費,為期2年
  • 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建議實施兩級制,只影響以標準稅率計算稅額而
  • 入息淨額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以累進稅率計算稅額的納稅人不受影響
  • 酒店房租稅:2025年1月1日起恢復徵收,稅率為3%

支援市民和企業

  •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元
  •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非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元
  • 寬減2023/24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3,000元
  • 寬減2023/24課稅年度100%利得稅,上限3,000元
  • 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作相若安排

物業市場

  • 即日起撤銷住宅物業的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
  • 進一步放寬物業按揭貸款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調整其他與物業貸款相關監管政策

印花稅

  • 目前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維持不變
  • 調整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2標準稅率)稅階,以減輕一般家庭購置自住物業(特別是中小型單位)的負擔,即日生效

打造香港品牌

  • 增撥逾10.9億元加強推動旅遊發展和舉辦活動,包括:
  • 維港美景:每月舉辦煙火和無人機表演、重新打造「幻彩詠香江」,並在海濱試行引入餐飲、零售、娛樂設施
  • 沉浸式深度遊:以「城市漫步」為主題
  • 針對年青客群:推廣遠足、單車、直立板、越野跑、野外觀星等
  • 本地特色:延續「西貢海藝術節」和「設計香港地」

推出全新香港旅遊品牌

  • 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共同推廣「一程多站」
  • 優質旅遊服務:新一輪宣傳推動香港成為好客之都
  • 預留1億元,加強未來3年宣傳盛事
  • 續舉辦主題式金融論壇,例如「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裕澤香江」高峰論壇
  • 推全新「海外演講贊助計劃」,贊助知名學者和業界翹楚在海外推廣香港

土地房屋
北部都會區

  • 籌備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並就新田科技城的發展方案和布局展開諮詢
    土地房屋
  • 2023/24年度賣地計劃(共12幅住宅用地)、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和重建及市區重建局項目的潛在土地供應可興建逾20 000個單位;另3幅商業用地及3幅工業用地提供約2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和17萬平方米工業樓面面積
  • 未來5年提供可興建不少於72 000個私營房屋單位土地
  • 公營房屋: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6萬個單位
  • 私營房屋:2023年起計5年內,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9 000個。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約有10.5萬個

關愛共融

  • 預留約6.8億元加強推廣職專教育,其中「職學僱主評核先導計劃」和「兼讀制專業課程學生資助試行計劃」延長5年
  • 預留1億元協助自資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
  • 長者社區券今年增至11 000張
  • 今年第2季長者院舍券增加至5 000張
  • 今年內推行3年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
  • 分階段增設10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3年內增加900個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
  • 分階段擴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名額3年內增加至近1 200個

醫療衞生

  • 全速建設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2025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 控煙政策:即時將每支煙的稅款調高8角

建造業應用創新科技
預留7,500萬元,就成立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興建先進建造業產業大樓和加強「組裝合成」供應鏈作研究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