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逾半中國主要城市正以每年逾3毫米的速度沉降,主要歸因於城市發展、過量抽取地下水等致地底水土流失,料100年後,中國約四分一主要城市土地將處於水平線以下,令這些城市面臨水災的風險大增。專家指土地沉降問題非中國獨有,可借鑒威尼斯等地處水平線下城市的經驗,採取有效的策略應對城市沉降問題。
來自中國多所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衛星雷達擷取的資料,對中國82個人口逾兩百萬的主要城市於2015年至 2022年間的沉降情況,並與這些城市的建築物重量及地下水水平進行分析比對,發現當中45%城市每年沉降逾3毫米,當中16%城市的沉降速度更達每年逾10毫米,其中以北京的沉降速度最快。由於土地沉降的速度比海平面上升得更快,料百年後中國沿岸的城市中,將有四分之一土地下降至水平線以下。
專家指這些城市出現沉降主要是因為城市發展,令土地需承受的建築物及基建重量急增,另外這些城市從地底下的含水層抽水,鑽探石油及採礦等,都令地底挖空,導致地底泥石崩塌。專家指就算同一城市的沉降速度都會出現不平均,從而增加建於其上的建築物出現損壞的風險。
該刊載於《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即使這些城市處於水平線以下,雖然會增加其被淹浸的風險,但不代表自動會遭淹沒。專家指土地因為地下水土流失出現沉降非中國獨有 ,要減低因為沉降對城市造成的破壞,應設法限制抽取地下水。專家強調難以完全阻止土地繼續沉降,但可以像威尼斯一樣,想法與此問題共存。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美國紐約時報)
北京市是中國沉降得最快的城市。(資料圖片)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