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近期在香港肆虐,香港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新冠患者病發後五天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帕克斯洛維德」(又名nirmatrelvir-ritonavir,下稱Paxlovid)後,出現急症期後的死亡風險可降低約四成,藥物證實亦能降低患者在出現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後遺症的風險。
研究分析香港由前年3月至去年10月期間,逾五萬名成年新冠住院病人的資料,其中約15,000人在病發五天內獲處方「帕克斯洛維德」,發現服用後的新冠住院病人急症期後死亡風險為6.9%,較一般病人的13.5%低。團隊根據病人背景、臨床和疫苗接種資料調整數據後,發現有服藥的病人急症期後死亡風險降低38%。詳細研究結果已於醫學期刊《刺針傳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
抗病毒藥物對新冠住院患者具長期效用
文獻顯示,約10%至30%病人在新冠急症期後,仍會出現不同後遺併發症。儘管Paxlovid於2021年底已開始處方予新冠病人,但此口服藥對新冠患者,尤其是住院患者出現急症期後死亡和後遺症的影響,仍未被廣泛探討。
研究論文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莊家俊教授表示:「為有效減輕新冠病毒對患者處於急症期或急症期後的影響,衞生當局應備有足夠份量的抗病毒藥物,應付需求,尤其是當社會正面對病毒新變異株的挑戰。」
有份參與研究的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指:「這是首個能展示Paxlovid對新冠住院患者具有長期效用的研究,反映口服抗病毒藥物可與新冠疫苗的保護效果相輔相成,以減輕未來數年新冠病毒為全球所帶來的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