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務署指為改善經營狀況,有需要調整水費,市民負擔能力是重要考慮因素,會循序漸進收回成本。洗衣商會表示一定會將成本轉嫁消費者,並期望署方按部就班調整,飲食業界則擔心出現連鎖效應。

水費29年來未有調整下,水務署1994/95年度錄得24億港元收入,2022/23年度增至29億元,但要靠庫房補貼6.5億元。水務署署長黃恩諾接受報章訪問指,現時收回成本比例只有七成九,創有紀錄新低,需要及時調整水費。他指水費佔住戶開支約百分之0.1至0.2,遠較其他先進城巿的百分之1至2低,但不會大幅度改動目前四級制收費架構,會考慮到巿民及商戶支持度,按現時結構調整,亦不會一次過上調至其他城巿水平。

曾與水務署會面的香港洗衣商會主席周漢強在電台節目表示,由於多年未加水費,認為調整雖無可厚非,但認為現時各方面經營困難,並非好時機。若要加水費,希望當局「輕手一點」,加幅只是單位數百分比,並按部就班調整。他又指,水費佔洗衣店成本約5%至10%,一旦加水費,定必將成本轉嫁消費者。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在同一電台節目表示,水費雖然佔食肆成本不算很大,茶餐廳一般每月交水費 1千多元,酒樓則約過萬,惟他擔心一旦加水費會引起連鎖效應,其他費用也陸續有來,導致成本增加,通脹加劇。至於會否把成本轉嫁給食客,他表示,面對港人北上消費,食肆可能不敢加價。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