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斥資8億引入新智能安檢系統,以減省檢查行李時間,乘客毋須再提前取出液體或電子用品,預計可提升兩成整體處理量,下月初在南、北離境大堂合計安裝4條新通道試行,目標兩年內全面投入使用。

機場管理局引入全新的電腦斷層X光機後,旅客可把手提行李整個放進去掃描,不用像過往般要將液體、手提電腦之類物品提前取出。安檢人員可看到行李的三維圖像分析,除可把個別物件影像360度旋轉檢視,更可從畫面中抽離進一步檢視,從而更精準知道物品位置,不用再從實體行李中取出檢查,旅客事後又要重新收拾行李。行李托盤亦會由人手回收改為自動回收。

機管局表示,新系統令每件行李掃描時間可從15秒減至10秒,每條通道每小時處理量可增加一半至360人次。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稱,希望98%旅客可於四分半鐘內完成安檢,加上增加安檢通道,同時容許3名旅客擺放行李,處理量可由8,000增至10,000,減少整體安檢人手。隨著三跑將啟用,更多人手可被調配到未來航站樓。

 

 

乘客過往倘未能通過金屬探測門,會由機場保安人手掃瞄檢查,新系統包括人體全身掃描器,可減少旅客和安檢人員間身體接觸。探測到旅客身上有金屬的話,會被要求通過全身掃描器,省卻傳統全身搜查的步驟。機管局引入的新智能安檢系統耗資八億港元,姚兆聰強調系統電腦獨立運作,不受其他系統故障影響。「將來每條通道其實是個獨立的操作電腦系統,不是用一個互聯網將全部通道連在一起,這個不會出現所有通道一同不能運作。」

機管局下周二(7月2日)起先在四條安檢通道試運行新系統,全部更換後,香港機場會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使用智能安檢的機場。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